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25 10: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昌族
阿昌,史书上写做"蛾昌"、"莪昌"、"阿昌",因居住地区的不同而有许多不同的自称,户撒地区自称为"蒙撒"、"傣撒"、"蒙撒掸",梁河地区自称为"汉撒"、"阿昌"、"蛾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广大群众的意愿统称作"阿昌"族。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西部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族源上与彝语支各民族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即他们均出自古代的氐羌族群。秦汉时期,由于部落间的征战,羌人逐渐从西北青海、甘肃等地陆续迁入西南地区,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里与当地土著相互融合,并不断分化,形成了西南地区的氐羌系各民族。有关阿昌族先民的记载,始见于唐代的汉文献,《蛮书》卷四说:"寻传蛮,阁罗凤所讨定也。俗无丝绵布帛,披波罗皮(虎皮)。跣足,可以践履榛棘。持弓挟矢。射豪猪,生食其肉,取其两牙,双插髻傍为饰,又条皮以系腰。每战斗即以笼子笼腰,如兜鍪状。"又卷三说:阁罗凤"西开寻传,南通骠国"。骠国在今缅甸曼德勒一带。《南诏德化碑》又有"西开寻传,禄郫出丽水之金"的记载。丽水,即伊洛瓦底江,禄郫,丽水支流,即泸水县境外的小江,小江自片马、岗房、古浪边境向西北流入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恩梅开江。大概在南北朝以后至唐宋时期,"寻传蛮"中的大部分迁移到澜沧江上游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带,极少部分仍留住在雅砻江与金沙江合流地带。这一时期阿昌族先民处于以狩猎为主的社会经济形态,采集经济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作用,《蛮书》卷四说:寻传蛮妇女"入山林,采拾虫、鱼、菜、螺、蚬等归啖食之。"清·董善庆《云龙记往·阿昌传》记载,在澜沧江流域的阿昌族先民取代摆夷后,遂成为境内各部"岁贡以为常"的强大部落。当时云龙境内的阿昌族主要居住在今澜沧江以西的表村、旧州、漕涧一带。阁罗凤西开寻传,置寻传于统治之下,并移西爨白蛮20万户于滇西,大批移民带着洱海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进入寻传之地,客观上促进了寻传地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云龙记往》云:"往来商贾,有流落为民者,教夷人开田,夷人喇鲁学得其式,此夷有田之始也。"又云:"始自知岁月,以十二月为岁者。"文化上对寻传蛮也有一定的影响,《南诏德化碑》说:"革之以衣冠,化之以礼义。"这一时期,汉人、白蛮在阿昌地区行商获利,不断随商迁来。
普米族
普米族,共有人口32700多人(2003)。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北高原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少数分布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香格里拉县,临沧地区的云县以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盐源县、木里藏族自治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县等地,与当地民族杂居。自称“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 “心地善良豁达”)之意。古代汉文史籍称之为“西蕃”或“巴苴”。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普米族。普米族与我国古代氐羌族系有渊源关系。根据本民族的传说和历史文献记载,普米族先民是原来居住在青海、甘肃和四川交汇地带的三江之源地带的西羌游牧部落,后来从高寒地带沿横断山脉向着温暖低湿的川西南移。公元1 3 世纪中叶,一部分人被征召入元军,随忽必烈远征云南。从此,普米族的先民逐渐结束了“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状态,开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活。普米族发源于三江之源,迁徙于三江地区,繁荣于三江之门。这个特殊的地理区域造就了如今独特的普米文化。故日的三次大迁徙和今天的《引路经》,使这个思念故土的民族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典型的迁徙民族。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有说藏语支)。各地方言差别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话。许多普米人还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过去,宁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来拼记普米语,用以记载民族的历史传说、故事和歌谣等,但流传不广。后来多被喇嘛,韩归用以书写经卷。现在普米族地区大都通用汉文。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藏传佛教以韩归教。节日有大过年、大十五、尝新节、绕山节、端午节(普米族的情人节)、转海会,清明节、月半祭祖节等。看中国地图我们就会发现,普米族的居住地都是令人神往的地方——素有三江之门美称的兰坪、詹姆斯笔下的香格里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女儿国泸沽湖、洛克笔下的木里王国、茶马古道重镇维西、藏彝走廊上的盐源和康巴文化中心甘孜。
