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个古老的村落,悠然地伫立在厦门西北同安区莲花镇的丘陵之间。
四百年的岁月沧桑抹不去她身上的族群记忆,现代化的步履匆匆又悄然改变着这里的一切。
她的名字叫南山,厦门仅存的三个客家古村落之一。
古祠堂,客家闽南的文化联姻
南山村距厦门岛40多公里,四周青山环峙,溪水潺潺,1500位客家人聚居在此。村中长者陈火剪老人说,村里客家人是400多年前从南靖迁徙到这里的。
“我们这些人,活着的时候姓陈,死后在墓碑、神祖牌上又恢复本来的姓氏‘余’!我们这些人都是‘陈皮余骨’。”当记者请陈火剪为我们讲述南山客家村的历史时,他先为我们讲了这样一个奇特的风俗。原来,当村人的祖先迁到这里之后,连续几代人丁单薄,第六世祖余怀珍娶妻陈氏,因虑祖上人丁单薄,问卜改从妻姓,竟然巧合,连续生四子,从此,村人生则姓陈,死后又复姓余 。
我们无从考证这位陈氏是否为客家人,但这个小故事从一个侧面见证了400年来南山村客家人与闽南原住民间的文化融合。这种融合 ,在客家人最神圣的祖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高翘的屋檐,红瓦白墙,远远看去,南山村客家人的祖祠与寻常的闽南大厝没有什么区别。但走近一看,这座落成于明清之际的建筑在骨子里处处透着南靖土楼的印记:夯土而成的墙体,悬空而建的瞭望楼,甚至整个建筑的格局都保留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特色。
牡丹带,指间流淌的族群记忆
这里的人们不习惯大门紧锁的生活,当陈火剪老人带着我们去访问村民时,几乎都不用敲门直接登堂入室,这里的每一个村民面对记者的采访都热情相对。
牡丹带也是这里独有的客家习俗,这种饰带以黑白色线为主,或镶红边,用七根木头做支架的老式纺织机手工织成,图案多以牡丹为主。如果哪家生了男孩子,就要拿一条牡丹带到祖祠的梁上挂上灯笼。现在村里只有两位老人会这门手艺了,林仙人老太太就是其中之一,她说,尽管年轻人不太愿意学,她还是希望有一天能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宁静的乡村生活留不住南山村的年轻客家人。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有的还劳务输出到了国外。陈水筑,30多岁,已经当了10年村支书。兄弟姐妹7人,如今只有他还留在村子里。
“我觉得,到外面闯荡是件很好的事,但一定要有文化。”陈水筑1997年当上村支书后为村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镇政府配合,在村里建了希望小学。当年为了学校的建筑用地,许多村民主动让出了自己的耕田。
陈水筑说,今年他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村子有6个孩子考上了本科院校,这在村子里还是头一遭。孩子们在读书,老人们也没有忘记对传统客家文化的保护。“村里有个老人协会,50多个人,现在正在收集整理客家的文化遗产!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