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313|回复: 1

竹山县民间生产和生活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产习俗:

    以往,竹山农民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业生产劳动习惯换工(请人协助后予以还工)。在冬春农闲时,许多农家老者和儿童背着粪筐,手拿小锄,沿道路、小沟及牛羊放牧地方拾人畜粪便用于庄稼肥料,有“扫帚响,粪堆长”的俗语,每家在房前屋后堆积垃圾、杂草烧火粪,以备耕种。

   

农民家家户户有饲养生猪的习俗,富户还饲养耕牛。穷家小户如需用牛耕地,以人工交换牛工或出钱(物)请牛工。在农村年龄较长的男人基本上都掌握部分传统生产工具的加工手艺,技艺精湛的蔑匠、铁匠、木匠、泥瓦匠等在乡间很受重视,民间有“家有万贯,不如薄艺在身”的谚语。妇女纺纱织布,基本上是利用农闲或业余时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封建土地制度的崩溃,小农自然经济解体,传统农业的习俗逐步为现代生产技术所代替。

   

    1 农 业

    开工: 旧时,每逢春节过后,农民都要选择吉日开工,一般选择年后的偶数日,正月初五被认为是“破五”,不事开工、建造等。开工前,多数农户携带供品、鞭炮、香表之类至土地庙敬神,或在田边地头燃放烟火,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习俗至建国后逐渐消失。



播种 每年清明节前后,农村浸谷种时,部分农户将浸好的谷种装在蔑器内,覆以稻草,摆在神龛前,祈求神灵保佑出好芽。

   

栽秧 农户对种稻插秧很重视,几乎所有农产都要提前几天作准备。插秧时人们互相帮工,不付工钱,但要以酒肉相待。

   

锄草 县内中西部地区农民除草时,有的边锄草边唱山歌,或一个人领唱,众人随唱。南、北部山区农民锄草时习惯互相帮工,集结数十人乃至上百人,由2~4人专司敲锣打鼓唱山歌小调,以悠扬高亢的歌调驱除劳动者的疲劳,以提高劳动效率。农业合作化后,集体劳动,人多势众,更为盛行。此习俗仍在高山地区沿用。

   

防鸟兽害 低山丘陵地区农民,善于绑扎草入,让其手捧扇子、棍棒,头戴草帽立于田间地头。风吹草人摇摆,俨然像农人在田间守护,借以防止鸟害。县内南北高山区,成群野兽出没侵害庄稼,尤以野猪更为凶猛。农户每年在农作物临熟前都要在居高临下之处盖起高脚棚或窝棚,多数由男性农民携带火枪、锣鼓等整夜守护,不时敲敲打打,鸣放火枪,或燃起篝火,驱赶野兽。



庆丰收 多数农户在收获季节,吃新粮祝贺丰收。夏收时,先做一顿新麦面馍,或请邻友品尝,或互相馈赠,庆贺丰收。秋收时,先作顿新米饭,或做甜酒、糍耙等款待众邻,以示祝贺。农业合作化后,此习惯逐渐淡化。

   

植树 农村植树也有少许讲究,如坟地栽植松柏,房前屋后多植果树或竹子,不栽桑树,认为栽桑不吉利。有的农户还给果树上食,于腊月初八或除夕日在果树干上用刀切口,涂点腊八粥或团年饭于切口中,祈求来年硕果累累。

   

饲养 农村普遍流传“鸡鸭蛋,油盐罐”、“穷不丢猪,富不丢书”的俗语。每年春节,农民均在牛栏猪圈张贴“水草长生”、“六畜兴旺”、“槽头兴旺”、“牛羊成群”等吉祥对联。富裕农户的耕牛死后,多不忍食,全尸掩埋。

   

