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陆寿筠
现代人类面对着两大威胁:人们对自然不负责任的滥用引起的生态危机和世界上国际垄断资本对人们生活的统治引起的社会危机。前者表现在全球气候的变迁和不断增加的物种的消失,后者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恐怖分子暴力活动和不断上升的爆发全球核战争的风险。为了找出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和解决方法,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用来最有效的分析所有自然社会历史现象的广泛的世界观。幸运的是有一个可以概括为动态平衡多维整体的世界观,或者简称为动态——整体观。在各种文化中,西方和东方,都能看到这一世界观的表述,而在东方思想传统中它表现的最多,也最为典型。
动态整体观有三个方面:
1.“整体”指每个事物——来自于全部——包括我们人类可以观察到的最微小的存在物,从整个人类社会到所有的人类团体到个体的人,从可感知的实在存在物到想象的抽象的事物,每个事物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方面。这个整体不是一个机械的,静止的组成部分的拼凑,而各部分则是——
2.“动态平衡”,它的意思正如中国古人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42章)。万事万物都一直处于通过构成它的相对立的阴和阳的相互作用而由其内在的不平衡到平衡再由新的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特定时刻相互作用的情况决定该时刻下“整体”的性质,就社会事物而言,“整体”是相对独立且有自我意志的社会实体,反过来它又做为更大的“整体”的互相作用的组成部分。这种“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同时又是一些更大整体的组成部分”的二元性是所有存在物的特性。这种特性决定了所有事物的结构的多级形式,也为这个世界观的第三方面提供了基础———
3.所有存在物都是一个多维的整体。研究人类社会时,“多维”指观察社会内部相互作用的模式的方法的多样性,它包括各种各样的类似的组成实体(个人和社会团体)在各种水平下的相互作用以及属于不同层次的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哲学,政治,经济思想中(传统中药中也有,这里不讨论)的道法学派最好的体现了动态一体的世界观。这一世界观的三个方面(动态平衡,多维,整体)在老子《道德经》(写于2000多年以前)的哲学表述“道”中已经有所表现。这本书已为西方所熟知。这一世界观的三个方面中“动态平衡”是关键因素。达到平衡要通过包括整体和部分之间多种维度下所有实体之间各种水平所有方面的相互作用。本文不讨论这一世界观的哲学基础,而是将集中讨论中国古代法家如何通过一系列英明政策试图让各种关系达到平衡,如下表:
平衡的目标
政策&机构
与今日世界问题的关系
人与自然
(儒家和其他典型的中国传统思想学派共有的目标)
根据自然周期安排生产,保护资源被过早和过度的使用,消费上实行节制,资本使用和自然的承载能力相配合,以确保经济的持续和自然的稳定。
工业生产的逻辑违背自然周期并且已经浪费和破坏了无数的生活资源。把扩大需求和信贷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从凯恩斯开始就已经加速了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战争的掠夺——所有这些都危胁到人类的生存
农民之间经济平等
分配土地——在工业化之前的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并且对农民平等征税,例如,根据每个家庭的规模和劳力强度分配土地。
在今天的世界上,自然资源被少数有特权的人侵占,他们以大多数的人的极端贫穷为代价过着奢华的生活。
平衡做为生产者的
农民
和
商人
消费者
之间的利益
政府通过设立“常平仓(Regulatory Granary)”*控制粮食价格,以保护农民和消费者免受价格过度波动的损害——在中国历史上这一政策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由亨利·华莱士(美国前农业部部长,1933-1940年在任)发起,这一思想在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时予以采用,他从一本有关传统中国经济政策的书上获得这一思想。
联合国1942年曾赞助一项计划要在国际上应用这一思想,但是因为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反对被搁置了。
*“常平仓”,用来平衡市场,以前被有些人直译为“Ever Normal Granary”
