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811|回复: 1

潮汕风俗的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30 22: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潮汕地区有两个主要民系,一是原称的福佬人,一是客家人。两个民系主要以语言的不同相区别;前者讲福佬话,今多称作潮州话,居民多居北部山区、半山区,与讲客家话的兴梅地区为邻。
    两个民系关系密切,有许多因素使这两个民系风俗习性既相异又有共同特点。因素有六:一、长期同是辖属于一个行政区。清雍正乾隆以前,兴梅地区多数地方同为潮州辖属;20世纪上半叶,兴梅地区以至海陆丰,同为粤东行署区或汕头专署区辖属。二、山水相连,道路相接。三、同是中原移民,先来慢到,同传中原文化。四、先民土著同是畲、瑶、俚、疍。历经整合,多已难分彼此。五、同是侨乡,受海洋文化影响。六、当代同受现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全面剧烈冲击。上述六点是构成共同点的基本因素。然而“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所处自然环境差异、语言沟通差异、文化积习差异,又形成各自个性,即各具特点。
    两个民系以及现存的少量畲民、疍民的风俗习性,都具共同的总特点:多元融合,丰富多彩。其具体特点有三:
    (一) 历史传统与现代风尚并行——古老而新生
    观念:“忠孝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及民俗的“人死留名、虎死留皮”、“老实总久在”等在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古训;民国时期的“天下为公”、“礼义廉耻”;社会主义时期的忠党爱国、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忘我献身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当前转轨社会新历史时期出现的恢复强调个性解放、个人价值、“敢拼就会赢”、义利统一、弘扬爱心等观念并行,只要在行为上不触犯法律,都在人们的脑屏里“八仙过海、天马行空”,而在行为上有益于世的,会受到赞扬奖励,以资倡导,欲蔚成精神文明。
    语言:如白话文白话诗倡行近百年、古文旧体诗并不消失一样,日常用语中,旧辞汇新术语、摩登话老俗语并行。春节拜年,“请槟榔大吉”、“恭喜发财”、“新年高升”、“新年大吉”、“同同同同”,与“新年快乐”、“合家欢乐”、“新年OK”、“good,year”并行。另,语音上,方言语音与普通话(国语)并行,并夹杂少数外来词汇语音。
    服饰妆扮:T恤牛仔、斜襟对胸、西装革履、长衫短褂、橄榄鸭舌、喇叭超长、百褶超短、金戒项链、脚环手环,马尾龟鬃、秃头茂发、企领无领、红唇粉面、文身耸鼻、画眉割目……并存。古今中外,百花齐放。
    饮食:中餐、西餐,汉堡包、红桃粿,卤鹅、北京烤鸭,咖啡、可可、工夫茶……并存。
    住房:钢骨水泥大厦、三合土“四点金”,别墅、篷棚屋……并存。
    行(外出):坐飞机,看日历;驶汽车,拜土地;
    医疗:中医西医、中药西药,中西结合,打针、B超、青草药……并存。
    用物:煤气管道、节煤炉、柴草灶……并存。结论:古老而又新生。
    (二) 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交汇——既保守又开放
    潮汕依山面海,僻居一隅,俗称“省尾国角”,古为罪官囚徒流放之地,与中原交通不便,中原移民到此,少与黄河、长江文化发达之区交流,反而保留许多古中原文化,如潮汕方言保留许多古汉语,但潮汕面向海洋,海外交往较多,相对于内陆,却又是开放较早之区,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在这里有更多的碰撞交汇融合。
    语言:保留大量古汉语词汇。古汉语词如:目(眼睛),走(行、跑),企(站立)糜(粥),箸(筷子),揽(搂),睏(睡),肥(胖),青盲(瞎子),倞(强,聪明能干), (饱),辚(车轮、辇),其他如欲、勿、目汁、伊人、鼑、抓、捾……
    保留古汉语8个声调,即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今普通话,只有4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用普通话朗诵古诗,不及用潮音朗诵之多合韵。
