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祖的问题一直是许多慕道朋友的心结,也是踏进福音之门的阻碍。为何人看重死后的祭拜远超过
生前的孝顺呢?传统的祭祖有哪些值得肯定、哪些值得再思的呢?
一位牧师在美国休士顿牧会时,曾有一美国人在复活节时,到墓园向过世的亲人献花致敬,刚好那
时也是台湾的清明节,有一个台湾人按台湾的习俗也前往墓园扫墓,并在墓前摆了一大桌山珍海味祭拜
亡人。这位美国人想不通又非常好奇,于是问台湾人:“你的祖先真的会起来吃吗?”这位台湾人非常
的生气,并很快的反应说:“如果你的祖先会起来闻你献的花,我的祖先就会起来吃。”
美国人当然不认为祖先会起来闻花,献花只是表达对死者的敬意与追念。而当这台湾人回答这句话
时,他的潜意识里也不见得认为祖先真的起来吃,那不是吓死人?如果祖先真的需要吃,那他岂不是被
饿死?(因一年才吃这一、二次)更何况,如果死后的灵魂都需要吃,为何唯独台湾人的祖先需要吃,
否则就变成饿鬼,而美国人的祖先不需要吃,却没有饿鬼呢?显然,籍祭祖让过世祖先得温饱的方式,
这不是事实的需要,更不是真理。那么,祭祖的母的何在?孝道一定要用祭祖的方式来表达吗?
一、为何祭祖?
传统民间的祭祖习俗有其值得肯定的意义,亦有必须再思考的地方,民间的祭祖一般来讲,有四种用意:
1.生命性:传统认为祭祖有延续祖先生命的象征。达成与祖先连结,薪火相传的意义。
2.文化性:祭祖也是传统儒家孝道、慎终追远的表达。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3.家族性:祭祖亦含有非常浓厚的家庭观念,它是凝聚家族力量,团结宗亲的表现。
4.宗教性:祭祖的行为有很强“亡灵崇拜”的成分,人害怕自己的祖先沦为饿鬼孤鬼,影响家道繁
荣、家庭平安,因为非拜祖先不可。
由以上四种祭祖的用意与意义来看,人对祭祖不仅存有使命感、责任感,更有强烈的恐惧感,因此
他们不仅不敢不祭祖,嘢害怕死后没有祭拜他们。
我们肯定祭祖的生命性、文化性、家族性的意义,但我们无法苛同与接收将祖先当亡灵祭拜,并且
生命性、文化性、家族性的意义也不见得一定要用“祭”来表达。,纵观今天人祭祖,平心而论,为自
己着想的成分,远远超过为祖先设想的成分,许多人祭祖的真正原因是怕背上不孝的罪名,害怕祖先来
骚扰,而且有求于祖先得保佑。试想,因恐怕祖先,有求于祖先而祭祖,这怎能称得上“孝”呢?更何
况有些子女生前不见得孝顺父母,父母死后却抢着拜,这又是哪门子的孝顺呢?“祭祖”无形中误导人
只在意对“逝世祖先祭拜”,却忽略对“活着父母尽责”,这似乎已偏离了孝道的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