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0 16: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昌之役燕王大败3 r# m; Q. J/ e+ K
" b b. W: H9 W. X' K
一看燕王预备用红衣大炮轰城,铁铉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做了许多大木牌,工楷大书“大明太祖高皇帝神牌”,悬挂在城墙四周。燕师名为“靖难”,用洪武的年号,如何敢炮击神牌,冒天下之大不韪?铁铉这一着想得很绝,所谓“谈笑退敌”,颇有玩弄燕王于股掌之上的味道。
( a# L! [! |% _' P6 ?2 |* ~ ^3 t* G: z7 H; }/ R
又不仅是退敌而已,铁铉进一步募死士出城突袭。燕王看此情形,钉死在这个地方,坐待朝中调兵遣将,分道合击,大为可危,事实上,先锋平安已统兵二十万正要攻德州,断燕粮道,于是燕王撤围回北。盛庸乘机领兵追击,克复德州。
4 q, L; s" r+ j- Y' Q! |# I0 M7 u \/ c' Z/ J, T6 U* k+ z
捷报传到京师,建文帝大为欣悦,遣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擢升为山东布政使,不久又进位为兵部尚书,赞理大将军军事。盛庸则拜为平燕将军,代替李景隆而挂帅,并封为历城侯。$ V5 Q4 `9 f, }4 I% c) C
; r% B6 Z# I4 e6 Z1 e
到了九月间,盛庸领兵北伐,燕王迎战,先袭沧州,由河北入山东,循运河南下,在东昌府(即今山东聊城一带)两军相遇,盛庸背城而阵,燕王亲自领兵,先冲左翼,盛军屹然不摇;再冲中军,盛庸下令开阵,等燕王一入袋形阵地,立刻收紧,围之数重。亏得燕将朱能来救,而盛军又奉有诏旨:“毋使朕有杀叔父名”,心存顾忌,因而燕王得以突围。
3 {8 y: z0 m9 F" K5 @! B& m2 S- n/ ?# N ~3 _1 H ?
盛庸的后面还有炮兵,前军闪开,后军轰击,燕军大败。燕王手下第一悍将、以后被称为“靖难功臣第一”的张玉即在此役阵亡。燕王亲领百余骑殿后,退保馆陶。
1 e1 v) ]* d# F! K; w& S7 c$ y/ J, t, u& r
这一役是战史上有名的“东昌大捷”,燕王精锐尽失,如果没有建文帝不得杀燕王的诫谕,则所谓“靖难”军已经完蛋,而平燕大功,亦近于告成。建文帝之“仁”,与楚霸王之“仁”,都是妇人之仁;而燕王的无赖,又甚于汉高,相形之下,自然建文帝更值得同情。此所以终明之世,明朝的老百姓念念不忘此君者,原因在此。
, o( ~5 U9 s7 m% \$ E0 G5 \+ L: ]' h6 b0 X0 @
东昌一仗在十月间,而燕王到第二年正月才得回燕,因为盛庸飞檄他的副将吴杰、平安,自真定出兵,遮断燕师归路。不料深州接战失利,燕王才得了一条生路。于是三月间又出师南下。
: N' r: L4 M: H ?; C) L
7 t" Y* v+ ~. V 燕师进驻大名府
7 y5 R1 u+ K/ J6 \
0 c" L9 q6 V3 R0 N; H: { 建文三年三月,燕王再度引兵南下,在河北南部的夹河与盛庸相遇,一阵恶战,互有胜负,各自收兵。傍晚时分,燕王与少数随从策马敌前,视察形势,当夜露营野宿,第二天一早起来一看,已陷重围之中,“乃从容引马,鸣角穿营而去。诸将以天子有诏,‘无使负杀叔父名’,仓促相顾愕眙,不敢发一矢”。类此情形,不一而足。# i9 L3 Y! h$ b, z3 R. k2 M
/ q6 Q3 b9 M6 \' ]$ @" f3 z# Q
夹河之战,盛庸初遭败绩,但亦非战之罪。那天忽然东北风起,尘埃满天,飞沙走石,燕师在北,盛军在南,处于下风,燕师利用天时追击,盛庸退保德州;吴杰和平安自真定出兵亦不利。于是建文帝在表面上解除齐、黄的职务,希望安抚燕王,但无效果,燕师已进驻河北、河南、山东交界之处的大名府。; H% G. U$ r6 U$ n0 {3 F* L- _
5 [0 O2 S) A$ |" S- I" I
其时铁铉在山东、盛庸在河北,此一线固然守得很好,使燕师南下不敢经山东;但后防空虚,所以燕王派降将李远率轻骑南下,换着南军服饰,以背插柳枝为号,竟无人识破,直达徐州沛县,纵火烧毁粮船上万艘。这一下京师震动,亏得河北、山西纷纷出兵,燕王怕北平根本之地不保,引师北还。三进三出,为时三年,而所能控制的地方,不过北平、保定、永平三郡,当今河北北部的半省而已。
* Y M1 Y0 I& ^) f/ b: S9 |$ S0 k
