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546|回复: 0

青岛:老人在日军炮楼住了55年 打通弹孔装暖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31 14: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11月17日,青岛,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永安路39号,有一座圆柱形的三层小楼,建筑四周随处可见大小不一的窗户,与周围的楼房相比,这座建筑颇具特色。如果不是看到小楼的墙外装着空调外挂机,很难想像这就是一栋居民楼。说它是居民楼,其实也不准确,据了解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日军炮楼,它建成于1938年。孙从孝一家已经在此居住了55年,一开始炮楼连一块完整的玻璃都没有,后来几经改造,再后来就借着弹孔钻出了暖气管道,通上了暖气。

  孙从孝今年69岁,是地地道道的青岛沧口人,父亲曾在当时的电业部门工作,单位有职工宿舍。出生后,孙从孝就随家人住在一间20平米的平房里,一直到他十几岁的时候,才有机会搬出去。“家里还有爷爷奶奶,人口越来越多,小房子住不下了,父亲单位就给安排了新的宿舍。”那个新宿舍,就是这座建成于1938年的日军炮楼。

  1962年,孙从孝一家正式搬进炮楼,拥挤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生活条件并没有太大改变。“这之前是个食堂,烟熏火燎弄得内墙黑漆漆的一片,我们自己动手打扫。这还有个特点,冬冷夏凉,夏天舒服,到了冬天冻死人。”为了保暖,到了冬天一家人就挤在三楼的瞭望台里睡觉,8平米的瞭望台打上吊铺,中间生个煤炉子取暖。

  转眼间到了1964年,孙从孝参加了工作,在当时的国棉八厂做保卫工作。手里有点工资了,作为家里的老大,孙从孝开始慢慢地改造炮楼,先是在三楼隔离出了一室一厅,而后又改造了楼下的公厕,居住条件这才慢慢改善。“那时候,弟弟妹妹们陆续参加工作,有的也慢慢地搬出炮楼,住进了宿舍。”

  “这是我,后边站的都是我的弟弟妹妹们,我母亲左边是我妻子,我是家里的老大。你能想象到吗?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们全家十几口人,都住在这座炮楼里。”指着40多年前的一张全家福,孙从孝记忆犹新。

  1975年孙从孝成家了,妻子魏爱琴是服装厂的工人,结婚以后也住进了炮楼里。魏爱琴笑着说:“没想到,我们的婚房竟然是炮楼。”婚后两口子生了一儿一女,炮楼的三楼成了他们的四口之家。那时候老孙一个月工资不到40元,妻子魏爱琴的工资只有32.5元,两个人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着家中老小。居住条件改善,但在生活上还是一样艰苦,吃得最多的菜是白菜,冬天的时候一个月能吃400斤,新衣服舍不得买,往往是破了就打补丁。

  时光荏苒,一眨眼到了90年代,孙从孝作为厂里的老员工,分到了一间大小不到20平米的楼房,住习惯了炮楼的老孙一家,并没有搬出去。工资涨了,收入高了,又分到了房子,老孙一家的生活迎来了春天。因为炮楼的墙体太厚,石头墙最厚的地方72厘米,尽管周围的老楼早就通上了暖气,但炮楼里始终没通。2012年,当时在有关部门的推进下,老孙借着墙上的弹孔,在72厘米厚的墙上凿开了暖气孔道,给炮楼通上了暖气。

  “这张照片是我和老伴在泰国旅游照的,这个是在海南旅游……”崭新的相册里,都是孙从孝夫妻俩这几年去外地旅游拍的照片。退休后,老两口用攒下的退休金报旅游团,玩遍了全国各地,还去过东南亚。妻子魏爱琴说:“现在条件好了,儿子女儿也都成家立业了,我们要趁有时间,把年轻时想去但没去成的地方全都走一遍。”

  2015年,孙从孝单位分得的楼房拆迁,他家分得了50万元的拆迁补偿款。老两口拿着这笔补偿款,在李沧区环湾大道附近买了一套新房子。说起新房,孙从孝打心眼里高兴:“真没想到,我都这个年纪了,还能住上电梯洋房。”今年年初,完成装修后,老两口正式住进了新房子里,平日里养养花、遛遛弯,时不时地除去旅旅游,他们的生活过得很滋润。

  虽然有了新房,老两口还是舍不得炮楼。每个星期,他们都经常回炮楼里住几天,跟老邻居聊聊天、喝喝茶。

  如今,孙从孝的儿子一家三口仍在炮楼里居住,同住在炮楼里的还有另外两家人。掐指一算,炮楼里已经住过老孙家5代人了。可以说,炮楼见证了孙从孝一家的生活变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15 13: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