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90|回复: 3

李广难封是为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8 13: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广,西汉名将,陕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在中国历史上,他无疑是一位充满浓厚悲剧色彩的人物。自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由于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以良家子弟从军抗击匈奴,至元狩四年(前119年)军前自杀,一生与匈奴七十余战,为二千石吏四十余年,但至死未得封侯,给后人留下了“李广难封”的慨叹。司马迁《史记》中一篇《李将军列传》,对李广的遭遇寄予了无限的感慨和同情,令后人一掬“李广不封侯,古往今来同一哭”之热泪。太史公本人还因为李广之孙李陵投降匈奴向汉武帝辩解而被施以宫刑。然而,他并没有揭示造成李广不能封侯的深层次原因,却使得李广的“飞将军”正面形象代代流传,二千多年来让后人感慨、惋惜。而王维《老将行》“卫青不败乃天幸,李广无封缘数奇”却是意气用事、难着边际,更不能令人信服的解释李广缘何而不封侯。
* ^1 }( l0 E5 X; U! c( @8 z5 n7 X- O6 c0 I$ @5 F/ _+ s
探索“李广难封”之因,我们应对历史做冷峻的思考。' ?9 g( \0 w  a/ T* ?1 S! r. G4 ~
" N9 Q& [$ K' k; N
李广的青年时代恰逢文景时期,那时国力还不足以与匈奴打一场大战,李广英雄无用武之地。5 ], m7 f2 V, |: R, Z, @% y# q
3 @8 O' @: a2 k# Z' E! q; G, X4 L
当时的军事政策也是以防御为主,就是卫青和霍去病在那个时代也不会有所作为,也只能是被动防御。文帝也曾慨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在那个大背景下,再有才干的将领也难有所作为。但是即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广因其勇猛善战也是有受到封赏的机会的。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抗击吴楚叛军,因夺取叛军帅旗所以在昌邑城下立功显名。. N* I  W' k4 L* }' f; y/ x) I5 a' {! E
, O8 Y% W$ x3 m* f
李广骁勇善战,一向以硬碰硬,从而常常导致伤亡或惨败。
) b6 O7 I& p- y0 f8 ^: e; `& B  @8 {% @4 U
诸王叛乱平定后,李广任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上书:“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被任为上郡太守。后李广又在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做太守,以打硬仗而闻名。李广英勇善战固然是优点,但同时也是缺点,每每遇敌,依仗“艺高”而致“胆大”,经常以劣势兵力向敌优势兵力发起冲击,因武艺高强敌军对李广莫奈其何,甚至被俘也能夺马回营。虽然个人表现极为出色,但以少拼多造成部卒死伤惨重,而且难以聚歼敌方。一仗下来,敌我伤亡对比经常得不偿失,或得失相当,自然难以立功封侯。
# W5 q' [: N2 ~: F- I. ^+ L2 K( e2 e
汉武帝元光二年马邑之战(前133年),汉用马邑城(今山西朔县)诱匈奴单于入塞。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受护军将军韩安国节制,派大军埋伏在附近的山谷中,事机不密,单于发觉这种情况,引兵离去,30万汉军无功而退,骁骑将军李广自然无功。' B) Z, v$ X9 @( ~5 K" T$ P
6 Q0 @9 ]+ U6 o4 A
元光六年,李广率万骑出雁门,被成倍的匈奴大军包围,李广终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匈奴单于久仰李广威名,命令手下:“得李广必生致之。”匈奴骑兵便把当时受伤得病的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让他躺在用绳子结成的网袋里。走了十多里路,李广装死,斜眼瞧见他旁边有个匈奴兵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一跃,跳上匈奴少年的战马,把少年推下马,摘下他的弓箭,策马扬鞭向南奔驰,匈奴骑兵数百人紧紧追赶。李广边跑边射杀追兵,终于逃脱,收集余部回到了京师。汉朝廷把李广交给法官,法官判李广部队死伤人马众多,自己又被匈奴活捉,应当斩首,后用钱赎罪,成为平民。这一方面是因为李广为名声所累,遭强敌所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广一向以硬碰硬,战术不灵活,导致惨败。
$ G7 L' |* }5 n% G, V" f# n- m( V* e- Z. \
李广心胸并不宽广,这也许是他得不到皇帝赏识的重要原因之一。
( a: B  X+ C, W; F, A! h