+ j: w! H. X% J2 r7 c 于此可见朝廷与燕军的强弱之势,如果齐、黄能办大事,调遣有方,号令明确,则备边诸将入关合围,盛庸北上迎堵,一举剪除逆藩并非难事。无奈一误再误而至无数错误,硬生生自毁金汤,这实在是天意了。. h4 W9 Q; o3 A6 v
& R3 B. {/ _! z2 {3 }# u
此时燕王的信心,似乎也动摇了。建文三年十二月第四次出师,慨然而言:“频年用兵,何时已乎?要当临江一决,不复返顾矣!”所谓“临江一决”,就是直逼长江。三次南下的经验,尤其是李远轻骑奇袭的启示,使燕王得到一个新的战略观念:争城争地而战,吃力而不易收功,不如绕道山东,逼近徐、淮,直扑京师。这个决定,“和尚军师”道衍力赞其成,于是建文四年正月,燕师由馆陶渡河,直薄徐州。这一次全军深入,抱着有去无还的决心,所以平安和铁铉从燕师的后路进攻,燕师拼死力战,得以获胜。三月间,平安领军四万追击,燕王在淝河设伏,平安大败;于是而有小河一战,为燕王成败的关键所在。
3 L9 V/ r% D) R+ Z( I- l/ [; P2 u4 ~3 ^9 q3 h! `4 h4 x
建文帝派员征兵
2 V' R3 \' h( S7 p
' P* X" E. {- z p* R 小河之战,燕军虽败,但燕王在诸将饥疲之余,都愿渡河而北、暂且休兵的压力下,坚持不退,于是乃有灵璧一场大胜仗,生擒平安等三十七将,使燕师的处境大为开展。/ j) S0 u3 i& b5 P6 c1 `; |
( |' Z% i: k0 g# t! t, L" y
五月间下泗州,这是回到老家来了,谒祖陵、慰父老、赐牛酒;在“政治战”中,燕王初次获得一个有利的据点。歇兵数日,召集诸将会议,有的说宜取凤阳,有的说应先取淮安。燕王仍旧依照他原定的战略指导原则,以进逼京师为先,他说:“凤阳武备完好,淮安为军粮贮积之地,有重兵保护,这两个地方都不是轻易攻得下来的,不如乘胜直趋扬州和仪征,则凤阳、淮安,自然震动。我军临江布阵,京师孤危,必有内变。”' {+ Q* n+ e- G- y
. E) X6 Z( Z3 W, ]
于是撇开东面的淮安、西南的凤阳,居中穿过,渡淮直扑扬州。$ ], ~- p% m) {+ d( }& L. D
$ w1 N6 N3 A+ \) s3 f 果然,京师大震,而燕王这几年所秘密收买的太监,纷纷到江北来,夤夜相投,燕王对京师的虚实、百官的动态,得以了如指掌。
: q. W* O x$ V. S. r4 B- k9 F4 o
. {1 p) R9 ~: P" ^2 {+ F8 Q 这时的建文帝,自然彷徨苦闷,无所适从,一面诏天下勤王,派出大批他信得过的官员,分道征兵,同时把齐泰、黄子澄召还京师,以备顾问;一面派庆成郡主为“专使”,到燕王军中去议和。& \8 |8 j* [# v6 I6 X+ C1 f4 r3 W" p
( E6 v @' X% ~' W6 u+ u/ t 庆成郡主原封庆阳公主,为太祖的侄女,也就是燕王的从姊,奉命议和,许以割地。燕王千辛万苦才走到这一步,自然不肯。但兄弟姊妹必须笼络,所以写了一封信,让庆成公主带回京师,这封信大概是燕王的亲笔,开头是这样写的:
# ?) G( g u! }( b2 l* \0 o4 ^1 _, ], e
兄致书众兄弟亲王、众姊妹公主:相别数载,天伦之情,梦寐不忘。五月二十五日,有老姊姊公主到,说众兄弟姊妹公主每请老姊姊公主来相劝我,说:“这三四年,动军马运粮的百姓、厮杀的军,死的多了!都是一家的事,军马不要过江。回去!天下太平了却不好说?”; j5 r6 F' g3 W5 h# Z# S; C& C
) d5 X9 |1 G# Q8 k6 s 由此可见,庆成郡主受命议和的措辞,是假托亲王、公主的代表,劝以百姓为重。而燕王的答复是:“我之兴兵,别无他事,为报父皇之仇。”以下历数齐、黄“奸恶”,申明“靖难”的宗旨,最后提出的要求,则是要当摄政王:“如朝廷知我忠孝之心,能行成王故事,我当如周公辅佐,以安天下苍生。”. `& i% S5 h) z
9 V1 k( C: c8 j- s. J2 [ 两度议和均未成
* i, i/ ^! U% r: x- `/ L! H+ {1 B9 ^# \6 s% N
最后一段话,是一个很郑重的警告:“如其不然,尔众兄弟亲王、众姊妹公主,当速挈眷移居守孝陵,城破之日,庶免惊恐。唯众兄弟亲王、众姊妹公主,审之详之。”在这个警告中,很明显地暗示,不但要屠城,而且连宫廷亦不免喋血;唯一不动刀兵的地方是太祖埋骨的孝陵。
$ {9 v8 ]% v3 O6 D0 R1 L* E. v$ q% J: q2 g# Y
及至将抵京师时,建文帝一面饬诸王分守都城,一面遣李景隆、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再次求和,“伏地乞怜”,一无效果;再遣谷王橞、安王楹去见燕王,只不过徒然给他们“兄弟连襟”一个联络的机会而已。8 L( G: p! ^2 k, ]+ Z, d0 R5 K+ |
