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2-7 12: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 医师不带情感的面对医院里的生老病死以降低自己内心的焦虑,是一种情感隔离。医学院有个胆小的女生在外科实习手术时,因为太过共情,不能情感隔离,接连两次在被麻醉的病人肚子上划过白痕,这在初学的医科大学生里很常见,到训练有素地区分处理工作和情感的关系,总有一个阶段。不过情感隔离绝非冷漠无情,忽视病人的主观感受。现在的很多医生却已经发展到麻木不仁的境界了,彻底隔离了对病人的共感,也就是高医生今天说的换位思考。
情感隔离,正常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隔离时间过长,容易变傻、变麻木、无情无义。所以,既不能没有隔离,也不能完全隔离。过度(不足、过多)的情感隔离都是不好的。不过,人活着的过程就是一个变得麻木的过程,把自己的身体资源、智力资源、情感资源全部耗尽,人就会死去。
与理智化相比,情感隔离是去隔离情感,不让情感出现,而理智化是有情感的,情感是用理智化来表达。“我知道我很爱我妈妈,但是我不能表达。”这是情感隔离;“我恨我妈妈,但是,我明白,我妈妈很关心我、为我很操劳。”这是理智化;正常或理想的状态是“我恨妈妈……”流泪了。
(2)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
是指在体验、评论冲突的话题时,就事论事,不带有相应的情感色彩,从而避免了由这些冲突引起的焦虑。理智化会过分使用抽象思维或概括化思维来处理个人情感上的苦恼或心理冲突,表面上看起来情绪稳定、情感不强烈或者表现出与事件不相应的情感,情感平淡地描述自己的欲望、动机或不愉快、痛苦的经历,好象是在说别人的事,愿望也不会付诸于行动。其实是不愿意接受现实,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其内心的不快乐或痛苦被掩盖了。其目的是为了在情感上让自我脱离压力事件,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或境遇,为了避免与人发生亲热的感情而对非生物给予太多的注意,或者为了免得表达出内心感情而去注意外界现实,或者为了避免感知整体而去注意无关的细节。强迫思维和行为也包括在内,虽然它们也可被认为是某种形式的内心置换。合理化是与情感隔离有关的防御机制,是强迫症患者常用的防御机制。
理智化、合理化、转移、压抑、隔离、仪式与抵消、补偿及魔术性思维的防御机制虽然互不相同,但它们通常伴随发生,成群出现。
合理化与理智化有某些近似之处,但并不相同,由于两者之间有过渡形式。理智化是将丰富的情感内容用书本知识来表达出来,但是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情感内容,但是来访者不敢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内心。合理化这种防御机制远比理智化更为常见。也很少有人是从来不使用合理化这种防御的。合理化指为自己所不能接受的观念和情欲找一种合理的解释。合理化所采用的“理”,属于常理或人之常情,往往带有明显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的色彩。例如,“谁不要名利?”、“哪有猫不吃鲜鱼的?”、“中国有几个雷锋?”等等,合理化的特点在于只要自己觉得合理就行,不像理智化那样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穷究性,也不企图完全掩盖或抹杀某种情欲。过分使用合理化的人,很可能会在人际交往中发生困难,因为明明他没有理却还要强词夺理,使别人很难于跟他亲近或和睦相处。
把个人的一切不幸和痛苦完全归之于客观原因,避免反观和体验自己的内心活动,从而冲淡内疚和耻感的痛苦,这是理智化的一种表现。当然,避开精神上的苦恼不谈,完全归因于身体(包括大脑)的疾病,对病本身忧虑重重,有过多不必要的担心害怕,转移这种防御机制也起着作用。相对转移来说,理智化主要是对长期冲突的防御机制。
