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永元 ——“现在我们中国的电影技术,乐观估计,也比这部影片落后100年吧。当我们还在考虑这部电影选什么样的明星组合演的时候,他们已经直接跳过这一步,不考虑了。这套技术一旦复制下来,批量地生产影片,将完全改变影片生产的流程和形式。”
冯小刚 ——“我觉得电影挺好看的,但是我不喜欢有些人的论调,说让中国导演想想为什么拍不出美国大片这样的电影。这差距,光是电影技术上的吗?大家也都先想想两国在军事上、新闻业、综合国力……各个方面的差距。最好每个中国人都先想想,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韩寒 ——“今天去看了阿凡达,在没有主创和演员登台的情况下,这是我生平在电影院看电影第一次听见出字幕的时候有掌声响起。有一些中国的影评人认为,电影虽然不错,但是有些情节还是落入了俗套。我完全不这么认为,因为野蛮强拆对于其他国家的观众来说,的确是一件超乎他们想象力的事情,也就是外星球和中国才可能发生。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在3D和IMAX的情况下,我给出满分十分。”
洪晃 ——“我们向来特别容易把原材料特别好的东西,弄成特别坏的东西。但是卡梅隆能把俗套的剧情、西方几百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文关怀、爱情自然主义等等通通融为一炉,制造出这样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电影,如果美国有宣传部,那么卡梅隆导演就是当之无愧的宣传部长。”
王中军 ——“业界认为国内电影离美国电影差距太远无法追赶,这个说法太夸张了,中国和国外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差距。拍3D电影,中外相比不存在技术问题,只是渠道问题。”
阿丘 ——“我们抱着典籍坐吃山空,一口口地吃着五千年的馍,一锹锹地挖着三朝五代的淤泥,偶尔余光停留在了眼前当下,也是拾着台风韩流日潮的牙慧,走了一批政治命题时代的老八股,冒出了几代出生工农兵的学院派,哪怕是最迎合潮流的新生代,我们的视界还只能停留在作坊外的那几座山,我们的蒙太奇符号还只能是皇宫、江湖、村落、小米加步枪……”
伍洲彤 ——“一想到这些日子我们还在为《蜗居》身感同慨,为《三枪》拍土立案乱嚷嚷的时候,就不由的觉得如今国内过于现实,过于乡土化的文艺作品似乎太多了。”
宁财神 ——“我们有钱也做不了!因为我们找特效公司时,习惯于问人家最多能做成什么样,但人家卡梅隆是‘必须’要做成这个样子。我们的想象力也许有,但执行力肯定不行,这种差距大到不可想象,我们缺乏完善的工业体系,就是请国外团队来了可能都做不好,因为我们没法提具象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