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最重婚礼,从周代就确定了六礼,以后代代相传。至今各地婚俗中或多或少还存在六礼的遗迹。但是有些结婚仪式却名存实亡,很难知道其来历。
在莆仙,结婚后第二天(有的地方是第三天)早上,新婚夫妇来到厅堂,拜祭祖先。然后,新娘的兄弟(一般是最小的弟弟)来了,迎接新郎新娘去女家。女家中午设宴招待。新婚夫妇于当天下午回夫家。这在莆仙称为“请女婿”,也有的地方叫“请转马”。新娘分明是坐轿或乘车或步行去男家的,为什么叫“请转马”?
原来,这也是古已有之的风俗。
《左传·宣公五年》:“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女。冬。来。反马也。”晋杜预注:“礼:送女留其送马,谦不敢自安。三月庙见,遣使反马。高固遂与叔姬具宁。”唐孔颖达疏:“礼:送女适于夫氏,留其所送之马,谦不敢自安于夫。若被出弃,则将乘之以归。故留之也。至三月庙见,夫妇之情既固,则夫家遣使反其所留之马,以示与之偕老,不复归也。法当遣使,不合亲行。高固因叔姬归宁,遂亲自反马,与之俱来。”
春秋时,按照礼法,大夫以上嫁女,用车马送到夫家。这马就留在夫家。表示新娘不敢认为夫家已真正接纳了她,留着马,一旦被丈夫遗弃,就可以骑着那马回娘家。三个月后,夫妻感情已牢固,夫家就派个人,把马送还女家,表示夫妻可以白头到老。这就是“反马”的意思。可见最迟在春秋时代,已经有“反马”的礼仪。
春秋鲁宣公五年(2611年前)九月,齐国大夫高固来鲁国亲迎鲁宣公的女儿叔姬成婚。三个月以后已是冬季,高固来鲁国反马,同时送叔姬回娘家(归宁)。按照礼法,派个人反马就行了。高固身为齐国大夫,亲自反马,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因此《春秋》记下这件事,表示讥讽。这个小小的史事,却让我们知道春秋时的一个婚俗
可见今莆仙请“转马”的风俗来自古代的“反马”。春秋时妇女地位低,三个月以后才“反马”,现在莆仙第二天或第三天就请“转马”了。莆仙地区没有马,请“转马”只是个仪式而已。去还马的是陪伴他们的男傧相或新郎本人,顺便带新娘回娘家。春秋时大夫以上,家有家庙,新娘只有到家庙拜过祖先,才真正算是夫家的人,然后才有“反马”。现在莆仙普通老百姓只在厅堂设祖宗牌位,拜祖先的仪式就在那儿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