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909|回复: 0

胃病药都有哪几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8 11: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什么是胃炎?
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炎症性改变,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大类,另有少数特殊性胃炎。胃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提高。胃炎发病率大约占胃镜检查人数的80%~90%.
2.什么是急性胃炎?
是胃粘膜的警醒炎症,粘膜有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改变,较重者可有溃疡形成。如果主要损害表现为糜烂和出血,则称之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或急性胃粘膜损害。这种糜烂的特点是胃粘膜破损不穿透粘膜肌层。出血指的是粘膜下或粘膜内血液外渗而无粘膜上皮的破损。这些病变可局限于胃窦、胃体或弥漫分散于整个胃腔。
3.急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
包括感染、药物、胆汁反流、急性应急或缺血等。
某些药物造成胃粘膜炎症是常见的现象,最常见的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引哚美辛(消炎痛)、保泰松等,这些药物可引起胃浅表粘膜损伤和粘膜下出血。其他还有铁剂、氯化钾口服液、抗肿瘤药物及抗生素等均可刺激粘膜引起浅表性损伤。胆汁也胰液中的胆盐、磷脂酶A和其他胰酶可破坏胃粘膜,从而引起多发性糜烂。
4.什么是慢性胃炎?如何分类?
是指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改变,是一种非常多见的疾病。男性稍多于女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的趋势,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慢性胃炎病变在胃内分布不均匀。根据病变浸润程度及病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肥厚性胃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分类是按照病变的解剖部位来分类的,分为:a慢性胃窦炎,又叫B型胃炎,最常见,大部分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少数由胆汁反流、非甾体抗炎药、吸烟及嗜酒等原因所致。b慢性胃体炎,又叫A型胃炎,较少见,主要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病变主要在胃底河胃体。
5.导致慢性胃炎的原因有哪些?
(1)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致病原因。随年龄增大感染率增加。
(2)自身免疫因素:粘膜中的细胞可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而产生相应的变化,最终导致粘膜中的细胞减少,胃酸分泌减少乃至缺失,更严重的还会导致恶性贫血。
(3)十二指肠液反流:因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胃粘膜易受这些消化液的作用而发生胃炎。临床上称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多发生于胃窦部。
(4)其他原因:中老年人常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这可能与胃粘膜的退行性改变有关,或者由于供血不足、分泌功能低下、粘膜屏障功能减退等因素引起。此外,长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等,反复刺激胃粘膜,使之发生炎症且持久不愈。有慢性右心衰竭、肝硬化门脉高压及尿毒症等疾病,也会使胃粘膜受损。
6.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
病史漫长,大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
轻者表现为消化不良,如进餐后上腹部饱胀不适,上腹部无规律性隐痛、嗳气、反酸、胸骨后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等。
病情较重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一般为少量出血,多表现为黑便。
患有慢性胃体炎时可出现明显厌食及体重减轻,并可伴有贫血症状。
极少部分忧典型恶性贫血时,可出现舌炎、舌萎缩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常表现为四肢感觉异常,尤其在两足更为明显。
7.慢性胃炎的胃镜诊断分类
(1)充血渗出性胃炎
(2)平坦糜烂性胃炎
(3)隆起糜烂性胃炎
(4)萎缩性胃炎
(5)出血性胃炎
(6)反流性胃炎
(7)皱襞增生性胃炎
8.慢性胃炎会发展成胃癌吗?
在慢性胃炎的病变过程中,胃腺细胞常常发生形态变化,最常见的是肠腺化生,是指胃腺转变成肠腺样。90%以上的萎缩性胃炎常常伴有肠腺化生。肠腺化生后,致癌物质可被胃粘膜吸收,且不能被迅速运走,这些致癌物质在胃内会刺激胃粘膜使之发生癌变。
一旦确诊为萎缩性胃炎或由浅表性胃炎发展为萎缩性胃炎,必须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定期复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6%~10%,且有增高的趋势。
9.自然医药对胃炎的辩证治疗
无论急性胃炎还是慢性

藏成药有很多的,按药品分类:“隆”病类药品、“赤巴”病类药品、“培根”病类药品、“木布”病类药品、血病类药品、热病类药品、滋补类药品、贵重药品、五官类药品、黄水病类药品、肺病类药品、心脏病类药品、肝病类药品、脾脏类药品、肾病类药品、胃病类药品、肠道疾病类药品等等。
很多白领们忙于工作,往往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吃,或者干脆不吃饭,这样长期下去很容易得胃病。下面为胃病患者介绍五种不同类型的胃药。

  所谓“四时”是指餐前、餐中、餐后,以及餐间(即两顿餐之间)四个服药时间,而“五类”则是指抗酸药、抑酸药、抗幽门螺杆菌药、胃黏膜保护药、促胃动力药五种不同类型的胃药。

  抗酸药:

  如氢氧化铝、碳酸钙、氧化镁等。通过中和过多的胃酸来缓解胃痛。这类药物多为弱碱性无机盐,患者须在胃内容物排进小肠后,胃内较空时服用,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抗酸作用,故餐后及临睡前服用最佳。

  抑酸药:

  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甲氰咪胍等。主要作用于胃的泌酸细胞而抑制胃酸分泌。虽然起效不如抗酸药快速,但是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疗效明显,故目前是治疗胃病的主要药物。其中奥美拉唑类药物的吸收,容易受到胃内食物的干扰,故在餐前空腹状态下服用。而其他药物在餐前、餐后服用均可。

  抗幽门螺杆菌药:

  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或胶体铋(丽珠得乐等),多与抗生素联合,因此,服用该类药物时要“凑合”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例如,甲硝唑等应在餐后服用,以避免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食物会延缓克拉霉素的吸收,因此在餐前空腹服用效果最佳;而阿莫西林不受食物影响,服用时间无限制。相应地,一同服用的胃药也要遵循这个规律。

  胃黏膜保护药:

  如思密达、硫糖铝、德诺、米索前列醇等。影响此类药物疗效的关键在于胃内药物的浓度,以及药物与胃黏膜接触的时间。如果胃里有食物,会降低药物浓度,减弱药效;而另一方面,食物能减慢胃排空药物的速度,延长药物与黏膜的接触时间,因此在两餐之间服用效果最佳。


  促胃动力药:

  如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舒丽启能等。能增强胃肠道蠕动,对泛酸、嗳气和胃胀等有较好的疗效。通常在餐前半小时服用,这样当进食时,血液中药物的浓度恰好达到高峰,从而充分发挥药物作用。

  温馨提示由于每种类型的胃药都是不同的机制,所以不可随便选择用药,要根据病情来判断选择用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9-23 01: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