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880|回复: 15

张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9 06: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仍是无情也动心 于 2009-8-19 11:05 编辑 , Y+ G+ D) {) \+ s( i

: s: u) R" r! S' @. p. C* R纵观子房一生的传奇经历:  
# C7 h0 h/ b2 |4 z0 o% _当其怒火中烧时,也以纤纤之躯袭击威加四海的暴君;  
" \% i( C' g- }. ?- Q0 h& x! {恬静休闲时,能忍气吞声地礼敬刁钻古怪的老人;  
; X. x% l8 O) F9 A2 m7 |* t/ Q龙争虎斗时,又奇计百出的辅佐从善如流的明君;  
2 U: X7 Y! H! {6 _! l功成名就后,以洞察世态的睿智毅然撒手红尘;  
) O" z" e5 X& k千古奇人,惟子房也!  
2 v, {  d" b) f6 W7 S运 决 韩 千  
9 X3 w. Q% n3 r/ k+ k* V筹 胜 人 古  
5 y+ U3 N; E9 b, X3 d帷 千 子 奇  
3 |. {. J) e8 {+ Q' i幄 里 房 士

8 y/ C7 S/ f) W0 v, s* Z金子陵 子房忆 % y* w: B, Q; ]( z% j7 t7 y
羽衣轻衫古琴轻弹过  
: Y# w7 c" O$ N3 z* _, k9 \转眼青丝变苍漠  : c4 `3 |- Y4 @% F
谈笑之间吞吐社稷卧
5 b3 W% Z3 [: a! F, R千年回眸山水破  6 W2 ~8 Q" a6 s7 @
1 W6 g( W/ s, r
深情奏曲拂袖泪不落 6 k0 z8 P& N& Y! a: m2 w9 ~9 K
只为与君当年一诺  1 H0 ]* d$ w  e
无愧天下英雄情常拙 " M; T3 M$ a1 m/ ^- p+ L+ n
汉宫雄起秦楼堕
2 ~$ m  t0 o; x' z5 i- L& ^# h. A. T# o% g+ W! Q, Y
倾城貌 锦衣着 ( E  l3 _: `8 ~8 g0 O! l
仰天望 烟花过
! \) u1 }2 @, X- o9 T3 W调兵遣将渐渐越楚河 2 ?$ N! u; |: `
是非成败今非昨 5 ]' [, @2 J' d( l- y

+ [1 ?0 m- @0 o: a兵书一卷阔 笑看谁人走错 , `( Y- Z* m' Y. f* `% Q
战场荒凉血染旌旗落   H" b! T" E: N4 y1 J7 f
想 易水人已没
3 F8 W4 l6 z* c踏 秋夕百花弱
3 c2 s/ |8 f% Q& m9 H手摇羽扇江山拓 - w: f) U( |# \+ S' X( h9 X
3 q! q. _4 Z4 e1 G6 T. j0 o9 ~6 D
深情奏曲拂袖泪不落
& x" d% V$ t$ r  z6 m只为与君当年一诺  
1 e% m& `. f* |5 k( O无愧天下英雄情常拙
# {, a6 q7 `7 ^. C5 {3 y6 _& L汉宫渐阔秦楼堕 ; Y  W. l) D% M* A

& S5 |0 r% W, U4 d兵书一卷阔 笑看谁人走错
, L' b& [, t3 n- t& B战场荒凉血染旌旗落
* ?2 q8 Q" I1 l+ C+ u& `想 易水人已没
7 z. L9 `5 S- x! i8 A踏 秋夕百花弱 % x2 H2 o4 e4 D7 }* G
手摇羽扇江山拓 : i" Q* R1 j. U1 G7 D: b) S

' |# @. r4 G) j6 \7 |/ X山河碎 属谁国
" K2 i6 [8 V, n; H% o/ R烽烟燃 烧战火
, X! G2 S$ [7 v8 j9 y7 f8 [: e不出军营仍运筹帷幄
9 G( ?0 \; T6 F2 D8 a看遍黄土汉室阔 0 F. k, o) V, P! q
0 [+ j3 P$ Q% w# I! [* }: h  h5 b
白马上山坡 望尽前路沟壑
( I7 X8 V. C9 u; `' U引领百万军镇定自若
1 d% Z# |% L3 S- L: I# {令 何处起烟火
% M' @8 Z" p0 f: L% Q帅 只需阵中坐 + Q/ q- G, x9 \) q  D
半壁天下便属我 # s+ P4 a  u7 v/ e
2 h  s) X+ q% a" r9 F, J7 Y
江山破裂江山又在握 % C3 D- \/ L# n
走遍江湖人常各 ' C& a2 s3 _, E2 C/ e
转眼成空战袍已脱落
+ m" W7 _0 Y! i又换布衣做行者 4 Z1 s$ t6 y0 H: b5 v+ }
孰成孰败后人说
& G) q- l) z* R! b
[wma]http://data2009a.5sing.com/o/bz/2009/03/27/9129966-20090327174143.mp3[/wma]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06: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  & s- t5 X* ?& a. i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为春秋末孙武所作,共八十二篇,图九卷。今存本十三篇: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事、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历来被称为“兵经”,受到国内外的推崇。 # v; _" q4 k6 \) Y* F