塔吉克族
公元前60年,塔吉克族祖先——帕米尔东部的东伊朗语部落,归汉朝西域都护管辖。
公元2、3世纪—8世纪,塔吉克族在塔什库尔干一带建立了蝎盘陀国,曾经强盛一时。
公元1757年,清朝政府平定了准噶尔贵族的叛乱,1759年又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乱,在新疆实行军府制度,塔吉克族聚居的塔什库尔干地区为色勒库尔回庄,归叶尔羌办事大臣管辖。
1833年到1836年,塔吉克族人民英勇抗击浩罕汗国对色勒库尔的侵略。
1879年8月,塔吉克族人民协同刘锦棠部,粉碎进攻塔什库尔干的阿古柏残部。
1902年,即光绪二十八年,清朝在塔吉克族聚居区的塔什库尔干设蒲犁分防通判厅。
1950年成立了塔什库尔干县人民政府,1954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立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在其余各县塔吉克人聚居区成立了塔吉克族民族自治乡。
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王朝始设西域都护管辖。塔什库尔干地区属于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咽喉。塔吉克族先民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受到熏陶,并发展自己。公元2-3世纪,在塔什库尔干一带出现了朅盘陀国,朅盘陀人是中国塔吉克族的远祖。3-4世纪,他们已发展了灌溉农业,过半农半牧生活。朅盘陀国有12座城堡和10多所寺院。以小乘佛教为国教。唐朝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开元(713-741)中,在此设“葱岭守捉”戌所。公元8世纪,朅盘陀国消亡。公元9-16世纪,塔什库尔干地区先后受吐蕃、喀拉汗王朝、西辽、蒙古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的管辖。特别是从10世纪开始传入喀拉汗王朝境内的伊斯兰教,对塔吉克人的影响强烈,以致后来成为全民族信仰的宗教。明朝后期,在色勒库尔的中心地带已有一批塔吉克族小村落。从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帕米尔西部和南部的什克南、瓦罕等地的许多塔吉克人迁入色勒为尔,逐渐成为中国的塔吉克族。17世纪中叶,清朝统一全国,对塔什库尔干,沿用元朝的名称“色勒库尔”,建置色勒库尔回庄,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
清代的建置,大大加强了塔吉克族地区同南疆维吾尔族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塔吉克族的祖先大概曾经历过以女性为中心的母权制时代。《大唐西域记·朅盘陀国》在记述其建国传说中称,其始祖母与太阳神相会而孕,生下其王。从塔吉克始祖的传说来看,其先民曾实行过母权制。即汉公主为王期间,是以女性为王并以女世袭的。
怒族
从历史沿革来看,怒族聚居区汉代属于越巂郡和永昌郡辖地;唐宋时期,为南诏和大理地方政权统领;先后分属南诏政权的铁桥节度使、剑川节度使和大理政权的澜沧郡(后改为兰溪郡);元明清各代,分属丽江、维西、兰坪各地治所的土司管理;清末,北部怒族地区(今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一带)沦为西藏察瓦龙土司的势力范围。?
辛亥革命以后,云南地方当局为遏制英帝国主义对我国西南边疆的鲸吞蚕食,自1912年(民国元年)起,先后在怒族聚居区设立了碧江、福贡(原叫“康乐”)、贡山三县,成立设治局,进行直接管理,从而结束了土司政权的统治。云南地方当局在设立县治之后,推行“开笼放雀”政策,解放家庭奴隶,开道路,办学校,兴商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怒族社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政策,推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8月,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区,1957年1月改为自治州,州府曾设在怒族聚居的碧江县城知子罗镇,辖碧江、福贡、贡山、兰坪、泸水五县。其中贡山于1956年改设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1986年碧江撤县,原属碧江县的怒族聚居区成立匹河怒族乡,属福贡县管辖。州府今在泸水六库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