$ t. R4 G% `1 z3 Z( [2 w! G 按:中山王徐达,为太祖的布衣昆季之交,太祖称之为兄。徐达有四子三女,长女配燕王,次女配代王桂,幼女配安王楹;四子名辉祖、添福、膺绪、增寿。辉祖曾统兵山东,与燕师战于齐眉山下,他的效忠帝室,是无可置疑的;但老四增寿则与他的大姊夫有勾结,《明史》一百二十五卷《徐达传》记:# k1 ?, U! m4 K8 d R V! F, u
" q1 z9 \! K4 r! S9 P' T3 b, r8 W0 {
增寿以父任仕至左都督。建文帝疑燕王反,尝以问增寿。增寿顿首曰:“燕王先帝同气,富贵已极,何故反?”及燕师起,数以京师虚实输于燕。帝觉之,未及问。比燕兵渡江,帝召增寿诘之,不对,手剑斩之殿庑下。! @( K" f5 k2 \( G# K1 C8 F
9 d. |; {3 K) k% Y, U2 V 此与崇祯帝当李闯破城之时,手刃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同为匹夫之勇,只令人徒增叹息而已。' f. G! |0 v) D0 y) R
+ ~& J0 x" D% C0 n7 g5 g* @$ y3 U 建文四年六月乙丑,也就是最后请和决绝以后的第四天,燕王师抵京师城下。南京城在当时是第一大城,东尽钟山之麓,西阻石头之固,北控湖山,南临长干,而秦淮贯穿其中。京城周围九十六里,共十三门,南面为正阳、通济、聚宝三门;西南为石城、三山两门(三山门就是水西门);北面为太平、神策、金川、钟阜四门;东面一门,称为朝阳;西面三门:清凉、定淮、仪凤。相传南京城在明初由沈万三捐献建造,此非虚语,《明史·后妃传》说:“吴兴富民沈秀,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云南。”此一帝一后就是明太祖、马皇后,沈秀则是沈万三。; d9 X3 y8 w# W6 c
. Z9 d6 m4 D( y) r6 y* } 金川门开城投降
7 Y# u5 S7 y" c+ \' W' _: w& q" h* p0 Q' |
南京城兴工于洪武二年,历时四载方始告成,除了沈万三负责三分之一的工程以外,并遣发重囚服役。南京城的坚固是出名的,以花岗石为基,巨砖为墙,并煮糯米为浆,加入石灰,涂敷墙外,所以随便找一处敲击,所呈现的颜色都为纯白。这样坚固的城池,只要粮食不缺,守个三年五载都不成问题。
% X1 Z# _" M ~4 b2 K- e6 u& k$ f, D7 F; s, i& A
但是,只要有了奸细,金汤之固亦如片纸之薄。奸细有二:一是谷王橞,二是兵败还京、建文帝不忍加诛的李景隆。这两个人守南京北面靠西首的那个金川门,望见燕师沿长江迤逦西来,开城投降,京师沦陷。- ]% h- U) @% ?( Q* x% |
3 {+ w$ o, R$ d1 `+ o 建文帝之谜,即从此一刻开始。先要从燕王说起,照《明史·成祖纪》载:“是日王分命诸将守城及皇城,还驻龙江,下令安抚军民。”按:龙江有二:一为龙江关,在仪凤门外,那是在南京西门;一为龙江驿,在离金川门十五里的江边。照燕王进兵的路线看,此龙江自是龙江驿。
L9 G# G1 e7 H1 Z& F( S0 Y( p5 r) Y) Q7 f5 ^
问题在这里,燕王既入金川门,何以不进皇城而退处龙江?这是给时间让建文帝有以自处。在燕王的想法,结果不外乎逊位让国或者自裁。照明朝的官史记载,建文帝是走了第二条路,如仁宗御制“长陵功德碑”:
, L. `- M% |1 O! @1 O0 F* |' n/ M, U/ _* K) C$ {0 U+ w P: A i
皇考虑惊乘舆,驻金川门,遣人奉章,言所不得已来朝之故。奸臣苍黄,知罪不宥,闭皇城门不内,而胁建文君自焚。皇考闻之大惊,发众驰救,至已不及。皇考仰天恸哭曰:“臣之来也,固将清君侧之恶,用宁邦家,何不寤耶?”遂备天子礼殓葬。% [+ C2 s+ t% e& M, M- `
" }- p4 t7 y* L' W5 X- ] 按:燕王即位,是为成祖,崩后葬长陵。仁宗以子述父,应该是最正确的;可是到了仁宗之子宣宗修《成祖实录》,说法又不一样了:9 X+ D4 ]+ W; g! P5 D/ a1 U
7 Q: V9 s- F$ U 时诸王及文武群臣父老人等皆来朝,建文帝欲出迎,左右悉散,唯内侍数人而已,乃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自焚。上望见宫中烟起,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 Q% _, o* Q" p7 P ~9 K
- P9 F& |. y, R9 G7 Q 建文帝引火自焚(?)