2  手工业

    竹山手工艺人有铁、铜、金、银、锡、泥瓦、木、砌、石、蔑匠等,这些手工业者多 数是上门做活。计工方式有两种,一是按天计工称“点工”;二是按件承包称“包活”。雇主对匠人多以茶、烟、酒、肉招待。其中木、砌工参加造屋时,在开工、立门、竖架时都由主人家设宴席招待。上屋梁时,主人除设宴招待工匠及帮忙者外,还要贴红对联,放鞭 炮,并给工匠封“红包”(喜钱),此习俗一直沿用。各行业艺人都遵崇本行业的传统习俗,各有供奉的祖师,如缝纫师傅供奉轩辕黄帝,金属工匠供奉李老君,木、砌、石等工匠供奉鲁班。各行业能工巧匠还自然形成行会,在祖师诞辰期举行祭祀活动,由其首领负 责操办,祭祀的一切活动费用全由入会者分摊。各行会一般都有常设会址,由总管经办日常事务。会首由会员选举产生,负责制定本行行规和祭祀礼议程序,并监督人会者自觉遵守。违犯行规者,接受惩罚。此习俗至民国末年已淡化,新中国成立后消失。各行各业多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继承人。青年人想学艺者,或由师傅看中选定,或托邻里亲朋介 绍,经师傅同意后成为学徒。学徒从师必择吉日行拜师礼,由学徒家备酒席,请中人(介绍人)和亲友、族长等人陪同,举行收徒仪式叩拜礼,并签订收徒合同。一般都是3年出 师,3年内由师傅管吃、管住、管劳动、管穿戴,或随意给点零化钱,不给工钱。有的学满出师时由师傅送给一套工具,自立门户做手艺。有的出师时还要置办宴席款待师傅,馈赠礼品,感谢师傅传艺。新中国成立后,各种艺人仍有收徒传艺的习惯,礼仪由繁到简。

   

3  商 业

    无论大铺小店在开业时都要举行仪式。一般都要张灯结彩、贴对联、鸣放鞭炮、挂匾受礼、宴请宾客,以示红红火火,财源茂盛,此习俗历久不衰。店内张贴“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目下一言为定,早晚市价不同”等条幅。多数商号雇有店员(营业员),其规矩同手工业者收徒大体相同,初期不给工钱,只管吃、穿、住,终日在店内劳动。3年期满留用,通过面议(多通过中人)支付工钱。具有才华的雇员,店主又信任其品行的,往往被委以重任,派往分店管事或当店主的总管。更具活动能力、善于经营理财者,被派往老河口、武汉等地栈房坐栈,管理进出货物。年终各分店及坐栈人员都齐集商号举行团拜活动。其中生意兴隆、获利多的商号,大摆酒宴以示庆贺。有的店主还要按店员的职务、能力、贡献大小封“红包(奖金)”。团年后,允许店员回家团聚,预约春节后开张时间,至期务必按时到岗。腊月三十各商号都要张灯结彩,贴门神对联,并用红纸写上“推算乾坤”、“黄金万两”分贴在算盘或度量衡器上,图来年吉利。新春正月初九,一般都财门紧闭,遇有会道贺说吉庆话的乞丐给赏钱。此习俗,临近解放时已逐渐淡化,新中国成立后均废除。

   

4  水上运输

    新中国成立前,竹山货物进出主要依赖堵河水运。木船分渡船和货船两种。“划子” 专供行人过河;“秋子”、“摆桨”、“神驳子”专运货或长途载运旅客。驾船的都有称谓,掌舵者称太公,纤夫称伙计。太公中有掌舵(舵手)和揽头(掌棹)之分。舵手主宰安全,号令严明,处置果断,遇有怠慢拖沓或操作不当即喝叱、跺脚骂人。船老板因行走江湖,一般都参加“青帮”、“红帮”,每到主要码头,必须拜访当地“青帮”、“红帮”头臼求其关照,以便安全行驶。船帮信奉杨泗爷,各码头建有杨泗庙,相传6月6日为杨泗爷生日。届时,般帮和大商号联合举行祭祀仪式,由众人推选的会首主持,请道士做法事,大摆酒席,搭台唱戏,并恭请地方政界人物参加,其一切费用由船户与商号分摊,船帮规矩森严,尤其开船例规多,船头挂红布,事先备有雄鸡一只,还有鞭炮、香、烛、黄表、酒、肉等物。开船时由揽头的燃香、焚表、鸣放鞭炮,划破鸡冠,将其鲜血淋撒船头:太公带领众水手叩拜水神,祈求神灵庇护,一帆风顺。船离岸起航后,由揽头带领喊“号子”。航行期间,忌说:“撞、打、沉、翻、搁、难、拖、捞”等不吉利词语。如遇船中老鼠上岸,当天便不开船,另择吉日起航。

