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248|回复: 1

中国门阀历史上的十大家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9 13: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P( t- {$ V- P! r& o3 C
  这里所说的“家族”,是指“士族大家”,简称“大姓”。1 z% }. m) b4 f  `( Y5 f, Z4 I
  平民崛起的家族,比如从宋朝开始的皇室等,不算入。  
/ Q" r0 [7 ^# p$ ?  
1 `) B7 }" K% R9 B  n) d, k' S7 W9 u  * |1 U6 ?. E5 Y' x& [
上部分 何为大姓
* _9 R' y; }1 |1 S  身边有朋友对如今的“中国大姓排行”不满,于是有了他下面这番言论:
' w: I# c8 ~; o0 b: Y' R  “古国历来有一俗话,陈、林、李、蔡、天下据一半,这是中国的四大姓,何以排到王姓,按笔画数应该丁姓,画数最少,为何此刻的网络有如此排行的百家姓,做人不能忘本,更不能乱改历史。百家姓历史悠久。其排行也是经过调查统一查询才排行出来的。请尊重历史!”
6 D0 |) T# M' a1 z8 ?  我听后,不禁莞尔。
% _$ {6 J& s% b- f  感觉这位朋友似乎误解了一个词汇:“大姓”
/ h, U8 k: x3 V. U0 m  大姓,在古代和当代,应该不是一样的概念。, N- L: F2 _% x# j# U5 c- x
  在当代,是按照人口排名的。当今地球上有七大姓的人数,额外多,依次为:李,王,张,刘,陈,周,赵。这不仅是中国七大姓,也是世界七大姓。% d* ?7 Z: i' X' t6 |  x; l+ a
  而古代,大姓,是指高门大阀。4 `1 G0 f, V& M. S4 j7 U1 S
  从秦到唐,虽然“封藩建卫”的封建制度已经不存在,但是秦灭六国之后,并没有把六国的宗族子弟全部消灭,而是迁移他处。这些宗族子弟日后逐渐演变成了地方上的势力集团,形成了所谓“士族”。 在这段时期,中国政治属于门阀政治。这些士族集团纽带当然还是血缘。5 t, b  z; y" C* ], P
  但是,对历史了解不多的人千万不要把这些士族当作解放前的地主土豪。实际上,这些士族不单单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地方豪强势力,世家大族同时还是文化世家,如果我们看看士族力量顶峰的六朝时期,所有历史上有记载的文人学士,都是出自世家大族。 7 }* g2 N- @  h6 ?. }& g$ d3 ~
  士族同时掌握着政治资源,在六朝时期,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说法,所有品阶高、清闲的职位,都被士族占据。士族与庶族(寒门)的分界是相当鲜明的,这种分界不在于有钱没钱,也不在于有权没权,而在于血缘和文化。/ g# I3 h  A: r- ^, J! `2 R
  所以,也许大姓在这时期的人数,不是最多的,但是,名望,却是最大的。. G7 s) x! G& v
  先说说汉朝大姓:刘,是皇姓。当时无论哪个姓刘的甚至都可以抬起头说自己是某某王之后代(大家脑海中马上想到某某人)。! ~$ t. l2 t7 I' ?* k+ x
  在当时的大姓还有王,梁,这两个都是外戚大姓。特别是王姓。如今的王姓已经是中国三大姓之一,但是最辉煌的时候,却是当时。王姓最著名的有两支——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0 N. o7 X8 W" j. T  q
  到了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取士,如果你不是大姓,对不起,你永远比我们低人一等。
- Q0 ~8 ^" R+ A! v0 ~. r* h  F/ t  早在东吴,江南就有“四大姓”——张、顾、陆、朱。  D8 a. U+ b7 D. a1 S