X" v6 h/ m. w& r1 j3 A5 @/ a) C" r
- U1 n7 L& }2 }: R9 l; K7 p9 Y 拿这两段文章来作一比较,似乎“长陵功德碑”述成祖当时的态度,假仁假义,不甚可信;而《成祖实录》较为“亲切真实”。其实不然,我认为仁宗述父比宣宗述祖较为接近真实。除却假冒为善的态度不论,在“长陵功德碑”中,至少让后世知道了四件事:$ {0 P- I6 R, W+ o0 o" U) v5 `0 K
2 o( a; X' ~" R; u+ k/ C 第一,成祖入驻金川门后,曾有文件致建文帝。/ \5 Q% n% c0 `" J5 o2 `6 V+ s. i
) W9 h9 t6 a, Y7 q; C 第二,“大圈圈中的小圈圈”的皇城已闭,不纳成祖,如果他一定要入宫,就非用武力不可,而成祖不愿这样做,因为怕激起忠臣义民更深的反感。3 B$ P% X6 |$ ~" F$ ~$ }! [' m
, \. h7 Y3 w2 p
第三,宫内火起,成祖曾派兵驰救。* ]& r4 Q0 @* L2 D a: ~+ m3 A6 r
2 O y$ n( H! u" \ 第四,在仁宗即位之初,天下尚对成祖的篡夺不满,所以仁宗御制长陵碑文,不能不以谦卑的语气,婉转解释。8 q; W) p% n3 {0 a4 @% U
* r u1 @ [- F3 P 到了宣宗朝,大家对成祖的恶感比较淡了,而碑文中的语气,显得有些低声下气、做贼心虚,并且有些事实亦显然不符,如所谓“奸臣苍黄”这句话就已证明不实,原来“靖难”师起所指的“奸臣”只不过齐泰、黄子澄等人,连方孝孺都不在内;而齐、黄二人,城陷之日不独不在御前,且不在京城,然则“闭皇城门不内”虽为事实,而“奸臣苍黄”、“胁建文帝自焚”这两句话,却无着落。因此宣宗要在“实录”中“改正”。% @1 w" r7 k8 y8 l1 Q$ G
" ]; D% ^5 C4 ^ 历朝凡先帝有失德,子孙要瞒天下人耳目,辄以在“实录”中动手脚为主要手段,但作伪者心劳力绌,真相是无论如何湮没不干净的。且不说有许多私人笔记可作旁证,即以前后修改痕迹来看,亦足资为事实的判断,加以“长陵功德碑”和《成祖实录》对勘,诚所谓“越描越黑”。试作简单分析如下:) d/ R, y: e D, x4 \
3 I. s! A' P+ y6 f8 l4 ]3 [ 第一,宣宗要表示建文帝亦有投降之心,所以有“欲出迎”之语。
( o* ?2 D* x. U8 V D+ S& O! A2 A) q+ t
第二,宣宗要表示群臣离心,多以为天命有归,纷纷投诚,所以说“左右悉散,唯内侍数人而已”。
+ R6 n3 s: M) I% E4 C5 X5 z( V: W$ n1 E
第三,因为无人为他引见成祖,所以自焚;“我何面目相见”之叹,是要表示建文帝自觉所谓“忠臣”,急难之时,各奔前程,弃而不顾,可见自己知人不明,还有什么面目见人?