   

二、生活习俗

    1 饮 食

    主食 各地民众普遍一日三餐,干稀兼食;早、晚多吃稀饭,中午干食。城镇居民以大米、小麦为主食,玉米、豆杂粮次之,南瓜、薯类更次之。农村饮食因地而异,县中西部地区以小麦、稻米为主食,玉米、豆杂次之;二高山地区以玉米、小麦、薯类为主食, 稻米次之;南北高寒山区以洋芋、玉米为主,面粉、大米次之。

   

蔬菜 蔬菜以自种家园菜为主(城镇买菜品种多),随时令产什么吃什么。冬春以食白菜、萝卜、青菜苔、芥菜为主,夏秋以食豆角、韭菜及各种瓜菜为主。各家各户均爱将白菜、萝卜叶、菜杆、菜心、萝卜、韭菜、辣椒、姜丝加佐料等腌制酸菜,还晒制豆豉、黄豆酱、泡青辣椒和做豆腐乳等。

   

吸烟 吸烟者的方式和档次随经济的发展而演变。晚清时期,农村多吸旱烟,城镇吸水烟。民国时期,输入纸烟,富有者多吸食。新中国成立后,长旱烟袋改作短旱烟袋,吸纸烟者日益增多,旱烟袋、水烟袋逐渐淘汰。

   

喝茶 以县城、溢水、保丰、擂鼓、官渡、田家为甚。县城居民和县西集镇有闲阶层人士早起第一件事便是烧水沏茶。解放前仅有少数地区产茶,茶叶鲜叶经手工炒制成绿茶。饮茶者惯用陶土小壶、陶土杯作茶具。饮茶费用颇大,富裕户常年饮茶,农产只在节日或宴请客人时饮茶。解放后,竹山茶叶生产迅速发展,短期内遍及全县各地,县内自给-有余。制茶工艺精湛,所产绿茶颇有名气,嗜爱饮茶者遍及全县。茶叶成为待客的佳品,也成为馈赠友人的重要礼品。

   

过去竹山少见的香蕉、苹果、柑桔、鸭梨、葡萄干以及月饼、蛋糕、饼干、乳晶、果脯等饮食品于80年代后畅销城乡。

   

栽秧酒 栽秧时节,人们相互帮工,不计报酬。主人提前几天做米酒、备盛宴款待帮工者。届时除正餐以丰富的酒肉招待帮工外还备有“接腰”食品——于上午10时许和下午4时许将“过饷”食品(本家米酒、汤元、蒸馍)送往田间,供栽秧者享用。较富裕的农户还设宴邀请近邻、本家、朋友共饮“栽秧酒”,互相祝贺,祈求有个好收成。

   

喝年猪汤 农历冬腊月农户杀年猪时,都要煮几斤乃至几十斤猪肉和猪下水(内脏)宴请邻里大人小孩饱食一顿,名曰“喝年猪汤”。回民宰杀畜禽更有讲究,凡宰羊、杀鸡,必请阿訇师傅先祷告一番。



竹山日常饮食中有许多特色食品,有的流行全县,有的只在县内某一地域流行。

   

豆渣 将黄豆泡胀后磨成糊状,加以适量大米和青菜煮熟,吃时佐以辣椒和香莱,味美可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懒豆腐 将黄豆制成豆腐脑,放人大米,温火煮成粥。食用时以红辣椒汁加香油、食盐、香莱作调料,其味甜、咸、辣俱全。此吃法流行于全县乡村,是待贵客的美味佳肴。

   

