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701-762)雪,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素有“酒仙”、“诗仙”、“谪仙”之称,他不仅有“兴酣落笔摇五岳”的诗才,而且确实很有仙气,李东阳说他:“醉别蓬莱定几年,被人呼是谪神仙,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①。”李白出蜀时在江陵遇见当时已是三朝受征召名满天下的道士司马承祯,对方夸他有“仙风道骨”,综观李白的一生,无论是春风得意之时,还是悲愤苦闷之际,他的思想与活动几乎都与访道求仙结下不解之缘,郭沫若先生曾概括地指出:“李白在出蜀前的青少年时代已经和道教接近,在出蜀后,更是通常醉心于求仙访道,采药炼丹,特别是天宝三年在政治活动中遇到大失败,被‘赐金还山’,离开了长安以后,他索性认真地传授了《道箓》②”。
李白五岁随父迁居四川彰明青莲乡,而蜀地具有浓郁的张鲁遗风,李白生长在这充满道教色彩的环境中,自小就对道教颇有好感,他自称“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③”,《感兴》其五也说:“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在这一时期他还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巢居数年,不迹城市④”。东严子是一位具有仙风道骨的术士,二十岁以前李白还曾隐居戴天山大明寺读书,读的很多是道书,除了读道书,他还访问道士,《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就把李白对道士住所的清新幽静的向往和不遇道士而犯愁倚靠松树时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二十岁以后,李白开始热衷登峨眉山等名山,求仙访道,登上峨眉山时,面对擦脸而过的烟雾,他想起了仙人“骑羊子”:“傥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⑤,”而从其二十五岁,他更是历访名山,拜道观。在游览东岳这道教名山时,他写了六首诗,反映了他求仙访道的心愿,在这十七年间,关于李白的道教活动很值得一提的是与道士元丹丘及其老师胡紫阳、女道士玄宗之胞妹玉真公主的交往。
元丹丘是李白二十岁左右在蜀中认识的道友,他们曾一起在河南颖阳嵩山隐居,元丹丘是被李白看作是长生不死的仙人,李白曾赠元丹丘好些诗,共十四首,有《题元丹丘颖阳山居》、《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因叙旧以寄之》、《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居》,由于与元丹丘的交情,李白结识了元的老师胡紫阳,这位曾受过玄宗礼遇的名道,并向他学过道法,聆听其“素论”,在730年,李白初入长安,隐居于终南山,结识玉真公主,并由玉真公主和上清派道士吴筠引荐,待诏翰林,而在天宝三年,即744年,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即请著名道士高如贵在齐州紫极宫受了道箓,成了一个真正的道士。
道家主张“无为而不为”,它以一种无为之道,治理社会,汉初就曾一度运用黄老之学缓和阶级矛盾,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信奉道家道教大多是不仕的隐士逸人,那么李白似乎也应学他们遁迹山林,逍遥自在,然而他却如此非常重视建功立业,他一生具有辅助君王“济苍生”、“解世纷”、“安社稷”的政治思想,是个标准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为大丈夫应有四方之志,为世所用,他自负有经济之才,早在出山之时,他就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中大致规划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屈己,不干人,不赴举,倚天仗剑,挂弓扶桑,然后一鸣惊人,跃登辅弼之位,大展王佐之才,一旦功成业就,效留侯,法陶朱,泛舟湖海而去,即使在政治失意之时,他也仍然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