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李鹏总理身边工作了10年之久的前资深外交官吕聪敏回忆了外交活动中的几次祝酒词风波。现摘编如下。
1990年8月11日,李鹏总理应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邀请访问新加坡。访问中的一个插曲一度引起舆论关注。
李光耀祝酒词中正面评价的语言固然不少,但其中有涉及中国主权和内政,令中方难以接受。李光耀把台湾与韩国、新加坡同称为亚洲“新型工业国家”。
在事先发现李光耀讲稿中的问题后,经请示李鹏总理,我会同外交部亚洲司负责同志与新加坡方面进行交涉,要求修改讲稿。我方提出,如李光耀不愿意修改,那么双方干脆都不讲话。
李光耀当即决定取消上述不妥的内容。晚宴虽推迟30分钟,但双方在现场的讲话和交谈中,气氛仍是很好的。
1996年4月,李鹏正式访问法国。在这样一次重要的访问中,同样发生了令客人难以容忍的事件,这又是一次“祝酒词风波”。欢迎宴会上东道主法国总理朱佩的祝酒词,据说是法国外交部起草、经总理办公室官员和朱佩本人修改审定的。出人意料的是,讲稿塞进了无端指责中国不重视人权的内容。
当我方事先拿到朱佩讲稿发现上述问题时,经报告李鹏总理和钱其琛外长,蔡方柏大使和我立即赶赴总统府,找对我友好的总统外事顾问进行交涉,请其立即出面协调,加以解决。
这位朋友非常重视,立即报告总统并与朱佩处进行沟通。经过一番交锋,最后双方商定均即席讲话,主要讲友好、讲合作,不涉及对方内政。一场风波散去,会谈开始。
为了弥补法方的“过失”,缓和访问的气氛,希拉克作出特殊安排,除原定的次日中午设宴款待李鹏外,还亲自与李鹏共同主持100座空客飞机合作生产协议签字仪式。希拉克夫人也专为李鹏总理的夫人朱琳女士举行午宴。至此,“祝酒词风波”过去,宾主皆大欢喜。
事后,一些法国政界人士和著名记者说,“晚宴事件”是朱佩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自以为中方不会作出“过分”反应。一个时期以来,法社会党的一些头面人物强烈要求朱佩在李鹏访法时表达法国对中国人权的关注,加之30多个所谓民意团体呼吁法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压。
当时朱佩本人正处于民意支持低迷的困难境地,以为公开谈及人权问题,可以提高自己的声望,改善政治处境,结果应验了中国人常说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995年10月,应马耳他总理阿达米的邀请,李鹏总理对马耳他进行正式访问。李鹏同鲍尼基总统和阿达米的会谈均顺利进行,但问题也出在祝酒词上。
阿达米事先准备的长达3页的祝酒词,讲到他两次访华的深刻印象,也高度评价两国关系的积极变化,但又莫名其妙地塞进一段关于中国国内情况的话,妄评中国的政治改革和人权状况。
宴会前30分钟我拿到了这份祝酒词,立即报告李鹏总理和罗干秘书长,总理要求我和于武真大使尽快找到对中国比较了解的马耳他副总理兼外长德·马科。
这位外长当时已在宴会现场迎候客人。我们急匆匆带着讲稿在现场找到他,指出问题所在,要求立即修改,否则中国总理不便出发。当时宴会时间已到,中国总理迟迟不来,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德·马科先生说,修改讲话稿来不及了。此时,李总理和代表团的车队已在宾馆集结,正等待我和于大使交涉的结果。
在时间十分急迫的情况下,我和于大使感到如继续僵持下去,宴会将无法举行。责任固然不在我方,但我们的总理迟迟不到可能使不知实情的人对我方产生误解。于是,我当即向德·马科提出取消书面讲话的方案。对方辩解说,讲稿已发至新闻界,难以收回。我明确表示,稿件是标明生效时间的,媒体必须照此发稿。现场讲了才能算数,这是新闻常识,请马方立即另发通知原稿作废。马方最后不得不同意我方意见。 5分钟后,李鹏总理到达。
一场风波过去,中马之间的合作依旧。马方朋友事后得知风波的实情,感慨地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尊严都是神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