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607|回复: 5

捐完佛像的那天晚上,她做了一个美妙的梦 (2017-10-06 16:02:0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9 12: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别提示:本文是作者投稿。
作者  慕藏

刘师兄是宣化上人的弟子。她刚学佛的时候就梦到过自己和上人之前的缘分。梦中,她在一个寺院里跟上人说话。上人告诉她,她是在正法明如来的时候,初发心学佛的。正法明如来,就是《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说的,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以前就已经成佛,号正法明如来。可惜,刘师兄一直放不下尘缘,所以至今还在轮回中沉浮。当时在梦中,她也是跟上人说:

“我不想修行了,来世再修把!”

“那你来世想什么时候开始修?”上人问她。

“就20岁吧!”

结果刘师兄今生真的是20岁开始学佛的。

最近,刘师兄的儿子病了,她十分焦急,就给儿子捐了尊佛像,想给儿子消消业。结果,捐完佛像的当天晚上,刘师兄就做了个梦。她梦见自己突然变成了一个公主,穿着华丽的公主裙,气场超强,浑身上下散发着尊贵的气质,让人不敢逼视。在梦中,她去一个城市拜访一个国王。这个国王前世也是一个修行非常好的师兄,因为修行的功德今生成为国王的。

刘师兄跟我讲完这个梦之后,我就感觉,这莫非是在告诉她造佛像和修行的功德?《造像功德经》上说的很清楚,造佛形象,若在人中,常为帝王。若在天中,天中最胜。

最有意思的是,刘师兄刚学佛的时候,就有个明眼的师兄跟她说,她以前做过萧太后的公主。萧太后就是杨家将里那个大辽国的太后。而刘师兄在上大学的时候谈过一个男朋友,这个男朋友恰恰就是杨家将的后代。他还给刘师兄看过他们家的族谱呢!莫非他们俩就是在辽宋的战火中结下的情缘?

现实中,刘师兄虽然不再是公主,但她老公也是政府官员,她也是个官太太,尊崇依旧。这无疑是她过去生中修持善法的果报。

特别提示:本文是作者投稿。

虔诚造像感得天界现瑞
作者   慕藏
   
    月禅法师受完大戒后,拒绝了商业化寺院的金钱诱惑,独自来到兴隆禅寺复兴古刹。他一个人披星戴月,埋头苦干,到头来连修院墙的砖头都买不起。于是,我想到了用造地藏像的方法帮助他。我给他造一千尊地藏像,让居士们认捐。这样,一方面超度了居士们的冤亲债主,一方面寺院也筹到了善款,我也成就了造像的功德,一举三得。

    通告发出后,有位广东的师兄几次问我造像的细节,他的捐款具体用在什么地方啊,像造好后供奉在哪里啊等等。后来,有一天,他专门打电话告诉了我其中的原委。原来,他已经造了三次佛像,这期间,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感应:

    第一次是在淘宝上,有人专门给人造佛像,他捐款造完像后,一点感觉都没有。于是,他问店主,店主说:“其实我就是做这个生意的。”后来,他在经书上查到,如果以买卖的心造像,这是有罪过的。没想到好心却做了错事,他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分别善恶报应经》云:复云何业获种族卑贱。有十种业,云何十种。……九货易经像。)

    第二次,也是在淘宝上,他遇到一位画家。这位画家也是信佛的,于是,他就跟画家说:“你能不能给我造一尊本师像?你需要什么材料,我给你买,造好像之后,我单独给你报酬,你千万别在造像里面挣钱。”画家没有马上答应他。直到一年多以后,有一天画家突然给他发信息说,要给他造像。他问怎么突然答应了?画家说:“我是有原因的,不能再拖了,总之,我必须马上给你造。我不收钱。”于是,他给画家备齐了所有的材料,画家就开工了。

    一天下午五点多的时候,他突然就梦到,有很多人欢天喜地地来到他家,这些人好像都是他故去的亲属。然后,他就看到天边的南天门前有一尊云朵形成的大佛,庄严巍巍地屹立在那里。醒来后,他就知道,一定是像造好了。果然,第二天一早,画家就发消息说,佛像昨晚已经造好了。如此吻合,看来昨晚的梦境绝非虚无,而是真真切切的感应。

    亲属们欢天喜地地到来,一定是因为造像使他们受益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看来这话并非无的放矢,功德若是做大了,真的是能够泽被先亡的;那南天门的大佛,一定是在预示着,他乘此造像功德已经可以升天了。

    第三次就是我这次造像,他问过后觉得很如法,于是就发动家人、亲戚朋友等等,大张旗鼓地张了一大圈,然后,由他统一把这些人的名单报给月禅法师。交给法师后,他就在家里疑惑:“我的名单有这么多人,师父能不能给抄漏掉啊?”

    结果当天晚上,他又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来到一个大殿,里面走出了一个僧人。梦里他知道,这位僧人就是这里的主持。僧人对他说:“我就是月禅法师,你报上来的名单在这里,一个不少!”说着,法师把记录名单的本子递给他看。

    然后,月禅法师又领着他来到了一个开阔的空地,对他说,将来这里就要起塔供奉这些佛像。说罢,突然出现很多人。走在前面的是出家人,每个出家后面都跟着很多在家人。这些人如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进寺庙,那场面壮观极了!想必这就是因这次造像而得度的众生吧!

    看来,如法地造像,真的是功德无量,不但可以直接升天,还可以泽被先亡,乃至超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优填王经》云:此人世世生生,不堕恶道,天上人中,受福快乐。面貌端正,人所爱敬。若生人中,常生帝王;若作天主,天中最胜。过无数劫,当得成佛。

    《地藏经》云:是人若是业报命尽。应有一切罪障业障,合堕恶趣者。承斯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受胜妙乐。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所以记录下这个感应,给佛法做个证明。佛经祖语,真实不虚,如法而行,必定亲身受益,望诸佛子努力精进,福慧双修,将来的果报必受大乐,直至成佛!
出资3千元塑一尊佛像后,她遭遇罕见怪事
本文由萌彗采写

    王金莲居士(以下简称王居士),浙江浦江人士,今年50有余,经商多年,收入颇丰。07年时忽然膝盖疼痛,在当地医院多方检查无果,又到北京协和医院,301医院求医,花了不少钱,但一直没有查明病情。

    王居士是善良热情之人,但终日忙于生意没有接触过佛法。可是她家乡的嫂子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就在她四处求医看病的时候,一天,嫂子给她来了一个电话,说:家乡正在修庙(西水殿),很多人都在捐功德,你也捐一份吧!此时,王居士虽然不懂佛法,但也觉得这事不错,就回去庙里看了看,庙不大,正在建,将建6尊佛像。其中,阿弥陀佛,药师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都已经被其他功德主给捐完了,还剩下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没有人认捐,她去问主持,主持说:塑一尊佛像需要3千元(泥胚),王居士当时经商顺利,钱财较丰厚,就问主持:我能一个人都捐了吗?主持答应了。当时,陪着王居士去庙里的亲戚朋友都劝她皈依,她也不明白什么是“皈依”,看着一堆人都来劝,就说好吧!稀里糊涂的皈依了。

    之后,王居士回到北京,一个刚认识不久的朋友(也是学佛人),说:你脸色不好啊!要去看病。王居士说:我已经把北京的医院看遍了。朋友说:我给你介绍一个医生,是中医大夫,铁路医院的老专家,也是学佛人,你要不要去看?王居士说:好啊,帮我约一下。约好看病日子后,那天王居士迟到了,她到了医院,专家已经下班准备去吃饭。王居士一看准备走,老专家说:都已经来了,就先看看,别白跑一趟。老专家了解了王居士的情况,开了化验单,当天就发现病情已经不妙,老专家告诉王居士马上去**医院找**医生,越快越好,怀疑她是白血病(血癌)。随后,**医院确诊,就是血癌。

    王居士当时还只有46岁,家庭美满,孩子听话,老公英俊潇洒很会挣钱,生活可以说是一帆顺风啊!这件事对她打击实在太大了!多亏了她老公非常好(王居士因为治疗头发几乎掉光,容颜急速苍老,眼睛近乎失明,她说现在和老公走到一起就像母子,可是她老公还是爱他如初,估计是前世修姻缘修得很好),王居士老公停下了生意,卖掉了房子,给她治病。

    白血病在目前的医疗方案主要就是化疗加骨髓移植,王居士也不例外,她住进医院开始了漫长的治疗过程,八个多月时间钱用得差不多了,她的病情也日渐沉重,转入了ICU(无菌病房)。王居士回忆:当时已经很糟糕,不能走了,眼睛几乎看不见了,人很虚弱,说话极其费力,最可怕的是,家人只能通过视频观看她的情况,只有穿着防护服的医院工作人员可以进来。医院给她下了病危通知,估计也拖不了多久了。

    一天,王居士看到自己周围忽然发生了变化(当时闭着眼睛),四周黑暗无边,底下冒出来无数没手没脚没头的人形怪物,向她靠近,拉手的拉手,扯脚的扯脚,搬头的搬头,把她向下拽。她明白了:这是地狱啊!吓得要死。(就在讲述这一段的时候,她的脸色变了,手脚发抖,我也直起鸡皮疙瘩,而且头痛,写这段文字的时候颈椎也很痛,不知什么原因?)就在要被拉下去的时候,她忽然想起来嫂子曾经告诉她,有什么困难情况就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她就这么一想,一道光线一下子照了进来,观世音菩萨出现了,很明亮。(我当时问她:为什么不念佛号?她说:哪里有力气张嘴,根本声音发不出来的呀!)这时,另外几尊佛也出现了,她看到了6尊佛菩萨。6位佛菩萨围绕在她病床周围,小鬼渐渐退去,黑暗也渐渐退去,病房变得十分明亮,王居士回到了人间。(当时,王居士还在疑惑:哪里来的菩萨?)

    09年出院后,11年王居士回了一趟老家,当她来到老家的庙里拜望时,发现就是庙里的6尊佛像去的她的病房,因为佛像的姿势,动作,衣着,颜色,面部表情是一模一样的,现在在庙里是什么样子,当时在病房就是什么样子,她都惊呆了,(连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自此,王居士彻底皈依佛法,一心相信。她现在是八大处灵光寺的常年义工,如果你在初一、十五去拜塔献花,就可能遇见她,或者请到她亲手插制的花篮。现在,她每天持念大悲咒,心经,勤修功课,把老公也拉进了学佛队伍。

    她身体恢复了健康,参拜五台山,鸡足山(海拔3千多米)都是自己爬上去,我有幸和她一起当了一天义工,王居士的亲切和蔼,柔声细语让人欢喜,最厉害的还是精力充沛,早上6点多开始忙到下午4、5点,她不是站着插花就是山上山下来回跑,我实在累得腿疼,她却笑说:在这里当义工真的很轻松,没什么活!

    妈妈说:一次,一百多号人去放生,大雨倾盆,王居士也不打伞,光着头就和几个小伙子一起来回帮忙抬鱼(每个人都放自己的鱼,离水边有几十米距离,需要一筐一筐抬过去)。她浑身湿透还笑意盈盈,这真是修行人啊!

附注:应段师兄的约稿,为了让观世音菩萨的救度世人之事能如实反映,我特意跑了两趟灵光寺找王居士详细了解情况,以上都是根据采访录音整理而成。愿世人能知道菩萨大愿不虚,闻声救苦,只要你真求,菩萨无不应!一点功德,就能救命!王居士只是一个念头,菩萨就能把她拉回来,其他,还有何难。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12: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节录)

(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 译)

……

若有人以众杂彩而为缋饰,或复镕铸金、银、铜、铁、铅、锡等物,或有雕刻栴檀香等,或复杂以真珠、螺具、绵绣织成,丹土、白灰、若泥、若木如是等物,随其力分而作佛像,乃至极小如一指大,能令见者知是尊容,其人福报,我今当说。


弥勒!如是之人于生死中虽复流转,终不生在贫穷之家,亦不生于边小国土、下劣种姓、孤独之家,又亦不生迷戾车等商估、贩赁、屠脍等家,乃至不生卑贱伎巧、不净种族、外道苦行邪见等家,除因愿力并不生彼。是人常生转轮圣王,有大势力种姓之家,或生净行婆罗门,富贵自在、无过失家。所生之处,常遇诸佛,承事供养。或得为王,能持正法,以法教化,不行非道。或作转轮圣王,七宝成就,千子具足,腾空而行,化四天下,尽其寿命,自在丰乐。或作帝释、夜摩天王、兜率天王、化乐天王、他化自在天王,人、天快乐靡不皆受,如是福报相续不绝。所生之处,常作丈夫,不受女身,亦复不受黄门、二形卑贱之身。所受之身,无诸丑恶,目不盲眇,耳不聋聩,鼻不曲戾,口不喎斜,唇不下垂,亦不皱涩,齿不疏缺,不黑不黄,舌不短急,项无瘤瘿,形不伛偻,色不斑驳,臂不短促,足不癵跛,不甚瘦,不甚肥,亦不太长,亦不太短,如是一切不可喜相悉皆无有。其身端正,面貌圆满,发绀青色,软泽光净,唇如丹果,目若青莲,舌相广长,齿白齐密,发言巧妙,能令闻者无不喜悦。臂肘佣长,掌平且厚,腰髀充实,胸臆广大,手足柔软如兜罗绵,诸相具足无所缺减,如那罗延天有大筋力。