& A! Y& @9 D: m1 w( Z" d) {
5 g9 Y5 D+ N1 p0 K+ ] 第四,“长陵碑”中有个大漏洞,即对建文帝的“尸首”没有交代,因而宣宗补上一笔。此“中使”是成祖的太监,自然不会欺主,则所出建文帝之“尸”,可见绝不会假。. C/ ?1 h' U" q7 v6 m) E9 v7 V
/ p/ X' N& Z' v 明成祖大索“奸臣”. ^0 A0 u! |- d9 |* m3 _
$ ]0 ~7 y) j4 }
为了眉目醒豁起见,成祖内犯陷京师的经过,我再撮要提示一遍:六月初燕师以都督陈瑄投降,得以渡江,取道镇江、龙潭,直薄京师;大约在六月十三,谷王及李景隆开京城西北的金川门迎燕,燕王入城,分遣诸将守城,致书建文帝;其时皇城已闭,燕王不愿以武力破宫,还驻龙江驿。约在午后不久,皇宫火起,成祖派兵驰救,火息搜索,由成祖的太监,找出一具尸首,说是建文帝已自焚。其实不是。那么建文帝到哪里去了呢?这个谜,留待以后再研究,先谈成祖入承大位之初的残忍暴虐。
. ]0 R, J7 s9 O( u1 N+ r# G7 g2 Y P U- K
成祖的本意,希望建文帝逊位让国,及至皇宫火起,才知如意算盘落空,于是一面拷问宫嫔太监,追问建文帝的下落;一面大事搜索,捉拿所谓“奸臣”。# c' o5 ~! V3 q. p9 m( J6 R
. S. I- a) u4 J2 E" D
这两件事,前者无结果,不得已肯定建文帝自焚,而在破城后的第八天将那具尸首下葬;建文马皇后亦无下落,相传被指为帝尸者,实为后尸。
/ ]: c" z1 O0 x; }5 R$ F! `
# j. N! S8 f% x/ ~) N% H 搜杀“奸臣”则成祖可谓如愿以偿。他的第一个目标是齐泰、黄子澄,此两公以后不太为建文帝所信任,在进退失据的困境下,每每以此两人的名位作牺牲:与燕谋和时,他们被解职;对燕强硬时,则又召还。成祖陷京时,齐、黄都在外面募兵勤王,黄子澄在嘉兴为人所密告被捕,成祖亲自审问,不屈“磔死”,族人无论少长皆斩,姻亲一律充军。但留下一个儿子,改名田经,移居湖北,子孙中后来有人中了进士。
5 K& X* P( v, _9 \' L: _. \& a7 v+ d I
齐泰在燕师渡江时奉旨回京,走到半路上听说京师沦陷,走外郡想号召义士反攻。其时成祖已悬赏捉拿齐泰,他的那匹白马大概像关公的赤兔马那样,十分出名,成了一个很显著的目标,齐泰异想天开,用墨把白马涂黑,走不多远,马一出汗,墨汁淋漓,依旧褪成白色,有人诧异:“哟!那不是齐尚书的马?”因而被识破行藏,捉到京里。书生不经世务如此!而建文帝用他参国政,岂不是自找倒霉?不过话说回来,齐泰虽似书呆子,也讲原则,而且亦不算刚愎,比黄子澄要略胜一筹。0 G' z- s' v0 z7 ^1 s$ m
' E- H5 z4 G8 N. z! ?+ ]" I) ~+ M
齐泰亦是不屈而死。成祖对他比对黄子澄要客气些,给他留下一个六岁的儿子。至于遭遇最惨的则是方孝孺。
8 h0 p6 C+ @8 e& E$ t& [( [
* T: @* S! G% X 方孝孺临危不屈7 n( u0 Z2 \ B- k, m+ p
' L' g( j$ z! j, o 方孝孺是明太祖开国文臣第一位的宋濂的得意弟子,两蒙召见,太祖看出他是乱世忠臣的气质,认为一时用不着他,派为陕西汉中的学官。蜀王慕名聘为他的世子——嫡长子的老师,以礼相待,题其书斋名为“正学”,后世尊称他为“正学先生”的出典在此。* _* f( e- {7 W* f$ i( [9 e/ e$ {$ T
5 k) V( w# f8 E: z" a 建文帝即位,方孝孺奉召入京为翰林院侍讲,这个官衔,顾名思义是侍奉皇帝讲读,实际上就等于建文帝的老师之一,第二年升为侍讲学士,权责也加重了,成为建文帝的最高顾问,凡有大政事裁决,往往先征询他的意见。不久,又成了建文帝的副手或代表:临朝奏事,当面决定了可否,建文帝往往就命方孝孺代为批答章折。一有空,君臣二人便商量如何臻于三代之治,甚至想复行经王莽试验失败了的井田制。建文帝对他的尊敬和信任,已驾乎齐、黄以上。
* k7 J+ m) n0 f* b+ V, @1 u- V1 g5 f/ N
燕兵内犯,朝廷讨伐,一切诏旨檄令,都出于方孝孺之手,自然也参赞军事。他出的那些计策,道衍一望即知,不会上当。譬如说,仁宗为燕世子时留守北平,方孝孺知道他的弟弟高煦狡诈,曾想夺嫡,于是定了条反间计,在成祖兵次徐、淮时,特遣一名锦衣卫千户携带诏书赐燕世子,想为高煦制造口实,引起燕府的内乱,哪知燕世子不拆诏书,连同那名千户一起送至军前,轻易破了方孝孺的计策。但是那些义正辞严的讨伐诏檄,却引起了道衍惺惺相惜之心,所以成祖最后一次出兵时,道衍特以方孝孺为托。, J; k+ j f; w
8 y- j, l0 t) n; y2 L7 H+ ?
道衍是这样对燕王说的:“到了京城,方孝孺一定不肯投降,请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了!”
$ b7 s/ ]( m1 H4 `) Q" G0 `
: W) `% O2 }2 h' E4 ^+ X 成祖当时答应了他的要求,等方孝孺被捕下狱,成祖记起道衍的话,同时想借重他的名望及文笔,于是派人把他召入宫内,草拟即位诏书。
2 y" k# X6 m/ d) Z# O4 v" c7 D
, z) Q# b* Y( ?8 K. P" q$ D 方孝孺一进宫就放声大哭,响彻殿庭,成祖亲自从御榻上走下来劝他说:“方先生不必如此悲苦,我不过想效法周公辅成王的故事而已。”成王是指建文帝。
* i) v/ i! I9 y& r' k+ Y
% d, g' V( x; A% s; i “那么成王呢?”方孝孺问。4 e2 g1 J9 r3 w% H l& O
6 f7 s) L" ^! h% E+ b6 ?