  而在东晋,常有“王马共天下”的说法,也有“旧时王谢堂前燕”故事。这里所说的“王”,通常是指琅琊王氏。不过从北朝开始,太原王氏崛起。: c1 w! U; D; q7 |6 l
  到了隋唐,虽然开了科举,但是门阀政治影响依旧庞大。隋帝杨姓,本身就是一个崛起于东汉的著名大姓——华阴杨氏。0 }! g7 w5 s" K9 P  `$ e- b# A
  而当时社会的五大门阀,更是辉煌: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其中的李阀,更是中国大姓的重中之重。陇西李氏,从秦始皇灭燕国的大将李信开始,经飞将李广,传奇人物李陵,传到隋朝更是分为三支,一支李密,后来成了威震中原的魏王。一支李靖,后来成了中国最杰出的“出将入相”的典范。一支李渊,创大唐雄风三百年。& s) M8 e3 Y! |/ p2 k
  除开这五家,其他还有几家门阀也是赫赫有名。如独孤阀,慕容阀和宇文阀,都是鲜卑的世代贵族。特别是独孤阀,还是中国所有大姓中,出产外戚最多的家族,号称专业后族。一家三位亲姐妹,居然分别成为接连更替的三大异性王朝的皇后。
; m% r2 s  c' U- K7 H  门阀政治结束于晚唐和五代十国,从宋开始,中国进入了另一个形态:平民社会。 3 [0 B! u. b9 w  Z
  要理解中国为什么进入平民社会,先要理解为什么士族的力量会不断衰弱,最终消失。 ( k8 C3 _; ?5 g1 u  {5 M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文所说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由于士族子弟一般不愿意从事比较辛苦、品阶又低的具体事务,这些事务就逐渐落入了庶族(寒门,也就是非士族的家族,这里的寒门当然不是指穷人)手中,时间长了,庶族手中的实际权利就变得越来越大。/ |- D, @  ?! Y1 Q+ v$ H( {: F4 m) ^$ l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战乱对士族力量的瓦解。第一个打击是西晋“五胡乱华”时期,战争消灭了不少士族力量,残存的士族则迁徙到了江南,即所谓“衣冠南渡”;第二个打击是唐代安史之乱,士族力量再次在战乱中被瓦解;最后,后梁的朱温将士族“聚而杀之”,士族力量最终被完全消灭。 8 P1 v& q* I8 I6 I9 A5 m
  从掌握政权的“寒门”方面来看,他们当然要培植自己的力量以对抗士族力量。从隋开始的科举制度要达到的就是这个目的。不过在隋唐两朝,科举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唐代高官显爵出身科举的并不多,还构不成取代士族的力量。 0 Y# [: s! R6 V
  但是科举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它给平民参与政权开启了通道。在唐末士族力量被完全消灭之后,通过科举入仕的平民成为国家政治的主要构成力量。从宋开始,中国进入了平民社会。
1 v5 X* T$ l# y* d" e7 W  于是,南宋编写的《百家姓》,才会如此的广泛流传。- @, \0 Z9 L& d8 D- l
  但是百家姓的550个姓氏,也并非完全按平民的姓氏排列。1 _; ?7 j7 _& J3 @6 U4 e
  第一是“赵”,因为皇帝姓赵。) H! m0 b! V1 M  ]+ ?
  第二是“钱”,因为南宋的国都在杭州,那时候的杭州当地最显赫的姓氏,则是吴越王室的后裔,钱氏。% v6 W& {4 C: i$ a4 n+ ?+ ~
  第三是“孙”,因为皇后姓孙。1 v& C- B! A6 W& ?& x
  直到第四个姓“李”,才是真正的当时人口第一多的姓。
( U3 m0 c% u# \# U% J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把《百家姓》,当成姓氏排名。更不要把古代的“大姓”与如今的“大姓”混淆了。
: ?4 k  n( [1 n: f. h$ X9 Z
+ V2 Y, ^. m1 n# a  }: V下部分 著名大家族简介' V5 D1 T! w4 u( g, Q9 w" e