弥勒!譬如有人堕圊厕中,从彼得出,刮除粪秽,净水洗沐,以香涂身,着新洁衣。如是此人比在厕中犹未得出,净秽香臭相去几何?此事悬隔,无有等倍。弥勒!若有人于生死中,能发信心造佛形像,比未造时相去悬隔,亦复如是。当知此人在在所生净除业障,种种伎术无师自解。虽生人趣,得天六根;若生天中,超越众天。所生之处无诸疾苦,无疥癞,无痈疽,不为鬼魅之所染着。无有癫狂、干消等病,疠疟、症瘕、恶疮、隐疾、吐痢无度、饮食不消、举体酸疼、半身痿躄如是等病,四百四种,皆悉无有。亦复不为毒药、兵仗、虎、狼、师子、水、火、怨贼如是横缘之所伤害,常得无畏,不犯诸罪。


弥勒!若有众生宿造恶业,当受种种诸苦恼事,所谓枷锁杻械,打骂烧炙,剥皮拔发,反系高悬,乃至或被分解支节,若发信心,造佛形像,如是苦报皆悉不受。若寇贼侵扰,城邑破坏,恶星变怪,饥馑疾疫如是之处,不生其中。若言生者,斯则妄说。」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善、不善业皆不失坏。若有众生作诸重罪,当生卑贱种姓之家,贫穷疾苦,寿命夭促,后发信心,造佛形像。此众罪报为更当受、为不受耶?」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若彼众生作诸罪已,发心造像,求哀忏悔,决定自断,誓不重犯,先时所作皆得销灭。我今为汝广明此事。弥勒!譬若有人宿行悭吝,以是缘故,受贫穷苦,无诸财宝,资用匮乏,忽遇比丘先入灭定,从定初起,即以饮食恭敬奉施,此人施已永舍贫穷,凡有所须悉如其意。弥勒!彼贫穷人先世恶业,及所得报今何在耶?」弥勒菩萨言:「世尊!由施食故,先世恶业皆悉灭尽,永离贫穷,大富充足。」佛言:「弥勒!如汝所言,当知此人亦复如是。由造像故,彼诸恶业永尽无余,所应受报皆不复受。弥勒!业有三种:一者、现受;二者、生受;三者、后受。此三种业中,一一皆有定与不定。若人信心造佛形像,唯现定业少分容受,余皆不受。」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有五种业最为深重,决定堕于无间地狱,所谓杀父、害母、杀阿罗汉、以恶逆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若有众生先作此罪,后于佛所生净信心,造佛形像,此人为更堕于地狱、为不堕耶?」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我今为汝重说譬喻:如或有人手执强弓,于树林间向上射叶,其箭彻往,曾无所碍。若有众生犯斯逆罪,后作佛像,诚心忏悔,得无根信,我想微薄,虽堕地狱还即出离,如箭不停,此亦如是。又如比丘得神足通,从海此岸到于彼岸,周旋四洲,无能碍者。此人亦尔,由先所犯暂堕地狱,非彼宿业所能为碍。」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是法性身,非色相身。若以色相为佛身者,难陀比丘与转轮圣王皆应是佛,以悉具有诸相好故。或有众生坏佛法身,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后发信心而造佛像,此之重罪为亦销灭、为不得灭?」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彼众生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唯以口言而不坏见,后生信乐,造佛形像,此先恶业但于现身,而受轻报,不堕恶道,然于生死未即解脱。」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盗佛塔物、盗僧祇物,四方僧物、现前僧物,自用与人,如己物想。世尊常说用佛塔物及僧物者其罪甚重,然彼众生作是罪已,深自悔责,起净信心而造佛像,如是等罪为灭不耶?」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彼众生曾用此物,后自省察,深怀愧悔,依数酬倍,誓更不犯。我今为汝说一譬喻:如有贫人,先多负债,忽遇伏藏,得无量宝,还其债已,长有余财。当知此人亦复如是,酬倍彼物,又造佛像,免诸苦患,永得安乐。」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于佛法中,犯波罗夷不名为生。或复有人作斯罪已,发心忆念诸佛功德而造佛像,于佛法中得再生不?又于今生、第二、第三、第四生中获证法不?」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譬如有人身被五缚,若得解脱,如鸟出网,至无碍处。此人亦尔,若发信心,念佛功德而造佛像,一切业障皆得销除,于生死中速出无碍。弥勒当知!乘有三种,所谓声闻乘、独觉乘及以佛乘。此人随于何乘而起愿乐,即于此乘而得解脱。若但为成佛,不求余报,虽有重障而得速灭,虽在生死而无苦难,乃至当证无上菩提,获清净土,具诸相好,所得寿命常无有尽。」


尔时会中有未发大乘心者,皆生疑念:「如来过去为造佛像、为不作耶?设若作者,云何寿命而有限极,有病有苦?所居国土多诸秽浊,不得清净?」时波斯匿王承佛威神,即从座起,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见如来诸根相好,及以种族皆悉第一,其心决定,无有所疑。然佛世尊曾于一时,被佉陀罗木刺伤其足;又于一时遇提婆达多推山迸石,伤足出血;昔复一时唱言有病,命遣耆婆调下痢药;又一时中曾患背痛,令摩诃迦叶诵七菩提分,所苦得除;复于一时曾有所患,使阿难陀往婆罗门家,乞求牛乳;往复一时于婆罗村中,三月安居唯食马麦;复曾一时乞食不得,空钵而还。如世尊言:『若有人作佛像者,所有业障皆得除灭,离众苦恼,无诸疾病。』世尊往昔为曾作像、为不曾作?若于昔时作佛像者,何因而有如是等事?」


佛告波斯匿王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大王分别解说。大王!我于往世为求菩提,以众宝、栴檀、彩画等事而作佛像,过此会中人、天之数。以斯福故,虽在生死未尽诸惑,然所受身坚如金刚,不可损坏。大王!我念过去于无量劫生死之中造佛形像,尔时尚有贪、瞋等无量烦恼而共想应。然未曾于一念之间以罪业故,有四大不调及恶鬼神诸少病苦,所须之物莫不充备,况我于今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有如是不如意事!大王!若我昔时曾作佛像,今有残业受斯报者,我复云何作无畏说,言造佛像决定能尽诸恶业耶?大王!我于过去给施无量饮食、财宝,云何今时乞求不得,而食马麦?傥今此事而有实者,云何我于无量经中种种赞叹檀波罗蜜,说其福业终不虚也?大王!我是真实语者,不诳语者。我若欺诳,况余人乎!大王!我已久断一切恶业,能舍难舍,能行难行,所舍身命过百千亿,已造无量诸佛形像,已悔无量诸罪恶业,岂得有斯毁伤、病苦、食噉马麦、饥渴等事?若曾得胜果,今还退失,何假劝修此众福善?大王!诸佛如来常身、法身,为度众生故现斯事,非为实也!伤足、患背、乞乳、服药,乃至涅盘,以其舍利分布起塔,皆是如来方便善巧,令诸众生见如是相。大王!我于世间现于如是众患事者,欲示众生业报不失,令生怖畏,断一切罪,修诸善行,然后了知常身、法身寿命无限,国土清净。大王!诸佛如来无有虚妄,纯一大悲,智慧善巧,故能如是种种示现。」是时波斯匿王闻此说已,欢喜踊跃,与无量百千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有诸女人志意狭小,多怀嫉恚,轻薄谄曲,有恨不舍,知恩不报,设求菩提莫能坚守,常欲诳惑一切众生,亦复为他之所诳惑。世尊!若此女人造佛形像,如是诸业得除灭不?当来得作勇健丈夫,求佛果不?得作知恩报恩人不?得具智慧大慈悲不?于生死法能厌离不?除因愿力得更不受女人之身,如瞿昙弥及佛母摩耶夫人不?」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有女人能造佛像,永不复受女人之身。设受其身,则为女宝,尊胜第一。然诸女人有五种德,此女所得出过诸女。何等为五?一者、生孕子息;二者、种族尊贵;三者、禀性贞良;四者、质相殊绝;五者、姿容美正。