强迫症病人用抽象思维掩盖其心理冲突,是理智化的一种常见情况。G.E.Vaillant(1992)认为,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内在的转移。当然,要将观念与情感脱节,观念留在意识之中,而感情却已告消失,压抑是不可少的机制。理智化没有失去真实的自己,是压抑了自己的情感。
理智化的人常被一种特殊的行为理论所激励,看励志书的人就是典型的运用理智化防御机制的人。不断地用各种各样的术语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男人比较多的使用这个防御机制。男人相对于女人来说,是进化的不是很好的动物,所以女人能更加勇敢地接触自己的情感,但是男性呢会觉得如果过多地接触自己的情感就不像一个男人。所以男人要不断地学习心理学、宗教和哲学来理智化,来防御自己的情感体验。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知道很多的哲学术语,读很多的书等,这实际上是在防御自己的情感。经常和习惯于使用理智化这种防御机制的人往往有其人格的特殊之处,他们的父母亲大多是缺少温情而喜欢讲道理且要求严格的人。
理智化的一种表现是专注于思考“人事"的因果关系,几乎完全忽视人的动机和目的。这是神经症病人在与医生交谈时最常见的一种表现。病人反复询问下述问题:他的病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病?诊断是什么?有没有可能是现在医学还不清楚的某种罕见的怪病?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消除病因而根治他的病?大脑或其他器官有没有尚未查明的器质性病变?也许病变在分子或原子结构里,以致现有的仪器无法查出?这种药的药理作用是什么?有什么副作用?等等。同时,病人拒不谈他的心理。
理智化与隔离这两个防御机制现在被相当多的高层人士所采用,也是中国大男人们在面对情感问题时常高高打起的一个“幡儿”。理智化是这么个范儿:当你跟他扯感情的事儿,他就跟你谈“宇宙”、“顿悟”、“升华”;当你跟他交流世间感悟的事儿,他跟你谈“人权”、“虐囚”、“民主”……总之,听上去头头是道,可总给你理智到骨子里、讲理到没理讲的份上那么种很觉得自己不够智慧的感觉。因为一旦谈到情感问题可能给人际关系带来的亲密感是他所要回避的焦虑。隔离是这么个范儿:人家饿了喝水,人家热了就看书;需求与表达不沾边,保持的就是一个让你摸不透的神秘感。因为一旦饿了吃,热了扇就落了俗套,就跟你一样了,那就不得不融进人群,这个感觉令他焦虑。所以说,手淫会导致与人隔离,因为自己把自己搞定了,没有对他人的需求,也免去了与人合作的焦虑。
理智化实际上是一种浅思考与不愿深入,在心理咨询中,常见这样的求助者。
【案例:谈自己的痛苦犹如说别人】记得那是在大学里面接的一个案例。恰好,那天我安排咨询师学员旁听我的案例。被咨询的学生,在探讨她的幼年如何被性侵犯,成长中如何去忍受痛苦,现在回忆时又如何感觉到痛楚。可是,从头到尾,最让我纳闷的是,无论是性侵犯还是更严重的事情,所有的描述她虽然说得都是自己,可是却是微笑着表白;每次蹦出一个让我都咯噔一下的词,她等我反应,我看到她的微笑,我都茫然该表达我的吃惊还是该赞叹她的大度。虽然发生在她自己身上,却好像在描述别人的事情。我感觉不到她的痛苦,感觉不到她想解决的冲动,甚至我都猜测会不会她早就有所准备或说过无数次,再加上今天知道有外人(指我带的咨询师)。隔离,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隔离”?
如果一个人不能解决自己的痛苦,也无力或做过了努力,最后终于失败后。她决定放弃自己的努力,那么最好的疗伤方法,就是将那段痛苦隔离。忘掉那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去触碰,不去提起。久而久之,这些事情再次被翻出来时,她找不到真实的感觉。甚至会让然觉得,貌似在说别人的事情一样......