0 ]  O  ?; ^( i* x4 n% @' h# \; w. y  x《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为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共八十九篇,图四卷,隋以前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县银省山西汉墓中重新发现其残简。该书总结了战国中期以前的作战经验,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 m+ G3 d2 M3 B6 y
+ S( J% h( D1 F' m- U% B+ L1 U《吴子》:由吴起、魏文侯魏武侯辑录,共四十八篇,今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等六篇,都系后人所托,有英、日、法、俄等译本。 1 Y; W* f' O. y9 q9 t
. i$ S" b/ P4 D! m
《六韬》:传说为周代吕望(姜大公)所作,后经研究,认定为是战国时的作品,现存六卷,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 Q3 R# F: C8 O# [9 I! z
% n# d# T" z# @& |- _' K《尉缭子》:传说为战国时尉缭所作,共三十一篇,今存有五卷,共二十四篇:天官、兵谈、制谈、战威、攻权、守权、十二陵、武议、将理、原官、治本、战权、重刑令、伍制令、分塞令、束伍令、经卒令、勒卒令、将令、踵军令、兵教上、兵令上、兵令下。《司马法》: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共一百五十篇,今令术仅五篇: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 0 Z  s% H% ]" S, w

$ |; T7 B  f  _6 R0 g; b& w) A4 P; u《太白阴经》:由唐代李筌撰写。共十卷。《四库全书》收录了八卷本,是后人合并的。 : Z3 M/ O* q; Q0 _$ k1 g' l

$ `* I7 f1 H5 t: h《虎钤经》:由宋代许洞撰写,全书二十卷,共一百二十篇,内容主要发挥《孙子兵法》和《太白阴经》的观点,前十卷论述实际用兵的问题。 * K* @' q4 {, \  v# h
" a* w, ]% y. u8 |  h3 \, y
《纪效新书》:亦称《纪效》,由明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寇时撰写,共十八卷,每篇都各附图说。卷首有《或问篇》作为总序,是一本练兵和作战经验的总结。
# y) _" e$ a% b* A) m2 B
# k& b" e/ G6 t! L% i《练兵实纪》:由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正集九卷、附杂集六卷,此书和《纪效新书》亦称戚氏兵书姐妹篇。 7 q, K( ?, G4 l0 l
- V! b7 x: _1 t: {

0 T! ?3 C8 [/ g4 o  G4 D% h( F1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06: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石公三略》  
; O0 m  p- z4 Y! h9 J1 d" t 宫玉振  / |% D5 I5 j# W" T; ]$ V1 V+ z2 ]- ?* x
9 t0 y3 F" l3 i
在中国古代兵书中,《三略》与《六韬》被认为是兵家韬略的杰作。宋人戴少望在《将鉴论断》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兵法传于今世者七家,惟《三略》最通于道而适于用,可以立功而保身。”这个“道”,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生的智慧,就是成功之道。人生的意义在于成功,成功的基础在于智慧。《三略》的追求,在于“明盛衰之源,通成败之端,审治乱之源,知去就之节”,在于“时至而动,则极人臣之位;德合于己,则建殊绝之功”。传说辅佐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第一功臣张良,之所以能够建立“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巨大功业,就是因为“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熟读了《三略》,并从中汲取了文韬武略的结果。由此可见,对于所有探寻成功之道的朋友来说,对于所有想从中国传统战略宝库中寻求启示和灵感的朋友来说,对于所有想提高自己的战略思维素质的朋友来说,尤其是对于所有想在企业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朋友来说,《三略》都是一部不可不读的兵书。 那么,《三略》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它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呢?   W0 M9 s5 o* k# E$ H# S
  