……
大乘造像功德经白话文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一时释迦牟尼佛在第三十三层天的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数的大比丘及无数的大菩萨在一起,其中以弥勒菩萨为上首。
这时佛陀正在这层天界中,为他的母亲说法,并为无数的天界众生宣说利益,令无数天众离苦解脱,获得佛法殊胜的好处与福德。这时,天众中有一位天子,寿命即将到限,开始呈现五衰之相,因为听闻佛法获得殊胜法力的缘故,命终后还将升往天界,永远不会再落入受苦难的人间、畜生、恶鬼、地狱等恶道。
此时佛陀并未在人间世界。这时候的人间世界,犹如暗夜的星空中没有了月亮、如举国无君、如合家无主,欢娱戏乐一切都悄然无息。这时候的众生都感觉孤独无依,都因为忆恋佛陀而生出了无限的烦恼,如丧失父母、如利箭穿心。不少众生去往佛陀曾经呆过的地方,而今园林庭宇空荡,没有了佛陀的踪迹,更加情不自禁的悲伤忆恋起来。
这时有位名叫优陀延的国王住在宫中,心中抑郁悲伤,非常希望能见到佛陀。美貌的皇后及诸妃子,各式各样的欢乐之事都无法令他从苦闷中解脱。他心中常常思维,自己如此的忧悲,不久就会去世了,在有生之日,要如何做才能见到佛陀呢?他翻来覆去、辗转难眠,就如有人历经万苦依然见不到最至爱的人一般。每每见到佛陀曾经呆过的园林和样貌相似的僧人时,则更加想念。而后他更产生念头,若今日去佛陀住处仍然不得见,悲哀难过加倍,只怕更是活不久了。我看这世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与佛陀的色相福德和智慧相等,那么谁又能代替佛陀来解除我的忧恼呢。这个念头之后,他当下想到。现在应该造出佛陀的形象来,以供自己礼拜供养。而转念一想,若造出来的佛像并不似于佛,唯恐会使获得无量的罪过。后又思维,假使世间一切最有智慧的人,一起称赞悉数佛陀的功德与智慧,都无法详尽;哪怕是一个人心中生出赞美,都能获得无量的福德。我如今当然也应该如此。这时,他马上告敕国内所有的能工巧匠来到王宫,工匠们都到齐后,国王说:“谁能为我造佛形像,我当以珍宝重重酬偿。”
诸位能工巧匠一一拜告国王说:“尊敬的国王啊,您今天告敕的事情难如登天。佛陀的色相是超越这尘世的,我们又怎么能造出超越尘世的佛陀之相呢?就算是司掌建筑雕刻的毗首羯磨天居住的天众来雕刻,也不能造出相似于佛陀的形象来。我们若遵循了您的命令造佛形象,倾尽其力也仅仅只是模拟螺髻玉毫等等一小部分的佛陀形象而已,他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以及无上的光明威德又有谁人能做得出来呢?当佛陀从天界返回人间时,看见我们所做的形象有所亏误,我们这些工匠的名声都全然无存了。所以我们商量了很久,并没有人敢造佛形像。”
国王告诉工匠们说:“我已经决定了的事情不会更改,正如有人极渴欲饮河水,又怎么能以饮不尽河水为由而不饮呢?”
诸工匠听国王如此一说,纷纷跪拜于国王前说道:“我等当依照您的吩咐,造佛形象,但是希望大王准许我们今天回去后在夜里仔细思量,明日早晨再动工开作。”
后又有工匠问国王说:“今次造像应该用紫栴檀等木纹质量坚密的材料,但所造的佛陀形相是该坐还是该立?高下又是怎样的呢?”
国王将这个问题问与诸位大臣,有一位很有智慧的大臣上前禀告国王说,国王应该造一座如来坐像,为什么呢?一切诸佛都获得了无上的智慧,宣说正法、转正法轮、现大神通、降伏外道、作大佛事,都是坐立之像,所以应该是建造佛陀座在狮子座上的圣像。
这时天界中的毗首羯磨天遥见此事,知道国王欲造佛像。他在长夜中仔细思量,在一切世间建筑雕刻技能中,毗首羯磨天的天众是最为巧妙的,凡间并没有能超越的,若为国王雕刻的话,必然会符合佛陀形象些。于是毗首羯磨天则变成一位工匠,在清晨带着自己的能弓巧器来过国王的宫殿门口,让守门人告诉国王说:“我今天想来帮助国王造像,在雕刻艺术的技能上,没有人能与我相比,希望大王不要交付他人。”
国王听到此话后非常高兴,让人吩咐天匠进来,看他的样貌便知道是位技能高超的巧匠。国王思踌,世间中又怎会有这样的人呢,肯定是毗首羯磨天的天众,或者他们的弟子来到此处了。国王当即脱下自己身上穿戴的珍宝璎珞,亲手捧着并戴到天匠的脖颈上,更奖赏他无数的珍贵宝物。这时国王与其主要负责雕刻佛形象一事的大臣,在自己的宝库中选择了一株香木,亲自用肩膀荷负着交给天匠,并对他说:“仁者啊,请用此木为我造像,让它与佛陀的形象相似吧。”
这时天匠对国王说:“我的工巧技术虽说能称得上第一,然而造佛形相终究还是不够的,就好比如有人用木炭来画出太阳,又如何能相似呢,即便是用真金来造佛陀形象也是如此。有外道说梵王能造出世间的一切,可是他却根本造不出庄严殊胜的佛陀之相。不过,我的工巧技术是这世间最为第一的,所以今天来为国王您雕刻。今晨便是月初八日,弗沙宿合毗婆河底出现之时,佛初诞生也有如此的景象,此日祥庆,所以适合做佛形象。”
刚刚说完,天匠便开始操斧斫木,那声音上彻三十三天传到了佛陀的会所,仪仗着佛陀的神奇力量,此声所能遍及的地方,众生听闻后,所有的罪垢烦恼都得到了销除。这时,佛陀脸上含着笑,赞叹国王的功德,并为他遥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这时三十三层天的天主拜佛说道:“佛陀,如今在人间是否有人,曾在过去、现在、未来三生造佛陀形象吗?”
佛说:“天主,那些曾经造过佛形象的众生,早就于过去一一解脱了。在天众中都不再有,何况别的地方呢。唯有北方有个毗沙门子那履沙婆,曾造过菩萨像,因为如此的缘故,后来投生为国王,名叫频婆娑罗,更因亲自见到我的缘故,如今得以投生天界,永不落苦难轮回;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曾修复过故处的佛堂,也因此因缘而永得解脱;憍梵波提有一世曾作牛身追求水草,右绕佛陀说法的讲堂而食用一些草竹,因见到佛陀的尊容而发出欢喜心,而今得到了解脱;尸毗罗曾持宝盖供养佛像;阿菟楼駄点燃一支灯用来供养佛陀;输鞞那曾扫佛堂;阿婆摩那于佛像前燃灯照明;难陀比丘爱护尊敬佛陀仪容,用香水洗沐;有如此之多的无数诸阿罗汉,都一一曾于佛像之所供养。乃至最简单的如那伽波罗,在佛像座前用少许黄丹画了一副像身而为供养,也因为此福的缘故永离苦道轮回而得解脱。天主,如果有人能于我佛法未灭之时造佛像,于未来出世的弥勒佛初次法会上皆能够得到解脱。如果有众生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求解脱,而是为了求得无上正等正觉而造佛像的话,应当知道这即是获得佛陀圆满三十二相的因缘,能令人迅速精进修炼成佛。”
此时优陀延王心中思量,如何能让造像之事迅速完成呢?这个念头刚毕,则对天匠说:“您务必勤心精进让此事迅速完成,使我得以早日瞻仰礼敬。”
此后天匠运用其工巧技术,专精匪懈不日而造像完成。其像结加趺坐高七尺,佛陀面及手足皆紫金色。这时优陀延王见佛像得成相好端严,心生净信获得了柔顺忍的修行境地,因得忍的缘故而益加欣庆,所有业障和忧恼并得一一消除。犹如日出,阴霾雾露皆散去。唯除了一个还需要身体受之的业障,是因曾于圣人起恶语的缘故。国王这时马上以种种殊珍异物奖赏于此天匠。
这时,天匠恭敬的拜对国王说:“国王如今造像我的心中也有无限的欢喜,我愿与大王一起同修此福,今日国王所赏赐的我不敢接受,如果非要奖赏的话,就留待吉日再说吧。”说完后,天匠便于当夜还赴天界去了。
这时诸位大国王例如著名的阿阇世王等,心中都对佛陀怀有无限仰慕,听闻优陀延王造像成功,非常喜庆地前往优陀延王的王宫,以无数花香音乐供养佛像,并将种种诸珍宝物赠奉给优陀延王,说:“大王所作实在甚为难得,仿佛能拔去我们心中的忧愁毒箭。”
此时佛陀在天界中为他的母亲说法,让天众获得利益,所应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快完结了。这时佛陀告诉天众们说:“诸天子,佛陀的身形是常住不灭的,若众生中有佛陀可以度脱的,他便出现为众生教化说法,若所做的事情做完后,没有再能教化说法的对象了,佛陀便不再现身了。那么,没有智慧的人说佛陀灭了,而佛陀真实的身相是不灭的。诸位天子,一切的佛法也是如此,因为度化众生的缘故,现或不现。”
佛陀接下来又说:“你们应当知道,在此天界中我应该度脱的都已经度完了,我将去往人间世界,你们这些忆念我的天众,应该勤精进不要放逸。放逸的过失,会让你们得不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由于你们于曾经所种的种种善根,今日可以在此天界受如此的快乐,如果放逸不修福行,这样的快乐也是始终相伴着无常流转的,如果落入恶道,又必然再受恶苦轮回。天界众生烦恼深重,见到有胜过自己的便生出嫉妒之心,却不思量这天界的快乐和享受都是由福德所感召的,自己若勤心修炼的话也能如此。如今天界众生的身体光泽如太阳的初辉,若怀有嫉妒的话则暗淡如死炭,还将令其堕入大黑闇中,甚至不能见到自己的手掌,之后又将投生为食吐之鬼。
你们这些天界之众生受福报,身相严洁威势勇猛,若是由嫉妒的缘故,当为女人之身,永远失去大丈夫的威猛之力。诸位天界之子,我知道曾经有无数的诸王,皆为你们的嫉妒之心理所害。诸天子,往昔曾有位阿修罗王名叫邬罗,修行苦行、戒品清洁,而天众中有人遣使一名叫邬婆尸的天女,迷惑此阿修罗王的心境,令亏损其净行,其王染浊、威德损减,被那罗延天之所杀害,并有无数的阿修罗众生同时败灭,其那罗延天既杀此阿修罗王又诛杀其众,之后即收取邬婆尸女而往天宫。还有一位名叫那诃受的国王,你们这些天众用诳惑之语,蛊惑他带领诸天众讨伐阿修罗。阿修罗胜利,你们这些诸天又加害于那诃受王。又你们这些天众以舍支夫人的缘故,心生忿妒构行谗毁,令阿伽娑仙人无故被嫌而兴恶愿。又你们这些天众曾诳惑,对曀荼王说:“仙人之处多有真金。”曀荼王相信此言,逼仙人拿真金出,仙人因此心生愤恚,实时用猛火烧死杀害此王。往昔更有一王名叫提婆,经常设大宴会,以为供养,以此福业威力自在,投胎天界中受天快乐。你们这些诸天心怀嫉妒,让他从忉利天退堕到人间世界中,所有威势都一一丧失了,如月亮没有了光芒,如大河没有了水滴。
诸位天子,世中有人威德自在,或得到诸多修行境界,或得到神通,或者有成就四神足等,若起了一丝丝的嫉妒之心,那些功德就退失了。如提婆达多愚痴厚重,是因为对我生起了嫉妒之心,所以自失去五种神通。
这时帝释天拜佛说道:“佛陀,我今疑惑有问题要问您,您所说的嫉妒,到底是什么?”
帝释天接着又说:“佛陀,若有众生见他人胜过自己,而思量要如何能令我获得他人所获得的,这样的念头是嫉妒吗?”
佛说:“不是,你说的是贪心而不是嫉妒。天主,所言嫉妒者,自求名利而不希望他人同有,对于已有之人,心中生出怨恨那就是嫉妒。”
这时诸天界众生都从座位上起身,右膝着地合掌拜佛而说:“正如佛陀您所教诲的,我们应当一一奉行。佛陀就如我们的父亲,我们的天主,是我们理应尊重的也是最殊胜的。您能发大慈悲心救度我们,令我们获得佛法利益,然而我们祈愿还未圆满,仍有一事要请求您。佛陀,世间的人对于我们这些天界众生多生出轻慢之心,为什么呢,因为诸佛如来都在人道中出生,并在人道中修炼出无上正等正觉。人间有很多的阿罗汉修炼得果,还有一些大威德的辟支佛大菩萨,他们在人间一一出现。佛陀今日,若不在天界中,而要前往人间世界中,世间之人会说我们这些天界众生,不知道佛陀有大威德,应该受到诸天众如法的供养,也会说天界众生不能供养佛陀,我们希望佛陀还能够在天界多呆些时日,再受我们一些微薄的供养,令人间知道我们供养于您。”
这时佛陀默然,表示了许可。佛告诉其弟子大目揵连说:“你可以先回到人间世界,问讯大家,一切众生想见到我的人,都应该集会到僧伽尸国,七日之后便能见到。”大目揵连顶礼佛足,礼佛足后一瞬间便回到了人间世界,他以佛所敕书的告诉了优陀延王等和一切众生,听到佛陀如此一说,大家身心欢喜踊跃,皆除去了忧恼,倍感清凉。
这时佛陀所有的四众弟子们,都开始一起去往僧伽尸国,并先到王舍城中集会,互相告知佛陀将回到人间世界中来,若有人能先得恭敬礼拜,在末法时代之前便一定能够修炼成为上首菩萨。摩诃迦旃延听到这样的话,心怀不悦,唯恐比丘尼成为上首菩萨。为什么呢?在佛陀的四众弟子之中,有优波难陀、莲花色二位丘尼,善能通达佛陀所说的一切法藏,所得神通除了大目揵连更是无人能与之相等。这样的念头过后,他开始种种诃责比丘尼众。这时莲花色比丘尼告诉诸比丘尼说:“我们这些女人在俗世间常被尊贵,纵使是种族卑贱的人,仍能得到丈夫恭敬礼重承事供养,而且我们今日修习佛法的诸位比丘尼,父母眷属多是王宫贵族,精进持戒不犯威仪具诸德业,仍然应该礼敬初戒比丘。今日尊者迦旃延,对我们作此种种呵责,我将施设些方便善巧之法,令比丘尼不输于此行。”说完后,并与诸四众一起往赴僧伽尸城。
这时波斯匿王阿阇世王,以及毗舍离国严炽王等,各派出军队前后导从,有大势力所乘象马,皆以种种宝物庄严,幡盖香花美妙音乐,威容肃穆宛如天界众生,一一前往僧伽城所。
这时优陀延王严整四兵以为侍从,乘大白象珍宝绮饰,自己背负荷戴着所雕刻的佛陀之像,花幡音乐随逐供养,从其本国向僧伽尸城出发。
这时毗首羯磨天以及诸天众,知佛陀将欲下人间世界,作三道珍宝台阶,从僧伽尸城直至忉利天,其阶中道是琉璃所做,两边阶道悉用黄金铺筑,足所踩踏的地方布以白银,诸天七宝而为间饰。
这时帝释遣使者往诣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等诸多的天界之中,并对那些天界的君主告之说:“佛陀不久将下人间,想做供养的话便可以来此处。”后又遣使者往四天王天,大海龙王揵闼婆紧那罗夜叉等众,而告诉他们说:“佛陀今欲下人间,可持所有的珍宝来此供养。” 这时诸天及龙神等听闻后,各自云集到忉利天中。
这时佛陀在须弥山顶,与诸天众将欲下时,一切诸天前后翼从,威德炽盛光明赫奕,如满月在空而众星共绕,如旭日初出而彩霞纷映,当时佛众会的情景也正是如此。
这时人间中,以佛威神发生了五种稀有之事,一者令诸天众不见人间不净之物。,二者令女人见天男而无欲想,三者亦令丈夫见天女不生爱意染着,四者令于人间遥见诸天种种供养,五者诸天之身光洁细妙并不是凡人所能看见的,而以佛神力却清晰可见。
这时佛陀从天初下足蹈宝阶,梵王在右手执白盖,帝释在左手持白拂,其余诸天皆乘虚空随佛而下。一时同奏种种音乐,各自捧持幢幡宝盖散花供养,净居天众侧塞几乎布满了虚空,无量百千诸天婇女,持宝珠璎珞歌赞佛德。还有一些天界众生,于虚空中雨种种香及种种花,诸龙雨于微细香雨,那时空中净无云曀,雷声美妙闻者喜悦。揵闼婆神、紧那罗神、奏提婆那伽微妙之曲,歌赞佛陀本生之事。一时人间内,国王及臣人并四众等,周匝遍满僧伽尸城,或散香花或持幡盖,吹螺击鼓种种音乐向空供养,举手合掌瞻仰于佛,人天名花上下交散,缤纷而下积淹没了大家的脚踝膝盖,一些见到此会的外道,也一一发心归依礼敬。
这时世尊足蹈宝阶,一级一级而下至于半路,四天王天即于其国土广设供养,此供养的殊胜美妙,乃是从来未曾有过的。
     
