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534|回复: 3

神秘的石磨盘(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6 19: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77年4月,一位急匆匆地村民将一块神秘的石板扛到了河南新郑县文化馆。
       令人意想不到是,这块神秘石板的突然出现,终于撬开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黄土地下的奇特石器里,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文化秘密呢?
   具有独特精神面貌的裴李岗文化与其后期的仰韶文化迥然不同。它的发现究竟在向人们昭示着怎样的历史呢?
  第一次试掘结束后,1977年4月20日至5月底,新郑县文化馆举办的亦工亦农文物考古短训班,开始集中时间修复整理裴李岗文化遗址试掘出土的器物,进行绘图、照相。
  同时,崔耕以开封地区文管会、新郑县文管会的名义,委托赵世纲执笔编写裴李岗文化遗址试掘简报。接受任务后,赵世纲集中精力投入到紧张的裴李岗遗址整理工作中。
  自从接手破解石磨盘秘密的任务之后,赵世纲与同事们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把试掘成果公布于众。因为,裴李岗的发现太重要了,它为寻找仰韶文化的渊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
  仰韶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于1921年4月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
  在此之前,很多西方学者都认为中国没有属于自己的史前文化,没有自己的石器时代,中国文明起源于西方,并提出“外来信息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起源的决定因素”。
  而安特生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后,他们又对它的渊源提出质疑,认为仰韶文化早期出现缺环,而甘肃境内的彩陶比河南彩陶发达,可能来自西方,从而得出“中国仰韶文化西来说”的观点。
  虽然,后来人们经过反复的认识阶段,这种观点已被推翻,但是由于中原地区一直没有找到早于仰韶文化的新石器遗存,因此,仰韶文化的渊源始终没有真正获得解决。
  赵世纲在编写试掘简报的过程中,首先考虑到的问题就是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的性质问题,根据这次发掘的遗迹、遗物看,它们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赵世纲介绍:在整理中间,我就发现所发现的这些东西,比如说石磨盘呀、石磨棒、石铲、石斧、陶壶这些东西是我以前都没有见过的东西。就是说,在以前所发现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然后商周这个时间里发现的陶器都没有这些东西。
  既然,裴李岗遗址的文化特征即不是仰韶文化也不是龙山文化,那么,难道它是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如果是一个新的文化类型。那它到底又是什么时代的呢?
  裴李岗遗址和仰韶、龙山文化遗址紧紧相邻,可它们的文化面貌却迥然不同,并且相去甚远。可见它们的这些差异,绝对不是因为地域不同产生的,只能是因为时代先后而造成的。
  那么,它们之间到底谁早谁晚呢?这是揭开石磨盘之谜的首要问题。
  赵世纲与同事们夜以继日地整理发掘资料、查阅文献、缀合复原器物。然而,就在这个期间,有些学者对“裴李岗文化”的性质也提出不同的看法。
  赵世纲介绍:有些人就提出来另外有一种看法,他就认为说是,这种类型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遗留,是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说是北方的红山文化或者是其他文化的遗址吧,然后搬到河南在这儿住。然后,留下了这个裴李岗遗址。
  这些看法使赵世纲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但是,经过多次认真的对比分析,他认为裴李岗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遗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是互不相同的文化类型。
  也就是说,裴李岗文化不是北方民族南下的一种遗留,它应该是一种崭新的文化类型。
  有了明确的思想后,赵世纲便投入到紧张的写作中,他孜孜不倦地工作了近一个月。5月下旬,他终于完成了试掘工作简报,题为《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的调查与试掘》。
  在试掘简报当中,赵世纲这样写到:我们认为裴李岗遗存是独立于现在所发现的各类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另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我们暂名为“裴李岗文化”。
  为了使这批文物的真实身份尽快得到确认,也为了使裴李岗这一文化遗址年代得到一个明确的说法,当时的河南省文物局决定迅速将这批文物护送上京,让专家对他们验明正身。
  1977年6月,崔耕、李友谋、薛文灿一行三人又赶往北京国家文物局进行汇报。国家文物局给予高度重视,当即介绍他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技术鉴定。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当新石器室主任安志敏先生看了崔耕他们带来的裴李岗标本和发掘简报后,认为这一情况非常重要,必须马上向夏鼐所长汇报。
  夏鼐时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当时正在主持一个会议。听了安志敏的汇报后,他立刻中断了会议,马上接见了崔耕等人。
  在京期间,他们又拜访到了著名的考古专家苏秉琦先生。当这位考古泰斗看完裴李岗遗址的标本后,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崔耕回忆道:苏秉琦先生马上给国家文物局写信,请高度重视河南裴李岗遗址。希望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以大面积发掘裴李岗遗址。