# X1 B; o0 R, ?& e    现在,就让我们一一为朋友们揭开这层面纱吧。  7 V  {+ Y- Z" {' u- i; Q
+ L, j) D) t  f3 C$ W( N
+ T0 c' A1 e5 \! i4 v$ s
一、《三略》的成书年代
. x% p6 ~& w7 \. X7 J2 s
% x/ C3 c2 h6 i, U; ?$ z. f6 S" e3 H( O
    《三略》,又名《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一部列入《武经七书》的经典性兵书。它的作者,《隋书·经籍志》认为是下邳神人:“《黄石公三略》三卷,下邳神人撰。”所谓的下邳神人,就是授张良兵书的那位黄石公。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有这样一段记载: 秦朝末年,出身于韩国贵族的张良,为了报亡国之仇,收买了一名刺客,准备在博浪沙刺杀巡行中的秦始皇,不料刺客的铁槌误中了秦始皇的副车。张良行刺未遂,被迫隐姓埋名,流亡下邳(今江苏省邳州市)。有一天,张良信步来到下邳的一座桥上。这时,走来了一位身穿粗布麻衣的老人。老人到了张良跟前,将自己的鞋子一下子甩到桥下,很不礼貌地对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张良愕然地看着老人,心想这个老人太不懂事理了,继而一看,老人确实已经上了年纪,不好与他计较,便强忍着火气,下桥给老人把鞋捡了上来。老人不但不道谢,反而把脚一伸,又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感到又可气,又可笑,心想既然已经把鞋捡上来了,干脆再替他穿上得了,于是又跪着给老人穿上了鞋子。老人一句话未说,笑咪咪地走开了。张良很吃惊,呆呆地站在原地目送老人远去。老人走了一里多地,又返了回来,对张良说:“小子,看来你还是可以教诲的!五天后天亮时,仍然到这个地方来见我。”张良意识到老人并不是个一般的人,便跪下回答说:“是。”五天后天亮时,张良来到桥上,老人已经先到了。一见张良,老人便生气地说:“约好了与老人见面,却迟到了,这怎么能行呢?”说完扭头便走,扔下一句话:“五天后早点来!”五天之后,鸡刚报晓,张良就赶到了桥上,不料又是老人先等在了桥头。老人说:“又落在我后面,这是什么道理?五天后早点来!”又过了五天,还未到半夜,张良便来到了桥头。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见到张良,老人高兴地说:“对,就应当这样嘛!”便从袖中拿出一部书,交给张良,说道:“读了这部书,你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再过十年,你就会成功了。十三年后,你我将在济北见面,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老人便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天亮之后,张良打开那部书一看,原来是一部兵书,名叫《太公兵法》。张良很珍视这部兵书,时常诵读体会,后来真的辅佐刘邦成就了帝业。十三年后,张良跟随刘邦过济北,果然在谷城山下看到了一块黄石,于是将黄石取回,恭敬地供奉起来。张良去世前,遗命家人一定要把黄石与自己一起下葬。家人依言而行,每逢祭祀时,连黄石也一起祭祀。后来,人们就把那位不知姓名的授书老人,尊称为黄石公。 从《史记》的这段记载,我们知道,黄石公授给张良的兵书,名为《太公兵法》,而不是《三略》。太公,指周初开国功臣姜尚,习称姜太公。姜尚是一个极富谋略的军事家,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所谓的《太公兵法》,当是后人假托姜尚的名义而撰成的兵书,包括流传至今的《六韬》等。 《隋书》说黄石公授给张良的是《三略》,《史记》说是《太公兵法》。这里显然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显然,其中的关键是《三略》与《太公兵法》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唐李问对》的作者提出一种观点,认为《三略》与《六韬》一样,同属于《太公兵法》:“张良所学,太公《六韬》、《三略》是也。”宋代施子美在《三略讲义》中进一步解释说:“《六韬》、《三略》,本《太公兵法》,而谓之《黄石公三略》者,按前汉张子房受书之事,老人指谷城山下黄石以为己,而其所授之书,乃《太公兵法》。后世因而谓之《黄石公三略》,亦如《诗》本夫子所删也,后世谓之《毛诗》,以其出于毛苌之所训也。《黄石公三略》,其此意欤?” 将《三略》视为是《太公兵法》的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史记》记载与《隋书·经籍志》的歧异。但新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同为黄石公所授的《太公兵法》,《三略》被后世冠上了《黄石公三略》之称,而《六韬》却没有人称《黄石公六韬》呢?施子美显然是回避了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06: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刘寅在《三略直解》中提出了一个假设:《三略》属于《太公兵法》,但《三略》可能经过了黄石公的推演,所以被后世冠以《黄石公三略》的名称。刘寅引经据典,做了一段很长的分析:“按《汉书·艺文志》云,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并不言有《三略》;汉成帝时任宏论次兵书,分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种,共五十三家,而《三略》亦不载焉。史称张良少匿下邳,与父老遇于圯桥,出书一编,曰:‘读此书则为王者师。’遂去,旦日视之,乃《太公兵法》也。《通鉴纲目》亦曰:张良与沛公遇于留,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公善用之,常用其策。