“他自己自焚而死了。”, E G* J/ {) M# P* m
3 X; s% P$ s- v. t$ h, S “何不立成王之子?”. E( }& y' w6 m7 D. i& v# `
6 b" B$ C. Y+ U “国赖长君。”成祖有些窘了。6 S" G$ h# O; W& D% \
- [& ]% _ k; Z4 O4 I) C0 \ 成祖灭方氏十族1 f% Z/ K5 r6 {) G
, v- O: Y2 E( {4 S
所谓“成王之子”,是指建文帝的两子,长子名文奎,年方七岁,陷城后不知所终,大概是焚宫之时,烧得尸骨无存也。次子则尚只两岁,名文圭,禁锢禁中五十五年,号为“建庶人”,从小没有接触过高墙以外的人世,所以释放以后,形同白痴,连猪犬都不认得,此真人间惨不可言之事,“不幸生在帝王家”,正此之谓。
- i0 ?# v0 J( N: \% U# M
9 P% G* g" F# @" G* e1 F/ F “主少则国疑”,所以“国赖长君”这句话,还勉强可以辩解,但“长君”应另有人——建文帝行二,他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吴王允熥、衡王允、徐王允,因而方孝孺反驳:“何不立成王之弟?”
' C; L9 v* R- o( P O
. S }8 {4 C! T0 E- S. { 驳得成祖哑口无言,只好这样说了:“这是我的家事。”叫左右拿笔墨来,坚决地说:“诏告天下,非先生来写不可!”) \# Z6 @/ x3 u+ N; x6 [5 o
3 U" |6 e- d: v, f; R' o
方孝孺一下子反了,把笔札掷在地上,且哭且骂:“死就死!诏书绝不写。”
+ A0 M; g3 E& D6 o, q! \: y+ v, v/ U. e! Q
成祖勃然变色,提出警告:“你难道不怕灭九族?”! ]) U1 y6 L: }2 ?0 o v
: g; p$ M# M3 F5 [, R0 R
“灭十族又如何?”! H! H1 d/ v1 ]3 y) M0 w
( Y' I6 j& i+ D6 m* \ j “好!”成祖接口,“我就灭你的十族。”, W+ [4 S* B0 g# S; k
6 x( ]3 J3 R: [0 t 按:“九族”有两个说法:一说是高祖、曾祖、祖、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为九族;再一说是外祖父、外祖母、姨表兄弟、岳父、岳母、姑表兄弟、外甥、外孙,以及本身的族人,自然包括直系亲属在内。前一说为“九代”不是“九族”,应以后一说为是。但自古极刑无过于灭九族,现在再要加一族,倒霉了方孝孺的门生。被灭“十族”的人数不可考,只知方孝孺“外亲戍边”,于万历年间赦还的,共有一千三百余人之多。
& U8 E1 v8 T" { S
4 p2 a( d9 f! X i' z- L4 d' u, p 方孝孺当然“磔死”,临终以前有首绝命词,不如《正气歌》出名,介绍在此:4 v$ X& F2 _ R" S! u& z" x5 I
2 l' l; @$ T. n5 M; q" v4 R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4 m& d& ] v% O+ x; R: h" I- a8 u+ J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9 q) i5 L. G+ u5 h% b5 I& L
; I7 w; h$ H5 c1 _+ [: E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 e; D! J: F- t5 n: M
/ m# \, L1 M+ u% M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F6 } K0 f* {5 }! [
9 j9 B; V+ @& x% j8 P4 H3 Z2 t
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7 \) g* r Y& u f6 P9 X- y" h$ J
* }& n8 }2 M4 l( L: o, F8 n4 h 死时年四十六岁,绝后。方孝孺有此决绝的表示,是因为他相信建文帝已殉社稷——这也是他的主张;如果他知道了建文帝生死成谜,或许会忍死须臾,以谋匡复。
1 l& G O1 e j* Q3 \$ m$ A3 d' X) j. n3 O
卓敬被诛五族, `3 u1 O9 @/ T) w6 I7 E; {
+ F3 Z9 H {2 s2 q
方孝孺既死,即位诏书还得有人来拟,成祖找到另一个宋濂的学生,侍读楼琏。他当面不敢辞谢,回到家对他妻子说:“我甘于学方孝孺那样而死,但怕连累了你们。”当夜自缢,不负本心。
2 y. w+ k0 d) W, C6 g2 @% F1 J; x5 h3 b% z3 a
成祖破京之初,类似的忠烈孤臣,比比皆是,其中有个卓敬,需要特加介绍。卓敬字唯恭,浙江瑞安人,洪武二十一年中进士后,除户科给事中。给事中与御史同为言官,御史以省分道,如“浙江道”、“山东道”等,而给事中配合六部分科,所以合称“科道”。卓敬为言官时,耿直无所避忌。建文初他上一道密疏,说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先帝;北平形胜之地,士马精强,金、元由此而兴,所以不宜让燕王镇北平,建议徙封南昌,就近监视,万一有变,亦易于控制。这确是曲突徙薪、防患未然的救时良方,可惜建文帝不听。1 m: x4 k7 N J D