【案例:咨询师说啥我都是有,态度可好嘞】这个案例很难表达真切。我还是换个现实中的事情,比如咨询中我说我发现你很压抑,求助者说,对,我很压抑;我说我发现你不擅沟通,求助者说,没错,我不擅于。我说你不...她说我是...发现没,她统统承认。理智的让我竟然没有了继续深入的愿望。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好无聊都,呵呵!多好的求助者,我说的她都承认,那我来干嘛来了?她需要咨询师吗,需要这个咨询吗?心理开始翻腾这些想法。终于明白,原来她的“理智”是在防御。我会发现这样的回答,让我没有了继续剖析下去的愿望,不仅是不想,更有点不愿。你看人家表达的那么到位,一定自己早就做过思考,如果我还继续剖析深入,岂不是太不识相了?可是,这种理智,正是求助者的防御机制。你不妨试探下问,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了自己需要成长的方面,请问你为之做过什么具体的努力吗?答案如果是否,这便是防御!她把这样的问题停留在表层,是一种伪接纳。如果他真的接纳自己问题,就不需要咨询了,呵呵,是吧!这些制造矛盾的因素,要不然消灭,要不然接纳,不存在第三种。
检验求助者的“理智”,往往使我们搞懂一些糊涂的东西。看似很配合你,看似都明白,看似态度很好,但背后隐藏着不可知的东西往往很大,很深,甚至求助者没勇气说或者并不想告诉你。检验求助者对于事件的合理态度,往往可以一眼窥探她问题究竟有多严重。严重的问题,往往并不是表达出来的程度;而是那些没表达,或者轻描淡写过去的。一个经过性侵犯的人,如果自己意识到了,她可能表现的如此大度吗?我不禁想问。就好像“刻意伪装”其实没有“无意识伪装”更严重一样。当问题已经变成了朝夕相处的习惯或行为模式,改变起来就必须要深入骨髓了,要慢火。一旦形成人格的东西,轻易是很难让当事者愿意与之分离的。这个时候,不要跟她理智地对话,你会发现你说不过他的。要用体验,谈感觉,谈正常下的,大多数人的感受。让她去对比,去让她自己体验,自己哪里与别人不同。鼓励她表达真实的感觉,你可以因为性侵犯而变得歇斯底里,可以表达愤怒,这些都是正常人能接受的态度。最大的愤怒是被压抑的,而不在爆发里。爆发至少还表明不愿控制,而压抑则表示无需爆发了,爆发是无用的还爆啥子嘛!
做个咨询师也同样。一个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人,很难做的优秀。若习惯压抑真实的感受,渐渐你也失去了体验求助者真实的感受。一个优秀的咨询,可以真切体验到对方,并在合适的时机共情或治疗;而这个所谓“合适时机”,首先自己要有对事件合适的体验,不过分也不要不及。
理智化是一种比隔离更好的防御机制,即为了抑制感情和冲动,不去直接地体验她们,而是对其仔细地思考。在反复的思考过程中,对自己的感情加以逻辑解释,于不知不觉中去除与想法连接的感情,避免了冲突,阻止由难以被容纳的冲动引起的焦虑。如丧母后无法抑制悲痛的儿子专注于葬礼仪式或待客言辞等,以减轻悲哀的程度就是理智化的表现。在分析时间里罗列精神分析的理论也是为了阻止内在感情的理智化防御。
(3)固着(Fixed)
固着是指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滞在某一性心理发展水平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者“受到挫折”未能满足会导致固着,固着将导致无法正常或完全地进入性心理发展的后一个阶段。五个阶段分别为口唇期、肛欲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期。即某一个阶段力比多受到某种原因的阻碍而没有得到合理释放而潜伏卷曲于某一方面,这部分没有得到解放的力量在其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因此造成身心的一系列问题和障碍等。一个阶段满足太多则力比多在这一阶段不愿意离开;而如果满足太少挫折和焦虑就伤害了未来的发展。早期精神分析的工作是将这一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的力比多释放出来,使其满足而得到症状等的解脱。
口欲期:自出生至1岁左右。该时力比多贯注于口唇、口腔活动,婴儿从吮吸母乳中不但获得必要的营养,而且也获得极大快感。婴儿吃饱奶后的甜蜜入睡,与女性获得性乐高潮后的入睡状态相似。婴儿不仅从吮吸乳汁中获得快感,并且对其他口唇、口腔活动也极感兴趣,他们经常从吹泡泡、咀嚼东西等活动中取乐,还喜欢吮吸手指、把手头能拿到的东西放在嘴里。弗洛伊德认为,在幼婴期性的表现主要是追求躯体方面所产生的快感,并无性意识与交媾意愿,他称之为“自体性满足”。如在口欲期遭受到心理挫折,力比多则可能发生固着;如果在以后的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直至成年期)遭遇心理挫折时,力比多亦可能退行与固着于口欲期。口淫症等皆属于力比多固着于口欲期的表现。