3 s1 A2 `3 K7 ~1 [: m  本文所列举的大家族,要注意两点. \0 d4 w: z0 n) u1 C
5 [! W! Q. i2 s  o( h
  第一:都只是家族,而不是姓氏。也就是说,这个家族不代表整个姓,只是这个姓中最有名的一支。比如说,你姓李,但是并不代表陇西李氏就是你的家族。也许你的家族是赵郡李氏。
; g) C( {1 F" C/ i, h' q( [  d* A/ T+ c+ o3 C5 s3 C* n# v: g
  第二:由于门阀政治的历史,是从汉朝开始,五代结束。宋朝转入平民政治。所以本文所列举的家族的时间段:
  l" e1 h( g1 I5 ~  汉——五代。
( ~& @; e. ^8 ?' D, H! Q/ f' t6 n; N4 Y6 P" F* ~# ^9 D
  第三: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家族的真正源头,已经不那么清晰。比如李唐皇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奈之下,本文只能以正史为主。当然遇到这种情况,我会特地注释的。希望大家见谅,别在这方面挑刺。
  [  |8 ^$ p9 g. U) X3 I2 @0 F+ \9 X7 ^0 n0 l/ x
7 I; A1 |8 W3 F# F

7 x( r( M0 r' s+ o$ q一、陇西李氏! t# p* V9 j- q: {/ b) }  M

4 _7 A  @$ F0 k  u- D  中国历史上,哪个家族是最辉煌的家族?“言必称陇西李。”
. [5 [" u6 l; y/ D* F. c' p  秦代陇西郡守李崇,为陇西李氏始祖。他的次子李瑶为狄道侯南郡守。他的孙子更是赫赫有名——助秦始皇破灭燕赵,生擒太子丹的陇西侯大将军李信。汉有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然而,当李广之孙李陵投降匈奴后,陇西以李氏为羞耻。于是这个家族自李陵后,在两汉三国到西晋,一直默默无闻。而这期间的李氏著名人物,通常出自另一家族,赵郡李氏。9 Q( d) A! ~) T: W
  不过从东晋开始,陇西李氏忽然迅速崛起。被霍去病蓄意射杀的李广的三子李敢,留下一个孤儿。这个孤儿的后代,在五胡乱华时,出了陇西李氏第一个君主:李暠。关于李暠是李广的后代,虽然中间隔了几百年,但已无任何争议。史学界都已经承认。
, a" h2 t/ a! t3 b  当西凉被北凉灭后,主要著名的后代分为两支:2 d+ X$ }6 [$ ?" N* U# c
  一支是西凉后主李歆之后,后来在北朝,柱国大将军李虎被封唐国公,也就是李渊的祖父。% R0 U( w7 _% n6 {  r
  另一支是他弟弟李翻之子李宝,逃往北魏,后来成为北魏灭北凉的功臣。其后人李充这一支被称为唐皇族的武阳房。(唐朝史官为李渊的祖先做的考据,称之为“四公子房”)。武阳房的后代中,最有名的,就是大诗人李白和大书法家李阳冰。
' J( k# ]' {* l) K  南唐是从杨行密的子孙手中夺得吴国的政权而建立的。南唐的开国皇帝李昪,初为徐温的养子,叫徐知诰,但是他实际上是唐朝的没落皇孙贵族,乃宪宗之子建王恪的曾孙。
; L% C3 u4 @" q4 H+ [) x* T  b  再来看看李陵在匈奴的后代。在北朝时期,这一脉也出了两支著名人物。一支柱国大将军李弼(瓦岗领袖李密的祖父),另一支永康公李崇义(唐初战神李靖的祖父)。2 z& t0 Z# @' S6 u
  这里要特别提醒:李广虽然是纯粹的汉人,但是他的后代却逐渐胡化。
' G2 A. N0 f& Z8 l  h  陇西李氏,随着最后一位著名人物李煜的被毒杀,而渐渐的隐没在史海中。至于后世李氏多自称陇西,多半是附会罢了。4 K( G; [* r0 X* O! ]4 j! }# F

7 e; Z! _; L- w注释:. j8 [" E: s" g9 @. e+ s- `
  关于李唐皇室的真正来源,当代史学界有太多的争论了,除开陇西李氏说,还有赵郡李氏说,以及鲜卑汉化说。本文暂且采纳最广泛流传的,被正史承认的第一种+ u) D0 U; |2 w0 b
  关于南唐皇室的真正来源,也有着较大的争议,主要是李唐后裔说,与冒姓说。不过由于是曾孙辈,作假几率比较小。本文暂且采纳最广泛流传的,被正史承认的第一种。) {; E- A" ~/ v" K3 |# ^0 I
! g" O1 u( _" d3 U  O

