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菩萨学处是生生世世的FORIQINGLIANG
菩萨学处不仅是此生的,乃至是生生世世的。所以受菩萨戒时,很多人都会流泪,这就可以证明你过去发过菩提心、受过菩萨戒。
甚至我们这一生能来做人,相貌还不错,福报也还可以,人缘也挺好,根源就是你过去发过菩提心、做过菩萨,所以生生世世的命运都不错;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受过菩萨戒的人走到哪里都遇到菩萨,结婚找一个菩萨伴侣,生个孩子也是菩萨。这就是受菩萨戒、发菩提心的正报和依报。
而且小乘的戒律此生死了就没有了,大乘的戒律是生生世世跟随着我们,一直到成佛的。我们此生受菩萨戒,就在菩萨戒的莲花中长养我们的生生世世,直至成佛。
02/佛的金刚宝戒之体FORIQINGLIANG
什么叫大乘?大乘不是形容词,是客观存在的、是广大无边的金刚体性,这是佛所持有的。所以我们受戒时,本师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弥勒菩萨为我们作教授、羯磨,然后十方诸佛、十方菩萨给我们作证明。
虽然从因地上来说,一个因地的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都是叫分证这个金刚体性的,但是我们受金刚体性的对境是佛,佛的金刚宝戒的体性是圆满的,所以我们众生可以随根性而感发不同的戒体,或下品戒,或中品戒,或上品戒。
受菩萨戒就像我们值受佛的金刚宝戒之体,从得戒的方向来说这也算是顿法、大乘顿教。因为我们如果没有受这个戒,我自己修到这个程度,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就像一只蚂蚁要爬来五台山,那可是不容易的,如果蚂蚁爬到你的身上来五台山,那就不一样了。
大乘有圆、顿之教,智者大师非常重视《梵网经》,就是因为《梵网经》就具有《法华经》的大乘圆、顿特征。这就是我们汉传佛教、大乘佛教有别于其他教法的、最殊胜的法,这些法就把佛的威德彰显于这个世间,能救众生、能救世界的。
03/真正地请佛住世FORIQINGLIANG
既然我们所悟的跟三千年前佛陀在金刚宝座上所证悟的、乃至佛行一切处的真实义谛、佛陀的无上体性之身是相同的话,那么此时此刻,住持僧宝就把诸佛的真实义谛现前到这个空间里来了。
所以,一个寺院如果能传菩萨戒、能讲菩萨戒,实际上就是真正地请佛住世,有了这个殊胜因缘,佛陀就现在这世间了。
不仅仅造寺院、塑佛像,还有思维、讲解佛的甚深义理、佛的甚深功德、佛的殊胜行径,甚至诸佛的金刚性体,这就是诸佛现前。从理论上也是,我们受戒、或者出家人做羯磨法的时候,释迦佛陀都是现前的。
04/不负己灵故FORIQINGLIANG
我们凡夫也可以因为佛法而变得不同。我们一定是凡夫吗?生命一定是短暂的吗?如果我们体悟诸佛的智慧,智慧的生命是短暂的,还是永恒的?是生灭的,还是无漏的?是永恒的,无漏的,这就叫即生成佛。
是身,还是心成佛?心迷了,就是凡夫;心觉了,就同于诸佛。所谓“相随心转”,心如果是正报的话,就会影响我们的这个身,外在的一切依报都会转。
在佛法里才有永恒的生命,因为众生需要,所以佛法的生命永远活在这个世间。但这需要我们众生懂得识别,要知道佛法的宝贵,正如《金刚经》里说“凡夫非凡夫,是名凡夫。”凡夫是真实的吗?在佛法里答案是否定的。
佛法就如点金之棒,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只要有佛光照耀的地方,众生的心就会被照亮,“凡夫非凡夫,是名凡夫”就开始在我们的生命里起作用了。
不学佛法,不知道我们可以超越凡夫;学了佛法之后,甚至觉得做菩萨都有可能了。所以,我们求受菩萨戒,首先就是因为“不负己灵故”。心很神奇的,我们甘愿让自己的心是黑暗的、痛苦的、烦恼的吗?愿意让自己这个宝藏一样的心放垃圾吗?学佛法、发菩提心就是给心灵装上真正的宝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