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着作者的特殊身份,关于毛泽东诗词的真伪,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作者生前,曾有附会其名的作品为许多人津津乐道;作者身后,除了权威机构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新增的多首作品因其“不讲平仄”而引发学者辨析真伪的争鸣,更有质疑其代表作的惊人之闻。笔者愿以多年阅读心得略陈管见,以求方家的指教。, V8 j5 g4 a0 }/ s1 U Y M' D
8 q* ^2 c" M4 w' c% w7 p( I
; m- o% z2 W2 x# p3 _
# a) P4 C) a2 T5 h( A) a7 w; ^) N; o1 D
【智者龚育之的困惑】
; L ~6 P$ A/ R! T) I
+ w3 f! C8 N! w/ Z3 {& Q1966年初,高层流传一首《水调歌头》:
" h! Z' T6 I' o
) Z$ j8 X$ f8 ]0 \( b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唤醒蜇龙飞起,扑灭魔炎魅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2 T0 I4 }8 h j$ q: u2 {: _! e
) Z/ Q f9 C3 m" ~. o! `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
* J5 T9 n1 e; B: g0 w; c- e
+ \/ K4 e8 @) z* c; J! Y$ N4 U7 c因词作大气磅礴,章法娴熟,智者如龚育之辈,虽对其词义不合毛之口吻而表示怀疑,然亦认为“写得有气派,艺术上也是高水准的”,“似也可信”。这年2月上旬,龚在武汉东湖向毛汇报“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提纲(即“二月提纲”)间隙,当面向毛求证。毛自然予以否定。后来,很快弄清此词作者乃山东大学教授高亨,作者曾以此词连同其学术著作奉寄毛泽东,毛复信称“高文典籍,我很爱读”——为免讹传,2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八版上刊登此词。尽管如此,“文革”初期此词竟冠以《读林彪〈人民战争胜利万岁〉有感》的标题,与陈明远的一些诗词一同以“未发表的毛主席诗词”流传。其实,在所有 “未发表的毛主席诗词”中,这首《水调歌头》是最易于辨识的,其最可靠的依据就是“不合毛的口吻”。但就因为“有气派”、“高水准”而使有很高文化素养的智者也会“似也可信”,这与其说是功力的欠缺,毋宁说是个人崇拜的荼毒。
- t8 w; A( t7 \* z% l
7 ?- V3 ? C/ \; J+ E9 K& k% J P, y“文革”结束业已三十余年,个人崇拜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早已不复存在,这为人们讨论毛泽东诗词真伪问题提供了理性的平台。
$ N% L/ q$ c( q3 V* G
0 |* P& q) y2 M. `
; g* j) d/ _: \$ r
6 ^/ m4 Y9 o" i1 ^2 o' I【“惊天大案”:咏雪词是否出于毛泽东手笔】
5 Y7 k0 Y2 ~) V# s, E+ m: D* i3 m: u2 Z" F, i( y: y
1990年代中后期,文化界流传一个说法:毛泽东的一位秘书在临终前提出,要求恢复他的《沁园春·雪》的著作权。同时有公开发表的文章和电视访谈,对咏雪词作于1936年2月表示怀疑,认为应作于1945年8月自延安飞赴重庆之后,理由是词中描写的“北国风光”,只有从飞机俯瞰大地获得实感,方能写出。这似乎曲折地为“捉刀”一说提供了可能性——这位秘书正是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随员。对咏雪词作者的质疑,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毛泽东诗词研究中的“惊天大案”。+ C8 v4 K! `' I. l
5 \7 e: s4 c3 J5 i0 p% q- T7 H