) o( t( O, v1 W. |
; U3 c9 Q9 H/ X4 A9 [2 U2 O" ~二、沛县刘氏) \7 V6 K) t8 v+ Y9 D) B
9 p/ R5 c" n9 Y% C* R3 @( v
  沛县刘氏是中国历史上最显赫的皇族。西汉皇族,东汉皇族,蜀汉皇族。刘宋皇族。. F3 q: K- @# T# O7 i
  汉光武帝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这是的的确确的不假。
/ W: e. g. w. C+ V% f8 b  e  至于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演义》如此记载: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可是,事实上,刘胜的儿子有记载的就有120多位。鬼知道刘备是谁生的。暂且按正史算,也把他归沛县刘氏吧。
- _2 W) t3 @+ M3 v, c6 m4 @& S  宋武帝刘裕,正史记载为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之后。只是到了他父亲刘翘时,已经非常没落了。事实究竟如何,已经无从考据了。暂且按正史算,也把他归沛县刘氏吧。. [9 L0 |8 T0 x- X, i
  注意,唐朝著名大诗人刘禹锡虽然是离沛县很近的彭城人,但是实际上,其六世祖刘亮,却是随北魏孝文帝改革迁来洛阳的,也就是说,他是匈奴刘渊的后代,并非沛县刘氏。这就是刘氏另一大支——彭城刘氏的来源。
( F1 ~3 k2 K& c; d3 v9 i  其实到了现在,沛县刘氏早已没落。如今的刘氏,第一大乃是彭城刘氏。
$ A9 K- S9 ]# \, h6 W1 V
* T" a* y' F! Z( b  r5 x/ L
' l& \/ q8 ^; `9 V  p
" \  i' n( n- O0 q# Y5 ~三、陈郡谢氏* i& }; q% G2 l- W' A4 K

  Q2 P( ^9 H7 _2 m. j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历史上士族文化最鼎盛最杰出的体现,就是这位乌衣巷内最后的豪门——陈郡谢氏。
6 J6 b" l* C/ T- P4 w/ P; [  陈郡谢氏始祖是曹魏长安典农中郎将谢缵。谢缵子衡、衡子鲲、鲲弟褒等相继进入仕途,使得陈郡谢氏演变为世代为官的世族之家。8 ^& I# K" K" b
  东晋时,谢尚,谢万使陈郡谢氏逐渐崛起。而谢安、谢石、谢玄、谢琰四人所导演的淝水之战,更是让华夏数千年历史永远见证了这一传奇时刻。
, l  A! b) v& r; [  在东晋到南朝的200多年中,谢氏见于史传的人数就有12代、100余人。他们大多进入仕途,遍布政界和军界,发号施令,高居人上,有时还能摆布皇帝,成为远比皇族还高贵的士族领袖。
2 U' f& P$ o: d0 A/ v  这其中,也有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如谢灵运、谢眺。其中六朝第一才女谢道韫,更是小女子的偶像。) d2 e5 m6 }- I* m6 }* A+ Z+ g
  然盛极必衰,一场飞来横祸——侯景之乱横扫江南,加之历朝皇帝对谢氏的猜忌,陈郡谢氏急剧没落。陈朝末年,当谢贞去世后,这位昔日华丽豪门,伴随着乌衣巷一道,无奈的落下了帷幕。
. `+ M0 a7 \1 {  
7 U6 D0 l8 E1 e! h1 C; W- m0 x
8 @2 n% e  z5 Q; Y2 f. S& r: H) T+ t1 ]2 k$ C9 {- H
四、琅琊王氏
- t! B5 E8 M( x5 B' r
6 s" `/ N5 [* b% [6 o  “王与马,共天下”、“不以王为皇后,必以王为宰相”的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并称王谢。“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 (沈约)。
( t8 Q9 [5 n2 M/ l4 T; ?  如果说以《二十四孝》《二十四悌》闻名的“卧冰求鲤”的王祥、王览,奠基了琅琊王氏,那么他们的孙辈王戎、王衍、王澄、王敦、王导,则开启了权倾天下的江左豪门。1 y& G/ J% S, q' q' y6 i
  王氏家族在南朝时期很多人信五斗米道教,因此在第四代中,很多人的名字都带个“之”字。除王羲之外,还有王胡之、王彪之、晏之、允之等等平辈兄弟,还有徽之、献之、恢之、陋之等等儿孙辈,名字带之字的王氏子弟之多,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一绝了。0 D" c$ S: R  o$ f8 A
  由于与陈郡谢氏同样的原因,南朝的琅琊王氏开始衰弱,这时候,王导的六世孙王肃投靠北魏,因文治武功被魏孝文帝委以重任,并娶孝文帝之妹陈留长公主为妻。王肃的女儿被宣武帝讷为夫人,孙女又嫁给了孝明帝。直至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之后,琅琊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才真正走向衰落。
6 y0 H+ F! }6 R) W8 \  五代时,琅琊王氏的一个分之,唐朝宰相王琳的五世孙王潮与王审知,进军闽地,建立了十国中的闽,成了如今福建台湾广东王氏的先祖。    + k; D) x; C7 A+ P+ k; o
" r9 ~1 D$ D7 H# Q/ h) s