面面饭 南部高寒山区山民的主食。其做法是将苞谷糁加水拌润湿,然后上甑蒸,蒸熟后翻甑,撒水拌匀后再蒸,直至熟透为止。吃这种饭一般佐以“合渣汤”伴食。百姓说:“面面饭,合渣汤,吃丁心里才不慌”。

   

合渣汤 其做法和“豆渣”一样,但不掺大米,吃时配以千食。

   

三鲜汤 由羊肉饺子、豆制粉丝、五香牛肉片配以牛肉汤调和而成。其做法是,置一大锅,里面放人大块牛肉、牛骨头和五香佐料熬煮,叫“熬锅子”。待牛肉烂熟之后,在大锅中间加上一个无底瓦盆,把牛肉拦在盆外,把包好的羊肉饺子、粉丝、五香牛肉片依次放人盆中煮熟,佐以香莱,一次只煮一份。三鲜汤营养丰富,祛寒活血,是老年人的上好食品,此吃法在县城流行。

   

羊肉火烧 是竹山县城清真教门的一种传统食品。将发面和油酥面揉和后,中间包羊肉、萝卜、五香佐料、辣椒制成的馅再压成饼,用炭火烘烤熟。此食品集酥、香、辣、热、鲜于一体,是冬季最佳食品。

   

腌菜 先将要腌制的蔬菜晒蔫、洗净、切碎,加盐揉搓入坛,噗水,15天左右即可 食用。青辣椒、白菜、萝卜、萝卜叶、豆角、韭菜、蒜苔、蒜头等腌后有酸味,故又称 “酸菜”,是许多人家常年备用的菜。在竹山有“一天不吃酸,走路打乱颤”之说。

   

腊肉 每逢冬季农家杀猪后,将成形的肉块用炒过的热盐撤上抹匀,腌制2~3天。 在腌制的过程中还上下翻动几次,以便盐浸透肉中心,再挂上屋梁风干。南部山区农家还习惯将抹上盐的肉上架,用松柏树技熏烤5~10天,然后上梁阴干。风干的腊肉炖煮时香气四溢,在当地有“茅草屋里腊肉香”之说。

   

酱豆 到了秋冬,将黄豆煮熟后捞入容器摊开,上盖树枝(选择气味纯正的),使豆发酵,然后拌以干辣椒粉、盐和各种五香佐料煎的水人坛。泡而不晒者,谓之“酱”,晒干者,谓之“干酱豆个儿”。



腐乳 俗称豆腐乳。将豆腐切成一寸见方小块,用开水捞过后放人器具中,使其发酵长白毛。然后用干辣椒末、盐、姜末、五香面等拌匀,入坛贮存,半月后即可食用。

   

2  服 饰

    竹山男女服装以黑、自、蓝、灰四色为主,衣料以棉布、市布、斜纹、卡叽、灯心绒、充细呢、平光呢为主,款式无大差别。60—70年代,青年人爱穿黄色军干服,干部 常穿毛(泽东)式制服。进入80年代以后,人们的衣着、衣料品种、花色、款式日渐增多的确良、涤纶、呢绒、羽绒、乔其纱、柔姿纱等进入城乡千家万户,滑雪衫、茄克 衫、西服、连衣裙、皮大衣、皮鞋等购者踊跃,城乡无大差别。进入90年代,人们穿戴档次更高,式样更新频率高,穿着追求个性化。妇女戴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穿高档衣裙,力求时髦者遍及城乡,攀比之风日盛。

   

上衣 晚清、民国时期,男性成人一般穿开胸对襟与有大襟的短褂,下为大抄腰长裤。商人、医生、学者、城乡富人,冬穿长袍短褂,夏着薄长衫、衬衣。女性着长衫及膝或短衣长裤。农村衣料均为土布,染成黑、兰、青色,也有印染成兰底白花的。城镇富有者衣料为绸缎、平光呢和黑、兰市布。豪绅衣着特殊,冬毛呢、裘皮,夏季杭纺、夏布、薄纱等。

   