笔者以为,所谓咏雪词出于毛泽东秘书之手乃无稽之谈,论据有三:" P8 n* D. l) B0 K7 ]
* T( Q3 B! X! B1 Y* N
其一,从创作史看,毛泽东早在1920年代即创作出《沁园春·长沙》这样的杰作。这位秘书虽也写过有相当艺术水准的旧体诗词,但这是1960年代的创作成果,而且这些旧体诗词经由毛泽东悉心修改,用这位秘书的话说,就是“点铁成金”。就诗词的整体水平而言,显然在毛泽东1930年代创作水平之下,怎么可能由这位在1960年代之前从未有过旧体诗词创作实践的政治秘书,在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写出这首直追苏、辛的杰作来呢?诚然这位秘书此前有过写诗的经历,但那也是《挑野菜》之类的白话诗。文艺创作虽有不确定因素,但亦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简言之,仅有过《挑野菜》之类白话诗的写作者绝无可能写出咏雪词来,而有过《沁园春·长沙》这类杰作创作经历的高手,才有可能胜任咏雪词的写作。3 @' M0 C( N) B% h" {& j2 m
: a- i6 G" C6 R: @1 Q
其二,1945年8月,与毛泽东一起为制定“对日寇的最后一战”而运筹帷幄的朱德总司令,步咏雪词原韵写出题为《受降》的《沁园春》一阕。朱德绝少填词,这首步韵之作的写作时间表明,早在这年10月重庆《新民报》晚刊非正式发表咏雪词之前已为朱德寓目。
. c2 s _7 B! N2 X _8 G
3 v% o4 L. F% s) X s: e其三,最为直接的证据是,毛泽东钟爱此词,一生屡屡书写。从现存9幅手稿墨迹推断,最早的一幅当书于1930年代后期。熟悉毛体的读者不难判断,这幅墨迹字体与胡风保存的书写于1930年代后期的《临江仙·给丁玲》极为相似,与正式发表稿相比,最大的改动是将 “绝代姿容”代之以“一代天骄”。毛泽东在丁玲抵陕北之初,不但以《临江仙》写赠这位有着热烈革命情怀的著名左翼作家,而且常与这位同乡谈天说地,在书赠咏雪词的同时,至少还有《贺新郎·别友》、《沁园春?长沙》诸篇。稍后,“卢沟桥事变”发生,毛泽东全身心投入抗战领导工作。1941年1月,远在苏联的毛岸英在致毛泽东的信中向父亲提出写诗的要求,毛的答复是:“我一点诗兴也没有,因此写不出。”几乎与此同时,这位秘书才开始到毛泽东身边工作。
6 Z% s' M4 \2 G6 }4 z. x) ]- q2 W# I1 V* S' {
这幅书于1930年代后期的咏雪词墨迹,是论定作者归属的铁证。9 |. B) m; g* ]3 j$ d
7 g1 H, f% L0 n! A! }9 i$ O
有这样的传闻:咏雪词发表后,蒋介石以国民党总裁的身份向属下征求与之相颉颃的和作,终因无法平分秋色而作罢。在笔者看来,这大概是扬毛抑蒋之好事者的演绎吧。世移物换,半个世纪之后,竟有咏雪词亦为捉刀之作的惊天传闻。可惜无法起这位于1992年去世的秘书于九泉之下,再次抒发因获得毛之诗教而于临终前三天在所写诗集《人比月光更美丽》的《再版后记》中,表示对毛“衷心铭记的感谢之情”了。# _8 o+ H' A; a' @6 |
0 e4 B0 {4 G; s毫无疑问,咏雪词就是毛泽东1945年 10月7日抄赠柳亚子时所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所作,即1963年经作者亲自校订而确定的“1936年2月”。笔者在一篇比较咏雪词和游泳词(即《水调歌头·游泳》)的文字中强调:咏雪词的写作是一个时代(国共十年内战)终结的压轴,另一个时代(国共合作抗战)起始的开篇。作者选择重庆谈判结束之际书赠柳亚子,自然有柳一再求索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藉此对又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端发出先声。它所引发的一场别开生面的不同营垒之争,无疑具有丰富的内涵。咏雪词有无帝王思想,见仁见智(以毛晚年的作派,王芸生当年的责难确为卓见),然其气魄确非常人所能具有。总之,无论从何种角度衡量,咏雪词作为毛泽东诗词首屈一指的代表作,毋庸置疑。
' b. Q( x+ Q' ~% T& d: p2 ^3 w
; ~/ k3 u! D4 p. ^! O2 q: _ e. n4 C
, c2 ]! L# s! X2 F9 o- G" E% k9 {( b5 j5 _6 ?