他对政治的执着,所以他一生既热衷于求仙访道,又时时不忘忠君报国,他的三次长安之行就表明了这一点,据安旗《李白三入长安考》,开元十八年(730),李白为寻求政治出路,由其岳家所在之安陆起程,取道南阳,西入长安,“一观国风”;天宝元年(742),李白42年,玉真公主的推荐,得以奉诏入朝,并待诏翰林;天宝十二年(753),李白53岁,在受安禄山之邀往幽州而探明安禄山谋反的迹象之后,为了向朝廷陈献济世之策又有一次长安之行,只是,他济世的愿望被现实政治的黑暗击碰得一塌糊涂,一入长安后,他感慨仕途艰难,年华易逝,但又自我安慰,《将进酒》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二入长安后,待诏翰林,他感到玄宗并未赏识他的经时济世之才,而只是将他视为御用诗人,取乐皇帝,于是大失所望,而又因引荐他的道士吴筠受皇帝恩宠,引起佛僧的嫉妒,高力士在玄宗面前揭吴筠短,所以吴筠不悦,请求还山,李白也受到牵连,恳求引退,于是他更加悲愤,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把矛头指向朝中权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并前往齐州紫极宫受了道箓,即使如此,李白并没有完全泯灭报国愿望,玄宗“圣主”的形象在他心目中尚未完全坍塌,所以753年在幽州探得安禄山的谋反迹象后,他又一次入朝谏言陈策,但未果,他终于“良宝三见弃,徒劳三献君⑥。”此段的诗中频频出现大厦将倾、忧心如焚的调子;出现世风日颓、世道交丧的感慨;出现高举远引、遁世避乱的意向,也只有在这时,李白才开始把玄宗比作殷纣王、楚怀王,将崩的秦始皇,同时把自己比作放逐的屈原,李白的政治愿望是彻底的破裂了,但其报国之心却未因此而灭,因为在他临死前一年,他以花甲的年纪仍然有参军报国之愿。
李白的求仙访道与其建功立业的矛盾,或说是诗人本身的思想矛盾,或说是时代的因素,他自小崇仙尚道,隐逸山林,生性热爱山水,受到庄子与自然的思想影响《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德充符》又说:“与物为春”,主张从精神上打通人与宇宙有限与无限的分界,以人的自然,合于宇宙,天地万物的自然,即以天合天的意思,李白在《日出入行》中就反映了他的这种任自然的人生观,任自然的实质是追求个人身心的最大自由,不受羁约,不受束缚,自由适意,保持个人的本性,就象他出川后所写“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尔其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⑦”。那么他是年就已经形成了他自然为人的品格,这在以后无论是追求功名,在长安待诏翰林,还是浪迹天涯都保持着。
李白生活的开元、天宝时代是一个富于理想和进取精神的时代,封建社会全盛时期的文明富足的生活,使人们产生了进取、自信的精神,几乎在所有盛唐诗人的诗歌中,我们都会感觉出一种勇于追求理想、建功立业的精神,而且这个时代正是儒道释逐渐融合的起初阶段,三种意识并驾齐驱,每个人的信奉都不会是纯粹的某种信仰,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儒家礼制观此时虽然已丧失一统地位,像李白这样的显示纯真本性和自我价值的现象已屡见不鲜,但是,儒家思想沿袭下来,毕竟有了一千多年,早已内化于中国民众的意识和文化中,所以李白也崇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只是他用道家的自然观改造成了“舒卷在胸臆”,“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舒卷出世入世决定于个人主观的需要和适意,这也决定了当他看到朝廷黑暗腐败之时,不愿与当朝权贵同流合污,而毅然离开朝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只留下报国的心愿浪迹天涯。
但说儒道释在李白身上的完美体现或完美结合对于我们解释李白似乎有点囫囵吞枣,因为一起说仙风道骨和济世报国于一身的李白,我们会怎么看怎么别扭,那么我们就退一步干脆说:李白就是李白,不是言语能阐释的李白,再进一步作些尝试,说酸碱于一烧杯会反应生成盐和水对儒道关系有点极端,但说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就很到位了,我们的问题是:这乙酸乙酯是什么?