与他人言,辄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遂不去。《正义》曰:《七录》云《太公兵法》一帙三卷。唐李靖亦云:张良所学,太公《六韬》、《三略》是也。然则《三略》本太公书,而黄石公或推演之以授子房,所以兵家者流,至今因以为黄石公书也。”这个假设是很能自圆其说的。张居正接受了这一观点,并进一步认为,黄石公所推演的,主要是《下略》:“《三略》,本太公书,黄石公推演之以授子房。……其言本道德而不用阴谋诡计。《上略》所引皆曰《军谶》,《中略》皆曰《军势》,《下略》独无所引,而自言也。”清代朱墉在《三略汇解》中的观点,与张居正基本是一致的。 然而,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任何史料的佐证,因而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精致的假设而已。在没有其他材料的情况下,判定《三略》的作者及成书时代,必须分析《三略》本身的内容。而一旦对《三略》本身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就会发现,《三略》绝对不可能是秦汉以前的作品。明代的王阳明便已经指出了这个问题。在手批《武经七书》中,王阳明说:“旧题黄石公撰,即圯上老人授张良者。文义不古,非秦汉以前书,疑为后人伪托。”《四库全书总目·黄石公三略提要》也持相同的观点。许保林先生在《黄石公三略浅说》的序言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一步证明《三略》成书不可能早于秦汉之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许著读一下。 既然《三略》成书不可能早于秦汉之际,自然也就不可能是出自黄石公之手了。那么,《三略》究竟成书于何时呢?  
0 V9 H" Q+ {! P! G: x& ~0 }) F; X9 t1 N; m  M  \
# O2 D$ j% n5 s: h
    《三略》的名字,最早出现在东汉末年。文学家陈琳在《武军赋》中有“《三略》、《六韬》之术”的说法,这是目前发现的关于《三略》的最早记载。曹魏时李康《运命论》复称“张良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显然,第一步我们可以划定一个较为宽泛的范围,就是《三略》成书不早于秦汉之际,不晚于东汉末年。 范晔《后汉书·臧宫传》中保存一段史料,对于推定《三略》的成书年代极有价值。《臧宫传》记载:建武二十七年,臧宫与马武上书请击匈奴,光武帝“诏报曰:《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故曰:有德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乐人者其乐长,乐身者不久而亡,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虽成必败。’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慌,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光武帝诏书中所引的《黄石公记》的这段文字,分别出于《三略》的《上略》与《下略》,只是在个别文字上略有出入。这就提示我们:《黄石公记》与《黄石公三略》其实是一本书的不同名字。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三略》在东汉初年光武帝时便已经流传于世了。而《三略》的成书,显然要更早一些。换句话说,《三略》的成书只能在西汉年间。 有的学者进一步认为,《三略》成书的时间,可以定为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期间。主要根据是《三略·中略》的一句话:“是故《三略》为衰世作。”这句话透露出撰写《三略》的时代是衰乱之世,具体来说,就是汉世衰微、王莽篡汉的时代。这种观点其实并不十分妥当。第一,王莽篡与光武中兴之间的时间非常短的,而一部兵书从成书到流传、到产生较大影响,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王莽篡汉到光武中兴的这段时间显然不足以使《三略》在社会中一下子享有如此地位;第二,《三略》所说的“衰世”,从《三略》“皇—帝—王—霸”的历史图式来看,是泛指“王泽竭”以后的时代,具体来说,指的是东周以后礼崩乐坏、王道不行的时代。这一点在《中略》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认为《三略》所说的“衰世”便是特指王莽篡汉,未免有望文生义之嫌,实际没有把握“衰世”的真实含义。因此严格地说,我们现在只能断定《三略》产生于西汉年间。至于是产生于西汉初期、中期抑或晚期,则只能寄希望于未来新的材料的出现,尤其是考古方面的发现了。 那么,《三略》与黄石公、张良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我们说,没关系,又有关系。说没有关系,是说《三略》的作者并非黄石公,也并非张良所受的兵书;说有关系,是说《三略》很大程度上是对张良事迹及谋略的总结与理论概括。张良是“王者师”,《三略》所追求的正是“为帝王师”;张良善长谋略,《三略》的主题正是谋略;张良是一位深通进退之道的哲人,《三略》所反复致意的正是“全功保身”。更重要的是,张良是一位黄老式的人物,而《三略》所弥漫全书的,正是黄老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06: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可见,《三略》的作者,必然是一位对张良的一生事迹与谋略思想都很有研究的哲人。后人谈起《三略》往往联系到张良,原因就在这里。    * f7 Q" z2 N3 A: q) s* Y1 Z
" i( h! _. M. P$ o
二、《三略》的思想特色 9 `  U2 P0 ^4 b: L7 Z8 ]* ?
" i/ S  a8 @( F1 v" ~; Y