- _& o8 f, O, [1 }, r8 [% y, _- k3 F/ |/ M/ q" `* R* @- [
五、清河崔氏
6 l  g4 g9 b! S4 H1 V' D' f
- }' {! X8 K1 R- Z4 P! U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清河崔氏,“四大家族”之首。
6 W& s- Q: `" q6 [2 h" C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 W1 R8 i. E4 F( F: y
  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家族”——这个四大家族可是官方的评价噢~~其中的北魏开国元勋司徒崔浩,更是将清河崔氏推向了第一个颠峰。
& }6 V" N* a, O9 n, N  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唐官员修订《氏族志》,把崔氏列为第一,唐文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列第三。虽然如此,崔氏仍为士族高门。杜甫的母亲,就是清河崔氏。& v9 i- D! m+ m* v# O: G9 h7 w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为博陵崔氏,也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
) E4 s& u9 M& x9 R0 H
4 q" K; e: @9 Y. b4 }  
6 _+ F% P9 Z% S3 s, S9 P  8 {# N- s2 Z, |4 J0 g& r; d+ Y
六、范阳卢氏; v" i& A6 {" `# O5 u

3 B& K) @9 j0 Z* i- |  E$ ^* ]. R9 O  “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范阳卢氏,“四大家族”之二。4 f7 N7 m! j3 O( v4 P  l3 s7 \
  范阳卢氏在秦始皇时,有大名鼎鼎的五经博士卢熬,天文博士卢生。继之西汉初期有燕王卢绾,东汉末被尊称“士之楷模,国之桢韩”之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卢植故居在河北涿州市卢家场),均出自范阳。及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之裔卢志、卢谌、卢偃、卢邈、卢玄等等,都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为官著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18人。帝族之子要找卢氏成亲,史称“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帝族也要纳范阳卢氏之女为贵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卢、王、谢之说:“望出范阳,北州冠族”。1 ~" v; b. a! L# e
  至唐代尤为突出,不仅状元、进士、帝师,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大历十才子”之卢编等等。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840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
- R/ L1 k+ S9 |: R- A$ o' {7 `! X
' d9 p  `) j0 D3 x# o" A/ j5 ]7 Q1 K2 C, H2 B$ G. H+ F

5 O( ?" e5 F3 N* g七、 荥阳郑氏
: T% f% c: Y3 ~3 p4 b
8 f$ p- s7 h  `$ u  “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四大家族”之三。# U* Q1 f0 a' F. k
  “幽公六代孙荣,号郑君,生当时,汉大司农。当时六代孙穉,汉末自陈徙河南开封,晋置荥阳郡,开封隶焉,遂为郡人”。从燕太子詹事郑温开,温生四子;涛(西祖)、晔(北祖)、简(南祖)、恬(中祖)。
0 T8 G  q3 B/ n+ \0 O7 _  从北朝入随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宰相接连不断的诞生。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 g# {% |4 Y  E3 i9 v3 r; A6 L) q  K1 D

  l* @' {" I; L8 z9 m$ Q- p9 u; O
. k, Y5 ?% q! S1 h: O- b0 M7 B0 v: b" c  Q6 {( T# `) s- }
八、太原王氏0 ^. O% l( c$ [9 V1 W/ Y

