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453|回复: 0

海底细菌制造毒气引发2.5亿年前生物大灭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5 11: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星撞击并非2.5亿年前生物大灭绝主因

  关于地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生物灭绝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纭,其中一个重要的声音就是认为当时一颗巨大流星撞击了地球南极,这一判断也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不过,美国地质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地球上这次规模最大的二叠纪生物灭绝也是进展最慢、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它并非突然事件。这无疑是对流星撞击理论的一次打击。相关论文即将发表在11月的《地质学》杂志上。

  进行该项研究的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Catherine Powers和她的导师David Bottjer。他们认为,由火山喷发和全球变暖引起的环境蠕变应力(creeping stress)应该是导致2.5亿年前物种大灭绝的主要原因。在论文中,他们详细描述了一类海洋无脊椎动物——苔藓虫(bryozoans)生物多样性的缓慢变化。

  根据发现苔藓虫化石的岩石类型、年代以及深度,研究人员确定了这些生物,并且发现早在2.7亿年前,深海苔藓虫多样性就已经开始减少,而在大灭绝前的1000万年里下降尤为剧烈。这意味着,远古生物多样性变化早在二叠纪末90%生物消失前的数百万年就已经开始了。对流星理论更加不利的是,他们还发现最先死亡的是深海生物,接下来依次是海架和礁石上的生物,最后才轮到海岸边。Powers表示,“问题应该出自海洋深处。”

  研究人员推测,这个问题很可能是硫化氢。此前的相关研究和最新的数据都支持了一种模型,即海底巨大的火山喷发释放出了二氧化碳和甲烷,导致了快速的全球变暖。同时,较热的海水也失去了含氧的能力,导致海底厌氧细菌不断制造硫化氢,引发物种死亡。

  如果大量的硫化氢气体逃逸入大气层,大量生物形式也会死亡。此外,大气中的硫化氢会破坏臭氧层,加剧达到地表的紫外线辐射。

  Powers表示,真正持流星撞击观点的人很少,即使当时确实有流星撞击,它也不是造成大灭绝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员相信,三叠纪末发生的生物灭绝很可能也是相同的模式重蹈覆辙。(科学网 任霄鹏/编译)

  (《地质学》(Geology),Volume 35, Issue 11(November 2007),Catherine M. Powers, David J. Bottje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9-23 01: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