|
中秋习俗。中秋祭月,必备芋头。潮人把煮熟的芋头去皮而食,称为“剥鬼皮”。饶平等地还有在中秋这天生徒大摆酒宴,款待师傅的习俗。南澳等地还兴祀土神,仪式有类二月初二,俗信以为“春祈秋报”,即在这天报答土神的恩赐。
农村还流行关神、儿童提灯会、捉迷藏、斗歌仔等活动,嬉戏追逐,共庆佳节。
中秋之夜吃朥饼、剥鬼皮、拜月娘、烧瓦塔、燃烟堆,都有一个共同的传说。宋亡以后,元兵攻进了潮州,为了巩固统治,寻欢作乐,实行联户制,三家一保,即每三家人供养一个元兵,只准养胖不准养瘦。还规定三家人晚上不得关门,任由元兵随意上哪家睡觉。谁家娶新娘,元兵必须享用初夜权。老百姓忍无可忍,便相约在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拜月娘的供桌上多放一盘朥饼和一个熟芋头,朥饼下面垫一张四方小纸,上书“杀”字,约定拜完月娘请元兵吃朥饼时,一见杀字,男女老少一齐端起香炉,拿起菜刀杀死元兵。结果一夜之间所有元兵都被斩尽杀绝。因为村落分散,人们为了便于统一行动,只好相约以烧瓦塔、烧烟堆为号。芋头取“芋”字与潮音“胡”之间同音,“剥鬼皮”是鼓舞百姓树立杀敌信心。这些杀敌行为保存下来,成为潮人中秋的种种习俗。
潮汕民谚有“云盖中秋月晴雨。雨淋元宵灯”之谓,即以中秋夜月之明暗预兆来岁元宵阶段的晴雨。所以有“十四夜管大麦,十五夜管小麦”之说,即如果元宵季节阴雨,不利小麦抽穗期的灌浆和充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