% o5 @) n& Q; D: n0 n    与先秦的兵书相比,《三略》具有两个鲜明的思想特色。第一,从哲学属性上来说,《三略》属于典型的黄老兵体系;第二,从时代属性上来说,《三略》带有明显的大一统兵学的特点。 黄老学派,是从道家思想发展而来的一个思想流派。它始于战国中期,盛于汉朝初年。从本质来讲,它仍属于道家的范围,但是与先秦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却有了很大差别。《老子》的特点是“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绝去礼学,兼弃仁义”。而黄老学派,按司马谈的说法,是“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也就是在道家哲学的基础上,吸收阴阳家、法家、儒家、墨家等学派的一些思想,形成了一个“兼儒墨,合名法”、“讲论道德,总统仁义”的思想体系。它一方面继承了先秦道家的道论思想,一方面又扬弃了先秦道家的消极倾向,将消极的“无为”理论转换为一种积极的“无为”理论。它强调“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强调“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以达到“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效果。 成书于西汉的《三略》,从哲学属性上来讲,带有明显的黄老特色。具体来说,在《三略》中,以道家思想为基础,阴阳家思想、法家思想及儒家思想等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兵学体系。  
* G8 w$ M, ~* n5 x9 q( ~
5 Y, k: {5 R% a+ M! S) U# b
5 K. D9 u7 c  r( N* }. _    1、 道家思想 《三略》最集中阐述道家思想的是《上略》的开头部分,如“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如“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如“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等。其意义在于,通过,“刚”“柔”这对范畴的分析,为全书确立了“尚柔”的谋略起点。  
" Z7 V* K* x8 Q) T5 W  l3 `7 ?0 J, z; t! G; G$ R
9 k+ u' r: q$ c3 k0 `/ s( h
    2、阴阳家思想 阴阳家思想最集中地反映在《上略》“端末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一节中,其中的关键在于一个“因”字,它为《三略》确立了“贵因”的谋略原则。  
6 k' Y- t; q) q( j2 e0 d) K1 B( g- r2 F
% w! e( d2 h% ^8 B8 T6 [
    3、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在上、中、下三略中都有反映。《上略》中,如:“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兵老则将威不行,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军失伍则士卒逃亡,士卒逃亡则敌乘利,敌乘利则军必丧。”“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赏罚明,则将威行;官人得,则士卒服;所任贤,则敌国震。”《中略》如:“霸者,制士以权,结士以信,使士以赏。信衰则士疏,赏亏则士不用命。”“(主)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失权。”等。《下略》如:“夫命失则令不行,令不行则政不正,政不正则道不通,道不通则邪臣胜,邪臣胜则主威伤。”“一令逆则百令失,一恶施则百恶结。故善施于顺民,恶加于凶民,则令行而不怨。”其意义在于通过对“赏罚号令”的阐述,确立了《三略》以法治军的一般原则。  
3 p6 U: o) M# C* ^3 o7 }
& Y0 c5 R. F  j$ f  b
) E9 o3 _4 c8 d$ I/ p. f/ x) s    4.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在《三略》尤其是《下略》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量。《上略》如:“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下下者,务耕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良将之统军也,恕己而治人。”《下略》如“泽及于民,则贤人归之;泽及昆虫,则圣人归之。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同。”“贤人之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降体以礼,降心以乐。”“以德之君,以乐乐人。无德之君,以乐乐身。乐人者,久而长。乐身者,不久而亡。”“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顺者治之要。”等等。通过对“礼乐教化”的弘扬,儒家思想为《三略》确立了以德治国的基本取向。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家在《三略》中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三略》的思想体系。在《三略》中“道”、“德”、“仁”、“义”、“礼”是“五者一体”的,是“不可无一”的;“皇道”、“帝道”、“王道”、“霸道”是兼论的,是互相包容的。以道家谋略取天下,以阴阳家理论察形势,以法家原则理将卒,以儒家思想治天下,便是《三略》的全部内容。而统摄全书的,则是道家的道论。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三略》是一部典型的黄老学兵著作。 从时代属性上来说,《三略》又带有明显的大一统兵学的特点。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一封建帝国的确立时期。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为大一统服务的兵学,《三略》正是时代需要的产物。《孙子兵法》是春秋末年诸侯争霸战争的产物,也是为诸侯争霸服务的,因而孙子在战争问题上公开宣称的是“廓地分利”,是“伐大国”;《孙膑兵法》是战国中期列国兼并战争的产物,也是为列国兼并服务的,因而孙膑强调的是“战胜而强立”,强调的是“必攻不守”;成书于战国晚期、为统一战争服务的《六韬》,则是以如何“得天下”为中心的。西汉时期,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已经建立,因而《三略》所关注的问题,既是总结“取天下”的经验,更是探讨“安天下”、“治天下”的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06: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需求的不同,使《三略》带有明显不同于先秦兵书的时代特色。全书所贯穿的,是维护统一、巩固统一的主题。例如在战争目的上,《三略》强调的是维护统一的“诛暴讨乱”:“能扶天下之危者,则据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者,则享天下之乐;能救天下之祸者,则获天下之福”,“图制无疆,扶成天威。匡正八极,密定九夷”;在价值趋向上,《三略》强调的是巩固统一的“释远谋近”:“释近谋远者,劳而无功;释远谋近者,佚而有终”,“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残灭之政,累世受患。造作过制,虽成必败”;在君主处理与将帅的关系上,《三略》强调的是“夺其威,废其权”;在“战胜”与“国安”的关系上,《三略》既重视如何“胜可全”,更重视如何“天下宁”……凡此等等,都说明《三略》是一部适应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需要而出现的兵书。   
5 o* u+ C+ U' ~& f" V* Y' b8 v' `' z7 h
三、《三略》的兵学内涵
7 x$ S; _0 T" f5 P- o/ K; q# _/ @" M; L* E$ Q) p9 O) W