肛欲期:自1岁至2岁左右。此时,幼儿可从排便与控制大便潴留中获得快感,即肛欲满足。如果在该时受到心理挫折,或在后来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直至成年)遭遇到心理挫折皆可退行并固着于肛欲期。
生殖器期:自2岁至4岁,此时力比多转移贯注于幼儿尚未发育的性器官,他们通过玩弄或刺激外生殖器(如夹腿摩擦或触碰椅脚)而获得满足。不过,这只是幼儿的一种性游戏而已,不应对他们进行过于严苛的责备,以免造成心灵创伤,导致他们对性产生罪恶或恐惧感,以至成为成年后性功能障碍的根源。
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认为, 在人的性心理发育过程中, 幼儿性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可停滞不前, 这便是固着。其固着处多是性欲得到满足、感到快乐的阶段, 即使一次纯粹偶然的经验也可能形成固着,使性心理不能继续发展成熟。
有一位高中生,这位高中生一见到女性穿过的尼龙袜就兴奋,并且经常用偷来的尼龙袜手淫。咨询中发现,问题的根源是小时候有一次他姐姐用自己的尼龙袜给他手淫。性心理发育的另一个危险便是退行。性心理尽管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有了成熟的性生活,一旦遇到客观现实的阻碍或其他精神上的创伤,增高了的性兴奋无法得到正常的宣泄和满足,便只好另寻出路,退回到已经过了时的固着处,寻找已经放弃了的对象,以求得到宣泄。
虽然心理发展与生理发育在人生的前二十年是一个逐步的不间断的过程,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明确地区分各个发展阶段,例如: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和成人期四个阶段。人一般都是相当稳定地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然而,进展有时也会停止,人停留在原处,不能登上更高一步阶梯。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生理发育中,我们便称之为发育迟缓:发生在心理发展中,我们便称之为固着。
固着是又一种防御焦虑的机制。固着者看到前程危险或艰难,不敢迈出下一步。大多数儿童在上学的第一天都有某种担忧;同样,青少年对于第一次约会都有某种不安;中学生或大学生都对毕业怀有一种既担忧又期待的复杂心情。实际上,任何人面临新的冒险都有某种焦虑。人在离别旧的熟悉的世界而进入新的陌生的世界的时候所经验的那种焦虑,叫做分离焦虑。假如分离焦虑过分强烈,人往往不肯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而固着在旧的生活方式中。
固着者惧怕什么呢?是什么危险阻止了心理发展中的前进势头呢?主要的危险是不安全感,失败与惩罚,不安全感是一种思想状态,是由于人感到自己无能对付新形势的要求而产生的。他感到由于新的形势对他要求太高,结果将是痛苦的。对失败的恐惧与不安全感相似,只是多了一种恐惧,即失败会招致嘲笑。失败有失于人的尊严(自我理想)。最后是对于惩罚的恐惧。这是最严重的恐惧。假设有一个试图独立的孩子正在形成与家庭无关的兴趣和依恋。他这样做意味着他对家庭以外的人和物正在产生爱恋。这孩子有可能不敢做出上述的对象选择,因为他担心,假如他把自己的爱施于外人,他的父母就会以不再爱他相报复,他又不敢肯定新的对象选择能否补偿他将失去的爱。一旦不能,他就会落得孤苦伶仃、无人保护的下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这是进退两难的局势。斗争的结果便决定着他是前进还是停留。如果他曾经历过父母的惩罚,他很可能选择停留。
具有讽刺意味然而又是千真万确的是,儿童对父母的依赖大多是出于恐惧而不是爱。如果儿童坚信父母对他的疼爱绝对可靠,以往的经验告诉他父母绝不会抛弃他,那他很可能固着在一种幼稚的阶段上。
固着除了发生在对象选择中,还可能发生在人格结构与动力的发展中。有些人老是停留在愿望思维中,有些人怎么也学不会区别主观世界与客观现实,也有的人在严厉的超我或儿时的恐惧中生活着。有些人固着在某一防御机制上,使之成为他们的整个人格中心,有些人则停留在冲动行为水平上。固着种类繁多,程度也不一,它妨碍着人的心理潜力的充分实现。可是几乎每个人都由于恐惧而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心理发育迟缓,即固着。