赵吕平先生在《李白性格及历史文化内涵》中指出,李白这种矛盾性乃为一种“英特越逸之气”,而这种“英逸之气”正是如道经历了秦汉、魏晋而到隋唐,在知识分子气质中的融合而形成的以一种对人的主体精神的高度发挥为基础的精神,它突出表现在对世俗王权的超然。这种性格应追述到孟子、庄子。《孟子》的《许行章》中就阐述的圣人道统观,是一种独立于现实王权之外的精神系列,它相续相生代表着仁爱的天道,而又居高临下地傲视着现实中旧式的王权系列,虽然服务于王权,却又以超越的姿态对王权作出批判,而庄子睥睨万物,曳尾泥涂,始终以“上与造物者游,而与外死生无始终者友”的人生态度独立于世俗王权,庄孟哲学代表出与处,却共同表现在对王权的精神超越,其理性依据是孟子以仁义为天道,庄子以自然虚无为天道,而天道与自我精神相通,天道与自我精神相通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认定和对自我精神的张扬,李白的一生,因其特殊的气质才性,出身经历素养,就延续了这种以自我为主企望汇纳百川度越古今的庄孟英逸之气的性格,所以他求仙访道也好,建功立业也好,李白就是李白,具有着英逸之气的李白。
注释:
① 《李太白》。
② 《李白与杜甫》,《郭沫若全集历史编》。
③ 《李太白全集》,1152页。
④ 《李太白全集》,1246页。
⑤ 《登峨眉山》。
⑥ 《古风》其三十六。
⑦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
李白与道教
邓盈平 邹 英
历来被尊奉为“诗仙”的李白,在诗歌艺术上的巨大成就,在当时就有极大的影响,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杜甫称赞他“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韩愈一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道出了李白对唐以后的诗人的广泛影响”;陆游曾赞美李白“明窗数编在,长与物华新”,可见李白诗歌有不朽的生命力,。大诗人李白的思想及其创作应是与其所受的文化的影响紧密相关的。李白青年时期,受儒道侠等多种思想影响,但“十五游神仙”的李白,浸淫道教最深。他终身学道,孜孜不倦,炼丹、受篆,有时甚至做梦也关涉道教:“余尝学道穷冥梦,梦中往往游仙山。”因此,若要正确、深入的解读李白的诗歌,就有必要了解道教对李白的思想及创作的影响。
一、道教思想对李白思想品性的影响
1、道教思想给李白的积极影响
道教思想孕育了李白蔑视权势富贵,反抗礼法束缚,追求生活自由,张扬个人品性的思想性格。
同为宗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和身为“舶来品”的佛教在思想观念上有很大差别:和佛教以生为苦,以死为乐。刚好相反,道教是以生为乐,以长寿为大乐,以不死成仙为极乐,这就吻合了人们的第一层发自本能的需要——生存;和佛教实行禁欲苦行相反,道教主张人要活得舒服,活得自在,活得快快乐乐,这就吻合了人们的第二层需要——享乐;既能生存,又能享乐,还需要高雅脱俗,不堕俗尘,这种就是神仙日子,这就吻合了人们的第三层需要——精神满足。
作为深受道教思想影响的李白,自然形成了他追求生活自在,思想自由,不为权势富贵所迫,不为世俗名利所累的个性。李白有安社稷、济苍生的宏愿:“终与安社稷”(《赠韦秘书子春》),“谈笑安黎元”(《书情赠蔡舍人》),就是这种意愿的写照。李白也曾得玄宗礼遇,但他得不到重用,并不得志。而李白平交王侯,傲视群小,终于招来嫉恨,屡遭谗毁、排挤和打击。依他的个性,自然不会违己心志,屈从权贵,而是更强烈的追求自由。李白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表现了他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和对权贵的无比蔑视;一句“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表现了李白对权势富贵的轻视,对封建礼法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的批判。
2、道教思想给李白的消极影响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作为宗教的道教,其麻痹人性,消极避世的一面也是不容忽视的。当李白怀才不遇,面临无法实现抱负以济世的困境时,也就自我麻痹、消极避世,常常流露出追求神仙,纵情歌酒,及时行乐的情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无力回天的李白,选择的是纵情歌酒,及时行乐。“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表现的是李白寄情山水,求仙学道,畅游名山的情怀。
二、道家美学思想对李白的艺术创作的影响
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比较,道家文化的美学思想有很大的差别:“儒家重实有,道家贵虚涵;儒家尚人工,道家崇自然;儒家主阳刚,道家主阴柔;儒家注重美和艺术的外在功利,道家突出美和艺术的独立;在真、善、美的关系中,儒家强调的是美对善(礼)的关系,道家强调的是美对真(自然)的关系。”以“道法自然”为核心的道家美学思想的最根本特征,是崇尚自然天籁。在道家学派思想家看来,只有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才是真美、纯美,而一切人为的美实际是对美的破坏。
