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寻剪纸艺术的发展轨迹,经历了从传统的个人民间手工娱乐到展馆艺术再到产业化发展之路。曾经一度它仅作为单纯的艺术品,在展览馆及各种展示活动中展露风光,而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却是近几年的事情。
传承人将艺术品变成商品
2004年,倪秀梅的红艺画廊正式挂牌营业的时候,她相信,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不仅可以作为艺术品被收藏,更可以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和民俗特色的礼品进行广泛的销售。她说,方正剪纸走向产业化的道路,必须由此起步。
红艺画廊经营的第一年充满艰辛,很多人把剪纸作品还停留在赠品礼品上,而当它们成为真正的商品,确实还有一段适应的过程。很有经营头脑的倪秀梅也一直积极更新自己的路子,探索更多更好的销售方式,不断改进装裱形式,还设计出更加便于携带的包装,又创造性的把自己的剪纸图案印在其他商品上,开发了如纸袋、靠垫、明信片等诸多具有中国民俗特色的一系列日用、家用产品。
红艺画廊的生意一天天好了起来,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订单也逐渐增加。尤其借助方正县的地域特点,每年都要接待很多日本、韩国客商,这种带有浓郁中国味的特色剪纸艺术礼品得到广泛欢迎,利用这个优势,倪秀梅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事业,很快年销售量就超过了万幅。
现在,正是在方正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倪秀梅探索“走出去”的新路子,把事业拓展到了哈尔滨,多方洽谈开办方正剪纸艺术展厅,要搭建一个更大的平台展示方正剪纸的魅力和生机。
而在海伦,记者了解到,傅作仁剪纸艺术馆所售作品并不是很多。很多人都劝傅老要改变观念、走向市场,还可以请经纪人来做,或让自己的儿女帮忙,但老两口都不同意,他们还是愿意这样守在家里,等客上门,拒绝任何中介和介绍人。傅老先生和老伴一再和记者强调,绝不能随便把自己的东西拿出去,否则很快就被抄袭模仿了。傅老说,几十年来靠剪纸收入的十来万元,也基本都投入在了剪纸上,出书、建馆等所剩无几。他介绍,海伦全市业余做剪纸生意的不超过三五十人,能卖得出去的并不是很多。他相信,再过几年,我国将进入艺术品收藏的高峰,不愁没人高价收藏剪纸。
但与此不同的是,记者曾在海伦著名的雷炎大街上看到有家名为“剪纸广场”的剪纸专卖店。据说,这是海伦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剪纸专卖店。但记者发现,这里所销售的剪纸作品风格与傅作仁大不相同。今年37岁的剪纸广场经理任景权是个地地道道的海伦人,也是个头脑灵活的生意人。4年前,一直在外面商海里辛苦打拼的他,突然发现,其实最大的商机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家乡,那就是海伦的剪纸。于是他利用一年多的时间,考察河北蔚县、天津杨柳青和陕西、浙江等国内一些著名的剪纸之乡,感受到剪纸产业的兴盛发展,坚定了信心。任景权告诉记者,海伦广场2006年开业以来,年销售额1012万元,还属养市场阶段,但现在国家越来越关注民间艺术的发展,剪纸的艺术魅力和收藏价值不断提升,作为一种简单易携而又中国味儿十足的传统艺术形式,在家居装饰和礼品赠品方面,剪纸已经展现出了很好的市场前景。任景权对未来充满信心。
政府由“助推”到“牵头”
以文化产业带动一方经济振兴,这是当前很多地方政府探求的一条发展之路。采访中记者发现,过去,地方政府大多只把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形象宣传,助推文化事业似乎只是为了得个名声而已,而忽视了文化本身的产业能量,因此就出现了把文化活动仅当作“活动”的现象。但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而且不只是思想、而是行动的转变,各级政府正在纷纷牵头做文化产业,并尝到了甜头。
海伦市文体局副局长王景告诉记者,海伦文化馆一直是海伦剪纸的主力军,但在最困难的时候,文化馆连原料都没有,创作就更难保证,何谈市场?剪纸在海伦本市的销售额有限,市里也拿不出太多钱来扶植,后来成立了海伦剪纸艺术发展公司,在产品创作、包装、销售三大环节上下功夫,研制出八大系列剪纸产品和明信片,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规模仍难以做大。现在,海伦剪纸市场最好的还只是剪纸广场一家。而海伦剪纸要想做大做强,就得和市场接轨,这就需要资本注入,以推动海伦剪纸的产业化发展。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正在牵头四处寻求融资渠道。
任景权也认为,剪纸艺术走产业发展之路,就是走纯市场经济之路,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个体是很难发展的。他说,在河北蔚县,剪纸是作为一个行业在发展,许许多多的业户聚集在一起,已经形成了规模,形成了一个大型的批发中心,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在这里上货。反观海伦,同样的一批剪纸,海伦人要做一个月,在蔚县订货,一星期就可以寄到手中,而且价格至少要便宜三分之一。根本原因就在于海伦剪纸艺人没有形成一股绳,这就需要政府牵头组织形成产业队伍。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方正县,大大小小的个体经营者十来个,但没有形成合力。为此,2006年7月,方正县政府牵头举办了剪纸艺术节,既为了艺术交流,也意在全力拉动以剪纸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发展。县委宣传部王长海告诉记者,现在全县把发展剪纸文化产业作为重头工作,并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欲举全县之力打造地域文化品牌。
龙江“非遗”剪纸,从古老的自娱自乐手工正在向现代化的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