注:关于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可参看本站亲子教育专栏:《儿童心理发展系列之一:弗洛伊德性心理与人格发展理论》 一文。
(4)利他(Altruism)
“替代性而建设性为他人服务,并且本能地使自己感到满足。”(Valliant)个体通过自觉的不图回报的利他行为,获得社会赞赏和他人感激(无意识动机),最终获得自我的满足。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说:“和利己主义相反,利他主义和它的区别是缺乏性满足的需求。”弗洛伊德描述了“因为其他人的利益而引退”的过程,这意味着一个人为了别人的利益放弃自己的冲动或利益,这些自己的冲动或利益对他来说是可恶的,接着他通过认同的方式获得一种替代性(vicarious)的快感。
安娜•弗洛伊德在其书中有句话说:“利他源于我们心里的邪恶(Altruism comes from the badness in our hearts)”。她举了个例子来说明:
有一个贪婪的、野心勃勃的老处女,她最大的愿望是穿着漂亮的衣服,有许多的孩子,实际上,她没有孩子,衣着破旧。但她很积极的帮助她的朋友结婚,帮他们挑选衣服,乐于照顾其他人的孩子。“看上去她自己的生活已经排空了利益和欲望,她活在别人的生活中,而没有任何她自己生活的体验。”实际上,这种机制包含了对冲动的投射,类似于“与攻击者认同”(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ggressor),但接着又出现了分裂(dissociation),她对一些人认同,这些人被选中作为被禁止的欲望的宿营处。这里出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为谁放弃我们的原始冲动?安娜•弗洛伊德解释说:“也许禁止的欲望在别人那里,这种观念足以暗示自我,这里有一个投射的机会。”“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替代者曾经是妒忌的对象。”常见的例子还有女人们为丈夫放弃自己的事业。
安娜•弗洛伊德对利他者表现出的勇气深感敬佩,但同时不留情地指出,利他者设法得到的乐趣不是专有的替代性的快乐(not exclusively a vicarious pleasure),但是包含着放弃自己的理想的达成,提供了一种伪装的、一定量的原始冲动的满足。因此,有许多其他的利他形式,如受虐。
弗洛伊德的忠实弟子Valliant说“利他与投射和发泄的区别在于,它为别人提供的是真实的而不是想象的好处。它与反向形成的区别是,它让应用者至少部分地得到满足。”Valliant又说:“利他包括良性的建设性的反向形成、慈善行为,以及对别人的报答性服务。”
社会学家认为,利他的原因,可能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交互性规范是社会交换的基本原则。
某人看到小孩就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与之接近。假如她想办法去从事一种工作,如去幼儿园做保育员或者幼儿教师,就可天天与小孩子在一起,照顾小孩,满足自己的兴趣。同时,又对孩子们有好处,可以说是利他作用的表现了。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从事社会福利工作的人员,往往也是应用利他作用的机制既满足自己又满足他人的。
利他在对象有一定选择性,被帮助者与利他者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或更有吸引力的人,更容易让人产生利他。
利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无条件的利他,一种是有条件的利他。无条件利他行为相对地不受社会的奖励和惩罚的影响。但可以预期,无条件利他服务对象是利他者的最近亲属。随着这种亲属关系的疏远,无条件利他主义越来越少见了。有条件利他行为,实质上是自私的。“利他者”期望从社会上为自己或其亲属获得相应的补偿,其利他行为是往往是一种是有意识行为。但不是所有的利他行为都是防御机制,雷锋、白求恩的利他行为至少有一部分是在意识层面下的信念的指引下做出的行为。
利他是一种真正的防御机制,还是一种生物本能,心理学、社会学仍有分歧和争议。但从心理咨询角度讲,如果能有助人求助者心理健康与人格的完善,常会建议求助者采用一些利他行为。如依恋关系未满足的求助者,会建议他们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来获得心理能量,事实证明,是很有效的。
--------------------------------------------------------------------------------
七、总结
