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智慧不败FORIQINGLIANGWisdom生命最终的意义就体现在智慧上,只有智慧才能超越生命的困境。在佛陀的时代,佛陀亲自介绍了中国五台山是文殊菩萨为这个世界的说法处。几千年过去了,五台山依然屹立着,所以文殊菩萨在佛经里也被称为“不败者”。什么不败?智慧不败。生命最终的意义就体现在智慧上,只有智慧才能超越我们生命的困境。生命的困境是一定的吗?三维空间的障碍是真实存在的吗?这要看从什么角度出发。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就是井口那么大,是因为它没有跳到地面上看天空;小溪水觉得自己很好,是因为它还没有融进大海洋。所以,从智慧的角度来看我们生命的困境,只是不同的认知产生了不同的人生局限性。当提升智慧的时候,这个局限性自然就化解了。所以,佛陀来到人间,只谈如何给我们智慧,不谈给我们多少物质。甚至偶尔跟我们讲——众生真的是这样吗?《金刚经》讲“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多么精彩地直指生命的本质。
02/ 谦卑的姿态FORIQINGLIANG眼睛看到的现象是真实的吗?你给它起的名字是真实的吗?仅这方面就与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所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高度重合。
当我们主观地去认知宇宙真理的大道的时候,就已经偏离了客观的大道;当我们再把它表述出来的时候,又再次偏离了。所以,这个“道可道,非常道”里面的三个“道”字就有三个不同的层次。“道”的标准答案,是第一个“道”字;我们非常努力地想去认知它、表述它,是第二个“道”字;我们每个人就像月亮一样在每滩水里所折射出来的月光,是第三个“道”字。“道”变到“可道”,这就是我们人类对“道”的认知,它跟真正的第一个“道”的层面一定是会有误差的。如果我们知道这个,就能学会谦卑——我们既是“道”的追随者,又了知我们对道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人类需要这种谦卑的姿态,我们中国人说:“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句话是具有谦卑的姿态的。佛教能够跟中国本土文化的思想相互融合,能够“中国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共通性。一个知道自己生命的困境、又具有这种谦卑情怀的人,不仅会帮助别人超越这种困境,也不会让别人陷于这种困境。就像苦命的孩子早当家一样,一个饱尝人间冷暖的人,他的生命一定会有温度;知道自己局限的人,就会知道生命该往什么方向发展。所以,佛陀所有的讲法,首先肯定每个生命都有佛性,只要有佛性就都能成佛,这就是尽最大可能性告诉我们——生命都可以如此完美。
03/ 福慧两足即为佛FORIQINGLIANG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苔》的诗,是七百多年前袁枚写的,小如苔花,盛开的生命力跟牡丹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每个人既需要谦卑,也不需要自卑。“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生命可以是不同的,每个人头上都是有青天的,每个人头上都是有真理的。如果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既回归了东方的文明,也与西方文明找到了和谐点。西方文化认为一个人是具有原罪性的,这与东方的谦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社会能够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美好的互动。所以,我们通过儒释道的学习提高自我修养,一定会赢得全世界的尊重。这很重要,因为我们的第一属性是人,要把人性的光辉发挥出来。要恢复人的修养、道德,我们还是要重新回归到这个古老文明的系统来汲取智慧的加持,人性达到最圆满就是佛性,福慧两足即为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