【四首五言律真伪间杂】
9 H) ~# C1 j: |+ z' s1 Y, Y# n* n& i& w$ Z9 j, u" @
毛泽东1965年7月致陈毅专门谈诗的信中,有“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的表示。以此为据,有论者对收入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所收四首五律之真伪提出质疑。2 E7 [6 I7 v6 a( C" p* }9 P
6 T7 y7 N4 j1 W7 o! U8 P笔者的看法是:《看山》有作者手迹为据,归属应无疑义;《挽戴安澜将军》情况较为复杂,尚无法断定;《张冠道中》与《喜闻捷报》确系伪作。试分别缕述于下: p4 [% N/ ]3 G; b* F
2 |+ D- n. k' [0 S《看山》全篇如下:
& L' M/ R- ~7 t+ I, K- u: f- L3 S# R* D A$ h/ |- r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 Z) G v! v" G" ~3 C; P7 w$ s
8 @6 I1 `! E* V9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 i( p4 r2 R2 [* F
s- x2 u ]- ?- y6 a- W9 I8 y: K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 g2 g. t7 T( d6 B( t
i7 \1 P: k' i& v( w& @一片飘鹞下,欢迎有晚鹰。+ H0 [- c- s( P$ @
, E1 W( o& k* `0 ]; ?现存毛泽东书写的两幅墨迹,与正式发表稿相较,颈联下句“冷去对美人”改为“冷去对佳人”,一字之易,可见作者讲求格律的精神。此诗以杭州近郊诸名胜入篇,“美人”指美人峰,但此句第四字须用平声,遂于定稿时易为“佳”字,以“佳人”暗指美人峰虽不及原句直接,但违律毕竟为诗家所忌。对毛所说的“从来没有学习过”还当顾及语境,多半是出于自谦,不可当真。试问倘真“从来没有学习过”,怎么可能为陈毅改写完全合乎格律的《西行》呢?据陈毅家属透露,经毛改写的《西行》,其颔、颈两联是毛妙用比兴的神来之笔,绝非俗手所能写出。
; }6 x: W7 q2 R& P1 h9 i6 }$ _
" F; Y- i; M/ a+ F9 r/ Q2 \, f《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全篇如下:
" Q( [, _& E1 i: w0 e4 _3 `4 E7 Y" V: w/ d9 E3 a8 z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 u# k; c/ e/ A/ D& _) e
2 o% p. h( e2 ~ [3 N; z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c2 z ~6 w2 |8 n+ q; ?% p$ r
( d5 u, A0 l5 M" k X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 ]9 p( m) T+ o0 t0 Z
$ W0 L. K% ~7 e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8 c. {( C* e- ~* H V: Y# w* \% [+ o2 x! s' U
《挽戴》的刊本标为“根据一九四三年戴安澜将军追悼会挽联挽诗登记册刊印”。戴1942年抗击日寇殉国,国民政府为其举行隆重葬礼,国共要人均有诗联哀挽。登记册上的此首五律署名毛泽东,则作者归属似应无疑。但毛在1965年既已明确表示“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质疑也就不为无故了。笔者在一篇论及此诗归属的文字中以“从广义的角度看,写在供他人阅览的登记册上也可以算是‘发表’,但从出版学的意义上讲,似乎也可以认为这不算是发表,至少可以认为这不算是正式发表”为由,使两者的矛盾得到了统一。但细想来,如此解释终究较为勉强,毛泽东作这番表示时是否对于“发表”有如此细微的区别?博闻强记的毛泽东是否也有百密一疏的遗忘?或者此诗确系他人所作?有论者以为此诗系董必武所作,根据是董系当年中共驻重庆的首席代表(周恩来为参加整风运动而奉召返回延安),又是擅长五律的高手(毛在同一封信中向陈毅表示:董老善五律),其风格亦颇相近。
- A& o( N5 F# X% o, X6 ?0 y4 h5 r1 t