每个人心里面都会有一道心理防御墙,这道墙非常非常的坚固。利是:能保护好自己的自尊心,不让自己的心理崩溃;弊是:让人无法理性的对待问题,无法做出最好的决定,更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激烈冲突。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观念”,这个观念有时后早已伴随了自己10多年甚至20几年,简单地说:人会认为这样应对是对的,自己觉得舒服的,自己能承受的。就算是重客观理性的利害分析后,事实告诉自己这样应对不正确时,甚至是弊大于利时,人们都不会对此动摇,还会为自己的行为,围绕“自己的观念”来进行辩护,弗洛伊德把其称为心理防御。
前面讲过,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ego)的功能,所以,我们采用的标题叫“自我防御”机制。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并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是防御,或称为自我的防御(defense of ego)。防御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它们主要是针对能引起个体焦虑的欲望和攻击性。一般来说,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
按照佛洛依德的理论,心理防御机制是人因为有些个跟社会规则冲突的想法,于是心里着慌,科学说法叫做心里有焦虑。那你的“自我”就玩了些小花样,为的是让你不焦虑。这些小花样就叫心理防御机制。人非草木,总不免有些本我欲望是社会不容的。这“社会”在你脑子里有个代理人,就是弗洛伊德说的超我。超我整天板着脸检查你的思想是否健康,自我压力很大,所以就把很多本我欲念逼得藏身潜意识不见天日。但是藏起来不等于消失了,它们憋着一肚子气总在潜意识里涌动鼓噪,虽然没能明目张胆的跳出来表演,但它能让你隐隐觉得自个有点心事藏那儿呢要给人知道了咱就混不下去了,这就不免让您有点惶惶不安,学名叫做焦虑。那咋办,您的自我就给采取了一些措施,就是我们说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虽然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至少形式上它能掩盖症状让你不焦虑啊。所以这个心理防御机制就有了存在的理由了。
其实通俗地说,所有的人都用“防御机制”将痛苦的感情和记忆排斥于意识之外,那些正在进行心理咨询的求助者也不例外。可以说,防御机制是用来使自己适应来自心理内部(内驱力或超我)或心理外部(外在世界)的应激(stress)状态的。在我们的实际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防御机制是造成阻抗的一种重要原因。所以作为心理咨询师来讲,对防御机制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
防御机制和个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防御机制是人格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人们会在无意识中以习惯化了的某种防御机制来应对心理危机和焦虑情景。因此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自己和别人的习惯化的心理防御机制,那么消极的防御机制对人际关系的消极影响就会减少,如果我们自己能够有意识地多使用积极的防御机制,无疑会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
本我的冲动与自我之间存在着内在冲突,就神经症或心身疾病而言,冲突并未得到良好地处理以适应冲动和自我,如果冲突过强或自我无力应对,冲突就会被以“潜抑”(repression)的方式成为潜意识的成分。尽管潜抑将不可承受的冲动从意识的层面驱逐出去,但它不能保证确保其无害,被潜抑的冲动总会找到返回意识的表达之路,此即为神经症及心身疾病的伪装形式,这个伪装就是防御机制。这样的伪装或症状,可以保护他们免于强烈的不快乐的情绪情感,如无法忍受的焦虑、抑郁或负疚感、羞耻感。
这些不快乐的情感体验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形成和积累,婴儿由于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维持他们对满足的需求,他们需要成人的帮助才可解决殊如由饥饿、干渴而产生的紧张,他们还存在着对亲近、温暖和爱的欲望加以满足的需求。这些需求未能及时满足时,他们常常会陷入无法控制的创伤性情景中。如果身体为兴奋所充盈,婴儿视这种体验为“原始或自动性焦虑”。以后,他们在面临即将发生的危险时,以往的这种自动性焦虑又会出现,这时,它以低强度的焦虑形式出现,作为一种信号,引发抵御不可承受之紧张的防御行为。
