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口第一代居民
4 J! i3 T; I b 由于汉水改道,汉阳、汉口之间出现了一条鸿沟。原先,汉口乃一片低洼的湖塘、河滩,长着芦苇都泡在水中。在此芦荡泽国中,人民难以栖身。因此在天顺之前,没有民居之记载。当时的汉口,没有居民,但汉阳有人在此垦种和渔猎。王葆心在《续汉口丛谈》中指出:“汉口在明代本屯地,为汉阳十九屯之一。”
8 |9 }4 ]7 R: ?# p# y K 当然,汉口地势虽低,总还有些陆地,稍稍隆起在水平面之上。而成化之前的汉水时道不大。汉阳人过河,只要驾着小舟,就可到此捕鱼打猎。范锻在《汉口丛谈》中,根据前人记载,述及明太祖朱元玲在征讨陈友谅之子陈理(陈称大汉王,与朱元审激战都阳湖,败死。其于陈理在武昌继位)时,曾串军至涝朋油(汉口后湖)一捞,朱元霹赋诗曰:“马波沙头首稳番,片云片雨度潇湘,东城吹醉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范楷还解释说:“惟汉口之后湖,当时为襄河故进。一名潇湘湖。勒马赋诗,或即此耳。”明朝初年,在这荒滩野期上,建过寺庙。根据《汉阳县志》所载,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在今汉口黄放街上段地线,建过一个塞口寺。据说,1521年,朱厚媳(嘉靖里帝)从钟样出发,北上京颇接帝位时,行舟临幸此地,乃赦塞口寺为回龙寺。一首描写回龙寺的诗云:“地僻门无径,松间榻有明。秋山分野阔,寒水人云深。荒草高僧意,斜阳过客心。漫从星月下,枕石作长吟。“由此可知,塞口寺建在荒滩僻野之上,一脉“寒水”、“荒革”,连入寺之路也不好找。但毕竟还是有和尚住在寺中,并且在寺中还栽了松树。此外,还有所谓马王庙,约在今汉口黄欧街下首;天宝庵在今汉中路,但这是以后的事了。
/ G, \. Y, V( j! W& B4 {汉口有居民始于明英宗天顺年间(t457—t464年),时值汉水成化改道之前少。这里的“河滩废壤”,由江夏县民萧二承佃,萧氏遂成为此处的“二地主”,百姓张天爵父、祖来此筑基盖屋。每年要向萧氏交银三分。成化年间,这里形成了汉江河道的惟一人江口,水口地方称为“汉口”,渐渐各处商民在水口两岸建房造屋,商船也来此停泊,市场开始出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