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说在晚清时,潮州城有一个穷秀才名叫‘夏侯来’,他能医“诗”。很有造诣;
如: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质问酒家何处去,
牧童遥指杏花村。
他认为此诗大痈肿了,应该消减精简之,改成:
时节雨纷纷,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去,
遥指杏花村。
他认为这样修改才简洁明白,宜用泻药去其滞塞痈肿多余的才精益求精。
雨纷纷不一定是在清明节,其它节气也有雨季雨纷纷的时侯,不是绝对在清明节的。所以用时节代词就够了。
行人当然是在路上,那你还有必要写路上行人吗?当然是痈肿多余的,必须将路上二字删除才简洁明了。
酒家何处去?己经有问句了,何字己慨说本意质问的内涵意思了,为什么前面还要加质问二字呢岂不是多余了!故将质问二字删之才简洁明了。
原句牧童二字又是多余的,因在路上的行人,不一定只是牧童给你指说酒家的去处,也许是和尚、尼姑、农夫、道者等!……所以牧童二字太绝对了,太肯定了,不切合实际。不如不加此二字较有选择性及覆盖面。所以牧童二字也应删之较好。
又如: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认为诗句太轻薄无力不雄壮磅礴,必须用补药壮其筋骨使之读起来令人感觉很有气劲。
所以用加补量词名词以助益之!
则添加为: 十年久旱逢甘露,
千里他乡遇故知。
和尚洞房花烛夜,
哑巴金榜题名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