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化石”和文化多样性■周华岚
海南的黎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因为偏于一隅,不少文化现象从远古产生,并有幸保留到今天。黎锦、树皮布、独木器……这些经过数千年沉淀的民族传统文化,许多都是被称作"活化石"的文化遗存。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活化石”正渐渐远离我们的视野。其中,黎锦工艺是最让人惋惜的一项。
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前不久,专家组对黎锦工艺现状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调查。结果不难想象,此次寻访到的100多人中,仍掌握黎锦纺、染、织、绣四大工艺的,仅有20余人。其中,最年轻的46岁,其余的几乎都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
申报项目调查报告中,有这么一段触目惊心的话:“如果说,五十年前黎族纺织工艺在黎族聚居的山区还呈现出片状分布的话,那么目前纺织工艺仅残存在几个孤零零的点了,以传统工艺制作黎锦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了。现在所能看到的多是从市场上购买的纱线和各种化学纤维材料织出的筒裙。也就是说,传承了几千年的黎锦工艺已濒临失传。”
更让人担心的是,所剩无几的掌握黎锦工艺的老人,也大多默认后继无人的现实。那些曾织出斑斓锦绣的织机,早成了堆在角落中的 “古董”。调查过程中,专家组只见到一位真正在自纺自染自织自用的黎族阿婆。
毫无疑问,从实用角度看,黎锦工艺以及其他许多古老的工艺,已经不能胜任最初的功能。
也因此有声音说,被历史淘汰的东西就该让它自然消失。对此,海南省民族学学者、省民族学会秘书长王建成认为,这是一种很可怕的观念。很多人都意识到生态要多样性,知道被誉为动物“活化石”的大熊猫的存在可以验证生物进化的漫长过程。其实,文化和生态一样,都需要可持续的、多样化的发展和延续,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样需要挽救、保护和传承。
黎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黎锦是她们独特的史书,浓缩了黎族的历史与文化。今天看来,黎锦文化传递的不仅是历史价值、工艺价值,还有不能忽视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王建成说,省民族学会今年在三亚举办了黎族服饰文化展,这些纯手工的民族工艺精品,引起很多参观者的兴趣。不但有人要高价收藏,甚至有人建议到外地展出。
可喜的是,近年来,黎锦工艺的保护工作逐渐受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关注。此次借申报之机,专家组也提出了抢救黎锦工艺的具体措施和保护计划:确定重点保护村、确认黎锦工艺传承人,记录、抢救和恢复制作工艺;建立重要植物原料生产基地;开设黎锦工艺培训班,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开展相关研究,着手编写《海南黎族纺织工艺》等。
王建成坚信,就像大熊猫一样,古老的黎锦工艺至今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不久的将来,当人们重新认识到这一文化的价值时,黎锦工艺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关链接:黎锦工艺
黎族传统纺织(黎锦)工艺是黎族人民创造的一项古老的文化。黎族的棉纺织工艺在宋元以前曾领先中国各民族一千多年,对促进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黎锦分为四大工艺:
纺。主要工具有手捻纺轮和脚踏纺车。手捻纺纱是人类最古老的纺纱工艺,这种工艺使用的工具为纺轮。
染。黎族可用多种野生植物染料染色,染色是黎族民间一项重要的经验知识。美孚方言区还有一种扎染的染色技术,古称"绞缬染"。先扎经后染线再织布,把扎、染、织的工艺巧妙地结合一起,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
织。织机主要分为脚踏织机和踞腰织机两种。踞腰织机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织机,与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使用的织机十分相似,黎族妇女用踞腰织机可以织出精美华丽的复杂图案,其提花工艺令现代大型提花设备望尘莫及。
绣。黎族刺绣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其中以白沙润方言区女子上衣的双面绣最为著名。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梁钊韬先生等编著的《中国民族学概论》这样描述双面绣:“黎族中的本地黎(即润方言黎族)妇女则长于双面绣,而以构图、造型精巧为特点,她们刺出的双面绣,工艺奇美,不逊于苏州地区的汉族双面绣”。
黎族织锦图案丰富多彩,多达160种以上。主要有人形、动物、花卉、植物、用具、几何图形等6种类型纹样。
龙被是黎锦中的一种,是在纺、织、染、绣四大工艺过程中难度最大,技术最高超的织锦工艺,它是历代向朝廷进贡的珍品之一。(海南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