. }& R7 D& _7 K& ^4 ? 卓敬被捕,成祖虽责以离间骨肉,但颇有怜才之意,把他下在狱中,劝他投降。卓敬不屈,成祖亦不杀。哪知道衍与卓敬有仇隙,便在成祖面前进谗:“如果卓敬的建议见诸实行,皇上哪里会有今天?”成祖因而斩卓敬、诛五族。- ?' |' x, V5 g9 W9 J( q
) F: G. K% F4 {( d6 t7 \) O 至于铁铉,本来一直守山东,燕军南侵,建文帝命东辽总兵杨文领兵十万会合铁铉,绝燕归路。杨文无用,所部入关,为燕将拦截,无一能至济南。建文四年四月,铁铉与盛庸战燕军于淮、徐之西,时有斩获,不幸平安一军垮了下来,盛庸亦遭败绩,铁铉不得已屯兵淮上。京师沦陷,所部溃散,铁铉被擒,解至京师,成祖亲自审问,铁铉背对殿上,丑诋成祖不仁不义,死时年三十七岁。$ k& p! T% `! c# t6 [
0 k9 X+ Y# r" G2 M
明太祖最受人批评的一事,是侮辱衣冠,至成祖又变本加厉,清朝章学诚曾指出:“前朝虐政,凡缙绅籍没,波及妻孥,以致诗礼之家,多沦北里。”在明太祖时,于南京乾道桥设“富乐院”,罪人眷属,发此为官妓。成祖处置建文孤忠的妻孥,实在与流寇的作风无甚分别。如《国朝掌故》所记:“铁铉妻杨氏年二十五,送教坊司。劳大妻张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张氏旋故,教坊司安政于奉天门奏,奉圣旨:‘吩咐上元县,抬出门去着狗吃了。钦此!’”请想,这是什么皇帝!: b3 D+ }3 h: f/ A$ L
* |* S$ |/ h# f/ {# [3 Y( i- ?3 ` 成祖天性好杀
4 P- @% P) E" O0 ~5 Z% f: w
7 `" k Q' W8 e 这种暴虐不仁的情形,甚至在成祖得位十年以后还存在,如《南京司法记》:; \0 P4 E; [8 n" L) S
6 W" e6 [. L9 d [6 ? 永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教坊司于右顺门口奏:“齐泰妇及外甥媳妇,又黄子澄妹四个妇人,每一日夜二十余条汉子看守着,年少的都有身孕,除生子令作小龟子,又有三岁女子,奏请圣旨。”奉钦批:“由他。不的到长大便是个淫贼材儿。”又奏:“黄子澄妻生一小厮,如今十岁。”也奉钦批:“都由他。”& Z, [3 I: E9 C) {4 x% p' R
6 w+ r6 h& [& q$ x 成祖对建文死难诸臣,余憾不释,一至于此,在历史上,实所罕见。《明史》号称良史第一,于此多所隐晦,不是略而不提,就是说她们自杀,如方孝孺的女儿,本传不详,而《剑气珠光集》有记:2 L, d& [3 n+ I4 @2 H7 b6 `6 [, H
. J4 N# }( y" \9 d/ n+ Z! F5 e 方正学家在雨花台下,以枝梅树为记,其女发流教坊,遂隶籍焉。# m' W, e6 O3 P" m' }
# d! _( B9 n g$ v% X8 V 成祖的严苛好杀,出自天性,在他晚年,宫中还掀起了一件杀人盈千、株连极广的大狱。事起于一名来自朝鲜的妃子,因争宠,谋害了另一名来自朝鲜的权妃。成祖因为有朝鲜血统,饮食非权妃照料不能适意,所以对权妃被害震怒不息,穷治其事。《明史》中对此只字不载,傅斯年先生曾根据朝鲜《李朝实录》考证其始末。此是另一个宫闱故事,这里从略。( J+ t2 n& O8 R$ x; {
) G! m u0 n8 X5 \ 仁宗即位后,立即赦免“靖难之变”中的死难诸臣的家属,遣戍者大都放还,并有“御札”,凡“建文中‘奸臣’家属初发教坊、锦衣卫、浣衣面习匠、功臣家奴,今有存在,并宥为民,给还田土”。善于为父补过,不愧为“仁”。
* Y% J' l" V) _6 S
2 `! @: S& a8 g8 Q* h8 d 我们现在要谈燕师入金川门时,建文帝的动态及下落。当时情形,数百年来始终是一个谜,因为没有确实可靠的记载,只能根据各种迹象来判断。首先所能确定的是,当时并没有重要的大臣在建文帝身边,只有少数的文学侍从之臣与他一起绕殿彷徨;建文帝可能有自杀的举动,但绝没有死——他是出亡了。这一点绝对是事实,而除此一点事实以外,其他就只有像猜谜一样去猜了。6 {/ i, n; G% r& y) {
o% h$ b7 k$ f* E
传建文帝出家遁走5 G; c6 k2 b3 ^, P2 ^
2 G1 j( |8 X* \$ L" i; u6 r+ c
建文帝是如何出亡的呢?他是“化装”成和尚混出京城的。这一点已成定案。但其间过程,说法不同:一说系近臣为帝祝发,相偕出“鬼门”逸去,这个传说,时日分明,行迹清楚,有头有尾,枝叶俱全,似乎不能令人不信;另一个说法是一位高僧名溥洽者,为帝剃度,此说见于正史,《明史·姚广孝传》:
6 Z6 \8 V: k: x& J# o