深受道教文化熏陶的李白,在诗歌创作中自然受到了道家美学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
1、从李白诗中所写之景中看“道法自然”
道家追求“道法自然”,而要得自然之性,悟自然之法,就得贴近自然,热爱自然,然后诗人把这种美学思想和情感寄托在所写之景中。景为自然之景,情是真挚之情,展现的是它们的自然本性,这便是真美、纯美。作为读者,要去鉴赏诗人的审美之法,体验诗人的情感,则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即要从诗人的笔下之景,解读其蕴涵其中的美学思想和情感。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写峨眉山月,意境幽美;抒思友之情,情思绵邈,可谓是景美情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表达了诗人对雄奇壮丽的河山的赞美。
2、从李白的诗歌艺术手法看“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也可理解为诗人在运用艺术手法上的自由。为表现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可以自由的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方法,抒写胸怀,展现真情。艺术手法运用自然即为美。
《蜀道难》借助神话传说驰骋想象,大胆夸张,突出描写蜀道的高与险,着力渲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燕山雪花大如雪”,是夸张中有比喻的名句。诗人有时把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结合起来,写自己强烈的心潮激荡:“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还善于用拟人化手法使大自然具有个性,为抒写情感服务:“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把无知无情的春风化为有知有情;“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月影化成知己,以月寄托自己的孤傲。
3、从李白诗歌语言看“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还可理解为诗人在语言运用上不饰雕琢,追求语言的直率朴素,清新自然。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指的是诗人语言的直率。那些直抒胸臆的抒情诗句,如“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都是直率、自然而又豪气逼人的语言。
诗人语言的清新、自然,突出表现在他的民歌中。如《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出语天然,音调清越,感情质朴。诗人的《静夜思》,可谓是妇孺皆知,诗句如同脱口而出,清新朴素,明白如话。
李白已去,他的诗歌与精神长存。
道教仍在,我们已能鉴别吸收。
赵荥
李白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浪漫主义风格,可以说根植于中国的道教。他自幼在西蜀向往道教;出蜀后,在洛阳嵩山踏实学道;最后,在齐州加入道教,完成了学道的归缩,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上特殊的浪漫主义风格。本文就其存世的文学作品,重点关注他在洛阳嵩山学道时所写的部分,条分缕析,以求探讨出他的洛阳学道的历史意义及对他一生的影响。
一、在西蜀向往道教,树立了学道的信心
李白,字太白,于武则天大周长安元年(公元701年)生于西域巴尔喀什湖南碎叶河上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城附近)。后随其父李客带领全家,于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逃迁定居到西蜀绵州昌隆县(后亦称江油县,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今青莲镇)。
李白出生前后的唐朝现状是“初唐三帝(高祖、太宗和高宗)崇道抑佛”,“武则天利用道教”和“唐玄宗推崇道教”(以上引述均见赵荣鮱编著《九都释道》,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1,10,出版)。道教逐渐成为国教,天下风行,士庶人等,皆以学道为荣,并成为当时仕进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岁的李白,启蒙教育即接受了道教的“六甲”内容。李白在后来写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五岁诵六甲”。这“六甲”是指:“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它既是道教专有的术数技艺,又是道教修炼的符箓功法,初、盛唐时,特别盛行。