+ I+ g, u* Z7 w& g6 I- q  “裔迁太原,王家频称,因以王姓,代出群英”,太原王氏,“四大家族”之四。! l) i  z* [5 D. g2 o" n& N
  太原王氏,始自东汉王柔、王泽兄弟。三国时有司空王昶,西晋时期,太原王氏开始成为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全家族先后有12人在朝中任要职,其中有3人位至“三公”,著名的有司徒王浑。西晋覆亡后,王湛一支随司马氏南迁,从而获得了在东晋重新兴盛的机会。王湛之孙王坦之在反对桓温篡位、维护东晋王朝统治中立了大功,被任命为尚书令,与儿子王国宝等,威震朝内外。他叔伯兄弟王蒙的女儿是东晋哀帝的皇后,孙女又成了孝武帝的皇后,这一门两皇后将太原王氏的权势强化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大将军王恭,尚书仆射王愉也是这一家人。5 h3 @3 D' F" y8 N+ X8 ]$ h
  王愉之孙王慧龙北奔北魏,开创北朝隋唐太原王氏之基业。其后北魏镇东将军王琼,有四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号“四房王氏”,正式成为“四大家族之一”。
5 l* B9 l) a8 |' n9 a  H: s- ]3 Z  入唐后,太原王氏更加显赫,诞生了著名诗人王瀚、王维、王昌龄、王之涣,以及横扫印度的传奇将领王玄谟这样的赫赫人物。. O: [2 f: O1 e

& h! f1 O6 r7 ^- B8 M
, Q& y' P/ ]3 C, i2 ~+ f& b" R( H: W3 c; A% a
九、弘农杨氏
! |& @3 d9 y1 X1 \4 H2 j) T9 e0 l: V; k" t( D  u3 Q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弘农杨氏,中国历史上又一传奇家族。0 q0 w3 D7 v5 ^
  弘农杨氏,始自东汉太尉杨震。杨震号“关西孔子”。“四知”的典故,就来源于这位“清白吏”。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能继承震公遗风,且均官至太尉,是为东汉“四世三公”。另杨震第五子,三国中的著名将领杨奉的后代,也是世居高官。从“西晋三杨”;到北魏杨播兄弟,无不是一时显赫。2 ~' L8 K$ Z) v' N. S( [
  把这个家族推到极至的,则是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的大隋开国皇帝杨坚。除隋朝皇室外,越国公杨素,与其子杨玄感,也是这一个家族的著名人物。
, `2 x  G. k4 x. O; E; e  即使隋朝灭亡后,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政治集团中的杨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杨妃、武则天之母杨氏、唐玄宗杨皇后、杨贵妃、及众多的杨氏驸马等,处处昭显着这个关西第一望族的无限辉煌。而宋代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更是令人可歌可泣!( B* B& j* A+ k( S' K0 x
  弘农杨氏文武双全,不但武的厉害,文的也涌现出不少才子大家,如杨修、杨炯、杨凝式、杨时、杨万里。
, U6 ~) Y: _8 c" D2 b% V6 Q, s% j2 Y3 l
; o3 C6 h9 j4 n0 A3 \# c0 G1 U
# @# R! \7 }$ _$ u1 T/ B1 e1 H
十、兰陵萧氏  3 m5 R* j; F* l6 d/ l% B2 ?2 a

# D- c0 f& c4 W6 j; d$ F; o, `7 l  “两朝天子,九萧宰相”。中国历史上接连两个朝代,居然都是这一个家族所建立!
7 o$ z7 K8 S2 c; C% i  关于这个家族的起源,相传是汉初宰相萧何。今证明,这也许是后人伪托。兰陵萧氏的第一个名人,应该是西汉位列三公的萧望之。此后,兰陵萧氏以儒学传家,数代不辍。萧望之子萧良、萧咸、萧由皆通晓五经。, S! t8 W* n2 ?$ P/ Z0 }- f: E4 j2 k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萧望之十三世孙淮阴县令萧整带领整个家族渡江南迁。从萧望之四世孙萧道成开始,这个家族开始飞速发展。他们不仅仅是南齐与南梁的皇族,更是一群杰出的文学家。如开创竟陵八友的萧子良,以及编修前朝国史的萧子云、萧子显。昭明太子萧统更是将兰陵萧氏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推向了颠峰。而南梁接连几位皇帝,本身也都是著名诗人。
' {4 Y3 {7 e6 r( }* K, _  隋朝统一全国后,兰陵萧氏贵为后族。在唐朝,萧岿一支更是有九人入相,即所谓的“一叶九相”。另萧懿一支有两人为相。故有人赞兰陵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  S/ E7 j1 x5 O( v8 |
发表于 2008-11-29 13: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了,一家言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26 14: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