在儿童的早期存在着四种主要的焦虑形式:
1. 害怕失去能满足他们基本需求的客体,通常为母亲,孩子害怕冲动(如饥饿)得不到处理,陷入不能满足的无助感中;
2. 害怕失去客体的爱:孩子虽然能够确认他们的母亲或其他重要的提供他们生理需求人就在身边,仍存在着对这些人的爱的不确定感;
3. 以后,男孩出现阉割焦虑,这也同样出现在女孩身上,在男孩,它意味着害怕失去阴茎,或害怕阴茎受到伤害或被其他强大的男性所控制;对女孩则意味着害怕被剥夺女性的特征,如女性器官或代表女性魅力的特征被毁灭。
4. 在所谓的“超我”或良知(3-5岁)被建立起来后,焦虑则为负疚感所取代,这是指向良知的自我焦虑的特殊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良知的警示功能显示出避免强烈负疚感引起的痛苦的倾向。这些痛苦包括特别的内在的不悦:害怕失去自尊或害怕失去内在的愉悦感、保护感以及安全感。在良知方面,这一焦虑被内化,危险因此被整合成为属于人格的来自内部的成分。真实的外部惩罚虽以焦虑的方式被感受,但我们不将此称为真实的负疚感,因为这一恐惧不能与其他倾向下发展出来的焦虑信号相鉴别。
这些在儿童时期非常常见的焦虑也同样出现在以后的生活中。它们均可在心理神经症中出现。区别在于神经症性焦虑及现实性害怕的危险来源不同。真实的危险威胁来自于外部的客体,而神经症性危险则来自于本能的需求。焦虑与神经症之间的紧密关系来自于自我保护自身不受本能冲动威胁的事实,这与抵御外界真实的危险是一样的方式,即借助于防御机制而逃逸,但从此启动了神经症的过程。
尽管存在着许多不同的防御机制,每个个体实际上应用的却并不多,它们只在内部危险出现的情景下自动开始工作。如果我们在面临特殊的挑战时启用了这一特别情景下的防御机制,我们可以推测,该防御机制也将会为该个体在其他很多情景下所惯用。这就提供了治疗师理解病人的重要途径,如果在自由联想中出现了阻抗,通过上述的观点,我们就能了解病人采用的防御机制的情况。如果我们的注意力被个体特别的防御机制所吸引,我们就可以在所有的活动中对他们指出此点,使发挥着作用的潜意识自动地被呈现于病人面前,暴露无遗。一旦这些机制被确立,便可以按图索骥,追溯到童年它们开始的时候。防御机制及其它们的早期情形一旦被呈现于意识层面,就可能在该层面将个人对现实的判断及推理与之联系起来,从而开始在主观上的修正。
前面我们按防御机制的性质分类,进主要防御机制进行了描述。心理学更愿意从人的心理成长或成熟水平来划分各种机制:自恋性防御机制、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和成熟防御机制四类。
第一、自恋性防御机制:
这一防御机制通常见于5岁以前的幼儿,在成人的梦境及幻想中也很常见。运用它们可以改变现实,但这将使运用者看上去与“疯子”无异。一般而言,它们难因心理治疗性的解释而发生改变,但可因现实的改变(如药物氯丙嗪或应急环境的解除)而改变。
包括,妄想性投射(Delusional projection)、精神病性否认(Psychotic denial)、歪曲(distortion)和分裂(splitting)。
第二、不成熟性防御机制:
这一防御机制通常见于3-16岁的儿童及青少年,也常见于人格和情感性障碍的病人中。常由于受到来自人际间过于亲密关系的威胁或害怕体验这种关系的丧失而作出的对应急状况的改变。其表现形式常为不受社会接纳的错误行为。一般说来,通过交谈,可以达到改变的目的,但这种改变需要反复强化的长程心理治疗性解释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善(即需要治疗师以更成熟的直觉的方式去发展关系)。
包括,非精神病性投射 (non-psychotic projection)、作为防御的认同(identification)、分裂样幻想(schizoid fantasy)、疑病症(hypochondriasis)、被动攻击行为(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ur)及见诸行动(acting-out)。
第三、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这一类防御机制通常见于神经症患者中,但也可在应对急性的成人性应急状态下出现。使用该机制的目的在于能改变自身的感觉或本能的表达,故常以个性怪异的方式显现出来。心理治疗性解释常能促使这类防御发生戏剧性的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