二十岁后的李白,开始了他的道教社会活动。他访道到过戴天山,有《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中描绘了戴天山清幽静谧的优美环境,末二句描写了李白访道不遇的愁怅心态。
李白在二十岁后的四、五年中,通过自己的学习、访问和修炼,在人品、文品和道品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他从不满足,他在后来写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回忆当时的心境是:“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就是按照自己的思想行动了。
二、在洛阳嵩山学道,坚定了入道的思想
二十五岁的李白,便雄心勃勃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顺江东下,到达江陵。碰巧,遇上了年近八十的天下名道司马承祯,二人一见如故,李白即写了一篇《大鹏遇稀有鸟赋》,以“大鹏”自比,以“稀有鸟”比司马承祯。后来,李白将其改为《大鹏赋》,并写了一篇小序。其中说:“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稀有鸟赋》以自广。”
李白与司马承祯这位在洛阳嵩山修道成名的道人,结为至密道友,为司马承祯在天下所结的“仙宗十友”的第十位。二人畅叙后,即告分别。李白顺江南游和东游;司马承祯回到天台。第二年,司马承祯应玄宗之诏到东都洛阳,献治国长寿之道。后受诏在东都河南府济源县王屋山建阳台观以居之。十年后,便在此观去世。李白无从再与之晤面。
二十八岁的李白,漫游之后遂暂居湖北安陆。不久,便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
三十二岁的李白,便开始北上到洛阳嵩山学道。山中传道的就是他十分羡慕的司马承祯的三传弟子嵩山道士元丹丘。元丹丘,字霞子,自号丹丘子,叶县人。为茅山派第七代嵩山传人,从学胡紫阳。胡离嵩山为汉东太守,元一直在嵩山隐居传道,名播东西两京。
李白之所以特选嵩山学道,他的第一印象是从司马承祯那里得到的。他知道嵩山古今出过不少仙人,在嵩山北的缑山,曾在周朝出过仙人王子晋,他在《感遇四首》(之一)中歌颂道:
“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可怜浮丘公,猗靡与情亲。举手白日间,分明谢时人。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
诗中李白对古代二位仙人是多么的向往,但诗的末二句,描写出诗人只可望而不可及的怅望心情,因为毕竟是古代的事了。他当然知道嵩山还出过不少高道,如晋代的鲍靓、葛洪,北魏的寇谦之,更知道当朝茅山一系在嵩山的传承情况,所以,他对嵩山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小雅·车牵》)的。从此,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5 回复:李白与道教
李白甚是欣羡元丹丘的神仙生活,他特作《元丹丘歌》一诗:“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李白不但对元丹丘人品的向往,还对元丹丘的栖居地异常陶醉,真是“爱屋及乌”了。他特意《题元丹丘山居》一诗:“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这真是仙人、仙居、仙生活。李白羡慕得五体投地。李白对元丹丘在嵩山的修炼处,一直耿耿于怀,他离开嵩山多年,久居庐山,仍念念不忘,特又写诗《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以寄意:“白久在庐、霍,元公近游嵩山,故交深情,出处无间。岩信频及许为主人,欣然适会本意,当冀长往不返,欲便举家就之,兼书共游,因有此赠。”
“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曾落。沉情丹丘志,冲赏归寂寞。揭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夤缘返潮海,偃蹇陟庐霍。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沧诺。三山旷幽期,四岳聊所托。故人契嵩颍,高义秉丹?。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自矜林湍好,不羡朝市乐。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
这首诗的小序,说明李白深怀嵩山元君山居,他希望元君长住此处,自己也可同热爱仙道的妻女去那里长住学道。诗共二十八句,前四句写自己从小学道,又从元君学道后,对道教更加热爱;五至十二句,写自己离开嵩山元君后,南游山川,寓居庐、霍,随心所见的快意心情;十三至二十句,描写元丹丘在嵩山一心修道炼丹不事人间烟火的高品德;二十至二十八句,描写自己不但能与元丹丘志同道合隐居修炼,而且还能偕引爱好道教的妻子和爱女一同到嵩山学道与炼丹。