; c0 d! i. G% B1 ^, C    作为大一统王朝建立之后的第一部兵书,《三略》继承了《孙子》以来先秦兵学的优秀传统,又具有突出的时代特色。其兵学内涵十分丰富,军事思想十分深刻。概括起来讲,主要包括深刻的战争观念、系统的战争指导理论、全面的选将用将原则、精辟的治军思想这几大部分。 首先,是强调“不得已而用之”和“以义诛不义”的战争观念。 从《孙子兵法》以来,中国兵学在战争问题上形成了重战、慎战而又强调义战的思想。《三略》在继承前人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在有关战争的诸问题上,包括对于战争的基本态度、对战争目的和性质的分析、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战争与民众的关系、战争与天时地利的关系、战争与主观指导等,都提出了简明扼要而又深刻的判断,形成了系统的战争观念。  ) F0 ?+ n9 `5 `2 Q
0 L- S6 |$ Q6 m- M5 }" f9 S) P
8 q1 j% ^. r0 |
    在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问题上,《三略》深受道家和儒家的影响,形成了强调慎战与义战的战争观念。老子曾经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天道恶之”的“不祥之器”,正是《三略》考察战争的基本出发点。《三略》认为,战争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会给社会政治秩序和民众生活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是“不得已而用之”,而不能随意发动战争:“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设矩备衰,四海会同,王职不废,虽有甲兵之备,而无斗战之患”,“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即使是进行战争,也必须以“恬淡”处之,尽量减少战争对人力物力的破坏,将战争的破坏性减至最低,否则就是“失道”。 5 t7 N' [, G+ _. i
/ i' h, Z8 c' Y! E- E