2 i; u* X9 b/ s 道衍定策起兵,及帝(按:指成祖)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三年,或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未曾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永乐二年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姚),赐名广孝,赠祖父如其官。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命蓄发,不肯;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永乐)十六年三月入觐,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赐以金唾壶,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者,建文帝主录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余年,至是,帝以广孝言,即命出之。" v3 y1 n/ i/ l+ r/ b' F1 N) M% R
$ ]6 a9 ? W& }8 O( o1 L
这是建文帝出家遁去,最有力的一个证据。成祖为绝天下人怀念故主之心,明知建文帝未死,而故意说他阖宫自焚;这样就不能承认建文帝做了和尚,自然也不能课溥洽以私助建文帝出亡的罪名,因而“以他事”收捕溥洽下狱。同时,在暗中大搜建文帝的行踪,受命担任此任务的,至少有两个人,一个是给事中胡,还有一个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宝太监”郑和。
4 P+ P7 o# T! a3 m7 Z
. K( i. A4 A# R6 B, U/ N. F3 |$ Z 胡是常州人,他与成祖并没有特殊的关系,而能被选中担负此极端秘密艰难的任务,可能因为他的“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能以身下人”的性格,最宜于做私访的工作。《明史本传》:
5 S& [* H( ^) B1 u# T3 `$ w8 P: Y" _7 W* ~
五年,遣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以故在外最久,到十四年乃还,所至亦间以民隐闻。母丧乞归,不许,擢礼部左侍郎。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 A% M% O( ?' q* F6 X! B
! K: p- q+ Z0 e; u# i7 z+ c% w
郑和赴海外查访
! d% D; |! U6 w& C( W! G
6 }, t+ `& \: O1 y4 Z 胡这一次远行,目标在两湖江浙一带,显然是因为得到情报,建文帝遁迹在这一带的佛寺之故。他化装成一个性好寻幽探胜的书生,每遇名刹古寺、大小庙宇,总要做整日的盘桓,与僧众闲谈论佛法,借以查访踪迹,这样又是好几年。
7 b* |- I' @! m1 x7 G' U; {0 }4 D% y3 u/ p$ u
另外往海外寻访的三宝太监郑和,在海外还要久。郑和的事迹,昭著于国史,艳传于人口。明朝太监有好的一面,当然也有坏的一面。明朝亡于宦官阉党,于此,附带谈一谈明初的太监。1 z$ r! x! Y# m L" m! v* n
& }* v4 N* k+ C; u9 F# D
明太祖定天下以后,开国规模,尽惩前代之失。宦官之祸,自汉十常侍以来,史不绝书。太祖对此特持戒心,最初在宫内供奔走的,不到一百人;到末年颁祖训,定为“十二监”,计为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而以司礼监地位最高,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则等于皇帝个人的“特别助理”,后世僭窃政柄的大珰,都以此职衔与内阁抗衡、交结,乃至指挥。而在太祖年间,定制宦官不得兼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每月给米一石,衣食都取给于内廷。太祖还镌刻了一块铁牌,置于宫门:“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M7 K. H8 w! n M- }
9 j1 D' K, a- V: u 到了建文朝,秉承先帝遗意,对宦官的裁抑,尤为严厉,曾有诏旨,太监奉旨赴各地公差,如有不法情事,准许地方官锁拿解送至京。
5 |& @9 ^3 b- L
4 r6 T5 h4 q9 K; U' z- Y" W; n 宦官的用事,起于成祖。最初,成祖利用京里的太监刺探消息,尤其在将渡江时,许多太监逃入燕军,对宫中情形、朝廷虚实,全部泄露,成祖颇为得力,因而一改前朝法度,开了重用太监的恶例。: Z2 D& {, \" @
* h E9 K3 ]% \+ D 在永乐初年,成祖即用太监办“外交”,遣内官监李兴奉敕宣慰暹罗国王;永乐三年命郑和通使西洋。郑和是云南人,很早就在成祖身边,即使精明强干,但通使外国,又何致遣派阉人?可知通使其名,另有目的。
0 U) O4 P6 {( }* X4 F0 h3 b
: F$ X g5 } n9 B: `+ z& W 当时的传说,建文帝做了和尚,遁往西南,可能由云南出境,转往南洋,郑和的使命,即是到海外去查访建文帝的踪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