这时如来受诸天界的供养完毕,与大众巡阶而下,下到最末级将踩到地面时,莲花色比丘尼即变身为转轮王,领四种兵七宝前导,从空来下疾速去往佛所在的地方。诸国王等都疑惑,这转轮王是从哪里而来的呢?这时尊者须菩提在自己房中见佛下来,即整理衣服遥远地相对恭敬礼拜。
这时莲花色比丘尼,从轮王身还变为本形,随后顶礼佛世尊的双足。这时世尊开始严厉地种种呵责彼比丘尼,对她说:“你今知道么。须菩提已先礼我,是谁教你变作轮王出现在这里?身为女人,你能出家受具足戒已是过分,而你智慧微少、谄诈无边,慈悲报恩如露一滴,又怎么能于我法中而为上首?”
这时莲花色比丘尼,闻佛教诲深生愧耻,深深拜佛言:“佛陀,我如今知道自己的过错了,从今以往不敢再更变现神通。 ”
这时人间内国王大臣并跟随佛陀出家的四部众弟子,皆以所持种种供具供养于佛。这时优陀延王顶戴佛像并诸上供珍异之物,至佛陀处所而以奉献。佛身相好具足端严,哪怕是在天众中也殊特明显,譬如满月离众云曀,所造之像相对于佛陀真身来言,犹如堆小土丘比须弥山不可为喻,但有螺髻及以玉毫少似于佛,而令四众知是佛像。
这时优陀延王白佛言:“佛陀,您于过去生死中为求菩提,行无量无边难行苦行,获得无与伦比的最上微妙之身。我所造像不似于佛,自身思惟,深觉有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12: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世尊告诉此国王说:“没有过错,你今天已作无量的大好利益,更没有人能与你相比。你今于我佛法之中初为轨则,以如此大因缘故,令无量众生得大信利,你如今已获无量福德广大善根。 ”
这时天帝释告诉此国王说:“王今于此事不要心怀忧惧,佛陀先在天上及此人间,皆称赞国王您的造像功德,凡诸天众悉随您的功德而无限欢喜,未来世中有信之人,皆因您的缘故造佛形像而获殊胜的福福,王今应该欢喜自庆。”
这时佛陀于僧伽尸道场坐师子座,这时诸四众的心中各自生出念头:“我等愿闻佛陀为我们演说造像功德,若有众生作佛形像,设不相似得几所福。”
这时弥勒菩萨知道了大众的想法,即从座位起身,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拜佛言:“世尊,今优陀延王造佛形像,若佛在世若已涅盘,其有信心能随造者所获功德,唯愿世尊为我们宣说其情况。”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认真听,好好思考,我来为你宣说。若有信仰清净的善男子善女人,于佛功德专精系念,常观如来威德自在、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智智、三十二种大圆满之相、八十随形好,一一毛孔皆有无量异色光明,百千亿种殊胜福德庄严成就,无量智慧明了通达,无量三昧、无量法忍、无量陀罗尼、无量神通、如是等一切无数的功德,离众过失无与等者,此人如是认真思惟深生信乐,依照着诸相好而作佛像,功德广大无量无边不可称数。弥勒,若有人以众杂彩而为缋饰,或复镕铸金银铜铁铅锡等物,或有雕刻栴檀香等,或复杂以真珠螺具绵绣织成,丹土白灰若泥若木如是等物,随其力所能及的程度而作佛像,乃至极小如一指大,能令看见的人知道是佛陀尊容,其人所获得的福报我今当说。弥勒,如果是那样的人在生死中流转往复,终究不会出生在贫穷之家,也不会出生在边小国土下劣种姓孤独之家,也不生迷戾车等、商估贩赁屠脍等家,乃至不生卑贱伎巧不净种族,外道苦行邪见等家,除了因缘之故不生于上述所说之家外,是人常生转轮圣王,有大势力种姓之家,或生净行婆罗门,富贵自在无过失家,所生之处常遇诸佛承事供养,或得为王,能持正法以法教化不行非道或作转轮圣王,七宝成就千子具足,腾空而行化四天下,尽其寿命自在丰乐。或作帝释、夜摩天王、兜率天王、化乐天王、他化自在天王,人天快乐靡不皆受,如是福报相续不绝,所生之处常作丈夫不受女身,亦复不受无性两性等卑贱之身,所受之身无诸丑恶,目不盲眇、耳不聋聩、鼻不曲戾、口不喎斜、唇不下垂、亦不皱涩、齿不疏缺、不黑不黄、舌不短急、项无瘤瘿、形不伛偻、色不斑驳、臂不短促、足不癵跛、不甚瘦、不甚肥、亦不太长、亦不太短,如是一切不可喜相悉皆无有、其身端正面貌圆满、发绀青色软泽光净、唇如丹果、目若青莲、舌相广长、齿白齐密、发言巧妙能令闻者无不喜悦、臂肘佣长、掌平坦厚、腰髀充实、胸臆广大、手足柔软如兜罗绵、诸相具足无所缺减、如那罗延天有大筋力。弥勒,譬如有人掉入污秽的厕中,刮除粪秽净水洗沐,以香涂身着新洁衣,如果这个人在厕中还未能得洗净,净秽香臭相差是多么远啊,此事悬隔比上述比喻更要大得多啊。弥勒,若有人于生死轮转中,能发信心造佛形像,比未造时相去相差甚远。也就是如此,当知道这个人正在消除自己的业障,种种技术无师自解,虽生在人道中却得到天界中的六根,若生于天中则超越众天,所生之处无诸疾苦、无疥癞、无痈疽不为鬼魅之所染着,无有癫狂干痟等病癀疟症瘕恶疮隐疾、吐痢无度饮食不消、举体酸疼半身痿躄,如是等病四百四种皆悉无有,更不会为毒药兵仗虎狼师子水火怨贼如是横缘之所伤害,常得无畏的勇气不犯诸罪。弥勒,若有众生累世造恶业,当受种种诸苦恼事,所谓枷锁杻械、打骂烧炙、剥皮拔发、反系高悬、乃至或被分解支节,若发信心造佛形像,这样的苦报皆悉不必再受。若寇贼侵扰城邑破坏,恶星变怪饥馑疾疫,如此情况的地方不生于其中,若说生于其中则是妄说。
这时弥勒菩萨拜佛说:“佛陀,您常说善业与非善业都不会凭空消失。若有众生做了诸多的重罪,下一世应当投生在卑贱种姓之家,并且贫穷疾苦寿命很短,而后来发心造佛形像。那这些众生本应当受的罪报是该受还是不受呢?”
佛陀告诉弥勒说:“弥勒,你现在认真听我说。若那些众生已经犯下了深重的罪过,发心造佛形象哀求忏悔,决定从今以后绝不再犯,那么先前所做的恶业便能皆得消灭。我今为你详细说明此事。弥勒,比如有人品性一直非常悭吝,因为这样的因缘,受贫穷苦,无财富积累,甚至连生活物资都匮乏。忽有时日遇见比丘先入灭定从定初起,能以饮食恭敬奉施,此人的布施举动已经让他永远离开贫穷了,凡是他所需要的物资,都能一一如意。弥勒,那贫穷人先世的恶业,和他所应该受到的果报,如今又去了哪里呢?”
弥勒菩萨说:“佛陀,由于施食的缘故,他的先世恶业都一一灭尽了,所以才能永离贫穷获大富足。”
佛说:“弥勒,正如你所说的,当知此人也是一样。由于造像的缘故。他所造的无尽恶业本该受报的,皆不再受了。弥勒,业报有三种,一者是现受,二者是生受,三者是后受。这三种业中又一一有定与不定,若有人发心造佛形象,唯有现已现前的定业受取较少的一部分,而其余的都不用再受了。”
这时弥勒菩萨再次拜佛说:“佛陀,您常说有五种业最为深重,一定会堕入无间地狱之中,所谓杀父害母杀阿罗汉,以恶逆之心出佛身血,破坏僧团。若有众生先犯下如此过错,后于佛的教诲中生净信心造佛形像。那此人是将堕于地狱还是不堕了呢?”
佛告弥勒菩萨说:“弥勒,我如今为你重新说一个比喻。譬如有人手中握着一把很强的弓箭,站在树林间向上射叶子,这箭往上直射而出并无所碍。倘若有众生犯你如上所说罪过,做佛形象诚心忏悔并得到坚定悔改的信心,我想哪怕是微薄的,虽然堕入地狱了,终还是有超脱之日,就如不停歇的弓箭,就是这个道理。又譬如得到神足通的比丘,从此海岸一下去到另一海岸,周旋于四周没有什么能障碍他的,此人也是如此,由于他先前所犯暂时堕入地狱,不是他的累世业力所得阻碍的。”
这时弥勒菩萨拜佛说:“佛陀,诸佛如来是法性身而不是色相身。若将色相身当作佛身,那么难陀比丘与转轮圣王皆应是佛,因为他们都具足色相中的美好之相。或有众生破坏佛的法身,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后发信心而造佛像。此之重罪是消灭还是不消灭呢?”
佛告弥勒菩萨说:“弥勒,若那些众人法说非法非法说法,仅是口中胡说而不破坏别人的正见,后生信乐造佛形象。此先前所造恶业将受报现身,而受轻报不堕恶道,然而于生死轮回中未不能解脱。”
这时弥勒菩萨再次拜佛说:“佛陀,若有人盗佛塔之物,盗僧人之物,四方的僧物,现前的僧物,自己使用他人的东西却当作是自己的一般。佛陀,常说用佛塔物及僧物者所获的罪过深重,然而此众生犯错之后悔过深自悔责,起净信心而造佛像。那么其罪过会消灭吗?”
佛告弥勒菩萨说:“弥勒,若此众生曾用此物,后自省察深怀愧悔,依值返还乃至倍还并发誓不犯。我今天为你说一个比喻,譬如有贫人之前负债累累,忽有一日遇见宝藏获得无数的宝物,偿还其的债务还绰绰有余,应当知道这个人不但返还所欠,又造佛像免诸苦患永得安乐。”
这时弥勒菩萨再次拜佛说:“佛陀,如您所说在佛法中,犯邪淫邪行不名为生。若有这样的人恶果犯后,发心忆念诸佛功德而造佛像,于佛法中得再生吗?又能与今生第二第三第四生中获证解脱之法吗?。”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弥勒,譬如有人身被五花大绑,若从中得解脱就如小鸟出网自由自在。此人也是一样,若发信心念佛功德而造佛像,一切业障皆得销除,于生死轮回中速出没有了障碍。弥勒你应当知道,乘有三种,所谓声闻乘独觉乘及以佛乘。此人是因为何乘而升起信心修行,则会于此乘而获得解脱。倘若是为成佛而不求余报,虽有深重障碍而得迅速消灭,虽在生死流转中而没有苦难,直至证得无上菩提,获得清净土具足各种美好之相,所得的寿命更是常无有尽。”
这时在会中有一些并未发出大乘之心的人,都生出了疑念。难道过去之世就没有为佛陀造像的众生吗?若有的话,为什么众生寿命有限而且有病有苦,所居住的国土污秽不净呢?
这时波斯匿王虔诚从座位而其,长跪合掌而拜佛说道:“佛陀,我见佛陀您的身相非常美好,出生种族也是最尊贵的,所以我对您及佛法生出无疑的信仰。然而佛陀曾经有一次被佉陀罗木刺伤了自己的脚;又于一次遇提婆达多从山上推下巨石,而被伤足出血;还有一次听闻佛陀您生重病,让耆婆调配猛力之药;又有一次曾经患背部疾病,让弟子摩诃迦叶诵七菩提分才从苦痛中解除;还有一次曾有患病,遣使弟子阿难前往婆罗门家,祈求牛乳;还有一次在娑罗村中,三月安居唯食马麦;还有一次乞食未得空钵而还。如佛陀您所说,若作佛像,所有业障皆得消除,离苦恼无疾病。佛陀您往昔曾为诸佛作佛像,还是没作呢?若往昔曾做,又为什么会有如上所说的事情发生呢?”
佛告诉波斯匿王说:“好好听,好好思考我的话,我将为大王分别解说。大王,我于往世为求菩提,用众宝栴檀彩画等材料而作佛像,超过参加我们今日集会中的人天之数,以此福德的缘故虽在生死流转中,然而受身坚如金刚般不可损坏。大王,我在过去无量劫生死轮回中,造佛形象,那时尚有贪嗔痴等无数的烦恼心在,然而未曾于一念之间以罪业的缘故而有四大不调以及恶鬼神诸少病苦,所需之物也不是完全充备的。何况我如今已经获得无上正等正觉,也会有如此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大王,若我曾造佛形象,今世仍有残留业报要受,我如今又怎么能诳语乱说而无畏惧,说造佛像一定能免除所有的恶业呢?大王,我在过去布施过无量的饮食与财宝,为什么今世却祈求而不得,却食用马麦。倘若今天我所说的属实的话,为什么我在无数的佛经中,种种赞叹布施的功德,说其福德终究是实在而不虚妄的呢?大王,我是真实语者,不诳语者,我若口出欺诳则连人不如。
大王,我已经很久就断除一切恶业了,能舍弃众生最难舍弃的,能修行众生最难修行的,我舍弃奉献自己的生命已经超过百千亿次,已经造过无数诸佛的形象,已经忏悔过无量的罪恶,又怎么会有毁伤病苦食啖马麦饥渴等事呢?若曾得到了善果今日丧失,我又怎么会如今劝奉大众一起来修行善果呢?大王,诸佛如来常存不灭的是法身,为度化众生,所以才有化身之相,并不是真实身相。伤足患背乞乳服药,乃至涅盘,以其舍利分布起塔,皆是诸佛如来的方便善巧方法,令一切众生见到此相。大王,我于世间显现如此患病之相,欲告示众生所有的业报都不会让我们丧失信心,让众生不生畏惧,断除一切罪恶行为而修习善行,然后知晓如来法身才是常住不灭的,寿命无限国土清净。大王,诸佛如来不是虚妄的,慈悲智慧,用善巧方便说法度化众生,所以才有种种示现。”
这时波斯匿王听到如此一番话,欢喜踊跃与无量百千众生,皆发出求证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这时弥勒菩萨再次拜佛说道:“佛陀,有些女人心胸狭小,多怀嫉妒嗔恨轻薄谄曲,有恨不舍知恩不报,想要求取菩提,却不能坚守,常欲诳语惑乱一切众生,亦非常容易被他人所诳惑。佛陀,若此女人造佛形像,以上的业报皆能得到除灭吗?当世能投胎为勇健的大丈夫而求得佛果吗?能成为知恩报恩人吗?得获得大智慧大慈悲吗?能于生死法能厌离世间一切牵绊吗?更能因愿力而不再投胎为女人吗?能如瞿昙弥及佛母摩耶夫人一般吗?”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弥勒,若有女人能造佛像,则永远不再投胎为女人。如果想投胎为女人则为尊胜的女人之相,则此女人有五种德行,所得一切都超过其它的女人。有哪五种呢?一者生产如意。二者种族尊贵。三者禀性贞良。四者质相殊绝。五者姿容美正。
弥勒,一切女人有八种因缘才会投胎为女身。哪八种呢?一者爱好女身。二者贪着女欲。三者口常赞美女人容质。四者心不正直覆藏所作。五者厌薄自己的夫君。六者念重他人。七者知人有恩而心中背逆。八者邪伪庄饰欲他迷恋。若能永远断除如上八种事情而造佛像,乃至成佛常作丈夫,更不会再受女人之身了。
弥勒,有四种因缘,令男子得受女人之身,有哪四种呢?一者以女人声,轻笑唤佛名号及诸菩萨一切圣人。二者对于净持戒人,以诽谤心说他犯戒。三者好行谄媚诳惑于他人。四者见他人胜过自己心生嫉妒。若有男子行此四事,命终之后必投胎为女身,然后要经历无数诸恶道之苦。若能深发信心悔以前所作恶业,而造佛像则其罪报则消灭,更不必再受投胎为女人的报应。
弥勒,有四种因缘,令男子得受无性阉割身。有哪四种呢?一者残害他种生命乃至畜生(或者对它们进行阉割)。二者对于持戒修行人嗔笑谤毁。三者情多贪欲重所以心中犯戒。四者亲近犯戒之人复劝他人犯罪。若有男子先做如此过错,后起信心造佛形像,则乃至成佛也不再受此报应,常作丈夫相诸根器具足。
弥勒,有四种业,能使得男子得受两性身(阴阳两性人),一切人中最为低劣。有哪四种呢?一者于应当尊敬的长辈而有淫乱之事。二者于男子在不应该染着之地行欲。三者自己对自己行欲事(手淫)。四者让女色淫乱他人(从事色情行业包括在网上传播)。若有众生曾经如此做,深深忏悔先前所犯,起净信心造佛形像,乃至成佛不再受此两性人身。
弥勒,还有四缘令诸男子的心中常生女人爱欲,喜欢他人于自己之身行丈夫之事(同性恋)。有哪四种呢?一者或嫌或戏谤毁他人。二者喜欢作女人衣服庄饰。三者曾与亲族女行淫秽事。四者实无胜德却妄受其礼。是如此因缘的缘故,才会使得男人身起如此的烦恼,倘若忏悔先犯不再做,心生信乐作佛形像,其罪则灭,而此欲火心则清净了。
弥勒,有五种悭能破坏众生品性。有哪五种呢?一者非常吝啬自己所住邻邑。、由此缘故当于旷野中出生。二者悭惜所居住的宅宇、由此缘故当作蛊身虫类,长期居粪秽中。三者悭惜端正好色、当受报丑恶不如意形。四者悭惜所有资财、当受贫穷衣食乏少的报应。五者悭惜所知之法、当有顽钝畜生等报应。若悔自己先业造佛尊仪,则永离悭心无前面所受的报应该受了。
弥勒,更有五种缘,令诸众生出生在边夷之处及无佛法的时代。有哪五种呢?一者于佛法三宝良田不生净信。二者背实亏理妄行教诫。三者不如理实而有教授。四者破坏合僧令成分裂。五者极少乃至破二比丘令不和合。若永断这些恶业,而造佛形像,则常遇佛兴,恒闻法要。
弥勒,众生还有五种因缘,常被于人之所厌逐,乃至至亲的人也不喜欢与之相见。有哪五种呢?一者两舌,爱论人是非。二者恶口,出言恶毒。三者多诤,喜无理之辩。四者多嗔怒。五者巧说相似之言以行诽谤。后若发心造佛形像。悔先恶业发誓不再重作。其所作罪并得除灭。为一切人之所爱敬。为什么呢?诸佛有无量无边胜福德,无量无边大智慧,无量无边三昧解脱等,种种稀有功德法的缘故。
善男子,假使有人以三千大千国土碎为微尘,又让此尘碎,一一尘又分化成等于这三千大千国土那么多的微尘,有如此之多的碎微尘数的三千大千国土。假设有人取一碎尘,以神通力去往于东方,一刹那顷超越过所碎微尘数三千大千国土第二第三。后后刹那也是如此,乃至最终那么多尘数的劫数,那些诸劫中所有刹那一一刹那各为一劫,经历无数的劫数,皆度过如前碎微尘数三千大千国土,如是完毕后放下此微尘,是人还来更取一尘,复往东方过前一倍放下微尘而返,至第三尘倍于第二,如是次第往复转倍于前,乃至尽此碎微尘数,如说东方南西北方皆亦如是,是人四方所经之处,一切国土尽末为尘,此诸微尘,一切众生去度量它的个数,于如来身一毛孔所有功德般是不可知的。为什么呢?诸佛如来功德不可思议。善男子,假使如前面所说微尘等数。舍利弗等人的所有智慧也不及如来一念之智。为什么呢?如来于念念中常能出现过前尘数三昧解脱陀罗尼等种种无量胜功德故,诸佛的功德,一切声闻辟支佛乘甚至连它的名字都不能知晓。所以若有净信之心造佛形像,一切业障都能得除灭,所获功德无量无边乃至当成无上正等正觉,永拔众生一切苦恼。”
佛说此经后,弥勒菩萨以及三十三天,优陀延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干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13: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浴佛功德经》造佛像、佛塔15种功德;洗浴佛像者:现受富乐无病延年、所求如意!

