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7-11 10: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人之道 德厚明理
墨翟认为,国家施政的根本大计就在于用人,用什么样的人,有他自身的标准,“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墨子· 尚贤上》)就是人要富有好的品行,做事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兴利除害,要有很高的思想水平,能辨析事理,通晓治国的道理和方法。墨翟提倡选拔人才,各个阶层、士农工商不分亲疏贵贱,以贤能为标准。以贤能为标准用人,能使富贵人规范自己的行为,贫贱的人立大志,整个社会就会贤人多,不贤人少。在腐败的官场,有志之士多隐蔽。贤人在政治上没靠山,经济上没资源,虽有移山填海的本事,报效国家的大志,却往往得不到重用。墨翟希望小生产者能参与政治,改善自己的处境。“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变化中,权力和地位不是老祖宗的遗物,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争取的权利。这种争夺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公开化、社会化、法律化。春秋战国时期,是地主阶级发展的初期阶段,对政治的要求十分强烈,随着物质的积累和政治市场的变化,加上墨翟创造的舆论环境,地主阶级慢慢登上历史舞台。墨翟主张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是科学的名言,颠覆不破的真理。一个小人横行的社会能是什么样子,可想而知。这一点,古人做得不好,搞世袭血缘关系,使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走了两千多年。今天,我们的用人制度可以说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样没有做到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在官场上,往往是只见干部上,不见干部下,干到中间下的,多是被纪检监察机关提拿的贪污犯。墨翟在他的哲学著作中谈到“无故富贵,”就是让没有智慧的人治理国家。小人治理国家会乱国,庸人治理国家会误国。现在也是这样,哪个地方落后、社会混乱,那个地方的政权肯定不是掌握在贤人手里,不是平庸之辈,就是不肖之徒,我们只要稍作调查就清楚了。所以施政的根本是尚贤,无能、无德、无贤者不能参加国家政治,不能用小人、庸人管理社会。
亲近贤人 远离小人
中国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都十分强调唯才是举,人才兴邦。墨翟主张选用贤人要量能任用。“圣人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又说,“故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治邑。”(《墨子·尚贤中》)墨翟的这种科学合理使用人才的思想,今天仍闪耀着他的智慧的光辉。他批评了当时用人不合理的现象,“故不能治百人者,使处乎千人之官;不能治千人者,使处乎万人之官。”(《墨子·尚贤中》)无论是小能大任,还是大能小任,对国家都是有害的。墨翟还强调帝王将相要近贤人、远小人,如果王公大人之侧,都是一些不肖之徒围之左右,就会造成奸臣当道的局面。贤人得不到勉励,不肖之人得不到制止,世风败坏,江河日下。墨翟说:“是以人则不慈孝父母,出则不长弟。居处无节,出入无度,男女无别。使治官府则盗窃,守城则倍畔;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使断狱则不中,分财则不均;与谋事不得,举事不成;入守不固,出诛不强。”(《墨子·尚贤中》)
不拘一格选人才,古人为我们做出榜样。商初时的伊尹原是莘氏女儿陪嫁的家奴,为商汤烧饭做菜,商汤发现他的才能,一下子提拔他为宰相,接管天下政事,治理天下百姓。伊尹帮商灭夏,立下汗马功劳。傅说,穿着粗布衣裳,腰系绳索,在建筑工地当雇工,武丁得到他,选拔当三公,接管天下大事,传说他励精图治,缓和矛盾,安定民心,使国家大振。伊尹和傅说,当时都是奴隶,但他们一夜之间都成为国家的重臣,原因就是商汤和武丁把尚贤作为治国的第一大事。他们不分贫富、贵贱、远近、亲疏,只要是贤者,就提拔。墨翟说:“尧有舜,舜有禹,禹有皋陶,汤有小臣,武王有闳夭、泰颠、南宫括、散宜生而天下和,庶民阜。是以近者安之,远者归之。日月之所照,丹车之所及,雨露之所渐,粒食之所养,得此莫不劝誉。”(《墨子·尚贤下》)富贵而施仁政,国家安定,人民富足,太平盛世,举国欢乐。富贵而施暴政的,像桀、纣、幽王、厉王等,他们施政与百姓为敌,结果是国破家亡,遗臭万年。自古以来,统治阶级施政都把安民作为第一要求,民安则国安,国安则民富。总书记的“三个代表”思想,核心内容就是要代表群众利益,富民强国。现今社会,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由于两极分化,均出现贫困群体,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有自身素质的原因,也有企业改制等原因,不管怎么说,这个弱势群体已经形成。有的干部品行不好,怕穷人闹事,影响自己的前程,群众一旦有些过激行为,往往不加分析,动不动就说是受坏人指使操纵等。坏人操纵是可怕的,但因为我们的工作失误,损坏老百姓的利益,使老百姓有FZF情绪,这种情绪被人利用,那最可怕的还是我们自己。别人打不倒自己,就怕自己打倒自己。我们***人要不断反思,不简单从事。怕穷人,最后会怕出鬼来。自古以来,清正廉洁的干部都是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选人要选有群众观念的干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