头饰 清代男子留长辫,头戴瓜皮帽、毡帽、三垮帽。辛亥革命后,男女均剪掉长辫,男性留短发或光头戴礼帽及瓜壳、工人帽。清代,女性3岁缠足留满发,5至6岁开始梳辫,小时耳垂刺眼,大时戴耳环,老年妇女梳挽发戴簪子,簪子为金、银、铜、玉、竹所制。



鞋袜 清代男性一般穿圆口布鞋和线织长筒袜,也有布袜。女性一般穿尖脚绣花鞋,富户及官家妇女穿弓底绣花鞋和线、丝长筒袜。

   

3  住 房

    清代,城镇居民住房普遍低矮且建筑面积小,房屋以砖木结构为主,土墙干打垒次之,草屋稀少。式样多为“四合院”,一进两重,前有大门,后为厅堂,正屋两侧为厢房,中间为天井。有的宅后加横房或两侧加围房,宅后为花园,种植花卉、果木、蔬菜。农村住房多数为“干打垒”,土木结构覆以泥瓦或石板,其次为草房,砖木结构少有。豪绅富户住房则为砖木结构,深宅大院,一进几重。

新中国成立后,贫苦农民分有住房,中等农户多数采取互相帮工的方式建造新房,居住条件逐渐得到改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住房大为改观,多数弃旧换新,为求坚固壮观,改“干打垒”为砖木结构,改小窗为大窗,注重宽敞明亮,有的还安装玻璃窗,粉刷白墙,水泥铺地,卫生条件亦随之改善。少数富裕农户建造钢筋混凝土楼房,城乡差别逐步缩小。

   

4  婚 娶

    旧时,男女婚姻由父母包办,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严格遵守门当户对的等级观念。旧礼教重男轻女,妇女须恪守“三从四德”,男子可一夫多妻,官僚富绅可买婢纳妾,一般人家收养童媳。旧礼教严格要求妇女守贞洁,寡妇不能再嫁。妇女被买卖、赠送、绑架、劫持,或为妾或为娼或为婢,苦不堪言。男子也有苦衷,城乡穷汉终身难娶。

   

旧时,竹山婚娶礼仪极其繁琐,有托媒提亲、合八字、定婚、纳聘、填庚、花轿迎娶等一系列串程序。这期间,男方需花大量的人力周旋,须花大量的资金买彩礼、金银首饰、高档衣料、家具,装饰新房、置办酒宴招待宾客花销更大。女方也要置办嫁妆、服饰、封红包喜钱,其费用并不亚于男方。其他婚娶形式有招赘、续弦、圆房等,礼仪程序较简单,费用开支较少。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废除了一夫多妻和包办、买卖、重婚、收童养媳等封建婚姻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制,提倡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婚礼从简,新事新办。干部职工中自由恋爱后举办新式婚礼以及旅行结婚者日益增多。50年代, 干部职工结婚费用开支甚少,只花几元至几十元钱买点糖果、烟茶招待客人,就能了事。一般群众婚娶,仍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增加“相亲”程序,即男女双方会面,互相交谈。“定婚过门”,由男方携带礼品,邀请介绍人偕行,同至女方认亲。临近婚期,男女同至区乡人民政府领取结婚证书,然后举行婚礼仪式。婚礼时男方置办宴席,招待来宾,女方只有简单的嫁妆,人们不再为操办婚事而负债累累,疲于奔命。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提倡移风易俗,讲究自由恋爱,婚娶仪式更加简单,男女双方的花费均甚少。自70年代末期以后,女方要彩礼,结婚讲排场、比阔气之风又开始盛行。 “过礼”要买衣料、皮鞋、手表、烟、酒、糖等物品,结婚时要大办宴席招待宾客。80年代,婚娶讲排场之风更为盛行, “过礼”发展到硬性索要高档家具、衣料、服饰、金银首饰、缝纫机、自行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农村富户及城镇迎亲要用小汽车,宴请宾客多达几十席,少者花费几千元,多者达万元乃至数万元。进入90年代,讲排场、摆阔气、赛豪华之风有增无减。

  