国家内部各种商品
价格平衡
和
国际商品
价格平价
政府调节市场而不是儒家的自由放任政策或者计划/冻结物价政策。政府调控的方式是保持商品储备既是预防,未雨绸缪,也是货币发行的保证和物价控制的杠杆。调控的目标,除了国家内部价格的平衡,还有与国际商品保持平价,这是为了避免被其他政府或投机者利用或牟取暴利。重要商业企业为国家所有和足够大数量的商品储备是调控市场的前提。
垄断资本的对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的掠夺(廉价或白占)从殖民主义时代就已经成为今日世界面对的大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金钱权力
与
政治权力
之间的平衡
在认可商业对社会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商人的合理利益的同时,也要防范政府权力和资源被有钱阶层通过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和选择政府官员的考核制度来垄断(见下)。
资本,特别是垄断资本,同放肆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权力的结合是当今社会所有社会罪恶的根本原因。
权力结构的功能层次
和
政治平等原则的统一
官员的地位与通过社会功勋制考核出来的他的表现相一致:不论出身,而是根据他们对社会的实际贡献赐予高贵的地位和头衔,因此:1)政治忠诚/道德操守和专业能力本来分离的标准自然地统一起来,并且切实可以考核2)如果贵族因为表现恶劣或者违犯法律而失去他们的地位和头衔时平民有平等的机会去(获得公职)为社会服务。不同阶层的人有权利有所区别地获得属于整个社会的资源,由此防止这些资源被特殊利益集团所滥用。
相比今天世界上某些地方存在的名义/形式上的平等。在西方政治中,从中国学来的功勋制仅侧重用于招聘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而领导目前干部的选拔依据是他们对当权政党的政治忠诚。这种双轨制度不能保证给全社会提供忠诚有效的服务,而且不能防范社会的资源和政府权力被一少部分人所篡夺和滥用。
全体社会成员
平等监督下的法治
以上提到的所有意在使多维的社会关系达到全方位动态平衡的规则都依法律执行,具体由因为其贤能而被选拔出来并且一直处于全社会互相监督制度下的政府官员来实施。在全社会互相监督制度下,任何人,不管是谁,故意掩盖别人罪行也会受到惩处,因此每个人,不论平民或者官员,有权利也有义务按照法律去注意他/她周围的每一个人,包括那些社会地位比他/她高的人,并且当有人触犯法律时向官方报告。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这种连带责任制度也积极地在金融信贷系统实施。
在当代中国,也许还有一些其他国家,儒家的“亲亲原则”——同族的人互相保护——影响深远,根深蒂固,致使贪污腐败非常猖獗。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批判社会的原子观来补救,这种批判体现在小家庭集团的利益与政府大集团的利益的较量,法治与人治的较量。
大小国家间的平衡关系
和
征服与被征服国家之间的平衡关系
老子认为“天下”所有国家政府的统一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反对利用霸权进行武力占领。在他的《道德经》中,他阐述了古代中国“血与土地的统一”的原则,大国应当通过谦虚与尊重赢得小国的服从,小国也通过谦虚与尊重赢得大国的接受,而接受服从意味的仅仅是保护更多人民免受饥饿与痛苦的义务。因此,根据这一原则,一国的首脑在决定以武力占领另一国家时应该非常的审慎,这样做的唯一正当理由是为了实现正义。获得胜利的国家对待占领国的人民应该一视同仁:不准掠夺,不准欺压,不准奴役,也没有军队占领土地,而是纾解贫困,保留前政府的官员和军官,并让他们小心照看当地人的生活需要,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去工作,并且允许不同民族背景的人自由结婚,从而使人们愉快的留下来工作,相互同化,像一个真正的“大熔炉”。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华文明同化了如此众多的不同族群的人,包括来自北方边界的征服者和他们的后裔,还有犹太人——后者以最难被同化而闻名。
现代世界历史上有太多的掠夺,奴役,殖民统治,武装占领,经济剥削,政治操纵,欺压等等。在国际关系中,很多时候这些都是以推动自由,民主,经济发展的名义进行的,有哪一个不是呢?为什么不促进大国与小国的平等呢?为什么不推动建立一个处理国家之间(大国或者小国)的关系,处理涉及全人类社会福祉的世界事务的基本原则呢?为什么今人作得比古人不是更好而是更糟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