李白对嵩山的历史神仙故事很感兴趣,他特意写了《嵩山采菖蒲者》一诗:“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这是李白根据《神仙传》的记载所写的一首诗。《神仙传》载:“汉武帝上嵩山,登大愚石室,起道宫,使董仲舒、东方朔等,斋洁思神。至夜,忽见有仙人,长二丈,耳出头巅,垂下至肩。武帝礼而问之,仙人曰:‘吾九疑之人也。闻中岳石上菖蒲一寸九节,可以服之长生,故来采耳。’忽然失人所在。帝顾侍臣曰:‘彼非复学道服食者,必中岳之神以喻朕耳。’为之采菖蒲服之,经三年,帝觉闷不快,遂止。时从官多服,然莫能持久,唯王兴闻仙人教武帝服菖蒲,乃采服之不息,遂得长生。邻里老少皆云世世见之,竟不知所之。”
李白用这个古代神仙故事,是想说明嵩山出过神仙,而且,这位仙人不食人间烟火味,不与凡人沟通,哪怕他是皇帝。所以,汉武帝毕竟成不了仙,最后死了葬在茂陵。再者,他相信凡人要想成为仙人,只有诚心修道而持续服食抛却人世的人,才能成仙。言外之意,像只有自己这样的人,才可以成为仙人。
李白在嵩山修道,选择了少室三十六峰之一的玉女峰作为炼功场地。他与元丹丘常在各峰间漫游,并时合时离,各自修炼。他后来在东方漫游写的《送杨山人归嵩山》一诗,说明了这个情况。全诗是:
“我有万古宅,嵩山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一说:君行到此峰,餐霞驻素容)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李白在嵩山除了从学元丹丘外,还自己寻师访道,几乎嵩山传说有高道修炼的地方,他都走遍了。据说,嵩山有位焦姓女炼师,已经几世几劫,而神通广大,功法高超,仍驻留嵩山。他听说后,踏遍嵩山,一心寻访,终究未晤,但仍然抱着满腔崇敬的心情。为此,他写了一首《赠嵩山焦炼师并序》的诗:“嵩山有神人焦炼师者,不知何许妇人也。又云,生于齐梁时,其年貌可称五六十。长胎息、绝谷,居少室麓。游行若飞,倏忽万里。世或传其入东海,登蓬莱,竟莫能测其往也。余访道少室,尽登三十六峰,闻风有寄,洒翰遥赠。”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药,屡读青苔篇。八极恣游?,九垓长周旋。下飘酌颍水,舞鹤来伊川。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霓裳何瓢摇,风吹转绵邈。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紫书倘可传,鸣骨誓相学。”
李白通过这首诗,表明了他在嵩山学道的真诚之心,他光明磊落毫不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清清楚楚了解自己学道的目的,所以,静下心来,身居嵩山,从师修炼。
李白在嵩山学道究竟学到了什么呢?他自己作了一次思想总结。那就是《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一诗:“茫茫大梦中,难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朗悟前后际,似知金仙妙。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彼我俱若丧,云山岂殊调?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
这是一首李白在嵩山学道最重要的诗,诗中援引了释家修炼的哲理。全诗共十八句,首二句,写自己是先觉入道者,三至八句,结合自己对释道两家功法的理解,写出自己修道炼功的层次体会,他炼的是内丹功法,可以说是周天大法,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是他的体会写照;九至十二句,写与元丹丘在方城寺遇到禅人相互交谈后的感受;后四句,写与禅人交谈后的环境和自己要坚守修炼的怡然自得的心情。
三十五岁的李白,已在嵩山学道三年多,得到元丹丘无微不至的关怀,元无私地将道教高级秘诀,传给了李白,李白深深感受到天地间的手足之情。但他为了想得到更高的道境,只有忍痛离别元丹丘,跟元的老师胡紫阳学道。他在《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一诗中畅述了这种感情:
“吾爱元夫子,异姓为天伦。本无轩辕契,素以烟霞亲。长恨迫世网,铭意俱未伸。松柏虽寒枯,羞逐桃李春。悠悠世朝间,玉颜日缁磷。所失重山岳,所得轻埃尘。精魄渐秽芜,衰老相凭因。我有锦囊诀,可以持君身。当餐黄金药,去为紫阳宾。万事难并立,百年犹崇晨。别尔东南去,悠悠多悲辛。前志庶不易,远途期所遵。已矣归去来,白云飞天津。”
他在胡紫阳处停留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胡紫阳也确实传给了他道教的高级功法。李白感激之余,特作了《题随州胡紫阳先生壁》一诗:“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栖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终愿惠金液,提携凌太清。”
这首诗共十六句。前四句,说明紫阳大名早已名扬天下,并形成社会风气;中八句,描述胡紫阳的功法内涵、操作、渊源和功效;后四句,写胡紫阳在官署奏乐炼功,是否有碍作官形象的耽心,但愿能授我金丹,共登太清仙境。
