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修奢摩他之外,从暇满义大难得开始,经过整个下士道、整个中士道、上士道前面的七因果、自他交换,然后生起慈心、悲心、菩提心。为了使菩提心坚固,我们修愿菩提心的誓言、承诺,再进一步的修菩萨行,受菩萨戒,然后再修菩萨行里面的六度,一直修到六度的后面观,都要观修。这么长阶段的“观”,最后真正以般若波罗蜜智慧度的力量来成佛。
所以从暇满到止观整个道次第的法来说,除了静虑或者奢摩他以外,其他都是观察修。所以这里讲 “ 唯除习学静虑波罗密时,此诸一切皆为观修 ”其他都是观修,观修的意思就是观察修。其他都是那种观察修的阶段,就是头脑要动,要观察、分析,要非常认真的思考的意思。奢摩他就是心要安注一个地方。除了奢摩他以外,没有一个阶段是不需要头脑思考的。
所以我们很多人认为修是什么都不想,静静的在那里坐着。其实不管修什么,修行几乎百分之九十都要用头脑思考。奢摩他也是一种修行,但是不可以说它是主要的修行,修行的里面百分之九十多都是要用头脑思考,而且头脑要非常清楚、非常敏锐,在这样子当中才能修。静静地坐,不是所有的修行都需要,它只是一小部分,而且不是究竟。
因为以戒、定、慧来说,慧是定的目标,定本身不是究竟,真正主要的是慧,以慧的力量来要成佛。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菩提萨埵”即菩萨们,他们依靠般若波罗蜜多的缘故,然后“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盘。”所以这都是依靠智慧的力量来成佛的。没有说靠戒的力量和定的力量,而是慧的力量。所以戒和定是慧的一个前提而已,有了慧之后就像我们平常的比喻,船到彼岸之后就不要了。所以戒和定就是慧的前提,有了慧之后戒和定就没有必要了,就像很多成就者好像他们的行为都是乱七八糟,他们就是已经到了彼岸之后,这些都不用了,他们已经到更高了,所以那些都没有影响,所以它不是究竟,这个我们也要了解。
很多人认为好像修行是只有静静这样的想法,所以他这里特别强调一点,除了这个之外,所有的修行都是要观察修。这个意思就是当时也有很多人认为:好像修行是一种不需要头脑灵活思考,只需要静静安住一个地方,这样就是真正的修行,不可以这么说!因为刚才讲了,要用智慧的力量来对治烦恼,定的力量不是对治烦恼,只是暂时离开而已,说的不好听的话是逃避。
智慧是真正跟烦恼对治,烦恼就输了,所以烦恼的境怎么来,智慧都不会输的。所以智慧来对治烦恼,智慧一个一个对治烦恼,从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样,“揭谛 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莎婆诃”就是这么来的。所以都智慧的力量。所以认为修行就是一种静虑波罗蜜或者打坐,一种静静的“坐”,有这样想法的人现在也不少。有可能这个比较简单一点,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难,要用头脑思考就有些辛苦,而且我们面对的是烦恼,然后要跟它斗,要动脑子,那有点难。烦恼一想我们就没有办法跟它斗,变成跟它走了,那就更苦了,没有办法跟它斗起来,所以就选择不用智慧了,实际上这是不对的。
实际上应该是:智慧的力量才是真正的法,真正能够对治烦恼的法!因为很多人有这种想法的缘故,所以《修心日光论》的造论者虚空祥在这里特别强调:除了静虑波罗蜜之外,所有的修行都是观察修,都是智慧修。这里是总的说明,应该这么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