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173|回复: 1

道家易学与中国医理(1) [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30 07: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size="2"><p>第一章<br/>  关于中国道家易学与医理的研究,是中国文化之宝藏,我早已希望集合中医西医及科学界等合并研究,一方面是将中国固有的、伟大的应用哲学加以阐扬,另一方面也是对人类的一种贡献。 </p><p>易学与中国医理</p><p><br/>  究竟《易经》的道理与中国医理有多大关系?这是一个很奇妙的问题,要说起来,医理与易学是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 </p><p>  诸位一定会说,既无什么太大的关系,还研究什么呢?这就要说到道家了。 </p><p>  在秦汉以前,春秋战国时代,道家有所谓“方士”之流,他们讲求修道炼丹。这些丹道派思想的发展,是由《易经》的原理演绎出来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思想是与《易经》配合的。 </p><p>  到了汉代以后,中医的哲学思想,也经过演变,外加道家的影响,而使得医理以《易经》的道理来诠释了。也就是说,透过间接的关系,中国医理哲学思想,却建立在《易经》的基础上了。 </p><p>  中国文化的特色是偏重于抽象,偏向于玄妙,这正是智慧之学,但也在学习研究及了解方面,增加了许多的困难。 </p><p>  中国五千年的医学历史,许多学派发展下来愈来愈为神奇,似乎是走入纯哲学的范围,但其实际应用的价值,却很令人怀疑。 </p><p>  所以,我们可以说,易学与医理之间,只是形而上的哲理的关系,至于形而下的法则方面的运用,却是大有问题的。 </p><p>道家与中国医理</p><p><br/>  如果要问什么与中国医理关系最密切的话,道家方术思想对医理影响的重大远远超过易学的。 </p><p>  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又不能不承认中国上古文化的特殊气质与雄伟气魄了。 </p><p>  上古中国文化的特点是:敢于假想,敢于追求。 </p><p>  道家认为所谓“人”这个生命,是可以经过修炼,使肉体的人身长生不死,而达到神仙的境界:“与天地同体,与日月同寿。” </p><p>  试看,这种想法是多么的雄壮,有多么大的气魄与胸襟。不论人类是否真正可以达到与日月同寿的目的,仅仅是这种假想,已够得上伟大了,除了中国人,世界上又有哪一个种族敢作此想呢? </p><p>  是的,西方文化宗教中提到了“永生”,但那仍是精神的、死后的事,与道家的假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p><p>  道家的这种想法,正是像他们自己所说的:“宇宙在手,万化由心。” </p><p>  事实上,道家并不只是想,并不只是敢于说说而已,他们真正致力于方法的寻求,真要征服人类的躯体,真要控制人类的生命,在他们努力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成就,与中国医理关系至为深切。 </p><p>汉易</p><p><br/>  提起《易经》来,很多人称其为群经之首,称其为经中之经,称其为哲学中之哲学。 </p><p>  这话实在具有相当的道理,在所有的经典之中,似乎《易经》是包括了一切,《易经》就是智慧的结晶。 </p><p>  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中,关于《易经》方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p><p>  第一个阶段是汉易,第二个阶段是宋易。 </p><p>  简单地讲,易学包含了理、象、数三种学问。 </p><p>  理——是以哲学的方式,解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理。 </p><p>  象——是以理论科学方式,解释宇宙间事物的现象。 </p><p>  数——每一个现象都有数在其中,也是属于科学的。 </p><p>  汉易偏重象及数,是属于科学性的,也是与道家关联最深切的,所以也有称汉易为道易的。 </p><p>  而宋易所讲求的是理,属于儒易,与道家关系较浅(邵康节则走的汉易道家路线)。所以与中医原始有关的也就是汉易了。 </p><p>卦是什么</p><p><br/>  提到《易经》,大家都会想到伏羲画八卦,究竟什么是卦呢? </p><p>  卦者,挂也。是一种现象挂在我们的眼前,故而称其为卦。 </p><p>  《易经》所说的卦,是宇宙间的现象,是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宇宙间共有八个基本的大现象,而宇宙间的万有、万事、万物,皆依这八个现象而变化,这就是八卦法则的起源。 </p><p>  能够观察到宇宙的现象,将之归纳成八大类,画成八卦,这岂非是超人的智慧?所以八卦是智慧之学,我们看到京戏中孔明出场,身穿阴阳八卦袍,就是说明高度的智慧,是以八卦为代表的。 </p><p>画卦与爻</p><p><br/>  卦既是宇宙的现象,欲把这个形象记录下来就要画,所以卦是画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p><p>  卦是抽象的代表,也可以说是图案的符号,八卦也就是一种逻辑符号。 </p><p>  卦的组成为“爻”。 </p><p>  什么叫作“爻”呢?一直线为一爻,称为“阳爻”,一直线中间隔断也为一爻,称为“阴爻”。 </p><p>  卦就是由“阴爻”“阳爻”所组成的。 </p><p>  我们再看“爻”字,是由两个斜的十字所构成。 </p><p>  照地球物理的解说,地球磁场与经度及纬度呈斜爻,这两个斜爻也就代表宇宙间的一种形态,万物皆系交错而成。 </p><p>  而这两个交错,恰成为两个十字架,爻字也正是两个十字架的代表。 </p><p>  我们的祖先伏羲氏,是否真的这样画卦,可能还是疑问,但中国文字的起源,却是由象形而始,也就是说由画现象开始的,好像画卦一样。 </p><p>如何画卦</p><p><br/>  写字多半是由上而下的,可是画卦却是由下而上的,也就是画卦是由内向外一爻一爻地画。这是画卦的一个基本常识。 </p><p>  虽然可以从上而下,从外而内地画卦,但是最初画卦的方法,是由内而外,是由下而上,这是有其重要道理在的。 </p><p>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生命的功能,是由地球中心向外散发所产生的。 </p><p>  以一个人为单位来说,个人的行为能力,也是由内而外的。 </p><p>  这是《易经》的基本思想,也就是画卦由内而外,由下而上的原因。 </p><p>  下图是伏羲所画的先天八卦方位图,可是这个八卦图,在唐以前未见流传,是在唐宋以后才出现的。是否是伏羲氏所画,我们不作考据,在此不加讨论,现在让我们看看先天八卦所表现的意义。 </p><p></p><p>  离卦——卦象是圆中一点,代表太阳。 </p><p>  坎卦——上下外围都是阴, </p><p>  中间一画阳爻象征光明,代表月亮。 </p><p>  龚卦——正面下面破碎,代表风。 </p><p>  震卦——下面阳,上面破碎, </p><p>  代表了震动,为雷。 </p><p>  艮卦——地上有突出的高山,代表了山。 </p><p>  兑卦——上面的缺口,表示了湖泽、海洋。 </p><p>  大家看了这些阴爻阳爻,也许难以了解为什么会代表了日月天地、山泽风雷。但是我们要知道,最初所画的这些卦,并不是像今天所画的这样直,这样整齐,原始的画法,阴爻可能只是两点而已,所谓阳爻,不过是一块整的而已。它的形状也不一定是整齐的,而且卦是立体的。 </p><p>  所以,离卦的形状,只是一个圆圈,中间一个黑点,用来表示太阳。