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朝及更早一些,人们不穿现代式的裤子,那时也根本没有“裤”这个字。被称为绔或袴(发音皆和裤相同),实际上就是两个腿套。《说文解字》中说绔说是“胫衣”,也就是给小腿穿个外衣,所以,没有也不需要有裆。有身分的人穿长袍,羞处自可遮掩,无裆也无所谓。在南北朝以降,人们就多穿合裆的裤子了,所以,三国正处在一个变换时期,诸葛亮、关羽这些人是穿有裆的裤子呢,还是穿着绔,即只套着腿套,就不清楚了。* c6 @2 C {& e; @) [8 H! u0 `
4 j- U# `0 Q/ ]0 q7 D 三国时确实有人只穿绔,即只套腿套,不穿有裆裤,有以下例证:
' [7 i* o8 e+ W2 d' S- d5 c0 I
' [5 c2 s/ p- f+ T0 c# ^6 Y3 q 出身世家的贾逵(后为曹操的长史,曹丕时任豫州刺史,曾大修水利)年轻时因贫穷,“冬常无绔”(《三国志》卷十五).冬天都没有绔,没有为小腿保暖。可见绔绝不是后来的裤子,否则即使再穷也不会有别的衣服,而没有绔。
' [5 D+ D0 D! _; ~
% O) J" q2 X0 I' I& V 还有一位叫许允的,在司马氏专权时任中领军(管禁军的官员),一次为急事要去见司马师,慌忙间出门忘记穿绔,走到半道又回来穿(《三国志》卷九)。可见他穿的绝非现代的裤子。现代人出门可能忘记各种事或物,忘穿裤子的只能是没脑子的白痴或精神病。
" Y; b7 \+ p! B& e x2 x$ \! ^' X3 Y2 s1 {
可见在三国时肯定还有不少人仍按传统,不穿有裆的裤子,而穿绔,即腿套。
7 z% p' L1 ^2 |7 s$ }
2 t8 o, @7 k# T! Y7 D8 s& t5 `+ g 但是,在三国时合裆的裤子已经开始流行。有一种叫裤褶的服装,军队的中下级军官多穿着,也称骑服。其中褶指短袍,裤则指合裆裤子。3 \/ ]* P$ N4 h$ Y% B7 H
9 [$ I) s2 N( f3 W3 x. [& z8 F
这种服装很可能是由北方游牧民族传过来的。骑马时袍短一点方便,但若只穿腿套,且不说雅观与否,北方的寒风也会让其宝贝受不了。他们比中原住民早创造出合裆裤子是很正常的。/ Y& w Y/ C4 `$ B* O
$ T% |* c1 p5 Q P4 ?4 u, w 吕范是东吴重要人物,担任过前将军假节钺、扬州牧等要职。早年他兼管军中杂务时,就换一身裤褶穿着(《三国志》卷五十六)。可见中下级军官穿裤褶是通行的惯例,需要亲自骑马冲锋打仗的高级军官,也可能穿这类服装。
. }, M/ N9 W, M- D. e# a. C) B5 r: R( a* A3 k4 a3 q( T
诸葛亮出身名门,应该按上层士族习惯穿著,他只穿绔不穿裤子的可能性极大。后来他率兵北伐,作为统帅,未必需骑马冲杀,保持原有习惯也是可能的。据东晋时人的记述,和诸葛亮对阵时,司马懿自己穿的是戎服(很可能就是裤褶一类)。一次他派间谍窥探,回报说,诸葛亮“乘素舆,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军”,司马懿不禁惊叹“真名士也”。司马懿是典型的高门士族,他这样说也可能有点惭愧之意。既然诸葛亮仍是名士装束,应是按传统不穿裤子,只用绔吧。前面提到出门忘穿绔的故事,出在254年,是在诸葛亮死后20年,许允也属高门仕族,可见这一阶层维护传统力量之强。
% x+ A" G/ W4 {# H) f
- g9 j, a& K! Y! F 关羽出身下级军官,应该是惯于穿裤褶的。后来虽然他贵为荆州牧,喜爱读左传,愿和士大夫厮混,放弃下中级军官的裤子,改穿绔,也是可能的。不过,年轻时养成的习惯,到老年时不改也正常。何况,外边穿上官服或上层人物穿的长袍,里面穿的是绔,或是和中下级军官一样的裤子,别人也无法知道。张飞、马超、赵云等也应和关羽相同,应惯于穿合裆的裤子。! {0 p, A3 ]& r. w! _
8 M3 T; ~5 n1 n2 [1 W* z( {$ W" O
三国时战争不断,即使是一国之主,如曹操、刘备、孙权以及司马懿等极有极势的人,也都有过穿戎服,亲自骑马打仗的经历,可能会惯于穿合裆的裤子。既然主公已经穿了,一般官员为什么不能穿?而且官员们也多不得不上前线,穿合裆裤子之方便,自然会有体会。这大概就是三国以后,人们渐改习惯,穿合裆裤子的原因之一吧。# w9 ]! @, Z% L4 {+ G
: r. L+ H- |2 U* i5 N( I/ s% x
也许有人会提出问题,说司马相如在勾上卓文君私奔后,开酒店,自己穿“犊鼻裈”,还有西汉时曾有令宫女穿“穷裤”事。有人认为犊鼻裈和穷裤都是合裆裤,此二事发生在三国之前二三百年,习俗转变是在三国?* o! W% |! P- n
! g4 I5 r$ S1 ^# p/ S6 w! D
确有古人讲犊鼻裈是合裆裤,但也有古人讲那是一种围裙。《史记》中强调司马相如勾上女人但没有了钱,只好和酒店的“佣保”一同做工,穿犊鼻裈应是那种身份的特征,所以,说犊鼻裈是围裙比较合理。对一个以苦力挣饭吃的“佣保”,为了干活,有块布围在腰下就可以了,有特别加工剪裁成有裆的裤子的必要?与众不同的合裆的裤子不可能是为穷困之人设计的,不可能是他们的穿著特点。7 R; t& a5 ^7 q5 j( S0 X' o, [- B
' q& ~" ]/ M1 A0 k2 c5 N
到于穷裤,那是为了皇帝少和宫女发生性关系,“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汉书》卷九十七上)。当然把穷绔解释为合裆裤也似乎可以,但是,下面那个“多其带”就说不清了,对于合裆裤,一条打死结的带子就够了。合理的说法应是:穷绔可能只是把腿套上部做大一些,能把臀部都遮住,为达令宫女穿着的目的,需用多个带子缠住。穷裤很可能是一种较穷的人因制做长袍太费布,袍子短了又太不雅观,于是就把腿套做的可能掩住私处的物件吧。中国古代对什么阶层的人穿什么有严格规定,宫女本不该穿这种下等人的服饰,这才值得史书记载下来。不过对一般人,“多其带”是不必要的,所以,在史书上也提了一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