    潮汕语词音调,保留大量古汉语词并完全保留8声调,但潮州话又是发展和开放的。其先民在南徙定居过程中,接纳了各地的方言词汇和语言,包括原来土著语词语音,形成了潮汕方言方音,同时又接纳了一些从海外传入的外来词。特别是清代以来,过洋或到东南沿海各地谋生、做生意者甚多,传入了一些外来语,有的约定俗成,成为熟语。如:鸭片(英语Opium),摩托(英语Motor),咖啡(英语Coffee),咖喱(英语Curry),恤衫(英语Shirt),沙发(英语Sofa),雪茄(英语Cigar),牙力(英语Glass),酒巴(英语Bar),基罗(英语Kiolgram),罗的(英语),纱笼(星马语Saromg),沽里(星马语Kuli),把家车(星马语Pakai),须甲(星马语Su-Kha),“哥枥”(Gaoleh包菜,也是外来语,未考来自何方),巴图鲁(满语。原是清廷赐给有功勇士称号,在潮汕则喻作粗鲁无文化之人。),红毛灰(水泥,自创词),火水油(火油、自创词),含巴浪(粤语),阳扮仔(洋盘仔,上海话转音)。
    上述只是从语言上举证海洋文化传入,融会成潮语的一部分。它如物质的传入,上述语词已提到一部分,又好从南洋传入的条格浴布、通帽、布凉椅等等用物、食物、建筑材料,同内陆本土的同类项物品,交汇成一种地方物质文化。
    再举个例:内陆本土居民守土观念家庭观念甚强,如“父母在,不远游”、“在家千日好,出外朝朝难”等古训都曾经长期支持着潮人守土安身,但在海洋文化的冲击下和谋生的需要,也一批一批陆续不断地向外迁徙。近年改革开放,成立汕头经济特区,内陆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全面冲击,新文化、新思潮,形成新社会风气与传统文化正在交汇融合。
    结论:既保守又开放。
    (三) 福佬与客家相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潮汕县县有客,只有澄海无客”。潮汕地区的北部,如揭西、揭东、普宁、惠来、饶平诸县(市)的上半部多讲客语,由于与讲福佬话居民关系更为密切,形成了被称为“半山客”的地带,风俗更为接近或相同。如原产生于讲客语地区的揭西县河婆镇的三山神“三山国王”,后来成为整个粤东至海外移民共同崇奉的地方保护神;而从福建传入先在潮汕沿海流播的海上保护神妈祖(天后),也成为这一地区沿海沿江居民的共同保护神。南宁末代帝王过潮州,文天祥、陆秀夫勤王护驾,人们出于民族感情,崇敬帝王和民族英雄,产生许多宁帝昺和文陆二相传说,并有一些共同的崇奉活动,如潮阳市之祭大元帅坟,揭西县客语区五经富之祭张陆度宁将亡魂,都是同出一源的共同信仰崇拜。“出花园”是粤东地区潮客共同特有的一种人礼,只是“出花园”少男少女的年龄有别(潮语区15岁,客语区16岁)和具体仪式有所不同而已。究竟源于何区何时,当代有关记载未能考述,仅见清《南澳县志》载,南澳同知温应广《南澳竹枝词》有“出花园”一首:“花开花落漫同论,雨露栽培在本根,预卜春风红杏好,一枝今已出花园”。不管“出花园”之俗始于哪一民系,共有之俗,说明是互染而成的。饮食物之牛肉丸、鱼丸、工夫茶潮客均有,鱼丸应是滨海之潮语区先有,工夫茶是潮语区最普通,此两种应是潮语区影响客语区,牛肉丸则难猜断。秫米红酒、米(米呈)客语区产质优而著名,应是影响潮语区的。这些虽未有文献可考证,然大同小异正说互染所致。土楼圆寨和半圆围龙屋是闽西南、兴梅及潮州饶平北部客语区的主要村寨住宅形式,潮语区之潮安凤凰、铁铺、磷溪、官塘、澄海之莲华诸镇,也有土楼寨,这显然是从客语区传来的。
    上述诸例,说明潮客两民系民俗之相染。
    至于畲民、疍户,前者自唐代以后,历经剿抚,散处各地,不认其为畲族,多已难觅其祖迹;疍户自明以后,历经迁处内陆,其语言风俗,多与潮客居民融为一体,风俗同样相染趋于一致。即使是当代依民族政策而确认之潮安凤凰山区之五处畲族村落二三千人口,近客语区的基本讲客家话,近潮语区的基本讲潮州活,能讲少量畲语的,也仅是少数老人;风俗则除春节崇奉狗头王公和举行招兵节外,大多趋同。饶平柘林疍民,自1956年已全部上陆住西澳。这支疍民,是清末从珠江口移来的,讲粤语并非先民土著,今风俗也多从当地之俗。畲、疍与潮客语言风俗之互染,皆同一现象。
    结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上述三方面特点,归结成一个总特点:多元融合,丰富多彩。
发表于 2009-5-23 20: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来坐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2 23: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