这年冬天,李白与元参军在胡紫阳处正热心学道的时候,元参军提出要到仙城山隐居,无奈,李白只好为他送行,并特意写了一篇《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一文,表示了他与元丹丘、元演,同向胡紫阳学道的极其亲密的特殊情感,他道:“吾与霞子元丹,烟子元演,气激道合,结神仙交,殊身同心,誓老云海,不可夺也。历行天下,周求名山,入神农之故乡,得胡公之精术。胡公身揭日月,心飞蓬莱,起餐霞之孤楼,练吸景之精,延我数子,高谈混元,金书玉诀,尽在此矣。”
从上引《序》文来看,李白学道之诚心,也只有如此而已矣。
三、齐州入道籍,是嵩山学道的自然归宿
正当李白跟胡紫阳学道极其热心的时候,第二年的五月,元演忽发奇想,从仙城山来邀李白北上太原去探亲,李白也就完全同意了。于是,李白与元演一同北上,经洛阳嵩山与元丹丘话别。谁知道,他们见面以后,元丹丘也产生了外访之意。有关这一段奇妙的经历,从后来李白写的《闻丹丘子于城北山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盝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一诗中,找到了原委。他们当时商定:丹丘子西访峨嵋山,数月后,重与李白在洛阳会面。诗中是这样写的:“仆在雁门关,君为峨嵋客。心悬万里外,影带两乡隔。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烦。”
第三年春天,李白只身从太原回到洛阳,与提前从峨嵋回洛的元丹丘预约相会,不差毫爽。这种惊人的诚信行为,可为世代楷模。李白与元丹丘见面之后,对所见所闻感慨万千。接着,便南下安陆。五月,又携家小迁往东鲁任城。此后六年,就一直在山东、安徽、江苏一带浪游,居无定所。
第七年(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的秋末、冬初,身兼道教威仪的元丹丘,奉诏入京都长安,就玄宗询经问道。元丹丘向道门至友持盈法师(玉真公主)陈述了李白的情况,持盈法师便郑重向其兄玄宗皇帝,奏报了李白的优良行迹。于是,玄宗即下诏召李白入京。
次年,四十二岁的李白,也许是大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到了。也就在这一年(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的春天,玄宗为招贤纳士,特下诏天下:“前资官及白身人有儒学博通、文辞英秀及军谋武艺者,所在具以名荐京”。
在这两个好消息传出后的秋天,时在安徽南陵的李白,接到诏书后,喜出望外,特作《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记其事。其中有句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初到长安,便会见了持盈法师和元丹丘。尤其与持盈法师来往较密。这期间,他写有《玉真仙人词》、《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等诗,前首诗赞颂了玉真公主有高深的道法;后二首诗,写自己暂住玉真公主别馆,焦急待命的苦闷情绪,并希望立即获得成功后便告隐退,留下美名。
李白除了与玉真公主交往外,还与元丹丘有所来往。在元丹丘谒见玄宗后,告诉他想到华山隐居,李白听了很高兴,于是,便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的长诗:“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求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李白得到持盈法师和元丹丘的举荐,入宫后,供奉翰林。次年春天,在牡丹花开季节,他完成了名动朝野的大作《清平调词》三首,获得了玄宗和杨贵妃的青睐。不久,还为玄宗写过《出师诏》和《答蛮书》,玄宗很是赏识他的才华。
李白在长安期间,接到了元丹丘寄来的信,于是,便写了《以诗代书答元丹丘》一首,来表达自己当时沉重的心情:
“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口衔云锦字,与我忽飞去。鸟去凌紫烟,书留绣窗前。开缄方一笑,乃是故人传。故人深相勗,忆我劳心曲。离居在咸阳,三见秦草绿。置书双袂间,引领不暂闲。长望杏难见,浮云横远山。”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前夕所写,可能这时他还没有上奏玄宗还山的动念。元丹丘在信中深相勉励,要他好好干。但元丹丘却不知道好友李白,已是“三见秦草绿”,仍在不断地“劳心曲”,“不暂闲”,而却没有建树。
据记载,李白在宫廷的言行,招致了玄宗所有近臣,甚至包括杨贵妃在内的不满与反对,玄宗也逐渐淡薄了他。第三年的春天,李白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上疏玄宗,请求还山。玄宗便顺水推舟,遂赐之金,“优诏罢遣”。就这样,李白的伟大理想和抱负,在前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匆匆化为泡影了。这是怎样的情感滋味呢?