5  寿 诞

    竹山素有庆贺寿诞之风,婴儿有“洗三”、“满月”、“周岁”等礼仪。中青年人庆生日,亲朋邻居送礼致贺,名曰“做生”。老年人过生日,由晚辈、亲友携礼品道贺,名曰“祝寿”,尊称老人为“寿星老”。祝寿礼品多为烟、酒、糖、糕点。一般于生日头天晚上,致贺者携礼品前往拜寿并参加宴饮,城镇习惯于生日当天中午设宴招待致贺宾客。90年代风行生日蛋糕祝寿,标志吉祥、健康长寿。也有少数中年男女36岁生日时,邀请友人赴宴,意在祈求消灾降福,仕途坦荡,前程无量。90年代后,为亲友36岁生日致贺已很普遍。

   

6  丧 葬

    竹山丧葬,向来为棺殓土葬,礼仪程序随家庭经济状况而分繁简。富裕之家大多礼仪繁琐,花销较大。通常礼仪有送终、下榻、收殓、停灵、出殡、定期祭奠等。老人弥留之际,亲属齐集周围默哀、跪地送终,然后焚化纸钱。断气后,讣告家门亲友。趁尸体未寒,给亡者沐浴更衣下榻。下榻后给亡者口中放一铜钱,手中放一串“打狗饼”,脚用线绳绊着(俗谓“绊脚绳”)。棺内铺盖均用绫罗绸缎,谓“铺金盖银”。人殓后设灵堂,棺前设供桌,点长明灯,接受吊唁。亡者晚辈,人人身穿孝服(白色土布长褂),腰束麻辟,头裹白布,俗称“披麻戴孝”。孝子们在灵堂轮流守灵,一般停灵3日,特殊亡者有停灵 7至半月的。此期间,还请阴阳先生看墓地和择出殡、下葬的日期、时刻。旧时,停灵期间请道士做道场,或请和尚念经。吊唁者赠送祭品多样,有花圈、孝幛、火纸或化币。主要亲戚送祭品不同一般,富裕女婿要备办猪羊作祭品,全猪全羊分别捆在两张方桌上,用人抬起,再配以灵屋等其他祭品到孝家祭奠。亡者死后的第三天夜晚要报庙,报庙队列前为乐队,乐队后面是手提灯笼的众亲友,接着便是敲着响器的道士,最后是亡者的子孙,身穿孝服,手执袁板,分两处报庙,一是城隍庙,二是家庙。报庙后即进行封殓,孝子都围棺而立,意在与遗容告别。亡者亲眷则呼天抢地,号啕痛哭。出殡的头一天晚间进行开祭,请礼生、歌童,大祭通宵,小祭半夜。出殡时,众亲友送葬。

   

新中国成立后,丧葬习俗有所改变,多改为举行追悼会,灵堂陈列亲友赠送的花圈,孝帐。告慰亡者时,或朗诵祭文,或读悼词,子孙着孝服长跪答礼。出殡时,奏锣鼓,呜鞭炮,以花圈、孝帐为前导,后跟孝子抱灵牌,众随棺后。下葬时,烧草木灰暖墓穴,抬棺入穴,罗盘校正方位,掩土垒坟,子女绕墓凭吊,烧化纸钱,饮泣恸哭。葬后三日,众儿孙和亲友齐集坟前烧钱纸,聚餐,祷告亡魂早升“天界”。以后每7天上一次坟。以“首七”、“五七”、“满七”为重。亡后一百天“烧百日”,子女除孝;满一年“烧周年”。三年后“孝满”,不再举行任何哀悼仪式。只是每年清明节和年三十吃过团年饭后,子女上坟烧纸钱。此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变。

   

