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盖苏文自从挑起战事之后,杀掠抢夺,无恶不作,所到之处百姓叫苦连天,背井离乡。
这天,盖苏文正在饮酒作乐,探子来报:“拾得一鸟,那鸟儿身上插有唐王李世民的利箭,不知其中有甚说道。
盖苏文接过箭来一看,吃了一惊,知此次来战者,是唐王亲自出马,不可忽视。又一喜:我何不乘他立足未稳,无防无备,出其不意地打他个措手不及!他根据鸟儿跌落的地点和一路流淌的血迹判断,李世民就在凤凰山上,于是整装备马,集合队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凤凰山涌来。
话说唐王看完地形,回到寨中未等坐稳,忽听山下人喊马叫,那盖军口口声声喊道:“活捉李世民!”唐王出寨一看,盖军潮水般地已将凤凰山围个水泄不通。知情况有变,忙令应敌。那盖苏文力大无比,英勇过人,又有暗器在身,唐王派出的几员大将,均被他打败。唐兵节节败退。一直退到凤凰山顶。好在凤凰山悬崖横生,险石遍地,唐军放起滚石,盖苏文才不曾得逞。
盖苏文见无法登山取胜,便将凤凰山死死围困,建了峰火台,放起了狼烟,召来了各路人马,割绝了唐兵的援军来路,言说:“饿也要把唐军饿死在这里。”整日养精蓄锐,以待良机,欲置唐军于死地。
半月来,唐兵内缺粮草,外无援兵,兵士们吃野菜,饮泉水,多有不服者染病在草地;山下时常传来劝降的怪叫声,唐王十分焦虑。
一日,唐王正在愁眉不展,有一人前来请战。唐王不曾熟悉,便问何人,帐下有人禀报:“此人乃做饭的伙夫,姓薛,名礼,字仁贵。”唐王面带怒色:“兵临城下,汝戏朕不成!”薛仁贵说道:“小臣怎敢,我自幼习棍舞枪,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一直没有报效国君的机会,想那盖苏文也并非三头六臂,我愿与他决一雌雄,如不能降服他,愿为大唐国土捐躯。”唐王寻思道:“战势紧张,危在旦夕,先后派出的几员将官均被盖苏文所杀,也实无良策,此人既言能战,也许有些本事。”便拨给他人马,嘱咐道:“能胜则战,不能胜,能速去搬来人马也好。”
薛仁贵穿上战袍,跨上坐骑,冲下了凤凰山。
盖苏文见唐军有一支人马下了山,急忙阻挡厮拼。两军相遇,水火不容,直杀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难分难解。
薛仁贵和盖苏文战了多少回合,不分胜败。薛仁贵血气方刚,满腔怒火,挥动方天画戟,越战越勇,那盖苏文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只见他朝身后的皮囊摸了摸,拿出一种暗器,口中念念有词,刹时“飕!飕!飕!”飞出无数把钢刀来。薛仁贵从未见过这样阵势,拿起方天画戟,左搪右挡,难以抵挡。那飞刀越聚越密,银光闪闪,旋风似地朝薛仁贵卷来。只听得“啊呀”一声,薛仁贵一没留神,左臂被一把飞刀砍中,痛得他险些跌下马来。那盖苏文正要追杀,观阵的唐王催马扬鞭,前来助战。盖苏文便收了飞刀来战唐王。众将急来掩护,唐军放下滚石,盖苏文收兵回营。
薛仁贵见险势已除,信马由缰地来到一座山,扭头一看,左臂与肩头只剩下了一丝连接。他扯下断臂,看了半晌,泪如泉涌,他自言自语道:“薛仁贵呀薛仁贵,实指望有朝一日你能为国立功,为君解忧,为民除害,而今我连一个完整的躯体都难以保住,我还有什么脸回去呢?我军屡次失去良将,大唐江山谁保啊!”
薛仁贵正朝皇天叩头,只见有人拿起他的断臂,口中说道:“我来助你。”薛仁贵抬头一看,身旁有座庙,好像是庙中来的一位女子,早已站在他的身旁。那女子一手拿着他的断臂,一手抚摸着他的肩头,口中说道:“合!”断臂竟又回到原处,和原来一样。薛仁贵百感交加,便问:“你是何人?”来人答道:“我乃斗母是也。”薛仁贵忙叩起头来。“你还有何难?”斗母问道。“望能赐教破盖苏文飞刀之法。”斗母拿出一张弓、三支箭来,说道:“这一支可振军威,这一支可破飞刀,这一支可置盖苏文于死地。”薛仁贵接过弓箭,感恩不尽。斗母又道:“只是你马力太差。”说罢,朝着那马吹了几口气,又回了庙中莲台,复为泥身。
薛仁贵手持宝箭来到一座小山(后人称此山为发箭岭),望了望高耸入云的凤凰山,不知如何能使自己的将士得到振奋,也不知如何使敌军丧胆,更不知这箭有多大功力,他搭上箭,便朝凤凰山射去。那箭越飞越快,越变越大,刹时,只见凤凰山尖上的岩石火光四溅,随之山摇地动,响声连天,那箭竟把凤凰山穿了个窟窿,这就是今天凤凰山上的箭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