李白怀着极度的愤懑心情,离开了长安。春末,他到了洛阳,天作巧合地遇到了比他小十一岁的诗人杜甫,二人结下了永恒的友谊。接着,李白东去,到了梁园。入秋,杜甫应约到了梁园。恰又一同遇见边塞诗人高适。三位诗人聚会了一段时间,便分别了。高适南方漫游,杜去长安应试,而李白却到陈留,访问采访使李彦允,由李彦允介绍,李白到齐州(今山东历城)紫极宫请道士高如贵授道箓,成了道门一位真正的道士。这也算圆了李白多年向道、学道的仙道梦。
李白受道箓后,很是感激,高如贵要北行,李白特设晏招待,并作《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一诗来纪念:“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离心无远近,长在玉素悬。”
诗中表现了对高如贵十分崇敬的心情。
李白为了巩固这次受道箓的信念,他又北到安陵,请当时著名的高道盖还,为他造真箓,他又特意作长诗《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来纪念:“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安陵盖夫子,十岁与天通。悬河与微言,谈论安可穷?能令二千石,抚背惊神聪。挥毫赠新诗,高价掩山东。至今平原客,感激慕清风。学道北海仙,传书蕊珠宫。丹田了玉阙,白日思云空。为我草真箓,天人惭妙工。七元洞壑落,八角辉星虹。三灾荡璿玑,蛟龙翼微躬。举手谢天地,虚无齐始终。黄金横高堂,苔荷难克充。下笑世上士,沉魂北罗酆。昔日万乘坟,今成一科蓬。赠言若可重,实此轻华嵩。”
诗共三十二句。前十六句,描述盖还道士的功能及在山东的影响;后十六句,写盖还为自己草真箓的作用和批判世人追求名利的虚无下场。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实踏实地地回归道门的平静心态,此时此刻,他完全摒弃和否定了常人追求功名富贵的思想和行为。
李白入道后,把自己此前学道的经验收获,认认真真地作了一次总结。在长诗《草创大还赠柳官迪》中,详述了他所创《大还》内丹的渊源、方法、名称和功能,直通《道德经》、《易》和《周易参同契》。所以,名为《大还》,实际为《大还丹》的略称。可以说是道家的上乘功法了。诗的末尾十二句,道出了他公开草创《大还》的目的和思想:
“抑予何为者?身在方士格。才术信纵横,世途自轻掷。吾求仙弃俗,君晓损胜益。不向金阙游,思为玉皇客。鸾车速风电,龙骑无鞭策。一举上九天,相携同所适。”
这是李白从青少年开始便热爱道教,到壮年,更加专心致志地在洛阳嵩山学道三年多的圆满结局。这是时代使然,是李白个人,在大唐帝国“开元盛世”缓慢下滑走向的、特殊时空下的结局。
从上边我们所引李白在洛阳和嵩山,以及此前此后的诗文,可以看出:他时欲匡世,激情于怀,高歌拍案,醉语惊人,应属积极的浪漫主义风格;而他时欲出世,修仙学道,先据锦囊,后拥金液,应是进取虔敬地学法行为,颇具飘逸风格;他这种表面看来,极为矛盾的思想和行为,时而入世占上风,时而出世占上风。一旦入世的客观环境极为不利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时,他无能改革现状,更谈不上旋转乾坤,于是,就自然而然地顺势而下,走上了出世的道路,最终成为一位真正的道士。可以说,李白的洛阳嵩山学道,就深蕴着他终将成为道士的结局,只是时间早晚罢了。从“道法自然”观说,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正像后来的大诗人白居易,退居洛阳十八年,深谙佛学,结缘龙门香山寺,最后死葬于此,并没有一点影响他作为诗人的“伟大”。可以说,唐代三大诗人:李白的道(诗仙),杜甫的儒(诗圣),白居易的佛,三家鼎立,代表着一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犹如三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东方的太空,成为中华民族骄傲的象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