, Y& D% q. j: k$ Q9 y- w* F! n    另一方面,《三略》又认识到战争毕竟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是不会因为人的好恶而自行消灭的,所以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运用战争的手段,法天道,兴义师,以“诛暴讨乱”,“扶天下之危”,“除天下之忧”。在《三略》看来,这种“以义诛不义”的正义战争,是合乎天道的,因而一定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夫以义诛不义,若决江河而溉爝火,临不测而挤欲堕,其克必矣。” 义战必胜的关键,在于义战是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的,而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因此《三略》强调,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一定要修明政治,争取民心,为战争创造坚实的政治前提:“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所适如支体相随,骨节相救,天道自然,其巧无间。” 除了政治因素之外,还要积极在经济上创造战胜的条件,在《三略》看来,只有民富才有国富,只能国富才能战胜:“四民用虚,国乃无储;四民用足,国乃安乐”;因此统治者一定要实行恤民、富民政策,“务耕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造就“国富而家娭”的理想局面,在具备雄厚经济实力的基础上从事军事行动,这样才会战无不胜。 其次,是以“因敌转化”、“释远谋近”为核心的战争指导理论。 兵家重“因”,自孙子以下,谈“因”者屡见不鲜,如孙子讲“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吴子讲“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三略》继承了兵家重“因”和黄老贵“因”的传统,提出了“因敌转化”的命题:“端末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故能图制无疆,扶成天威。匡正八极,密定九夷。”与孙子的因敌变化不同,《三略》的“因敌转化”,除了有孙子的灵活用兵、避实击虚的思想之外,还有因势利导、转化刚柔、后发制人的思想在其中。具体说来,就是通过“顺”、“导”等手段,促成敌我整体力量的转化,完成敌我强弱的易势,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在《三略》看来,这是“其胜可全”的大略。 要想做到“因敌转化”,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了解敌我力量的对比。因而《三略》十分强调对对手情况的把握:“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视其仓库,度其粮食,卜其强弱,察其天地,伺其空隙”,而不可盲目兴师,在敌我力量尚未易势之前即轻举妄动。那么,如何观察、分析、判断敌人的强弱虚实呢?《三略》认为,关键是看其经济状况:“故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者,虚也;民菜色者,穷也。……夫运粮千里,无一年之食;二千里,无二年之食;三千里,无三年之食。是谓国虚。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06: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种情况下,兴师出兵发动进攻,肯定会顺利达到战略目标:“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 与此同时,在国防战略上,《三略》明确提出了“释远而谋近”的指导原则。所谓“释远”,就是避免从事劳民伤财、穷兵黩武的对外扩张战争;所谓“谋近”,就是要内修政理,安守本土。这实际上是立足于防御的国防战略。《三略》认为,扩张与防御两种战略所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释近谋远者,劳而无功;释远谋近者,佚而有终”,“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残灭之政,累世受患。造作过制,虽成必败”。这种以本土防御为取向的战略指导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是以“将为国命”为核心的选将用将原则。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帅在军队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三略》认为:“夫将者,国之命也。将能制胜,则国家安定”。由于将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军队的安危、战争的胜负、国家的存亡,因而《三略》对将帅的素质十分重视,认为将帅必须具备能“清”(清廉)、能“静”(沉静)、能“平”(公平)、能“整”(严肃)、能“受谏”(接受劝谏)、能“听讼”(明断是非)、能“纳人”(容纳人才)、能 “采言”(博采众言)、能“知国俗”(知各国风俗)、能“图山川”(通山川形势)、能“表险难”(明险关要隘)、能“制军权”(把握三军形势)这“十二能”,避免“拒谏”(不听下属意见)、“策不从”(不采谋士良策)、“善恶同”(善恶不分)、“专己”(一意孤行)、“自伐”(自我炫耀)、“信谗”(听信谗言)、“贪财”(贪图钱财)、“内顾”(贪恋女色)这“八患”,和“将谋泄”(将帅谋划泄露)、“外窥内”(奸细窥得内情)、“财入营”(不义之财进入军营)这“三失”,并且要时刻注意“无虑”(谋浅虑短)、“无勇”(怯懦贪生)、“妄动”(轻举妄动)、“迁怒”(迁怒于人)这“四诫”。《三略》认为,一个将帅只有具备了“十二能”,避免“八患”、“三失”,克服“四诫”,才是合格的将帅,才可以委以重任。 在此基础上,《三略》对将帅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将帅除了具备军事才能之外,还必须拥有政治头脑,包括了解和掌握仁人志士的智略,君主圣王的谋虑,广大民众的舆论,朝廷官员的意见,和国家兴衰的史迹:“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在《三略》看来,优秀的将帅的必须是集军事家与政治家于一体的大战略家,这样的将帅,才是最高层次的将帅。 在将帅的选拔上,《三略》主张要贯彻任人惟贤的原则:“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同”,“所任贤,则敌国震”。在将帅的使用上,《三略》强调的“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强调的是“出军行师,将在自专”,强调将帅具有专断指挥之权对于行军作战的重要性,认为“进退内御,则功难成”。这些原则,都是很深刻的。 第四,是恩威并用、赏罚必信的治军思想。  7 ?% ]) S- u, K3 S) }
  _& P% \5 F6 P# b# {  D& X# Q