  虽然,专家们的初步意见令人欣喜。但是,裴李岗遗址还需更多的考古发掘来佐证。1978 年4 月12 日,开封、新郑有关部门和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联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
  就在第二次发掘期间,1978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主办的《考古》杂志第二期正式刊发了《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简报一文,引起中国考古界的震憾。
  同时,披露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实验室对遗址木炭标本进行放射性碳素测定结果:“年代为距今7885 年±480 年”。这就证明裴李岗遗址的确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
  但是,《考古》杂志编辑部在简报一文中将开封地区文管会、新郑县文管会所写的“裴李岗遗存命名为裴李岗文化”这一提法给删除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就在这一年,裴李岗文化遭遇到一个来自河北磁山文化的撞击。磁山文化是1977年发现的,因发掘地武安县磁山而得名。
  由于,当时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的考古材料已经公布,它和裴李岗遗址文化面貌又基本接近。因此,有学者人认为,两地应该同属一种新石器文化,并建议两地结合起来命名。
  1978年到197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开封地区文管会先后在新郑组织了3次大规模的挖掘,这期间共发现了100多座墓葬。
  其中,出土斧、铲、镰、刀等磨制石器100多件,鼎、罐、壶等陶器200多件,还有骨针、骨锥以及少量的装饰品;在这里还挖出了猪、羊和其他小动物的遗骨。
  这些遗物足以代表裴李岗文化的真正面貌,代表人类早期文明的精髓,从而将裴李岗考古发现推向了极致,它们为考古界研究新石器早期文化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些裴李岗文化遗物的发现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推翻了中国仰韶文化西来说的错误观点。它将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之前加上“裴李岗文化”这一重要章节。
  裴李岗遗址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给人们留下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如裴李岗人的生活居址和房基究竟是什么样的,它和仰韶文化中的房屋建筑到底有什么差异呢?
  裴李岗遗址被发现后,近二十年来,考古学家们在新郑的沙窝李遗址、唐户遗址和密县的莪沟、长葛的石固、舞阳的贾湖遗址等地区先后发现同样的文化遗存150多处。这些重大发现使裴李岗文化的面貌不断地更加清晰和突出。裴李岗文化它填补了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中晚期之间的一段历史空白,完成了中原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到仰韶文化再到龙山文化的序列。
  裴李岗文化最终被确定为一种独立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并予以命名,这是中原新石器时代考古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它使人们认识到了仰韶文化之前的中国远古文化的独特面貌。
  今天,我们在新郑市博物馆里就可以领略到裴李岗文化的厚度。
  在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的生命消失之后,这些看起来还相当粗糙简陋的器具,传递着裴李岗的先民们在中原大地上劳作的信息。
  这些坚硬的、无法被岁月吞噬的裴李岗石器、陶器为寻找中国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可贵的线索。
  石磨盘这一启动惊世发现的密码,今天成了“裴李岗文化”最特别、最典型的标志性器物,在此之前的文化层中,从未见过石磨盘,在以后的文化层中,也出现不多。
  这些石磨盘都有着圆润的边缘,一头略宽如鞋头,一头略窄如鞋后跟。它们是用整块砂岩石琢磨而成,正面和背面都做了磨光处理,正面中间稍凹,可能是长期使用造成的。底部有4 个圆柱状的磨盘腿和磨盘是一个整体,高约7 厘米。
  8000年之前,想打磨或雕琢石头,必须用比石头更硬的东西,那时无钢无铁,裴李岗的先人们是用什么加工的呢?这些坚硬的石磨棒,又是怎样制造的
  凡是来到博物馆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个石磨盘到底是什么东西?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呢?为什么要做鞋底状?它的下面还要四条腿做什么呢?
  原来石磨盘是裴李岗文化中最典型的粮食加工工具。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的发现,充分地证明了农业生产是氏族生活的主要来源。
  石磨盘的表面,具有明显的规则弧度:盘中心低凹,四周稍凸。仔细端详可以发现,盘面并不光滑,有着许多坑坑洼洼的“斑点”。
  专家认为,这些“斑点”并非天生,而是人类有意识地凿出来的。先民将稻谷放在大磨盘上,用石棒或者石球充当磨具,而高低不平的盘面,更有利于增强脱壳取米的效果。也就是说,在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手工的“谷物脱壳机”了。
  这是一只鸡蛋大小的陶猪头和一只陶羊头,它们憨态可掬、惟妙惟肖,说明先民在8000年前已经会制作陶器,也说明当时家畜饲养业已发展很长时间了。
  这时的陶器均为手工制作,碗、盆、鼎、钵等日常生活用品的陶器,形状都比较简单,绝大多数没有任何纹饰,制作也显得粗糙,胎壁厚薄不匀,表面也凸凹不平。
  这是一块在黑暗中埋藏了近万年的绿松石,当时是在一具人骨的颈下发现的。它通体墨绿色,只有一个硬币大小。虽然边缘已经残损,但是,在灯光下它依然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绿松石上还有一个很小的圆孔,可见当时的钻孔技术已经非常高超了!这个美丽的绿松石出自谁手呢?它的主人又有着怎样的生活呢?