  大唐沙门 释义净 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尔时清净慧菩萨在众中坐。为欲愍念诸有情故。作是思惟。诸佛如来以何因缘。得清净身相好具足。复作是念。诸众生类得值如来亲近供养。所获福报无量无边。未知如来般涅槃后。所有众生作何供养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究竟无上菩提。作是念已。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顶礼佛足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欲请问愿垂听许。佛言。善男子。随汝所问我当为说。尔时清净慧菩萨白佛言。诸佛如来应正等觉。以何因缘得清净身相好具足。又诸众生得值如来亲近供养。所获福报无量无边。未审如来般涅槃后。所有众生作何供养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究竟无上菩提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汝能为彼未来众生发如是问。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如说修行。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清净慧菩萨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清净慧菩萨言。善男子。应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慈悲喜舍。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一切佛法一切种智善清净故。如来清净。若于如是诸佛如来。以清净心种种供养。香花璎珞幡盖敷具。布在佛前种种严饰。上妙香水澡浴尊仪。烧香普熏运心法界。复以饮食鼓乐弦歌。赞咏如来不共功德。发殊胜愿回向无上一切智海。所生功德无量无边。乃至菩提常令相续。所以者何。如来福智不可思议无数无等。善男子。诸佛世尊具有三身。谓法身受用身化身。我涅槃后。若欲供养此三身者。当供养舍利。然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颂舍利。即说颂曰:

  诸法从缘起  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  是大沙门说

  若男子女人苾刍五众应造佛像。若无力者下至大如[麩-夫+黃]麦。造窣睹波形如枣许。刹竿如针。盖如麸片。舍利如芥子。或写法颂安置其中。如上珍奇而为供养。随己力能至诚殷重。如我现身等无有异。善男子。若有众生。能作如是胜供养者。成就十五殊胜功德而自庄严。

  一者常有惭愧。

  二者发净信心。

  三者其心质直。

  四者亲近善友。

  五者入无漏慧。

  六者常见诸佛。

  七者恒持正法。

  八者能如说行。

  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

  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

  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

  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

  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

  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

  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我般涅槃后  能供养舍利

  或造窣睹波  及以如来像

  于彼像塔处  涂拭曼荼罗

  以种种香华  散布于其上

  以净妙香水  灌沐于像身

  上味诸饮食  尽持以供养

  赞叹如来德  无量难思议

  方便智神通  速至于彼岸

  获得金刚身  具三十二相

  八十随形好  济度诸群生

  尔时清净慧菩萨闻是颂已。白佛言。未来众生云何浴像。佛告清净慧菩萨言。汝等当于如来起正念心。勿著二边迷于空有。于诸善品渴仰无厌。三解脱门善修智慧。常求出离勿住生死。于诸众生起大慈悲。愿得速成三种身故。善男子。我已为汝说四真谛十二缘生六波罗蜜。今更为汝及诸国王王子大臣后宫妃后天龙人鬼说浴像法。诸供养中最为第一。胜以恒河沙等七宝布施。若浴像时。应以牛头栴檀。白檀紫檀沉水。熏陆郁金香。龙脑香。零陵藿香等。于净石上磨作香泥。用为香水置净器中。于清净处以好土作坛。或方或圆随时大小。上置浴床中安佛像。灌以香汤净洁洗沐。重浇清水。所用之水皆须净泸勿使损虫。其浴像水两指沥取安自顶上。名吉祥水。泻于净地莫令足踏。以细软巾拭像令净。烧诸名香周遍香馥安置本处。善男子。由作如是浴佛像故。能令汝等人天大众。现受富乐无病延年。于所愿求无不遂意。亲友眷属悉皆安隐。长辞八难永出苦源。不受女身速成正觉。既安置已。更烧诸香亲对像前。虔诚合掌。而说赞曰:

  我今灌沐诸如来  净智功德庄严聚

  愿彼五浊众生类  速证如来净法身

  戒定慧解知见香  遍十方刹常芬馥

  愿此香烟亦如是  无量无边作佛事

  亦愿三涂苦轮息  悉令除热得清凉

  皆发无上菩提心  永出爱河登彼岸

  佛说此经已。是时众中有无量无边菩萨。得无垢三昧。无量诸天得不退智。诸声闻众愿求佛果。八万四千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清净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幸蒙大师哀愍。我等教浴像法。我今劝化国王大臣一切信心乐功德者。于日日中澡沐尊仪获大利益。常当顶受欢喜奉行。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共修善法,得大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13: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与中观(二十四)
---唯识与中观

原文:乃至未得顺决择分所有善根名资粮位。能远资生根本位故。于此三位信等五根意喜乐舍为此根性。加行等位于后胜法求证愁戚亦有忧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说。前三无色有此根者有胜见道傍修得故。或二乘位回趣大者为证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彼皆菩萨此根摄故。菩萨见道亦有此根但说地前以时促故。始从见道最后刹那乃至金刚喻定所有信等无漏九根皆是已知根性。未离欲者于上解脱求证愁戚。亦有忧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说。诸无学位无漏九根一切皆是具知根性。有顶虽有游观无漏而不明利非后三根。二十二根自性如是。诸余门义如论应知。
成唯识论卷第一 护法等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生解为断二重障故。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断障为得二胜果故。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决择:哎呀,米里头有点脏的,这一点脏一点就要把它洗出来,这叫做“决择”。
到了初步见道,你所见的到什么程度,自己的智慧会决择。就是说,决定性的选择,叫“顺决择分”,所有善根就会发起,到这个境界才能够有资格说是做善事了。我们平常做善事,实际上有时候做了善事——我们注意哟,人生的行为很难呢,有时候做一点善事啊,动机是做善事,而所得的果是恶果。比如我们拿世法来讲,一个很坏的人,非常坏、不可救药的人,他生病了,他有困难找你,你应该不应该帮助?不帮助不对,一切众生皆要度、皆要爱,不要说善人要爱,坏人也要度,这是大原则。但是另外这个里头做善事就有决择分了,如果我把他救好了以后,这个家伙杀人更多,犯罪更大,你看应不应该救?这个里头都是“决择”的道理。举这么一个例子。
所以呀,学佛的人讲慈悲、方便,我们经常听到讲佛教有两句话,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变成中国文化的俗语了,提到佛教普通人就会想起这两句话。但是同样的,有个决择的道理:慈悲生祸害,方便(就)出下流。这个乱慈悲啊,反是善因而得恶果。方便就给你方便,哎呀这个事情小处没有关系了,方便了;方便多了、方便惯了,方便就生下流了。所以呀,佛法做善事做好人要智慧的决择,就是“决择分”。
所以到了“资粮位”这个地位,见地与功夫到了这里,“乃至未得顺决择分,所有(的)善根名资粮位,能远资生根本位故。”到了这个程度啊,能够使遥远的路程会到达,“资生”,“资”就是帮助你,这就不作“资本”的看法了;资助你,生出你的“根本位”——见道。
现在,我们注意啊,唯识完全是个要有逻辑的头脑,分类非常详细。
我们现在讲了半天,是在“未知当知根”这个概念里头的,包含了三个、三项分别:“根本位”、“加行位”、“资粮位”这三位。
“于此三位,信等五根,意、喜、乐、舍,为此根性”,所以这三位到达了,这个人才算是不迷信了,才有正信起来。所以“信等五根”,包括明了意识的决择,“喜”,真正得到法喜了;真正得到法乐了;“舍”,真正能够放下了。“为此根性”,这个是修行根本的根性。
“加行等位,于后胜法,求证愁戚,亦有忧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说。”你注意哟!研究唯识是非常困难的啊,要逻辑头脑,换句话说要科学头脑,光拿文学头脑来不行的啊。你们随便看一点禅宗书,可以用文学头脑来看,容易笼统;学唯识这个佛法是绝对科学,头脑要条分缕析。什么叫科学?条理、次序井然,不能乱。
现在告诉你,我们讲到“信根”等有五种——“信、精进、念、定、慧”,对不对?他说,未知当知根的三位,“根本位”见道,见道以后正好修道,“加行”;修道了以后,修得有一点基础是“资粮”,这个样子才能够说得了正信。但是“信等五根”呢?这里提到哪几个字啊?“意”,正信的意念建立了。第二,引生了定力上心理上的快乐、喜乐、喜欢;“乐”,身体上的快乐;“舍”,能够真正放下。
但是拿“加行位”里头作功夫来讲,“于后胜法,求证愁戚”,你说到了这个时侯,修道到这个境界,在我们想象中你说好不好?一定很好。——不好!修道的人还有没有忧愁啊?譬如我们在座有几位老道友,做了几十年功夫,你问问他,他还愁不愁啊,忧不忧啊?还忧哦!不晓得后面怎么办,这就是个忧。所以呀,找老师了,因为他有忧嘛!后面怎么办呢?不知道了。所以告诉你“于后胜法,求证愁戚”,为了求证向上一路这个道,他还要(愁闷),自己搞不清楚还在愁闷,忧愁的心理,“戚”——不安,心里不安。所以这个愁戚的心理也属于忧根,心里的忧根。
“非正善根,故多不说”。说这个不需要讨论,就要知道不是正善根。就是说一个人修道的人,你功夫修到了最高还有没有忧愁这个心理?下意识中间还有这个成份,因为下一步不知道啊!怎么办?到了这步,下一步不知道,不知道,怎么办?这个忧根心理还存在呀。
那么,有忧的这个心理存在,不属于“正善根”,所以“故多不说”。举个例子:
“前三无色,有此根者,有胜见道,傍修得故。”
就是修到了色界天以上那个定境界,我们现在大家在打坐修道,老实讲都在欲界中修哎,没有离开过欲念,这个欲是广义的,不只男女之欲,就是说我们想贪图清静这个“贪”也是欲呀!要把心理检查清楚哦,这也是“欲”。
比方我们举个例子,等于道家说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到达空的境界,还在欲界中。超过了这个欲界以上是色界定,一片光明,身(这个肉体的身体)心都化在光明中。但是光明还非究竟哦,再上一层是无色界,无色界有四定。所以四禅八定里头,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一种属于四空天,无色界的定境界。去掉色,所以前三种定境界,无色界,“有此根者”,到了这一步的功夫修持,“有胜见道”,因为他的智慧到哪里,有能力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了,比较性地有能力,“有胜见道,傍修得故。”依到这样,可以依傍这个路子自己慢慢地摸索进去,可以修成功。所以真正的修道、修禅是那么细,我们自己了解一下啊,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在讲什么?所缘之缘。提起大家注意!哎,我们修道也是所缘缘啊!我们心理状况想另外抓一个东西呀,这样在抓,所缘缘就是这样在抓啊,我们人就是普通一个话:“人向高处爬,水向低处流。”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向上,所缘缘就是一步一步向上的道理,所缘之缘。
所以现在我们岔进来,讲到这个地方,见道、根本位见道,见道有三心哦,心理状况,初步的,得定以前。哪三心呢?就是入心、住心、出心。这个“入心”,就是说得到禅定以前的这种心理状况,初步。所以你们在这里禅修的同学注意啊,偶然有一点好的境界或者发清凉,或者是什么,你还不是定哦,充其量挨到“入心”的边缘,进入这个状况差不多,你还没有住呢,停留住这个境界永远不变你还做不到呢。做到了才是“住心”。“住心”的成就了,才有“出心”。什么出啊?出离,跳出了这个物质世界了。但是这些呢,属于修道人的“已知根”,见道以后修道,修道已经知道这个路线。可是呢,虽然知道了,在修道的过程,这个观念、这些学理的观念必须要知道,真正入手了修的时侯,统统丢掉了。这个道理是什么呢?譬如我们学电机的,把学理都了解了,真的这个电灯坏了,怎么样才能修呢?你那个时侯一看,拿个螺丝转,“哦,这个地方坏了。”把螺丝一转灯泡一上就好了。这个时候没得学理。还要大学里六年那个电、那个电机学的学理拿来呀,那你糟了,你坐在那里还要研究半天,嗯,想想看,这个电是怎么……哦,这个要用螺丝转的。有些学科学的出来就是这样,噢,这个、这个、这个……这个了半天,我说你走开,我来,螺丝一上就是了。修道也是这样,学理不懂,始终是个老土,你会搞错了的;学理懂了你被学理困住了,你修道不成功。所以难哪!
天下什么事情都好玩,你们怎么来玩这个东西?敲敲麻将啊在家里,没有事情敲麻将,天下事管他娘,多舒服啊!哎,怎么来听唯识呢?都上了当!你要修道啊?嘿,高度的智慧!但是到了最后连智慧都要抛弃,还要有这个气派。
学理要懂,到了某一步的时候,他不要这个东西了,都要去掉。这个道理说什么呢?就是说我们见道的时候、悟道的时候,虽然大事已定,生死已了,“根本位”,自性的根本也见到了,还是没有彻底哟,所以未知的还要当求知,[录音中断]