其他各卦,也是如此演变的。 </p><p>八卦所代表的现象</p><p><br/>  看了先天八卦,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八卦已经将全部宇宙的现象画下来了。 </p><p>  这宇宙间的八种现象,就是天、地、日、月、风、雷、山、泽。 </p><p>  请问,除了这八种现象构成了宇宙自然界外,另外还会有什么东西呢?八卦的归纳真是太伟大了。 </p><p>  孔子在《易经》的《说卦传》上说: </p><p>  “天地定位”,从任何方向望去,都是天。 </p><p>  “雷风相薄”,大气摩擦发为雷电,雷电的震荡成为气流。 </p><p>  “山泽通气”,这个道理与针灸的应用,是完全相同的,此点留在后面再说。 </p><p>  “水火不相射”,火多则水乾,水多则火熄,极难达到均衡。 </p><p>  至于八卦所代表的人体部位如下,这是丹道派的观念: <br/>             乾-头部 1 <br/>             坤-腹部 8 <br/>             离-眼睛 3 <br/>             坎-耳朵 6 <br/>             震-丹田(生命能) 4 <br/>             巽-鼻子 5 <br/>             艮-背部 7 <br/>             兑-口部 2 <br/>             八卦“数”的问题 <br/>  我们看到(图三)八卦上的数字,真觉得有趣,一二三四是向左旋转,五六七八是向右旋转。 </p><p>  这是《易经》的基本原理:“天道左旋,地道右旋。” </p><p>  我们再看这些数字,对面相加皆成为九,所以先天八卦中虽然没有九,但九实在存在于其中,称为九在其中矣! </p><p>  西洋的微积分,据说深受易理的启示而发明的。 </p><p>  但是《易经》“数”的观念,却认为天地间只有一个数,那就是“一”,这是《易经》的数理观念,这个所谓数理,也并不一定是今天数学上的意义,大家不可混为一谈。 </p><p>  这个“一”,如果加一则等于二,再加一则等于三,最高为九,再加一则又回到了一。 </p><p>  这个思想方法是归纳的逻辑,与西方分析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 </p><p>  在这些数字中,一三五七九,至九为最高数,九代表至阳,阳能至九之数为顶点。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六在中间,代表至阴。 </p><p>先天八卦方位、气候与医疗</p><p><br/>  兑为泽,它在八卦上的方位为东南,可以说东南多水,以现在来说,台湾正处于先天八卦兑卦的位置上,正好在海洋的地方。 </p><p>  巽卦为西南,巽为风,那么西南是多风的区域。云南下关的风最大,卡车经过的时候,可以关了油门,任风吹驰而行,其风大可想而知。有人说:此之所谓巽为风也。 </p><p>  各地因气候不同,地理环境有异,造成医疗方面的偏差。比如说,北方多温病,因此《伤寒论》只能适用于南方了;台湾是海洋亚热带的气候,用药的方法与大陆上完全不同。所以,如果将一样的药,一样的方法,应用到世界各地,忽略了气候的因素,那是绝对不正确的。 </p><p>  谈到这里,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一桩事,一个朋友害了一身黄肿的病,由另一个中医朋友治疗,在他所开的药方中,使用了麻黄六钱,当时我大吃一惊,因为在大陆上用麻黄非常慎重,绝对不敢用这样多的。这个病友吃了一两剂药未见效,这位中医朋友又增加麻黄为一两。那时我实在忍不住要问他了,他解释说,台湾药品质欠佳,成分有问题,再加上气候的因素,一两等于大陆上的两钱而已,岂知照他的处方服用后不久,病就好了,由此证明,中医最重视的是气候。 </p><p>道家观念中的人类</p><p><br/>  我们前面说过,八卦代表宇宙间八大现象,大家一定会怀疑,我们这万物之灵的人类,怎么没有包括在内啊! </p><p>  关于这一点,道家的观念最为有趣,他们认为地球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而我们人类,只不过是地球上的寄生虫而已。 </p><p>  说寄生虫还好听一点,实际上,道家称人类为“倮虫”,也就是裸体之虫,生下来赤裸裸的裸虫面已。 </p><p>  我们能说道家的比喻胡闹吗?试看看地球上的人口问题吧!人口在不断地增加,依照道家的推论,人口仍要增加,说像苹果里面生了虫一样,一旦生了虫,必定愈生愈多,直到完全把苹果蚀坏吃光为止,那时虫也完了。 </p><p>  地球上自从不幸生长了倮虫——人类,他们就不断发展所谓科学。挖矿、海底钻油,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破坏性越来越高,直到我们这些倮虫把地球毁灭为止。 </p><p>道家对宇宙万象的研究</p><p><br/>  太空人登陆月球的时候,美国朋友曾说到月球的主权应属美国,但是我却说了一个笑话,认为月球的主权应属中国,因为中国的“嫦娥”,早已在数千年前奔向月亮了。这虽然是笑话,但是却真是有点真实的意义,因为我们的道家,早已开始了对月球和太阳的研究。《道藏》里早已有过一本《日月奔磷经》,设想登陆月球和太阳的道书。 </p><p>  在道家的文献《道藏》中,除了有对月球的研究外,还有一幅极为复杂的图,称为《五岳真形图》,是以中国为中心,画出五岳的地下,认为皆有地下道相通,道家的传说,由陕西省的黄帝陵之下开始有一地洞,沿洞中地道前行,三个月后走出来就是南京。 </p><p>  《道藏》中又把中国大陆像内脏一样的分类,地肺在陕西省。 </p><p>  又在前人笔记中,记载天山以北的地方,有一个洞,每到清明的时候,这个洞就冒出大气,说是地球的呼吸,在出气的时候,沙漠上的人都闻其声,人畜早就逃得远远的,以免被气吹得渺散无方,等到二十四小时以后,又可以听到吸气的声音。纪晓岚的笔记,曾经提过到过这个地方。 </p><p>  在沙漠中,湖泊可以受地气的影响而自己搬家,他们像大冰块一样,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就停住了。有些蒙古朋友,还说曾经亲历过这种情景。 </p><p>  这些现象是什么呢?它们就是《易经》上的山泽通气。 </p><p>山泽通气与气</p><p><br/>  道家把天地视为大宇宙,把地球上的人体视为一个小宇宙。 </p><p>  道家在修丹道的时候,首先是注重人体的气。 </p><p>  地球在道家的心目中既是有生命的,当然也是有“气”的,这就是《易经》上“山泽通气”的原理,被道家所加以应用的原因。 </p><p>  气是什么?在道家学说上的“气”是一个很神妙的问题,在中医学上的“气”,也是一个神秘的问题。 </p><p>  八卦上的艮为山,如果把艮错过来,则是兑卦,就是海洋,这就说明了山下是海,海下是山。 </p><p>  山的最下面与海的最下面是相连接的。 </p><p>  但是,山泽为什么通气呢? </p><p>  道家的兵学,本是秘而不传的,现在说到了“山泽通气”,先让我们看一遍古代道家兵学上出征塞外的情形吧。 </p><p>  在千百年以前的中国社会里,带领万干大军出塞,既没有现在的通讯设备及补给,单是水源问题,就是不得了的大事。 </p><p>  可是道家却有办法,在行军时,携带许多的蓬艾,到了西北高原或沙漠地带,先挖一个约一丈见方的坑井,把蓬艾放在坑中烧,这时注意遥远的四周,不久就会看见别的地方冒出烟来,从冒气的地方打井,必可得水。 </p><p>  这也就是“山泽通气”的应用和证明。 </p><p>  但是为什么用文草呢? </p><p>  据道家和中国药物学的研究,艾草是通气的,这点要留待植物专家和科学家去作进一步的研究了。 </p><p>  不过针灸所用的艾草,也正是这种艾草。 </p><p>卦之作用与道家哲学</p><p><br/>  我们已经概略地谈了先天卦和中国医学的关系,下次可以介绍文王的后天卦,在唐宋以后,《易》的体用已有明白的分野。 </p><p>  先天卦所代表的是本体,是宇宙的法则。 </p><p>  后天卦所代表的是应用,是根据宇宙的法则,应用于万事万物。 </p><p>  在《易》学的基本观念中,有一种阴阳消长的道理,就是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 </p><p>  如果根据这一点来说,中国的文化,基本上都是以易学作基础,例如以易理来讲历史哲学,便有“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种由阴阳消长的道理发挥而来的论调。 </p><p>  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也正是道家的基本哲学思想。</p><p>第二章<br/>  上次我们已经讲过了伏羲的先天八卦图,现在要介绍文王的后天八卦图。 </p><p></p><p>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将《易经》方面,作最简略的介绍,请大家注意并牢记后天卦的“数”,因为它与针灸关系极为密切。 </p><p>  我们看了后天卦,发现它的“象”与“数”都与先天卦不同。 </p><p>  一个数与对面的数相加都成为十,也就是说,与对面合成为十。由这里使我们想到,佛教合十的神妙意义,如果引用到医理方面,似乎是表示,保持均衡的重要,能保持均衡才是健康。 </p><p>  中国的教学法,往往把枯涩难记的学理,编成押韵的诗,以便于背诵,后天卦的念法是: </p><p>   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冀数中分 </p><p>   五寄中官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p><p>《易》之体用</p><p><br/>  《易经》似乎是太难懂了,看了许多易学的书,使我们都是愈弄愈糊涂。 </p><p>  现在我们只要先注意先天、后天两个八卦,就能提纲挚领地了解了。 </p><p>  先天八卦所讲的,是宇宙未形成物质世界时之物理法则。 </p><p>  后天八卦所讲的,是物质世界形成后太阳系的物理法则。 </p><p>  先天所讲的是体。 </p><p>  后天所讲的是用。 </p><p>  《易》的作用,是在汉、魏、南北朝以后才发展出来的,道家的哲学,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也是互为体用的道理。 </p><p>  了解了作用之分,我们自然会明了,许多堪舆方面、命理的各种不同八卦,只不过是将先天卦之“象”,搬到后天卦的“数”上,另成一个八卦,或者是将先天卦的“数”,搬到后天卦的“象”上,也另成一个八卦。这样搬来搬去的应用,他们有他们的理,但是因为原理未见阐明,这门《易经》的学识,就变得更为神秘难懂了。 </p><p>三家村与来知德</p><p><br/>  孔子说“玩索而有得”,是指研究《易经》的方法。 </p><p>  在研究《易经》时,必须反复玩索卦象,才有心得,有人终生研究《易经》,也不一定达到最高境界,这是一门极有趣味的包罗万象的学问。劝大家夜晚不要研究,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发觉东方之既白了。 </p><p>  为什么易学书籍那么多,又那么难懂呢?原来与三家村的学者有关。 </p><p>  这些三家村的学者,毕生在古老的环境中研究易学,实在值得钦佩,但可惜的是孤陋寡闻,前人老早已有的心得没有看到,他们仍在独自埋头研究。 </p><p>  明代有名的易学大家来知德,曾隐居二十年,专门研究易学。不错,“来易”是很有名的,他确有极具价值的见地与发挥,但是,也因未通阅先贤论《易》之书,使得他浪费了不少光阴,这些都是可佩而又可叹的,也足为我们研究学问的借镜。 </p><p>后天卦之用</p><p><br/>    “帝出乎震,齐乎冀,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p><p>  这是在《说卦传》中,汉易据此以象数次序而解释物理世界的法则,据说是孔子所写,这个次序法则,当然是后天卦所表现的,也应该说,后天卦是根据这个法则而画的。 </p><p>  孔子的这几句话,简单地解释是: </p><p>  太阳在东方升起,震为东,为春,一年之始,一日之始(帝出乎震)。 </p><p>  不久就表现了它影响万物的能力,万物滋长,粪为东南,春夏之间,上午(齐乎巽),至正中则光辉而治。 </p><p>  离为南,日正当中,为夏,万物都在充分发育(相见乎离)。 </p><p>  日偏西时,或夏末秋初,自然界蓬勃之象已收,坤为地(致役乎坤)。 </p><p>  日落时,在一年之中是仲秋气象,这时兑卦已是一阴来到,一切开始进入阴的境界(说言乎兑)。 </p><p>  入夜,也是深秋之时,阳能的乾卦进入阴境,阴阳就有交战的现象(战乎乾)。 </p><p>  子夜,孟冬之时,万物所归,在极阴的境界中,一阳在其中矣,这是新的转机,坎中满(劳乎坎)。 </p><p>  夜去冬尽,宇宙问一切开始暗中萌动了,新的阳能又起来了(成言乎艮)。 </p><p>  如果我们把万有世界的物与事,用这个法则来解释,是没有一桩事不符合这个法则的,所以说,按照易卦来推论天下大小之事,是绝对准确无误的,也是绝对科学合理的。 </p><p>《易》的三要点</p><p><br/>  《易经》有三个基本的要点: </p><p>  一、变易:《易》所说明的宇宙事物,是必变的,也就是说,天地间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但这个变,是渐变而不是突变,《易}}是否定突变的,因为一切突变的事情,实际上,内部的变化已由来久矣。 </p><p>  二、不易:在一切的必变之中,有一种绝对不变的本体,这就是形而上的道理,在西方的宗教呼之为上帝,佛教称之为佛,老子无以名之称它为道,也有人叫它为“一团漆黑”。不论其名如何,所代表的是不变的本体。 </p><p>  三、简易:《易》是归纳法,将宇宙间的现象与人事,归而纳之为极简单的必然之理,称为简易。 </p><p>六十四卦及六爻</p><p><br/>  在先天伏羲八卦中,三爻为一卦,但是后来的演变,却将两个卦加在一起,六爻成为一卦。 </p><p>  在六爻之中,下面的三爻卦为内卦,又称下卦,在上面的三爻为外卦,又称为上卦。 </p><p>  六是个奇怪的数字,易学认为第六位最高,据说在自然科学位数方面,也认为六是顶点。 </p><p>  在八卦图上看到的三爻卦,是在八个方位,现在配合成两个三爻一卦,成为六爻卦,结果每卦(三爻)就有八个(六爻)卦了。 </p><p>  如此一来,八个卦的总数就是六十四卦了。 </p><p>  现在让我们先看看乾卦及其变化: </p><p>  囗乾为天。 </p><p>  囗天风(女后),根据《易》的必变道理,从内部最下变起,好像宇宙间起了大风,即变成为(女后)。 </p><p>  囗天山辶豚,二阴生起,混然一体的阳气开始退藏,即变为。 </p><p>  囗天地否,天地形成后,则天下多事矣,是为否,等于有天地则有人,从此无宁日,也可以称为《易》的幽默,下一变为: </p><p>  囗风地观,由内而外视之,颇为可观了,也可以称是持盈保泰的道理,再一变为: </p><p>  囗山地剥,如不保泰,则为剥,好像是人的身体,如不保重则剥损。 </p><p>  囗火地晋,这是第七变,是外卦初爻的反变,称为游魂卦,等于说,人虽未死,却游魂于废墟之间,到墓场中去观光了。 </p><p>  霎火天大有,这是第八变,内卦整个还原,称为还原卦,也称为归魂卦,但是,这个归魂,虽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却并非自己生命的还原,而是子孙的延续。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是可以绝对还原的,所谓还原,不过是变化的一种,而与以往的形式相似罢了。 </p><p>  以上所说的,是乾卦本身及其变化,一共是八个卦,另外的坎卦、艮卦、震卦、巽卦、离卦、坤卦、兑卦,也都各自变化,其法则相同,共为六十四卦,在此不逐一多作解释了,大家可以对照任何一本《易经》书籍参考研究。 </p><p>错综复杂的变化</p><p><br/>  难道说,六十四卦就说清楚世间的一切变化了吗? </p><p>  不!事情还错综复杂得很哩! </p><p>  我们仍拿乾卦来说吧,它的第一变成为(女后)卦。 </p><p>  霎天风(女后)。 </p><p>  综:如果把(女后)卦的图,作180度的倒转,则成为: </p><p>  囗泽天夫,这是(女后)卦的反对卦,又称为综卦。 </p><p>  错:如果把(女后)卦的五阳一阴,变为五阴一阳,则成为: </p><p>  囗地雷复,这是(女后)卦的正对卦。 </p><p>  一个人到了病的时候,就是剥卦,而剥卦的反对卦就是复卦,复卦岂不就是病体恢复健康了吗! </p><p>  在六十四卦之中,却有八个卦是没有综卦的,这八个卦就是:乾、坤、坎、离、大过、小过、颐、中孚。 </p><p>  这八卦之中的乾、坤、坎、离,是天地日月的宇宙现象,在任何角度来看,天绝对是天,地绝对是地,太阳与月亮也仍是日月。 </p><p>  后四卦,大过、小过、颐、中孚,是属于人事的,但却是有其不变的性质,所以也没有综卦。 </p><p>  我们看到的错卦与综卦,是属于外在的变化,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事情内在的复杂变化吧! </p><p>  上爻下为爻,下爻上为互,从字体的形象上也可以看出来这个意思。 </p><p>  以(女后)卦来说,上下外爻不变,只要内部的四爻则成爻互。 </p><p>  互爻如图: </p><p>  爻 囗—————————————→囗 </p><p>  卦的复杂爻互,即为乾卦,如此错综复杂,看来真与世界上的事与人一模一样了。 </p><p>辩证法与微积分</p><p><br/>  对八卦的形成及演变作分析之后,再研究了其错综复杂之卦,才清清楚楚地体会到,从《易经》八卦的立场观察人事是八面玲珑的,是周密合理而客观的。如仅从一个观点来看事情,错误也就绝对不可避免了。孔子忠恕之道的基本精神,也是说因观点不同,凡事也应在他人立场着想。 </p><p>  最有意思的是,有人发现了《易经》这种对事物的道理,哑然失笑说:这就像是西方的辩证法呀! </p><p>  听到了这种意见,不仅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认识一个小孩子,一天这人忽然遇见了这个小孩子的祖父,于是就哑然失笑说,你看这个老祖父长得多么像这个小孩子呀! </p><p>  这真是有趣之极,《易经》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辩证法也不过是十八世纪的产物,不知道是我们文化的毛病呢,抑或是我们中国人有些是颠倒着走路呢? </p><p>  不来慨叹我们这些伏羲、黄帝的子孙也罢!再看看西方那个微积分的发明人吧! </p><p>  他研究了《易经》,从《易经》“数”的法则中得到很多的启示。《易经》六十四卦有一个方图及一个圆图,但是他把方圆图弄错了,虽然发明了微积分,但他却十分遗憾自己不是中国人,没有把易学弄得太彻底。否则,成就可能更多了。 </p><p>  其实我倒替他庆幸,庆幸此君不是中国人,因为他如果是中国人的话,弄通了《易经》,也绝不会发明微积分,顶多作个易理卜卦的术士而已。 </p><p>  因为学《易经》的人,都是只重“理”的部分,而不重视“数”,真是可叹! </p><p>方圆图与气候</p><p><br/>  先看八卦的方图(见下页),从右下方的乾卦,一条斜线到左上角的坤卦,一共是八个卦,就是八卦中的乾、兑、火、雷、风、水、艮、坤。 </p><p>  而它们的数字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p><p>  由此方图,可以看到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的“数”。方图所代表的是空间,圆图代表的是时间。 </p><p></p><p>  那么圆图是如何排列的呢? </p><p>  由坤卦为起点,从方图的最上一排开始,将第二排最左边谦卦,接排到第一排的最右边香卦,如此一排排地接下去,而形成一个圆图。 </p><p>  在圆圈的中心,从乾卦到坤卦划一条线,好像是天体银河的位置,而这一圆圈既是代表着时间,一年之中的二十四节气,及十二个月,皆由是而产生。 </p><p>  在圆图中,除掉乾坤坎离代表了天地日月,而不采取为节气之用外,下余六十卦。 </p><p>  每卦代表——六天,共三百六十天,是一年。 </p><p>  五天又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候为一节。 </p><p>  所以一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p><p>  这是根据太阳系必然的法则,以卦象说明气候的变化,预知气象由斯产生焉!气象变化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一切,医理与气象的关系最为密切。 </p><p>中医的基本书及其他</p><p><br/>  大家注意一下,可以发现,今天在地震之后,我们的精神特别好,这是气象变迁所造成的影响,也说明了气象变迁与医理的关系。当然,有时在地震之后,气象的影响,反使我们的精神特别坏。 </p><p>  现在,让我们先谈谈三本书,以便了解中医的发展史,实际上,这三本书,正是中国的医学发展史。 </p><p>  一、《内经》:包括《灵柩》、《素问》两部,是原始的医理学,其中以针灸最为重要。可是《内经》并不仅是一部医学理论的书,它更是一部修养之学;要说起来,应与《四书》并重,列入必读之书,结果被局限入医学的范围,实在有欠正确。 </p><p>  二、《难经》:这是一部讲理气的书,所论的是偏重气脉方面的学问,好似堪舆方面的理气一样,除了看峦头、讲形势以外,还要注重理气。 </p><p>  三、《伤寒论》:这是一部实用医学的书,照我的意思来说,应该算是南方医学的书,因为只有南方才多寒病。所以无论是医理也好,实用医学也好,处处要兼顾到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气象对人的关系。这部《伤寒论》,如应用于西北区,有些医法就会有问题。 </p><p>  那么医治北方人的病,应该怎么办呢? </p><p>  北方多温病,应该注重《温病条辩})才比较合宜。 </p><p>  到了唐朝孙思邈的医学,是纯粹属于道家派的医学,其所著之《千金方》及《千金翼方》二书,亦应列入国人必读,其中涉及了庭园的设计、药草的种植,都与健康、医学有关,它将医学融化在日常生活之中,真是一部妙作。 </p><p>可爱的巫医</p><p><br/>  中医是由祝由科起源,其中包括有符咒的应用。 </p><p>  听到符咒两个字,一般人难免都想到了神神鬼鬼,以及迷信的巫医。 </p><p>  事实上,符咒的应用,确是巫医所作的事,巫医不但不可怕,他们还是精神治疗的老祖宗呢! </p><p>  在上古氏族社会的时代,凡是所有的医生都姓巫,这是一个氏族的姓,巫氏门下出良医,巫医是一个尊称。 </p><p>  巫氏名医,用符咒的方法治疗病人,是一种道地的精神治疗,画符念咒是利用病人对医生的信心,以及病人自身的信心,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而已。 </p><p>  巫医不是很了不起,很可爱吗?他们哪里是西方漫画中的可怖巫婆呢? </p><p>  中国的医学,在祝由科以后,讲求的是:一砭,二针,三灸,四汤药,等到了吃药时,已是第四步的医法了。 </p><p>道家的生命学说</p><p><br/>  前面说到道家的医学,究竟道家医理是怎样演变出来的呢?让我们先看道家的生命变化图吧! </p><p></p><p>  乾卦是阳能,是生命的开始,乾卦的内卦是怀胎时期,外卦代表了出生后至十六岁(女十四岁)。从这个表上,我们可以看到,男子十六,女子十四以后,就进入后天的生命。 </p><p>  《内经》上说,女子二七天癸至,即十四岁开始了后天的生命。 </p><p>  此后,在男十七,女十五岁即进入(女后)卦,每八年(女七年)阳爻变阴,变为另一卦,为辶豚,为否,为观,为剥。 </p><p>  剥卦尽头,男子五十六岁,女子四十九岁,那时的男女,虽然活着,但已是游魂的状态,按现在西方的生理学,是更年期,按道家的学说,生命已是最后的一阳将尽的边缘了。 </p><p>  如趁一阳未尽的时候,也可以说趁炉中的火尚有星点余存,赶快设法修炼,还可以有转机,请看道家的另外一图,修道的升华吧! </p><p>  道家的修法,就是依照宇宙间自然法则的道理,配合了药物。 </p><p>  在《内经》和《黄庭内景经》中,提到的有上药三品,是精气神。就是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的身体,一阳来复,生气就有了。 </p><p>  继续的努力,变为二阳四阴,再进步为三阳三阴,最后达到乾卦,恢复为纯阳之体,成为原始的青春状态。 </p><p>  如果已经到了坤卦的年龄,不是一切都完了吗?绝对不是,不过,我们确实要加倍的努力,才能恢复“一阳来复”的局面。 </p><p>可笑的采阴补阳</p><p><br/>  道家修身的学说,有一句是:取坎填离。 </p><p>  坎中满、离中虚,坎卦中间为阳爻,离卦中间为阴爻。 </p><p>  如果把离卦中间的阴爻,易之以坎卦中间的阳爻,离卦就变为三爻皆阳而为乾。修道的目的是反本归原为乾卦,所以就形成了取坎填离的说法。 </p><p>  岂知有些一知半解的人,以坎为阴,离为阳,就把取坎填离,解释为采阴补阳。 </p><p>  我们从《易经》的卦象,再看到道家以《易》为基础的生命之说,就不难明了取坎填离的道理,那只是一种学说的定理,并非是修炼的方法。 </p><p>  采阴补阳之说,其谬可知矣。 </p><p>大师邵康节</p><p><br/>  说到《易》,说到道,我们一定要说宋代的有名大师邵康节。 </p><p>  邵康节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精研《易经》道家之学。许多人都看过《推背图》,其中包括邵氏在宋代,以《易》的原理推论世界大事。 </p><p>  邵氏由道家医理,说到生命的本能,有诗如下: </p><p>  耳聪目明男子身(生命的奇妙), </p><p>  洪钧赋予不贫贫(生命的宝贵)。 </p><p>  因探月窟方知物(物质世界由动能而来), </p><p>  未蹑天根岂识人(宇宙生命来源不能把握,岂能了解人)。 </p><p>  乾遇巽时观月窟(天风(女后),可知生命法则), </p><p>  地逢雷处见天根(复卦,见到生命之本来)。 </p><p>  天根月窟间来往(如能把握到生命与宇宙的关联), </p><p>  三十六宫都是春(可得真正的不死永生)。</p><p>第三章</p><p>魏伯阳和《参同契》</p><p><br/>  自汉代以来,修神仙。炼丹道开始广为流行。那时,上古的阴阳家、道家及杂家的各种知识学说与方法,才真正地融汇在一起。 </p><p>  就连天文、地理,也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呈现了新的面目。 </p><p>  东汉的魏伯阳,是历史上著名的道家,他所著的一本书,名叫《参同契》,在中国文化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p><p>  这本《参同契》,揉合《易经》、《老》、《庄》,及神仙炼丹法于一炉,称为千古丹经之鼻祖,是中国科学原始的基本要典。中国养生生命学的道理,也都包括在内,唯其中隐语甚多,外行人读之颇为费解。《参同契》中引用《易&#8226;系辞传》所说: </p><p>    法象莫大乎天地, <br/>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p><p>  前一句的意思是说,自然界里的法则,以天地为最大。下一句则是以日月为喻,说明人体气血的循环,就像日月在宇宙间运行一般。 </p><p>  两汉的医学及炼丹,皆以《易经》的阴阳与五行八卦的原理为依归。也就是说,五行的说法在那时已经开始了。有人也认为五行之说并非上古开始,只不过汉代的伪造而已,但是以所使用度量衡的标准来看,可能两汉以前早已存在。 </p><p>《易》是研究两性之学吗?</p><p><br/>   “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p><p>  这是从《易经&#8226;系辞传》中节录的一句。 </p><p>  所谓“乾坤其易之门邪”,对医理来讲,是指后代的时候,以易为基础,对人类生命加以计算,并研究针灸与十二经脉的关系。 </p><p>  由此而引出了十二辟卦,我们在下一段详细说明十二辟卦,现在顺便说到一个笑话。 </p><p>  有人著书立说,认为《易经》只不过是研究两性问题的学说而已,他们的理由也是根据《系辞》中的这一段。 </p><p>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这不是分明说男女两性的生殖器官吗?再看《易经》之中,到处都是阴阳,甚至阴爻阳爻也都成了性的象征。所以说,这些人的结论就来了,《易》是研究性学的。 </p><p>  可是我们要明白,“物”在当时只作“东西懈释。因为《易经》的用语,被后人借用,后人的后人,难免又将祖父比孙子了,这也是中国文化上的麻烦事。 </p><p>十二辟卦</p><p><br/>  十二辟卦是什么? </p><p>  辟是特别开辟的意思,而十二卦代表了生命乃至宇宙的消长。根据乾坤二卦所辟的卦,就叫做十二辟卦(其中有关节气之划分,是以中国大陆中原为标准)。 </p><p>  十二辟卦中,各卦经管一方,就像是诸侯各管一方一样,所以又称为诸侯之卦或侯王之卦。 </p><p>  在这十二辟卦的图中,由内向外分别是: </p><p>  (1)卦名。 </p><p></p><p>  (2)卦象。 </p><p>  (3)十二地支所属之月令。 </p><p>  (4)律吕。 </p><p>  (5)二十四节气。 </p><p>  在这几项之中,我们先要谈一谈律吕。 </p><p>音乐历法和律吕</p><p><br/>  律吕是中国音乐的一个名词,看到音乐与历法及气象有了关系,难免使许多人大吃一惊。 </p><p>  实际上律吕是表示宇宙气机的变化,同时说明了音律及历法的关系。 </p><p>  中国的历法,本是一科专门的学问,也是一部气象学。历法是从黄帝开始的,那时用的是阴历,但以太阳的行度为基准。 </p><p>  到了夏朝,就以寅月为正月(现在农历的正月)。 </p><p>  商汤时代,以五月为正月,为一岁之首(现在农历的十二月)。 </p><p>  周朝则以子月(现在农历的十一月)为正月。 </p><p>  孔子删《诗》、《书》,订《礼》、《乐》,对于历法则仍采用夏历。 </p><p>  中国一向是以历法天文学享名世界的,但是现在却落后于西方国家。以台北之大,在校学生之多,仅有的一个圆山天文台,几乎要被改成儿童游乐园了。怪不得台湾的孩子,在外国连北斗如何开始都不认识,其他国家的孩子为此大感诧异,认为天文历法本是中国人的特长,想不到台湾孩子连北斗星都不认识。可叹!这也是题外之话。 </p><p>  在十二辟卦中,我们所看到的十二律吕,各代表一调。这十二个音调,与人体的十二经脉甚有关系。 </p><p>  这些音声是如何开始的呢?原来在黄帝的时候,一位乐师伶伦用昆仑山解谷所产十二根竹管并排起来,一端整齐,一端则阶次长短不齐,在竹中置入葭灰(即以芦苇烧成的灰)。 </p><p>  将这些竹管埋入空屋中的地下,不齐的一端在下,齐的一端在地面。 </p><p>  当气象变化至一阳生时,即“地雷复”卦,冬至时,第一根管子中有气冲出灰飞,吹起了黄钟的宫音。 </p><p>  这个黄钟之音,正说明了土地中的阳能,在一定的时间,向外放射。 </p><p>  人体的气脉,也像地球中的气机一样,随着气象的变化而动。 </p><p>  许多西方的朋友,认为中国的音乐难懂,不易引发感受。因为中国的古乐是不平均的自然律,而西方音乐是平均律,比较适宜合奏的关系。(此节可参考《人文世界》一卷八期及二卷一、二期《律吕浅谈》) </p><p>  下面就要分别解释十二辟卦中的每一卦了。 </p><p>诸葛亮借东风 十月</p><p><br/>  囗坤卦,亥月,节气立冬小雪。 </p><p>  这是全阴之卦,天地间之放射能,此时已全部吸收入地,但阴极则阳生,所以在十月立冬后,必会有小阳春,有一两天风转东南,当年诸葛亮借东风,就是通晓《易经》气象的道理,知道十月立冬之后,西北风一定不会天天吹,根据气象的推算,有一两日必会刮起一阵东南风,所以故作玄虚,筑坛祭风,反正一日借不到的话,二日三日下去,早晚可以等到东风。果然被他等到,大破曹操五十万军。 </p><p>  曹操大败之后,闭门读《易》,研究到《周易》蛊卦的“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和立冬时,正值坤卦当令,其中有一阳来复的道理,哈哈大笑,悟出了东南风的道理。五十万大军的损失,才读懂了《易经》,代价真不能说不大呀! </p><p>冬令进补 十一月</p><p><br/>  囗复卦,子月,节气大雪冬至。 </p><p>  到了十一月,一阳来复。在卦上已看到了一阳之象,现在是阳火之始,地球所吸收的太阳之能,又开始向外放射了,这个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胃口不错,消化能力也好起来了。冬至开始,正是人人高喊冬令进补的时候,一点也不错,复卦早已告诉我们了。 </p><p>春快来了 十二月</p><p><br/>  囗临卦,丑月,节气小寒大寒。 </p><p>  现在的卦象,已有二阳了,虽是在十二月,可是春已暗中来临,地球内部的放射能已渐升高,变化遂将透出外部了。 </p><p>三阳开泰正月</p><p><br/>  囗泰卦,寅月,节气立春雨水。 </p><p>  这是三阴三阳的卦,天地间至此时,地球已经是全部阳能充满了。这是春的开始,生命就要出土了。 </p><p>大地惊雷 二月</p><p><br/>  囗大壮,卯月,节气惊蛰春分。 </p><p>  春雷动了,这一声空中的巨响,惊醒了冬眠蛰伏的动物们,现在纷纷吐出了口中的混土,恢复了活动,这就是惊蛰的意义。卦象已呈四阳之象,阳能到达地面上了,植物也都开始了生长。 </p><p>清明时节 三月</p><p><br/>  囗囗卦,辰月,节气清明谷雨。 </p><p>  阳能已上升到五爻,天地间只有一点阴气残余,现在的阳气正是最充足的时期,清明扫墓、郊游,天地间充满了新生,到处欣欣向荣。 </p><p>燥烈的纯阳 四月</p><p><br/>  囗乾卦,巳月,节气立夏小满。 </p><p>  现在的阳气已达饱和点,物极必反,阳极则阴生,四月份太乾了,使人发问,白天也最长。到此为止,均属阳能的活动,称为六阳的上半年。 </p><p>喝一杯雄黄酒 五月</p><p><br/>  囗(女后)卦,午月,节气芒种夏至。 </p><p>  在纯阳的卦中,最下面生出了一阴,湿气在内部发生了,现在是一年中阴的开始。南方的黄梅雨,常会下个不停,天地间阴的力量又在暗中滋长。端午节吃粽子时,不要忘记喝一杯雄黄酒,驱散一下体内的潮气。 </p><p>夏日炎炎 六月</p><p><br/>  囗辶豚卦,未月,节气小暑大暑。 </p><p>  二阴生,暗中已有凋零的意味,麦子已经收割了,象征一年中的生发季节已经过去。可是外表上,天气是炎热的,虽然内部衰相已经很深,但大地中仍有一爻阳能,利用它,另一季的农作物得以生长。 </p><p>鬼节的祝祷 七月</p><p><br/>  囗否卦,申月,节气立秋处暑。 </p><p>  三阳三阴,秋天到了,天地的外部又要开始了明显的转变,虽然热,但是秋高气爽。到了下半月,夏天已全部结束,秋收开始,天气即将转凉,那些可怜的孤魂野鬼,以及家中作古的祖先亲友们,现在也该做一个生活的安排了吧!七月十五日,让我们诚心地祝祷他们,祈求他们有温暖舒适的生活准备! </p><p>仲秋赏月 八月</p><p><br/>  囗观卦,酉月,节气白露秋分。 </p><p>  秋的收割已经完成了,落叶纷纷,天地间呈现了一股肃杀之气,因为阴爻已到了外卦。秋收冬藏的工作都已准备好,夜晚也已有露水下降了。八月十五的月亮多么明亮,搬出来丰收的枣子、花生、玉米、毛豆、地瓜、梨子、核桃,让我们吹着洞萧赏月,合家团圆作乐吧。 </p><p>秋风扫好落叶 九月</p><p><br/>  囗剥卦,戌月,节气寒露霜降。 </p><p>  天地间只有一丝阳气存在了,生命至此,阳能已剥到尽头,马上就要完了。深秋的风,吹卷着,满地落叶纷飞,树枝上已变成光秃秃的,除了那些耐寒的松柏之外,如果冬衣还没有备妥,可能会忽然受冻了。 </p><p>剥复之际生命的法则</p><p><br/>  前面所谈的十二个月,是地球的生命法则,缩小来说,一天的生命也是如此。一日之中的十二个时辰,也以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戌亥代表。 </p><p>  这个生命的法则,与人的生命法则是一致的,都处在剥复之际,以十二的一半,六为分野,六阴六阳。 </p><p>  到了第七,就是另一个开始。所以,在《易经》上称为七日来复,人体的变化也是这个法则。至于病情的变化如何,也要注意到时间的因素,中西医尽皆如此。 </p><p>孔子的《春秋》</p><p><br/>  在一年之中,有时是夜长昼短,有时是夜短昼长,但是在春分与秋分时,日与夜是平均的,同是一样的长短,没有差别。 </p><p>  孔子著了一部《春秋》,为什么古人称历史为《春秋》,而不名之为冬夏呢? </p><p>  原来孔子也是采用春分秋分之道,在历史的眼光中,必须以“持平”为准则,所以就取用了《春秋》作书名。 </p><p>五行是什么</p><p><br/>  看见了五行这两个字,好像我们要开始算命了。不过,算命的确也是根据天地间的法则。五行是天文的代号。一方面是抽象的原理,一方面也是实际的应用。 </p><p>  《易经》上说:“天行健”,行就是动的意思,《易》的基本原理是说,一切都在运行不息。 </p><p>  有人说西方文化是动的,东方文化是静的,不知是根据什么。我们姑不论西方文化的好歹,只证明中国《易经》的文化,是生生不已,一切都在不停地进行着。 </p><p>  究竟五行是与《易经》同时开始的,抑是在汉代开始的,说法不一。但是,汉代时期对于抽象理论科学的建立,极有成就,是一个不可抹杀的事实。 </p><p>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它们代表了宇宙天体中五个星球:金是太白星,木是岁星,水是辰星,火是荧惑星,土是镇星。 </p><p>  这五个星,加上太阳与月亮,称为七政。 </p><p>  太阳与月亮是经星,五行之星是纬星。 </p><p>  这些星球的放射能,影响了地球,地球当然也在放射能,而影响其他星球。 </p><p>五行的意义和作用</p><p><br/>  木代表生发的功能,在人体代表肝。 </p><p>  金代表破坏性及坚固的本体,在人体代表肺。 </p><p>  水代表了冷冻,在人体代表肾及大小肠。 </p><p>  火代表了挥发功能,在人体代表心。 </p><p>  土代表了中和之性,有中和金术水火的功能,在人体代表脾胃。 </p><p>  依照综卦的道理,一切事物都有一种相对性,凡是有好处的,一定也有缺点;有害的,也必有其利益的一面。五行的本身,也是如此,所以五行是相生相克的,它们相生的次序如下: </p><p></p><p>  实际上,四川、西藏乃多金之区;东部生长茂盛;北方天寒,冻结较久;南方则气温较高。 </p><p>头痛医脚</p><p><br/>  了解了五行的相生相克的道理,就会明白中医不是头疼医头的原因。 </p><p>  一个人感冒咳嗽了,肺部有了麻烦。肺是金,要想帮助金增加力量,必须先去扶助上,因为土能生金,土是脾胃,所以说一定要同时调理脾胃,并顾及到肾水及大小肠。 </p><p>  事实上,金(肺)有毛病,一定会连累到土及水,所以肺有了咳嗽,胃气绝对不适,肾气也受肺金的影响,而引起耳鸣。 </p><p>  中医的理论根据了五行,在治疗的时候,要找到病源之所在,彻底的治法,所以不是头痛医头,而成为头疼时,反来医治其他的部位了。 </p><p>天干地支</p><p><br/>  说过了天体中的五个星球,这五个星球的放射,对地球不断地发生干扰,这个干扰的性质,就定名为天干。 </p><p>  虽然五星是由金木水火土五个代表,为什么天干变成十个呢?因为五行不够说明天干的阴阳全部意义,所以,每个由两位来代表,这十个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们代表的意义如下: </p><p></p><p>  地支共有十二,就是前面说过的子五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p><p>  十二地支代表了地球本身的放射能,与天干交互作用影响,而形成了天地间变动的法则。 </p><p>  十二地支代表了一年的十二个月,在十二辟卦中已说到了。 </p><p>  十二地支同时代表了一日的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有两小时。 </p><p>  十二地支同时也代表着十二个不同的年代,在天地间不停地运转着。 </p><p>  十二地支与十天干配合,每六十年循环一个周期,称为六十花甲。六十岁的老人,也称为花甲老翁。 </p><p>  天干地支是一门伟大的学问,这门学问,对物质文明而言,是超然独立的,所以中国以往的年代,不论人事的兴衰、帝位的转移,一律采用干支为年的代表。 </p><p>  天干地支所代表的宇宙,道家称为“造化洪炉”。人类在这个洪炉中,不过是一点点渣子而已,所以人死了,称为“物化”或“羽化而登仙”。 </p><p></p><p>  在这个八卦图中,包括了天干、地支、方位、五行及人体内脏。由中间的对角线,看出了对面相冲,只有土在中间协调。 </p><p>  《易经》的道理是,立场相对、性质相反、等则相冲。 </p><p>气脉与穴道</p><p><br/>  看到了五行,以及人体的内脏也以五行来代表,不禁想到了《内经》中的一句话:“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p><p>  照生理解剖学看来,肝脏分明在人体中的右边,而肺又是两叶,藏在胸腔内的左右两边。 </p><p>  那么,《内经》不是在胡说八道吗? </p><p>  绝对不是的! </p><p>  “肝生于左”,《内经》并没有说肝生“在”左,这不是部位的解释,而是气脉流动的解释。 </p><p>  中国医理注重气脉的问题,肺的气脉就是从右边流动出来的,以后再详细说明。 </p><p>  五行、干支、气脉穴道,对医理及针灸都有直接的关系。最近看到电视上的介绍,荣总的医生以针灸协助拔牙,已有百分之七十的成效。可惜会点穴的人太少,否则成效将更为显著。 </p><p>  许多人的病,事实上都是穴道受伤。身体偶然碰了一下,似乎探一揉就好了,却不知道那里的穴道已经受伤,气脉渐渐不畅,三年五年,就发出了病象。 </p><p>读书人的三理</p><p><br/>  中国的文化讲究作人作事的一切道理。 </p><p>  其中最要紧的一项是孝道。 </p><p>  所以读书人要通三理,即医理、命理和地理。 </p><p>  命理是混合在医理中的,都以五行为依归,在医治病人的时候,如果知道病人的八字五行,就可以明白病人体质的弱点,对于治疗的帮助是很重要的。 </p><p>  一个为人子者,父母的命不能不知,由命知道父母衰旺的进展和变化,父母患病要知道医治,父母百年之后,更要知道地理,选择适当的地方安葬。 </p><p>  所以,这些观念交织成的中国文化,认为读书人要通三理。 </p><p>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每一种学问,都包括在中国的一切学问书籍之中,它们像织布机上的经线与纬线,都织在一起。只要多读书,一定会涉及到这些学问。 </p><p>  也可以说,这些学问的源头,都是一个,只要一通,不自觉地就三通了。</p><p>第四章<br/>  继续研究下去,根据中国医学的哲学部分为原则,也就是以理论的基础为研究的方针。 </p><p>  至此,应该先放弃《易经》的关系,而以五行干支为研究的重点,因为阴阳与道家合流的阴阳五行,以及干支,正是医理的最基本思想,在医书之中,充满了五行干支,如果不弄通干支阴阳,想读通医书是很困难的。 </p><p>驺衍是否胡诌</p><p><br/>  在战国的时候,齐国有个鼎鼎大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名叫驺衍(历史上另有邹衍,并非一人)。 </p><p>  这个驺衍也是位阴阳家,在那个时候,他的弟子极为众多,到处都欢迎他去讲学。 </p><p>  他的见地不同凡响,对于所谓世界的定义,他首倡一种见地,把世界分为九大洲,中国不过是九大洲之一罢了,名为赤县神州,在那个时候,说出了这样的话,许多人都骂他胡诌、诞妄。 </p><p>  这是集成阴阳学说的一位大师,而阴阳家的五行、天干、地支等学说,后来成为医理的基本原则。 </p><p>我们的小天地</p><p><br/>  道家称宇宙是个大天地,人身是个小天地。 </p><p>  撇开生命的来源不谈,道家认为人的生命作用,与天地是一样的,先从既有的现象来说吧,《内经》上把一个人身归纳为二十六部分,都与天地的法则相配合。 </p><p>  比方说:人的头,圆圆的,在整个人身的顶上,就像天一样;而我们的脚在下,平平方方的,像地一样。 </p><p>  我们的双目,闪闪发光,不是天地间的日月吗? </p><p>  七窍再加上下体的两窍,恰如天上九洲。 </p><p>  人有喜怒的时候,就像天地之雷电。 </p><p>  我们的四肢,就像一年的四时,如此配合共为二十六,比之天地: </p><p>  头 天 </p><p>  脚 地 </p><p>  左眼 太阳 </p><p>  右眼 月亮 </p><p>  九窍 九洲 </p><p>  喜怒 雷电 </p><p>  四肢 四时 </p><p>  五脏 五音 </p><p>  六腑 六律 </p><p>  寒热 冬夏 </p><p>  十指 上古之十日(十日称旬) </p><p>  十二肋 十二时辰 </p><p>  夫妇 阴阳 </p><p>  三百六十五骨节 三百六十五天 </p><p>  十二关节 十二月 </p><p>  膝肩 高山 </p><p>  腋腘 深谷 </p><p>  十二经脉(十二经水) 江河 </p><p>  卫气 泉气 </p><p>  毫毛 草芦 </p><p>  卧起 昼晦 </p><p>  齿牙 二十八星宿 </p><p>  小节 地上小山 </p><p>  高骨 山石 </p><p>  幕筋 林木 </p><p>  (月困)肉 聚色 </p><p>  (人有时不生育,地有时不生草) </p><p>  以上是《黄帝内经》的二十六人身形象,配合天地之形,这种说法是否有理?或者有牵强之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魏晋以后的思想。 </p><p>十个太阳的故事 </p><p><br/>  在前面人身与天地二十六形象之中,说到了上古时候的十日,十日就是十个太阳。 </p><p>  在上古的神话书中,也有一个故事,是说上古的十个太阳,后来被后羿射掉了九个,只剩下一个,使天地间的温度降低了些,植物才能够生长,适合人类的生活。 </p><p>  总之,不论如何说法,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是处在太阳系中。 </p><p>  但是十个太阳的说法,却吻合着佛教的宇宙观与世界观。 </p><p>  在佛教的世界观学说中,以包含了一个太阳及一个月亮的星球系统为一个世界的单位,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太阳系中的地球。 </p><p>  可是,在无限的宇宙中,却有许多许多类似我们这个太阳系的星球世界。以什么为多的代表呢?就算十吧!干吧!万吧! </p><p>  一千个太阳系,称它为小千世界。 </p><p>  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 </p><p>  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大千世界。 </p><p>  所以,在三千大千世界中,人比沙都小了,宇宙是如此的宽阔无垠,说太阳有十个,不过是微微形容一下罢了。 </p><p>  然而,上古的十日,正是对无垠宇宙的一种说明。 </p><p>彩色有声有味电影</p><p><br/>  不论人身是否与天地配合得一模一样,人类的躯体,不可否认的是有声有色,有气有味,就好像七彩玲珑的有声电影所表现的一样。 </p><p>  如果用五行的方法,配合性质来表明一下的话,就可以列出下面这张简单的表:(见128页) </p><p>  看了这个表,才知道我们每人的小天地,真的五花八门,多彩多姿,色香味俱佳的一具肉机器。 </p><p>  在这个巧妙的机器中,最玄妙的一样东西,就是其中的气。 </p><p>气功是什么玩意儿</p><p>  大家都听到过气功治病吧!真正的气功的基础是什么? </p><p>  原来学道家的人,早已发现六个字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六个音对人体器官健康的影响。 </p><p>  这六个音就是所谓的六气: </p><p>  嘘、囗、呵、吹、呼、嘻。 </p><p>  那些修神仙的道家人士们,清晨的时候,面对东方,在生气升发的那段时刻,发出这六声,引通体内的气脉。 </p><p>  当发此六音,不是大声吹叫,而是轻轻地,声音的大小以自己可以听见为准,一直练习,每次作到腹中无气时为止。 </p><p>  用针灸治疗无效的病人,采用这种气功的治疗,发现颇为有效,因此演变出了气功治病或健身的方法。当然,方法并不如此简单,另当别论。 </p><p><br/>音乐可以治病吗</p><p>  看见前面的表上五脏配合了五音,前两次我们也说到了律吕(音乐)与五行内脏的关系,证明音乐与人体是有绝对的关联的。 </p><p>  就拿西方的医术来说吧,也早已证明了音乐对人类的影响,对动物的影响,在鸡舍中放某种音乐,可使鸡多下蛋,牧场中的音声可影响到乳牛的产量。 </p><p>  说到我们人类,有些音乐使我们沉沉欲睡,有些会使青年人舞个不停。 </p><p>  所以西医早已采用声音的治疗,而最早的中国医书,时常提到的音色,也就是以音声的方法治疗病人。 </p><p>  至于道家,有时根本不用吃药的方法,而用音声使人身体好转。 </p><p>颜色对病人如何</p><p>  根据五行与颜色的表明,至少由病人的颜色,可以判断出他身体的病况,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p><p>  再根据这个原则发展下去,颜色对人的影响就很大了,所以颜色与声音一样,都被用作医疗方面考虑的因素和方法,近代的西方医学,也同样注重颜色的治疗。 </p><p>  由目前的实际现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证明,道家以音、色配合人身的器官,是绝对正确有理的。 </p><p>青菜萝卜和《本草》</p><p>  在前面五行的表上,有五味与内脏配合,提到五味,我们就要读一读《本草》(本草就是药用植物)了。 </p><p>  根据此种可信的传说,最初编的《神农氏本草》之中,只包括了七十多味药品,经过历代的研究,实验增添,《本草》逐渐在增多,不仅是项目的扩大,而且是范围的扩大,青菜萝卜、童便、人粪,统统都已进了《本草》的纲目之中。 </p><p>  明代的一位名医李时珍,将各项药品分类,重新编订名为《本草纲目》,可说是一本最有价值的中医药物学。 </p><p>谁认识“人”字</p><p>  要说起医学,真是一门了不起的大学问,几乎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还要中通最要紧的一门学问——“人”。 </p><p>  先替“人”字看一看相。 </p><p>  左撇是阳,右撇是阴,一阴一阳构成了人。 </p><p>  再看看我们这些人,从人中以上,两鼻孔、两眼、两耳,岂不就是坤卦吗? </p><p>  从人中以下,一张口,外加下体的另两孔,就是三个阳爻,构成了乾卦。 </p><p>  所以人是地天泰卦,就是平衡的意思。 </p><p>  就算是这个说法是一个笑话吧!要认识“人”的确不易,而要作一个医生,最基本的条件是要认识“人”。 </p><p>  中医之医学有一个说法:“医者意也”,要头脑聪明,将呆板的原则,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对付灵活变动的“人”,所以,医是智慧之学。 </p><p>  中医的头一步,了解病情,诊断病人,要由四个字入手。 </p><p>望闻问切</p><p>  这是谁都知道的,但这四个字到底包含些什么? </p><p>  望——看相术 </p><p>  清朝有一个才气纵横的名医,名叫陈修园,对于所谓“望”,有诗一首如下。春夏秋冬长夏时,青黄赤白黑随宜。左肝右肺形呈颊,心额肾颐鼻主脾。察位须知生者吉,审时若遇克为悲。更于黯泽分新旧,隐隐徽黄是愈期。 </p><p>  这一首诗说明了由外表诊视病人的原理与方法,就是说人的气色可以与四季同样,与颜色配合,以断病情。面颊上左边气色灰暗表示肝有病,右边灰暗是肺有病,如果心有病的话,额头颜色必会反常,肾病表现在颐处,鼻子呈现了脾脏的毛病,如果各部位气色与时序相合则佳,如果逢到克制当然不吉,颜色的不佳则愈旧愈久愈劣,如果面现微微的黄气,则证明胃气上升,是病愈之兆。 </p><p>  所以所谓“望”,是用看相的方法,察究病人的病情,其中还包含了看舌苔等等,及一切眼睛可以观察到的因素,来判断病情。 </p><p>  闻——听病人的声音 </p><p>  根据五行生克,及五脏六腑的配合,用声音判断病人的情况。 </p><p>  肝病出怒声,容易发脾气,轻易动怒的病人,一定是肝有病;若常自喜笑,那么他的病一定是偏重于心脏方面。 </p><p>  脾病则多思虑,除了一般过度用脑,神经有问题外,得病时,比平时思虑还多。 </p><p>  肺病忧悲爱哭泣。 </p><p>  肾病多呻吟,转身弯腰起身坐下,浑身疼痛,常发哼唷之声,必是肾病体弱。 </p><p>  实际上,从声音分辨病情是颇为困难的,关于这方面以后还要作较详细的说明。 </p><p>  问——病人自己的感受 </p><p>  给病人看了相,注意到了病人声音的变化,现在要问一问病人自身的情况,与自己的亲身感受了。 </p><p>  关于问的范围,陈修园也编好了要点: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p><p>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人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脉要参机便。 </p><p>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言告儿科,天花麻疹虔占验。 </p><p>  由于这几句要点,可知古代中医的治闻,对病人事先也要经过严密的审察,等于现在的全盘检查,同时已对“人”有具体彻底的了解,才好下诊断,所以中医内科是全科的医生,包括了小儿科、妇科等。 </p><p>  切——诊脉 </p><p>  诊脉是最深奥的一门学问,事实上,这是需要长久及多方面的实验,才能有所成就的,初学的人常从诊猪狗开始,试一试没有生命的脉,是怎么一回事,再来摸有生命的脉,什么猪呀狗呀,抓到了就要摸一摸它们的脉,其中的道理,陈修园有诗如下: </p><p>  微茫指下最难知, 条绪寻来悟治丝。 三部分持成定法, 八纲易见是良规。 </p><p>  胃资水彀人根本, 土具冲和脉委蛇。 脏气全凭生克验, 天时且向道从窥。 </p><p>  阳为浮数形偏亢, 阴则沉迟势更卑。 外感阴来非吉兆, 内虚阳陷实堪悲。 </p><p>  诸凡偏胜皆成病, 忽变非常即弗医。 只此数言占必应, 脉经补叙总支离。 </p></font>
发表于 2014-8-6 18: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2 01: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