毛泽东1940年代初表示过“没有诗兴”,却又出现这样一首此前从未有过写作实践的五律体式的挽诗,从创作的一般规律而言,人们的置疑确有其故。但仅此尚难断定为董之代笔,还须披露更多那一时期的相关资料,特别是关于董必武的相关资料,才可能作出切实的判断。笔者曾在一篇发表过的文字中下过《挽戴》“出自毛泽东之手毋庸置疑”的论断,看来是过于武断了。
* x9 @3 Z/ n8 }9 |$ d# n6 ~" R! T6 e. n1 f* W5 V7 E
如果说《挽戴》的归属尚难断定,那末《张冠道中》与《喜闻捷报》确系伪作。依据有三:. l8 A, T' c5 H+ U0 W4 l
; A1 D" o/ L2 m) }) E; `( H( Q. ^ I其一,刊本标为“根据抄件刊印”,较之于“根据作者审定的抄件刊印”,其实就是“根据(未经作者审定的)抄件刊印”的省称。
( b# s8 Z" h( w: w* c) N' v0 o
+ ?1 m% F: q E其二,这两首五律“不讲平仄”(《挽戴》则完全符合格律)。毛在致陈毅的信中说:“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毛此前有过写作七律的实践,很难令人相信“不讲平仄”的《张冠道中》与《喜闻捷报》会出自同一作者之手。0 d0 ~6 J) j ^
& { S3 P4 u7 @% p! N
《张冠道中》全篇如下,加点者为违律处:
: |4 ?8 ~1 a y; r5 F
, a* b. W3 V6 x$ e R! {$ l- R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4 M6 K( G" L$ Q' S/ \( ~2 D1 V
! K$ x, l- f% w/ P" |2 z雾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 ?" _1 ]% z( X: z+ P! k
& s. X7 F- s. o+ V/ C. K戎衣尤铁甲,须眉等银冰。
3 \8 k9 ^. h) b
3 M. q+ y' ? k& x" Q% T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 O9 H: X3 D' M
2 t( J1 z+ X) e9 W$ z/ A* s
律诗向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大体近是,但有孤平之虞)。对五律而言,每句中的“二四”在平仄上有严格的规定,而处于“二”这个位置上的字因着粘连的需要,尤其重要。此诗八句,竟有四句粘对违律。4 |# I" E# Z( J7 b! l
- Z- w e# ` ?" ~《喜闻捷报》全篇如下,加点者为违律处:
( Q$ u- [4 c, v; Z# Z9 R' }& s; L4 G9 ?) p# p! U: ]% F4 C5 l& h8 B+ k
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k7 l; m7 A/ g9 Z, @1 n
) O6 \% _5 c' N9 P,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 L/ _2 r3 k9 a; w3 c: b0 j1 w d# Q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5 {* f [& [) Y) J/ ]. o! L
P+ g( p% \( u, `4 M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 r9 ~% m! D0 s3 a i- b1 L
- [, n2 q: I3 @+ u' V" Q% Y1 L!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9 M3 I! D, b2 I- M5 `6 M, L
6 d z) \8 V% m# e! y
此诗不唯“不讲平仄”,颈联的对仗也成问题,“鸿音绝”无法与“信未通”成对。- A1 @$ F) |2 |: r0 g- J0 m2 K# G
# f ]; W) H1 J& R9 d" e0 R. Y其三,不合作者的口吻。“妻儿信未通”完全有悖史实,当时江青一直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毛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1 f" b+ }! a! [: A( r* g
1 Y0 I2 o. u1 C8 m3 u H% O
综上所述,笔者推测,这两首五言,从写作风格、作者处境等因素考虑,最大的可能是出于陈毅的手笔。这需要专文论列,此处不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