大慧问佛一百零八个问题。我们现在大家出家人戴上念佛珠一百零八颗是根据这个来的,《楞伽经》一百零八问。那个什么问题都问了,乃至大慧问佛:太阳光照进来看到灰尘,太阳光里头有多少灰尘?都问了佛。他说窗子上有多少灰尘?都问了。问一百零八个问题。换句话说,《楞伽经》明告诉你,一个真见道的人无所不知。所以啊,叫做“已知未知根”,说见道以后要修到“未知当知”的,说见道以后是修道所得的。所以说学禅的人要知道,你看,禅宗的五祖告诉六祖:“不见本性,修法无益”,见道以后才好修道,不然你所修的都不是。等于我们盖一个房子,我们大家都想盖房子,我也讲笑话,我到去年为止有十八栋大房子,到了今年为止有些同学又给我加了两栋,二十栋了。大家都说:老师啊,我发了财,我先要给你修一栋,噢!好大的禅堂!到今年为止又加了两栋,好像我们**师又加一栋,*工程师又加上一栋了,好像二十一栋了吧,哈!这个光说不练没得用的,呵!天桥的把戏啊。所以修道是先练后说,修到了再讲。啊,重点在这个地方。现在我们讲本文:
“或二乘位,回趣大者,为证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彼皆菩萨,此根摄故。”
二乘,小乘道的二乘,声闻、缘觉都属于小乘罗汉。这二乘种性,得了证果到罗汉(还)非究竟,必须要回过来发大乘心,大乘心——自利利他。所谓小乘的罗汉只求自利、自了,除自己以外万事不肯管哦。譬如我们同学里头有好几位,我一看都是小乘根器,没得办法。但是没有办法不要紧,给他小乘慢慢修嘛,修成功了以后,他在那个小位子里住久了,他自然受不了,等到三大阿僧祇劫转过了两大阿僧祇劫半的时候,他自然受不了要回心向大,回转来做大乘。
所以二乘人“回趣”,“趣”就是趣向,“(回趣)大乘者,为证法空。”二乘人所证的道只是我空、人空证到了;换句话说空也是仅空了一半,人空证到了,法空没有证到。因为他把空的境界始终保守到动都不敢劲,放掉了这个境界道就完了嘛!等于说得到了清静果位,不敢起心动念,一起心动念清静完了嘛,就是小乘极果。所以你们晓得,你得了道的境界,世间法一概都不敢碰,因为你是小乘果;你要一碰,我这个境界就掉了。大乘是不生不灭,真到道是掉不了啊。不管你做什么事,因为你这样一个行为一做了以后你说我这个道掉了、功夫掉了,这个功夫我们不要修了,何必上这个当呢?修得成功还掉得了,这个道绝不修!像我的个性我从来不做这种事,那多麻烦呢?所以一个真修道的人,贪心最大的,要得到一个东西是永远不生不灭的,得到了就是得到、不掉的,随便怎么也不掉的,那才可以玩嘛!
所以说二乘人只证到了人空、我空,这个法(境界)、这个道的境界他不敢再放掉了,放掉了就没得玩的了。大乘菩萨,怎么叫菩萨?证到了我空、法空,法也空,就是彻底了。
  所以“回趣大者”,为了进一步求证这个法空的道理。“地前”,菩萨没有登地,菩萨的阶层、层级叫“地”,菩萨分十地;小乘的阶级叫“果”,这两个名称不同。小乘谈证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菩萨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到十地,十地以外才成佛。
  所以这里讲“地前亦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在菩萨没有登初地以前,——但是大乘,你尽管说自己吹牛学大乘——真的大乘,小乘的功夫一定到了。你说我是学大乘的,不走小乘的路子——不要吹牛了!你定都不够,九次第定都没有,小乘的定果都没有,你还谈什么呀?所以啊,“地前亦起九地”,九次第定,这个是九地、九次第定所包含的“生空无漏”,一切生、一切众生,我空,得无漏果。
“彼皆菩萨此根摄故”,所以他们都是大乘菩萨道,大乘菩萨道哪一个根呢?注意啊:“当知未知根。”你就答复出来了。你看,拖了那么久,还在上面,一个范围里转,一个纲要里头分那么多。
“菩萨见道亦有此根”,但是翻过来说,大乘菩萨开始就不走小乘路子,大乘菩萨一见道,“当知未知根”已经建立了。
“但说地前以时促故,始从见道,最后刹那,乃至金刚喻定,所有信等无漏九根,皆是已知根性。”
大乘菩萨的气派来得大,智慧大,福报大。所以只说“地前以时促故”,没有登地以前,就是顿悟法门,刹那之间他就大彻大悟,那一刹那就是那么快,这么一弹指六十个刹那。什么叫顿悟?这一刹那之间一下子就证道了,所以中间这个没有渐修的次序。“以时促故”,这个中间的时间太快了。所以从他菩萨见道,见道以后修道,到最后的一刹那成道,十地菩萨以后得金刚喻定。怎么叫“金刚喻”?那个定不是我们打坐这个定啊!像金刚一样的、金刚钻一样,在任何地方颠扑不破的,四面八方看到都是发光的。他不要打座都在定中啊,乃至在打滚也在定啊,跳舞也在定、洗澡也在定,随便什么时候,跑步也在定啊,就是在晨练总跑长跑的时候也在定啊,一边在定一边在跑啊,要第一就第一呀,哪里拿第二呢?他因为在定,金刚喻定,颠扑不破的!这是菩萨。菩萨到十地以后得金刚喻定以后才成佛,最后一个定,到金刚喻定,无往而不定,那么《楞严经》所谓楞严大定。结果有人告诉我:“哎哟,我碰到一个老师在台北。”我说你学了什么?“哦,传我楞严大定。”哦,我说这样啊!哈!我说哪一天你介绍来我也找他拜门,学个楞严大定(一笑)。不要乱吹呀!所以啊,菩萨到十地以上得金刚喻定。那么在这个时候“所有信等无漏(的)九根”,这一些善根,立刻之间都成就了,每个法门都知道了。所以你看佛经不要那么吃力,你拿到再难看的经典,一翻就懂了嘛!
“未离欲者,于上解脱,求证愁戚,亦有忧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说。”小乘的罗汉证到道叫做“离欲果”。所以小乘的罗汉是跳出了欲界了,在色界、无色界中。但是上界、再最高一级的境界不懂,所以求证法门还有忧愁的心理,不可知,“亦有忧根,非正善根”也不讲。“诸无学位”,大阿罗汉,四果以上到了无学境界,“无漏九根,一切皆是具知根性”,大阿罗汉不同,虽然是小乘,他是菩萨境界了。所以罗汉分两种,有大乘阿罗汉、有小乘阿罗汉,还有有得神通具足的阿罗汉,有不要神通具足的阿罗汉。
“有顶,虽有游观无漏,而不明利,非后三根”,他说到了色界天以上的有顶天,《三界天人表》你们手里要把握住哦。有顶天,虽然“游观无漏”,向无漏果里头转一下,“而不明利”,但是啊,并不是到达最高明的地位;“非后三根”,所谓“当知未知根”里头后三根不谈。现在到了这一段结束了。
  “二十二根自性如是”,所以要你们了解,我们建立自己的根器,打好这个根基,一个建筑工程一样,把根基打好,这二十二根,它的自己每一样东西分析起来,它的性能、性质如是,就是这样的,刚才上面所讲这个样子。
“诸余门义,如论应知”,其他的道理呀,我们本书、《瑜伽师地论》,上面、后面慢慢都给你讲清楚了,修道的道理他是应该自然会知道的,我们今天到这里为止。