  2007年6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在新郑市唐户村进行考古发掘时,又有一个意外的惊喜,终于发现了8000年前裴李岗人居住的房屋基址。
  1977年,裴李岗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磨、石棒以及陶器等。但遗憾的是,在裴李岗地区附近并没有发现同时期的房屋的基址。这次唐户遗址房屋基址的发现则弥补了这一缺撼。
  唐户遗址环绕在麦田之中,被一个个探方均匀地等分。探方里遍布着一些大大小小的浅坑,浅坑平面形状多为不规则形,偶有椭圆形,浅坑的周围均匀地分布着一些圆柱形的洞。
  这些裴李岗时期人类居住的“房子”,其实都是半地穴式的小窝棚,多是三、四个人居住在一起。唐户遗址内发现的可确认的裴李岗文化房址目前已有42座。
  从这些房屋遗址中专家推测出,先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躲避寒冷的入侵和野兽的袭击。
  从此,人们走出山洞或地穴,形成了古老氏族村落。住进自己建造的房屋,冬可避风寒,夏可遮酷暑,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从此以后,人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2007年9月17日,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以及当年参与裴李岗文化考古发掘的数十位知名考古学家聚集新郑,纪念裴李岗遗址发现30周年。
  在此之际,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带着虔诚的信仰来到这个神秘而又普通的村庄裴李岗。
  对这几位老人来说,这里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30年前,裴李岗遗址发掘的时候,他们吃住、工作都在这里,这片土地给予了他们一生中最大的骄傲,也几乎费尽了他们毕生的心血。直到今天,他们仍然对这块土地眷念不舍。
  裴李岗遗址就位于村庄西南的这处岗地上,大约两万平方米。考古工作者经过几次挖掘后,现在这里早用沙土把遗址重新填埋了起来,如今人们看到的只是一片普普通通的麦地。
  遗址的形状很像人的鞋底,东边的“鞋跟”是原始村落的生活区,西边的“鞋掌”是墓葬区,双洎河从遗址西面由北向南流过,然后紧靠遗址南部折向东流,岗地就处在这一河湾上。这是新石器早期农业聚落的普遍特点,是当时的条件所决定的。
  新石器早期,农业刚刚起源,聚落地点一般选择在山脉与平原过渡的中间地带,这一带没有茂密的森林,容易开辟田地,这些地方也是从采集向农业种植过渡最适宜的地理环境。当时人类还不知打井取水,所以建立定居点时,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临水而居。
  8000年前,当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还处在人兽杂处、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
  而在新郑裴李岗这片土地上,先民们已经开始用他们仍显笨拙的双手,创造性地扎根大地搭起了茅草房屋,形成了氏族村落,开始过着较为安稳的定居生活。
  原始农业、畜禽饲养业和手工业,已经在这里产生了……
  男人们不断地打磨着石斧、石铲、石镰准备进行耕作,种植粟类植物;而女人们则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用石磨盘、石磨棒耐心地碾磨着谷物、加工着粟粮。
  他们定期举行不同的祭祀活动,乞求上苍给予他们富裕和兴旺。
  在他们的氏族公共墓地,成年人死了不分男女,一律头南脚北安葬。同时,还根据他们生前的功劳和性别来陪葬不同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当石磨盘上碾出深深地凹痕时,她们的生命也到了尽头,这最亲密的工具变成了她们重要的陪葬品。这就是中原最古老的文明。从这里开始,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拉开了帷幕。
  如今,裴李岗村和中原普通的农村没有两样。虽然,这里经过数千年的风雨荡涤,早期文明的遗迹已经淹没地下。
  但是,关于裴李岗的故事却并没有结束。这里留给我们太多的神秘,太多的难解之谜!
  裴李岗的先民们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又到哪里去了?他们周围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他们会不会为后世留下些什么呢?
  这一切,仍旧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发表于 2009-7-4 11: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主  你的文章太长了   看的眼都累了  沙发  第一次 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5 1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额   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2 15: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14 01: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