三、岁时习俗

    春节 旧时谓之“过年”。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凡外出成员都要在年前回家团圆。民间素有“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之说,无论穷富,各家均尽力筹办过年的物资。过年分“小年”、“大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过小年,这一天吃灶饼,送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农历腊月三十至来年正月初三是过“大年”。除夕日(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全家团聚共餐,吃“团年饭”,家家张灯结彩,中堂布置一新,户户贴对联,鸣放鞭炮,烧香敬祖宗。团年饭过后,紧闭财门包饺子。至夜幕降临,全家老少沐浴更衣,围炉烤火,长夜不眠,谓之“守岁”。零点由家长率全家成员出门放烟火、呜炮,谓之“出行”(旧时出行还要择时辰和叩拜的方位),接着进屋接灶神。凌晨,晚辈向长者叩头拜年,长者给小孩压岁钱。正月初一,多数不出门,在家“守财”。正月初二以后,亲友互相祝贺“拜年”。

   

新中国成立后,节前打扫卫生,张灯结彩,挂灯笼,贴对联。节日贺年、亲友邻里互拜等习俗仍不变。政府每年都举办“新春茶话会”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团拜活动。80年代以后,人们交游活动逐渐多起来,春节期间携礼品互访也日渐盛行。凡求人办事和解决危难,便馈赠高级食品、名酒、名烟或高档衣物,乃至家用电器或封红包,相沿成风,成为社会弊端。党和政府虽三令五申纠正此不正之风,但收效甚微,禁而不止。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日夜晚家家吃汤圆,意在是年家庭最后一日大团圆,翌日即要各奔前程,出外谋生。正月十六日,男女老少盛装打扮,结队出外游玩,名曰“游百病”。意在陶冶性情,舒活筋骨,消除忧闷,兼之拜神求佛,祈求平安。

   

民间沿袭“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的习俗,元宵之夜家家悬挂彩灯,户户灯火辉煌,通宵达旦。各地盛行“龙灯盛会”,尤以走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为群众喜闻乐见。玩者舞姿翩翩,鞭炮烟火连绵不断。届时万人空巷,争相聚观。此习惯盛行至今。

   

清明节 旧时也称扫墓节。这天,家家户户上坟祭祖,携带“清明吊”(用彩纸剪成的花条)、香蜡、纸表、供果等至墓地祭祖。新中国成立后,节期组织中、小学生给革命烈士扫墓,向烈士敬献花圈,缅怀前辈功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节日凌晨,家家大门两侧插放菖蒲、艾蒿,早餐吃棕子、鸡蛋、大蒜,表示奠祭屈原。午宴喝雄黄酒以求免灾祛毒,小孩不能喝酒,将雄黄酒抹在耳旁鼻根处。小孩穿戴花色新衣,胸前戴花、鸟、虫、鱼等各种式样的香袋,意在避邪。城镇河边搭台唱戏,水上龙舟、龙船竞渡,击鼓、摇旗,呐喊声震撼两岸,借以抒发屈原的愤懑之情,缅怀屈大夫爱国之志。

天中节 传说六月初六是老龙王晒衣(俗称晒龙袍)之日。此日若天气晴朗,家家暴晒其衣被、床单、衣料,既是敬神纳吉之举,又有防止发霉、虫蛀之效。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半为中元节,又称鬼节。是日给祖宗烧化纸钱,另给孤魂野鬼也烧化纸钱。多数喜鸣放鞭炮,意在驱鬼。少数在河边放“荷花灯”,意在悼念水鬼,并为家人免灾。上述习俗虽已淡化,但烧化纸钱、鸣放鞭炮之风仍未终止。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中午酒宴丰盛,合家团圆。夜晚全家围坐,摆设月饼、干果、水果等供品敬奉月中仙女。然后全家边饮茶,边吃月饼、糕点,共赏明月,抒发秋收后的快慰心情。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旧时,士人于此日登高观景,饮酒赋诗。农村多以此日为婚娶之吉日。建国后,定为“老人节”,届时由有关机构组织离退休老干部旅游,或举行座谈会并设宴招待,以表慰问、尊老之情。

   

腊月八 农历腊月初八谓腊八节。这天清早,各家各户都要用五谷杂粮、蔬菜等拼凑八样煮熟食之,名曰“腊八粥”。意在告慰上苍:民间珍惜粮食,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发表于 2010-1-21 18: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竹山县可真强悍,,,,名字也起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25 07: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