  第七卷讲完了,为什么开始先讲第七卷?为了我们大家这里修禅定、打坐,那么,要认识清楚,不要认为这个无想、无念是定,真正的无想无念定是什么?先为了这个目标,所以因此先讲第七卷的那个中间。现在今天开始我们从开头来,第一卷开始,那么这样容易连接上这个观念。
  第一卷比较容易了解得多,文字容易了解呀,观念上蛮困难的。就是我们修道、所谓学佛要认识清楚了,尤其是关于现在研究心理学的,心理学这个科学在今天这个时代进步得非常快,但是始终还没有摸到形而上的道理。那么现在假使研究心理学的同学们,特别要注意。所谓心理学包括很广,心理行为、心理的医学,现在慢慢心理学要进入了形而上的这个范围去了。
  关于这个《成唯识论》,再相关的就是我们新(印)出来这个《百法明门论》,这个必须要连带研究的,这个同心理学都有密切的关系的。
  那么今天我们第一卷先开始,把原文都念一下,照老师读书的方法一字不漏啊:
  “成唯识论卷第一,护法等菩萨造。”
实际上世亲菩萨有个哥哥,就是无著菩萨,著了《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法,他哥哥在记录,叫《瑜伽师地论》。世亲也翻译叫天亲,所以无著、天亲是两弟兄。当时在印度这两弟兄影响了很大一个时代。无著菩萨他是走大乘路线的思想,所以集中了全部的大小乘的佛法,再集中了一切的学问,听弥勒菩萨的笔记,造了、著了——所谓“造”,古人佛经叫做“造”,就是著作——著了《瑜伽师地论》。他的弟弟世亲菩萨是研究小乘的,绝对反对大乘,反对得很厉害,著作很多。后来受哥哥的影响,后悔了,后悔了因此想自杀。觉得把思想搞混乱了。一个人拿刀杀人,或者是造反杀人,杀人百万也只是百万,千万也只是千万;这个学术思想杀人,千秋万代,这个人的思想、所谓精神的寿命被他损害太大了,因此他要自杀。无著,他哥哥就劝他,说了一句名言,他说你自杀了不能解决问题耶,又不能把那些著作、思想收回毁掉,他说譬如一个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一个人走路因为我们有地下,所以倒下来;如果人在太空中不会倒的,所以太空人永远在那里转,不会倒下来,没有地方可倒。人的跌倒,因地而倒;要爬起来呢?因地而起。没有这个地还爬不起来呢!他说,你的舌头你的笔毁谤大乘,因此你认为造了业,自杀了有什么用?解决不了问题。还不如利用你的笔、利用你的舌头,再弘扬大乘。哎,他被哥哥一劝告,因此啊,他就转而著作大乘的经典、经论,著作也很多。
关于这个唯识方面,世亲菩萨有《唯识三十颂》,有三十颂。玄奘法师《成唯识论》是把世亲菩萨《唯识三十颂》之后,专门研究唯识的后世这些大师们的这个精华集中起来,所以叫《成唯识论》。护法菩萨是在世亲之后,那么护法的佛学思想是主要的中间的中心,因此是“护法等菩萨造”。那么护法造这一个论,也就是解释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加以发挥,玄奘法师集中了各种论点又加以发挥。
顺便我们提到世亲菩萨跟无著菩萨他两弟兄很有趣的一个故事,后来他们两位年纪活的都不少、蛮大的。无著菩萨可以白天在人世间作些文化教育工作,所谓弘法。“弘法”这是佛教的名称,拿我们现在的观念就是文化教育的工作,教化的工作。晚上他就入定,自己离开身体,所谓到兜率天听弥勒菩萨的讲课,早晨出定马上作笔记。后来无著菩萨年纪比较大一点,告诉弟弟我要走了,要死了,要涅槃了。因为无著菩萨发愿不是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那些,都不是;他是发愿往生兜率天,跟到弥勒菩萨再来到这个世界上来。那么世亲菩萨说:“你走了以后是不是往生那里?很多人都是生哪里生哪里,没有证据啊!你总要给我一个消息啊!”两弟兄就约好,(无著菩萨说:)“我一定要给你消息。证明这个生命的确是有轮回,不是唯物论的。而且证明发愿、愿力坚固往生哪里,是一定有这回事。”(那么世亲菩萨)他讲,最慢最慢三个月,你要告诉我,要托梦,最好不是托梦,(托梦)还靠不住,等他打坐的时侯在定的境界里头告诉他,那比梦清醒得多了。结果(世亲菩萨)后来等了三个月也没有消息,等了三年也没有消息。世亲菩萨怀疑了:“靠不住啊,这个哥哥靠不住,这个修行有问题!这个平常说那么有把握,现在……”一直又等了好几年,五、六年以后了,好!哥哥来了。一见面他就埋怨,他说你现在在哪里?他(无著菩萨)说我在往生弥勒菩萨那里啊,弥勒内院;他说不是我们两个约好给你证明啊,免得你有怀疑了不相信。他(弟弟)说证明?你跟我俩约最长三个月。他(哥哥)说:“什么?我刚刚报到,正好弥勒菩萨在讲经,我就坐下那个位置听经,我不好意思,他老人家在讲经,我不能中途退席呀,我只好听完了走啊!”他说我也很急呀,听完了我马上来告诉你。他说你晓得呀?现在是已经隔了好几年啦!他的哥哥一笑,他说这就是人世间的光阴。人世间的光阴,宇宙的时间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这里一个月就是月亮的、月球上面的一天,就是这个道理。这是附带提到世亲菩萨,讲这些故事。
那么我们现在回转来第二行是“护法等菩萨造”,——著作;“唐”,——时代;“三藏法师玄奘 奉 诏译”,唐是唐代了,唐太宗这个时代。所谓“三藏法师”大概大家都清楚,不过我们也提一下。我们有部小说《西游记》,干脆把玄奘法师不叫他名字,叫唐三藏。三藏法师很多,不只玄奘法师。所有的佛经分三部分,大部分叫作“藏”,因为太多的东西归一个仓库一样,归类了,所以“经藏”、“律藏”、“论藏”,经、律、论叫作三藏。等于我们中国文化归纳叫四库,也根据佛学的观念变过来的。“四库全书”,库就是藏的意思,哪四库?经、史、子、集,叫做四库。所谓“三藏”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许多古今以来法师们能够一生通一经、一本经、一部论,了不起了。如果多通几部经论啊,很了不起了!所以三藏十二部(不是十二本哦),这个十二部是十二类,三藏十二类、十二部,都通的才够得上称“三藏法师”。所以你们讲禅宗,古代禅宗的祖师,尤其在印度,每一位禅宗祖师都是三藏大师。所以学禅宗不要拿六祖来作标榜,一个大字不认识,也可以悟道,所以我嘛也不要读书,又笨、又想打打坐就可以悟道,没有这个事。不要以六祖一个人(自比),六祖以前无六祖,六祖以后你也不是七祖八祖,所以要好好努力啊!
  三藏法师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在中国的佛教史上,三藏法师不只玄奘法师一个人,好几位都是三藏大师,很多;以玄奘法师最出名。在佛教里出名应该呀!可是在民间也很出名,那不是靠佛的关系,靠《西游记》,靠《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功劳,连玄奘法师没有的徒弟、无中生有的徒弟孙悟空都连带出大名,这都是小说家的力量。所以我们民间只晓得唐三藏,不晓得他的法名叫玄奘,玄奘是他的出家的法名,在家他是姓陈,没有错,玄奘法师俗家姓陈的。
  “奉 诏译”,古人排这个字啊,你看中间空一个字,为什么叫“奉诏”?“诏”就是皇帝的命令、诏书,因为当时的翻译院是唐太宗下命令为玄奘法师开了一个大翻译院,集中千把学者,那么当时不单——中国、印度,乃至波斯,乃至基督教的前身老基督教、景教,还有一个祆(读“显”)教,祆教就是犹太教,画符念咒,现在有些画符念咒的呀,都是祆教;还有摩尼教,等于回教的另外一教、另外一个派别的。这些出家人很多的[录音中断]……佛经;同时玄奘法师也帮忙他们,景教、祆教的经典也翻,譬如我们现在还有流传的《摩尼珠昆经》,这是摩尼教的经典,一般人以为是佛教的,错了。里头也有很多的形而上道的道理,也有很多修持的方法。所以我们民间有些佛教的庙子有些方法,实际上是杂得很厉害的。同时玄奘法师也把我们自己的中国文化《老子》、《庄子》等等又翻成梵文,送到印度去,可惜这些资料现在都没有了。所以印度后来瑜珈(就是yoga)这些思想、这些理论,乃至后代的有些密宗同瑜珈这些理论,还是受了玄奘法师翻译过去的老、庄的影响,也蛮多的。所以尤其是我们佛教出家、在家的同学,这些教史方面同文化是有关,要深入研究,不然都搞不清楚了。
  所以现在经典上印的还是照老规矩,“唐 三藏法师玄奘 奉 诏译”,他翻译的,实际上他一边翻译一边加上自己的观点,不过他不乱加,非常慎重。所以玄奘法师对翻译,尤其你们年轻听一听,有个名言,他说翻译的文字啊,没得办法,他说这个等于母亲喂孩子一样,我们现在晓得,我们小的时候都是这样给妈妈喂大的。那个时侯,炼乳还才来呢,没有奶粉,更没有奶瓶,母亲如果没有奶,都是嘛——饭,放在嘴里头自己咬,咬的很细,等于就是都变成浆了,拿嘴对嘴喂过来,像鸟一样,古代的母亲带孩子都是这样带大的。所以我们文化里头讲对父母的孝顺叫反哺之恩,这个反哺就是鸟一样,这个母亲、鸟的母亲,喂孩子都嘴对嘴喂他吃的,像我小的时候母亲喂我,我还深深记得就是这样吃的。当然这个时间蛮短,反哺就是这个样子。所以玄奘法师说翻译呀,百分百地高明、百分百地准确,他说就像母亲哺乳一样,喂小孩呢,在嘴里咬、咬了半天咬细了以后啊,那个好的营养十分之七已经到自己肚子去了,虽然不想吃啊、想给孩子吃,可是嘴那么一动一动,那个营养跟到口水已经流到胃里去了,他说所以孩子们吃到的好的营养也不过是十分之三。他说翻译得百分百最好的、最准确,那个味道、那个精华也不过十分之三,做不到百分百地翻译完全准确。这是玄奘法师的名言。我们看到现在人学了几天外文,中文也没有搞好,然后就翻译,翻译了半天,大概那个饭也不是饭,菜也不是菜,牛奶也不是牛奶,豆浆也不是豆浆,不晓得是什么东西了。
这是因为玄奘法师这个翻译,由这个翻译的道理,我们讲到这个话,这些话出在哪里呢?你必须要看玄奘法师的本传,乃至他的《大唐西域记》。不是《西游记》。《西游记》是有两部书,除了一部小说以外,还有真正一部《西游记》,这个《西游记》是道家的书,不是小说啊。那是元朝开始,道教一位得道的所谓龙门派的神仙道人邱长春,到新疆以外跟成吉思汗见面,成吉思汗派人来请这位有道的得道的邱长春真人,在北印度的边境见面。那么,跟着邱长春真人去的弟子们,一路上的记载,由山东动身,一路经过北平、到甘肃、出新疆,经过蒙古、经过沙漠,一直追成吉思汗的大军,一直追到了印度的、北印度的边境,他们才见面。因此啊,这个记载也叫做《西游记》。这些都是很好的文化里头的、古代的,研究地理、研究宗教史、研究文化史的发展,研究一个战乱时代,一个大宗教家、教育家影响了多大一个时代。尤其像邱长春当时在山东,可以说不是属于宋朝的人,那是属金国的统治,那么成吉思汗元朝那个时候开始力量还达不到山东。山东这一面是金国,长江以南是南宋,西北方面还有夏国,都是国家。成吉思汗听说邱长春是有道之士,非要请他去,要想皈依他,学神仙之道。那么就派大使通过了夏,那个时候叫西夏,再(通过)外交关系到金国请邱长春,到西北见面。那么那个时候南宋也请邱长春到南方来,他不来,到处(都请他,)西夏也请他不去,至于那个时候统治了占据山东的金国请他也不去;一接到成吉思汗的邀请函,马上答应要去。一班弟子们大家是哗然,很奇怪!这要通过经过两三个战场,多困难!为什么要到、看这个一个蒙古人成吉思汗?南宋、各地的政府请你去,马上做国师的,不去。他说:“非你们所知啊!”你们不了解。他就看到未来的大势,成吉思汗会统一了世界、统一了当时的中国,他就有神通早知道了。那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命财产不晓得要死多少,他非要去不可。
所以跟成吉思汗俩一见面,成吉思汗向他求道,他说这个道啊你不需要问,你只要学到仁义之道,少杀人就是道。成吉思汗很佩服他的话,拜他为师,就告诉他万一将来我统一了金国,乃至统一了整个的中国,他说师父啊,你有什么要求?他说我有个要求,你啊现在跟我俩定了契约,所谓“丹书铁券”,古代那个契约,皇帝、一块铁上面烫了字,打成两半,两个拼拢来就是一块文字,丹书契约、铁券,像我们要签字的;以后万一你的部队打到中国,统一中国了,(只)要(是)我邱长春的这个教门(所以后来叫作龙门派的道教,北派的道教),只要门口贴是龙门派邱长春的弟子,统统不杀。成吉思汗说:就是这样办!我们定了契约!所以后来忽必烈统一中国,乃至元朝的部队、蒙古的部队,打到中国来,北方从山东、好几省,所有老百姓门口都贴了道家的标记、龙门派的标记,这些蒙古骑兵一看到,把马头一拉就走了。你说他这么一做啊,保存了多少生命财产!这个都是我们所谓修道、研究文化教育的人值得效法的、值得注意的地方。一个成就人的力量,这才叫作度人、救世救人。他眼光早就看到。
非常奇怪的,成吉思汗后来在西进的路上,他(邱长春)已经回来在北京了(所谓北平,过去也称北京),所以北平有个道家的丛林大庙子叫白云观,那就是元朝专为邱长春修的,很大,道家的丛林。佛家和尚也可以去挂单的。道家的、道教的人到佛家挂单,佛家到(道教挂单,)两方面都可以互相挂单。那么专为邱长春修的、盖的。等到成吉思汗在西北一死的时候,邱长春正在洗澡,忽然感觉到不对,仰头一看天,他马上很快洗完澡出来叫徒弟拿衣服来换。徒弟很奇怪,什么意思啊?他说那一个人走了,我也要走了。就是成吉思汗死了,他也马上打起盘脚,也就死了。像这一类的故事啊,非常奇妙,很有意思的故事,这都是我们历史上有名的记载。可惜大家因为读书不多啊,这些好的地方,在正史上啊,古代的历史都是儒家做的,把这些重点都拿掉了。
这是我们讲到玄奘法师引出了《西游记》,因提到《西游记》而讲到道家的真正有一本书叫《长春真人西游记》,因讲到真正的《西游记》,而牵扯到邱长春、成吉思汗这个历史的故事,附带的文章。
现在回转来,就是这一句话,关于玄奘法师翻译的这一段解释完了。