6 s1 M- d: z% J8 R4 e0 }李广赋闲以后,常与颖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到蓝田南山中狩猎。曾有一次在夜间带着一个随从骑马外出,与别人在乡间饮酒。归来时路过霸陵亭,霸陵亭尉喝醉了酒上前呵斥李广不让通行。李广的随骑说:“这是前任的李将军。”亭尉说:“就是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将军!”于是就扣留了李广等人,留宿霸陵亭下。过了不久,匈奴攻入辽西,击败了韩安国的军队。于是皇帝召回李广,封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武帝,准许派遣霸陵亭尉一同前去。到了军中李广就把亭尉杀了,然后向皇帝上书谢罪。我们不难看出,这个霸陵尉死得有些冤。不管当时他喝没喝醉酒,他的做法都是无可非议的。既然现任将军都不能夜晚通行,你李将军又有什么特权来破坏这一规矩呢?就因为按规矩办了,扫了前任李将军的面子,当前任李将军变成现任李将军,手中握有生杀大权之后,霸陵尉就只有引颈就戮了。李广的心胸怎么会狭窄到这种程度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 Q; j0 W, }9 S2 p/ e( B7 s1 Z8 b1 H& {
而李广不能封侯的最终原因,则是青年才俊后来居上,卫青、霍去病的辉煌战功无人能及。
7 ?8 o' G$ [1 s* M- D9 {5 v
% ^& a! h5 v0 x8 E+ g* D8 N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李广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军出定襄,击匈奴。许多将领因斩杀敌人首级符合规定数额,以战功被封侯,而李广军无功而还。
3 V5 R0 H! _. d% g, r( s$ S# p. j5 Q) l& Q* j! H  F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李广以郎中令身份率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与博望侯张骞的部队一起出征匈奴。李广部队前进了数百里,突然被匈奴左贤王带领的四万名骑兵包围。李广的士兵们都非常害怕,李广就派自己的儿子李敢先入敌阵探察敌情。李敢率几十名骑兵,冲人敌阵,直贯匈奴的重围,抄出敌人的两翼而回。回来后向李广报告说:“匈奴兵很容易对付。”李广的军士听了才安定下来。李广布成圆形阵势面向四外抗敌。匈奴猛攻汉军,箭如雨下,汉兵死伤过半,箭也快射光了。李广就命令士兵把弓拉满,不要发射,他手持强弩“大黄”射杀匈奴裨将多人,匈奴兵将大为惊恐,渐渐散开。第二天,他又和敌兵奋战,直到博望候张骞的救兵赶到,才解了匈奴之围。这一战李广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得到赏赐。
! m3 J9 f; \! r0 h4 h7 k. V# b* j7 |/ j& d6 F
元狩四年(前119年),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漠北打击匈奴。李广多次请求随军出征,武帝认为他年老未被启用。直到元狩六年才被任命为前将军,随卫青出征。出塞后,卫青得知单于的驻扎地,便决定自率精锐部队袭击单于。而命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出击。东路道远,而且水草极少,不利于行军。李广请求为先锋,说:“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可是卫青曾暗中受到武帝的嘱咐,认为李广年老又命数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正面对阵。这时候,卫青的好友公孙敖新失掉侯爵,担任中将军随大将军出征,卫青想给他立功机会,所以把李广调开让公孙敖与自己一同与单于对阵。李广当时知道这一内情,仍坚决拒绝调动。卫青不接受他的请求,命令长史下道文书,让李广赶快到所在部队去,照文书中说的办。李广没有向卫青告辞就动身了,内心极其恼怒地回到营中,领兵与右将军会合,从东路出发。途中部队因无向导,迷失了道路,落在大将军后面,耽误了约定的军期。回师后,李广对他的部下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言毕引刀自刎。李广部下全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论认识与不认识他的,无论老者青年,皆为之流泪。
6 s6 f. m$ Y3 i4 D
8 |7 x4 ^8 [3 A3 C! d可见,李广之所以不能封侯,除了时运不济,早年无用武之地,中年以后又遭遇卫青、霍去病等有着外戚背景的青年才俊后来居上外,还有其自身弱点:缺乏政治头脑,拙于战略指挥,心胸狭窄,常自负其能,不计后果。所以对他的分析和评价,应少一点儿道德上廉价的同情,多一分历史上冷峻的思考
发表于 2009-1-8 15: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应该少一点道德上廉价的同情。。。多一些历史上严峻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7 22: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仗太硬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2: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3 18: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