* h: e% ~( `( K* z( z- u    兵以治为胜,中国古代治军思想十分丰富,治军实践十分精彩,它是我国传统军事文化宝库中弥足珍贵的遗产,而《三略》中的治军理论,正是这份珍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军上,《三略》的基本思想是,以“战如风发,攻如河决,故其众可望而不可当,可下而不可胜”为治军的基本目标,以恩威并用、赏罚必信为治军的基本原则。 《三略》认为,治军的基本起点,是将帅必须身先士卒,推惠施恩:“良军之统军也,恕己而治人”,“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乃可加”,“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只有这样,才能以一将之力,争取千万士卒的拥戴与效命:“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以其恩素蓄、谋素和也。故曰:蓄恩不倦,以一取万”,“推惠施恩,士力日新”。与此同时,将帅又必须严明法令,赏罚必信,树立起无可替代的权威:“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 “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赏罚明,则将威行”,只有这样,才能“其兵为天下雄”。 蓄恩不倦,是以情治军;将无还令,是以法治军。《三略》认为,治军应该恩威并施,文武兼用,将以法治军和以情治军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该说,这一思想是十分高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06: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三略》的谋略价值 1 H& H3 J" Z# Y. C: R# I4 D
$ H- n4 Q8 N* C3 n9 j! l! ~/ j
9 G! C. m7 ^% B, j' h6 y1 P- t4 r
     《三略》问世之后,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光武帝诏书中引用《三略》内容,说明《三略》在东汉初年已经广为流传。东汉末年陈琳在《武军赋》中已经将《三略》与《孙子》、《吴子》、《六韬》相提并论。唐朝初年魏征将《三略》内容收入《群书治要》,做为帝王治国安邦的参考。宋代元丰年间,《三略》被列为“武经”之一,从此取得了兵学经典的地位。历代学者为它作注和阐说的也很多。据统计,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经唐宋到清末,为该书作注、解说的就多达60多家。 对于《三略》的价值,许多学者也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南宋著名学者晁公武说,《三略》其书,“论用兵机权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生易死,国可以存易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三略》说:“其大旨出于黄老,务在沈几观变,先立于不败,以求敌人可胜,操术颇巧,兵家或往往用之。”这些评语,都准确地指出了《三略》的军事学术价值和谋略实用价值。这也正是《三略》之所以为历代众多政治家、军事家所高度推重的原因所在。 由于揭示出了治国方略、用兵韬略的一些普遍规律,《三略》不仅在国内受到推崇,在国外也产生了相当影响。唐朝年间,《三略》传入日本。日本的战国时代,《三略》与《六韬》一起被定为武校的主要教科书,并产生了林道春的《黄石公三略评判》、《三略讲义私考》,山冢义炬的《三略备考》,山鹿高佑的《三略要证》,喜多村政方的《三略便义》等。同时,《三略》在朝鲜等国家也得到了广泛传播。所有这些,都证明了《三略》的不朽价值。  9 j8 B9 R7 W8 X4 D
/ e6 o# }  p$ Q  h: Y' a( e6 u" m
- O0 y+ {; w; Q9 q$ E! {
    那么,《三略》的谋略价值主要在什么地方呢?对于一般人来说,《三略》能从人生智慧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呢?这一答案,其实已经包括在我们上面所总结的《三略》的兵学内涵之中了。《三略》的战争观中充满了理性主义,《三略》的战争指导观念、选将用将思想和治军理论则充满了现实主义。而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所有成功者观察世界、把握世界所必备的三大基本价值趋向。世界之有一个,然而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世界却有不同的理解。决定一个人能否最终走向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世界观的“一念之差”,在于能否始终保持清醒而理智的头脑。如果我们能对《三略》的这一深层文化底蕴(其实也是中国传统兵学的基本价值趋向)能够有所体悟的话,无疑对于我们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会有裨益的。 从人生智慧的角度来说,《三略》的生命力,还在于一个“略”字,在于它从战略思维的高度,提供给我们许多成功的法则。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则是应当把握的; 第一,刚柔兼济原则。刚柔是反映事物属性的一对范畴。从刚柔的角度来说,所有的谋略不外乎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以尚刚为特征的谋略,以尚柔为特征的谋略,以刚柔兼济为特征的谋略。在《三略》看来,纯刚则易折,纯柔则不立。“柔”、“弱”、“刚”、“强”这四者,关键是“兼此四者而制其宜”。兼,强调的是刚柔兼济;宜,强调的是恰到好处。就处世智慧而言,刚也好,柔也好,强也好,弱也好,都只是一种手段而已,都不是绝对的。或先刚后柔、或先柔后刚;或外柔内刚,或外刚内柔。只有能刚能柔,能弱能强,才会左右逢源,进退自如。纯刚纯柔、纯强纯弱,都是缺乏灵活性、缺乏应变能力的表现,是根本谈不上智慧二字的。真正的智慧,就在于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完美结合。真正的成熟,也就在于刚与柔的恰到好处的运用。 第二,顺应时势原则。《三略》认为,“端末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这实际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处世原则,就是顺应时势。识时务者为俊杰,古人对于势是非常重视的。战国年间著名的纵横家苏秦曾经说:“夫权藉者,万物之率(帅)也;而时势者,百事之长也。故无权藉、倍(背)时事而能成事者寡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圣人做事,必须顺应时势,因时而动。权变是万物的先行,时势是百事的主宰。所以抛弃权变、逆背时势而能成大事的几乎没有。时势之外,还要把握时机。春秋末期的谋略家范蠡说:“圣人不考,时反是守”,“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而一旦时机成熟,便要“蹶而趋之,唯恐弗及”。只有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机遇,才真正可以称得上高明的谋略家,《三略》反复强调“动应事机”,强调“时至而动”,用意正在于此。 第三,知其所止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要遵循“极而反,盛而衰”的客观规律的,老子曾经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三略》也警告人们说:“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又说:“造作过制,虽成必败”。就常人而言,确实是知进易,知退难的,因而往往陷于其中不可自拔,从而导致物极必反、盛极而衰之悲剧的出现。这就要求必须把握上下进退的“度”,留有余地,知其所止,以“花未全开月未圆”为最佳境界,避免过极失当,走向反面。 兵学是制胜之学,是竞争之学。只要有竞争的地方,就有兵学应用的天地。尤其在市场竞争中,兵学的启发意义尤其突出。商场如战场,《三略》的许多内容,完全可以作为商战法则来读的。宋代哲学家程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之理一也,途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则一。虽物有万殊,事有万变,统之以一,则无能违也。”就商战而言,《三略》最具有启发意义的,是八个字:“为国之道,恃贤与民。”贤,讲得是重用人才;民,讲得是争取民心。《三略》一书,洋洋万言,主要就是围绕这两个大问题而展开的。而重用人才正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争取民心正是市场营销规划的基点。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离不开这两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略》完全是可以作为一部企业战略专著来读的。 需要强调的是,兵学如何运用于包括商场在内的其他社会领域,其中的关键,在于一个触类旁通的“悟”字。读《三略》也是如此,《三略》是一部韬略之书,也是一部益智之书。从《三略》一书中,可以处处领悟到战略的长远性,思维的辩证性,方法的灵活性,决策的预见性,意志的坚定性,行动的主动性,管理的复杂性,等等。这正是战略经典的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三略》产生于两千年之前,但它的生机是不会枯竭的,《三略》的价值也会垂之永恒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炭-感灵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9 07: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9 07: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额。。。。张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3 20: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