  偈与颂等于中国所讲的诗,就是把很多的内容浓缩起来,归到一个偈颂。很多的内容浓缩起来归到偈颂,这也叫做诗。
  那么,第一偈:
稽首唯识性,
满分清净者,
我今释彼说,
利乐诸有情。
这是古代佛教里头的规矩,也就是礼节,也就是戒律,这种戒律属于律仪戒,规矩的礼貌,菩萨们、后世人著作,决不随便。所以等于我们文化,孔子以后,一切的著作,都引到“子曰”,作代表。所以孔子是总老师,万世师表。不讲后世,后世是“千古文章一大抄”,抄来;也可以说“千古文章一大偷”,你偷得好偷不好。不过我们小的时侯受的教育,做文章偷手啊,老师的传授有个规矩,引用什么人的说话,譬如“苏东坡说”,一定要注出来,在本文里头就带出来,因此或者是“所谓东坡曰”,虽然是没有著作权的问题,(但有)道德问题。因为别人的好东西我们引用到,这个人家的好,不能掩盖了、不能偷来;如果说引用古人或者平辈朋友的东西、没有注出来,我们当年的老师们看到要骂你,因为丢人!偷!偷可以,要注出来。譬如作诗嘛,我们假使作的诗、四句诗,里头有一句实在作不出来,而且认为古人已经作过的比我们好,可以用古人的句子,但是下面一定加两个小字在旁边:“借用”。譬如“借用东坡句”。不像现在的人,现在人引用别人的文章、引用别人的思想,当然不肯注,最好把你那个原书本名都给你抹杀,然后全盘照抄,抄了,都(当作)是他自己的东西。所以你们讲到文化的复兴、文化的振兴,文化、道德观念;过去的著作,我们一般人都是(用)一辈子的经验在写一部书,所以你看“子”书拿出来,万古不能变动,他一生的(东西)自己著作了摆在那里,所谓千锤百炼。不像现在的人,今天写一篇文章,明天自己还推翻了,不知所云——为了稿费。这些都是写文章文化道德问题,我们谈到文化复兴,这些观念首先都要有个了解。很多,我们不作专题讲演,顺便讲到这里。
为什么讲到这里?你看我们护法菩萨跟玄奘法师的精神:
“稽首唯识性”,稽首就是顶礼,就是头磕下来叫作“稽”,“首”就是头,头磕下来,在我们古人文字叫“稽颡”,也就是磕头;那么你们现在叫顶礼。先顶礼,顶礼什么?释迦牟尼佛、弥勒菩萨都没有,你看,把宗教的外衣统统拿掉了;换句话,磕头、崇拜什么?——真理——拿我们现在观念来看。所以“稽首唯识性”。
《华严经》上说佛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宇宙万物既非主宰、也无自然,因缘生法,一切都是心识的转变。所谓物理世界,也就是心识转变的一部分,所以说“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那些已经明心见性了的,那就是佛了、菩萨了。“满分”,圆满、得到清净圆满的,就是证得涅槃的人。那我们拿佛经的、宗教的味道来念呢?就是“稽首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稽首十方三世一切诸大菩萨”,或者“稽首十方三世一切圣贤”,佛经也有这种句子,一切圣贤就包括了不只佛教了,凡是得道的人,不管哪个教主,属于圣人贤人之列的,一概稽首、顶礼。可是在唯识、中观、般若的境界里头,他不是这样,“稽首唯识性,满分(圆满)清净者”,诸佛菩萨都在内了。
“我今释彼说”,我现在作这一本书,解释,“彼”就是“他”,这个“他”不一定是指护法菩萨,也不是一定指世亲菩萨。这个“他”,总的一个抽象的代表,就是代表讲出来“万法唯心、一切唯识”的这个真理。
“利乐诸有情”,为什么我要著作去翻这个经典?不是出风头,不是好高骛远;利益一切众生,使一切有情的众生得到安乐。他说因此我要动手了,写这个文章。不是我为了出风头、为了好名而作这一部书。那么,这是一个可以说是他的著作的前面一个开经偈。
  那么下面的原文,所谓刚才讲到三藏十二部,十二部,“颂”是一部,把这一个原文浓缩下来的内容叫作“颂”,是属于十二部里的一部。变成经典的文字叫作“长行”(读作háng),一行一行的,长行,这个“长行”又是三藏十二部的一部,“长行”就是发挥浓缩(了的)短偈的内容。
  所以“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他说现在我为什么著作《成唯识论》?就是说一般学佛对于“二空”有不了解,还执迷不悟,“迷”;“谬”,错误的观念。要使他们知道修行之路,使他们得生“正解”、很正确的见解。因此必须要写这一部书。也就是说古人的一个著作非常慎重,问这个著作流传下来有没有价值,对不对得起人,不能害人。所以有人一生的文章,不轻易随便写。譬如我们要写一篇黄色的文章,写一个随便什么小说,很叫座,可以发大财;在古人宁肯穷死都不写,它影响人很大,这个罪过、因果背得很大,所以古人写文章著作是有这样慎重的精神。
第二点,这里讲到“二空”的问题,什么叫“二空”呢?就是我空、法空。我们为什么学佛修道不能成功呢?第一个,去不了“我空”,譬如你们打坐也好、什么(也好),都晓得讲佛法是空,你空得了吗?你们三天不吃饭肚子饿得要死,你说:“空的啊!不觉得饿了!”你空空看?当你夜里睡眠睡不着的时候你说:“空的!要睡就睡!”做得到吗?说累死了,要不睡就不睡:“空的!”你空空看?这个还不是“我空”哦!“身空”都空不了,身空。身空都做不到,哪里还能够做到“我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13: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成道、打坐、修道,必须先要证得了身空。身空了不一定“我”空哦!因为你身体坐在那里没有感觉了,你说忘了身体,但是你还有个清净境界,那个清净境界有所执,那一点就是“我”,就是“我执”。“我执”没有去,那“我空”没有证到。即使证到了“我空”,还是小乘的极果,小乘最高的果位,不过是一个小乘罗汉而已,只晓得“空”,还不晓得“有”。所以禅宗呢,有个名称我跟你们讲过,叫做“担板汉”。背一个板子在走路,只看到空的一面,这一面还看不见,只看一边,叫做“担板汉”,就是挑一个板子走路,小乘的罗汉。这是“我空”。那么为什么呢?小乘的罗汉抓住空不敢动,不敢起心动念,躲在空里头认为是究竟涅槃,把空的境界当成究竟涅槃,永远不敢起心动念,不敢再来这个人世间,人世间太苦了,不敢再来。但是他也躲不掉啊,有国际警察要把他抓来,嘿,这是什么呢?那是“业力”!所以大阿罗汉,证到了大阿罗汉“我空”,空的境界一定八万四千大劫,那个地球坏了又成立、坏了又形成,不晓得经过多少次,他还是要出定的。一出了定,不回心重新修大乘,始终不究竟,还是受业力所牵,这是小乘的极果。实际上罗汉证得了“真空”,你说我们一听不得了,入定八万四千大劫,我们想有小乘根器的人,不管啦,将来再学大乘也可以,先躲八万四千大劫多好呢,免得那天天什么呢,公共汽车赶得就很辛苦了,躲在里头不要动,(不要)赶公共汽车、也不要煮饭,多好!你要晓得他真正入定了八万四千大劫,一弹指之间!真正入定了忘了时间观念了,也不过觉得只是迷糊了一下,哎呀!就过了八万四千大劫了。等于我们睡眠,你看一个人夜里睡五六个钟头,你自己觉得只一下下就醒了嘛,这个中间没有时间、忘掉了时间了。所以我们并不需要羡慕他,一定定八万大劫有什么了不起?不过也是起不了而已!这是讲“我空”。
  因为罗汉证到了“我空”,关于“我空”的境界舍不掉,所以仍然在这个法执里头。大乘的菩萨必须证到“我空”以后,还要舍掉了“法空”。这个理论我们都知道了。
那么,可是呢,什么叫做“空”?这是个问题哟。所以有《金刚经》,《金刚经》属于般若,佛过世以后六七百年之间,龙树菩萨出来,也建立了密宗的系统,但是密宗还不算数;最重要是建立了大般若,空宗、性空,所以《大般若经》、《金刚经》乃至我们念的《心经》,就是龙树菩萨所建立的般若系统。所谓般若,就讲性空。可是由龙树菩萨以后,佛教一般修持的人,把空的见解同所证的空的果位,走入了很多的偏差、空果,因此很多人、修道的人,一达到空的境界要自杀,不想活下去:“本来空了,这个生命活得多余!这个世界活得好痛苦!”这就是“迷”,谬误之见,错误的。换一句话说,般若所谓讲空,《金刚经》一路讲空,什么叫做“空”?所以把“空”搞错了,我空、法空,理论晓得讲,什么才是“空”?后世的学佛的人在这个“空”上面的观念错误,生了迷糊、生了谬见(错误的见解)。他说现在为什么要讲唯识?不讲空而讲唯识的“有”呢?为了这些的错误“生正解故”,生出来(正解)。
“生解,为断二重障故。”为什么在唯识说是“正解”?讲到“解”字,我们晓得中国的佛学分类,一个人学佛有四个阶段:信、解、行、证,也就是:教、理、行、果。所以真正的学佛的人必须先要研究佛经,把理论先搞通;理论搞通了,再来“教”,教就是理论,佛的经教,通了,才得“正信”,你绝对相信了,有这个事情;然后生出自己的正确的见解,观念正确(见解就是观念),不要搞错了,那么才可以起行——修行;修行就可以证果。所以信、解、行、证,见解就有如此之重要。这个见解怎么来的?正确的见解就是理论要通。所以禅宗呢,就首先重“见地”,不叫“见解”。见地不对呀,你所有的修持都是错误的。我们先休息一下。

继续下来,就是说,我们修行啊,先要有正确的认识、见解,这个见解、认识有什么重要呢?“生解”,为了断除两种最重的障碍。就是说我们不能成道,就是“我障”、“法障”。“法障”就是说一切主观成见、认识上的障碍。
  “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断障为得二胜果故。”他说我们之所以懂了很多佛经的理论不能证道、不能成功,都由于我执与法执,执着,抓得很牢。这两种障碍(使)我们不能证道,“二障具生”,与生命俱来,只要有生命,“具”,非常完整地存在。那么譬如说只要一个婴儿一怀胎了以后,他就有“我”,这个“我”就起来;那么他就形成了他的个性,个性就是主观,这个主观就是“法执”。所以“我执”与“法执”要什么时候断除成道呢?必须要证得二空:我空、法空,那么这个障碍才能断除。这个障碍在普通的佛经叫做什么呢?“我执”引发了“烦恼障”,一切烦恼由“我”而来;“法执”由我们的知识来,所以“法执”是“所知障”。没有成道以前,所知越多、障碍越深。因为我们普通的习惯,知识以先入为主,谁都免不了,先进来那个观念抓得很牢的。譬如一个学心理学的人,他对于其他的东西他都拿心理学的眼光看;一个学哲学的人都拿哲学眼光看。譬如我们现在讲有一种病态:职业病,他习惯了,先入为主。所以这两个障碍:烦恼障与所知障,是我们修道障碍最大的动力。古人对于这一点也变成中国文化的文学了,所以明朝的人有一个对子非常好的:“欲除烦恼须无我”,一个人要想除掉了烦恼,除非达到无我境界;“各有前因莫羡人”,人世间哪一个人好、哪一个人坏,各由前生的因果带来,各有前因,不羡慕人家、不妒忌人家。所以“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前因莫羡人”。
这是讲到二障的断除。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我障(我执障碍)与法执的障碍。断除这个障碍可以得两种最好的果位,“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我们学佛,所谓得道、悟道为什么呢?——得解脱。所以这一点我们特别要认识清楚啊!所谓你们打坐、修道,不管你修哪一种,为了解脱嘛!人生都是束缚在那里、困在那里,解脱不开。譬如我们学宗教的人,希望往生天堂,因为在这个世界给它束缚得很厉害,想跳出这个世界另外到一个环境,这还是求解脱的一种方法。所以学佛呢?解脱!求得解脱。那么它怎么样求得解脱?不是说你练气功啊,气脉通啦——气脉通了不过是这个肉体上的健康哦,越使解脱更困难哦!怎么样求能够求得解脱啊?要般若、智慧。所以真正的学佛是智慧之学,不是迷信,更不是功夫。所以要解脱——般若。因为解脱了,智慧使自己解脱了,才能够证得不生不灭的这个法身,非空非有不生不灭的法身。解脱、般若、法身,三样缺一而不可。譬如你们打坐修道到某一种境界,问题解决不了,就是般若不够啊!因此你被那个境界困住了,就不得解脱了。要想证得法身,必须要解脱;如何求得解脱?必须要般若;三样缺一而不可。
所以说,我们如果得到准确的正解,这里所讲“正解”就是般若智慧的一种,真正的智慧由“断”断掉了,“续生”,我们后来的烦恼不来、不继续来了。这个文字要注意啊,他翻译的文字太简练了,一搞不好你就会念成“由——断续生”,也可以;但是规规矩矩的念:由“断”——断掉了,“续生”——后面的不继续来。这个烦恼障,“故”,由这个原因。“故”字不放在下一句,(要)放在上面,“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才能够证到了真正得解脱之路。得解脱了就清净了;(若)执着了清净啊,还是“法执”没有脱,所以解脱之道只能是小乘的极果,小乘罗汉的果位就是解脱的极果。所以我们讲到戒律,所以出家人的比丘、比丘尼戒在教理上称为“别解脱戒”,因为为什么要出家跳出红尘?为了解脱这个世法。这个“别”就是特别的意思,就是特殊一个解脱的道路。所以在中国佛教比丘、比丘尼戒以后必须要受菩萨戒,菩萨戒不特别,在世间就可以出世、就可以得解脱。所以那个属于“别解脱戒”里头的。
  “证真解脱”,所以这些小乘的戒,极果是解脱,当然还非究竟。因为小乘极果解脱了,解脱“我执”,不过是证到“我空”;但是那个清静的、空的境界他解脱不了,这个“法执”还在,必须要再断这个清静、空的“所知障”。
所以“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再进一步断除了“碍”,障碍了真正智慧的见解。我们什么地方障碍了自己不能成道呢?所知障。自己认定:这个就是这个!所以尤其现在青年呀,学佛的很有意思,我们从前当年没有这种情形。现在青年,“哎!老师啊,你那个意见很不错,不过我认为……”一听这个话,得果?不过我现在也很习惯了,啊,在当年我们那就是两个耳光就给你甩过来了,就叫你滚蛋了,你既然认为,你去了不要问我了。(第24集终。xby10101录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9-22 11: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