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494|回复: 0

假如没有佛教,中国人还能愉快的聊天不? (2016-11-02 12:12: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30 17: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教与聊天,看似两个毫不相干的话题,怎么今天就凑在一起说了?对,没错,就是这个题目。

倘若你对中国文化史稍有了解,尤其是对中国汉语语言的源流稍有留意,就会晓得这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妙不可言的深切关联。

有本书叫《佛教征服中国》,是上个世纪荷兰学者许理和(Erik Zürcher)专门研究佛教传入中国历程的经典之作(目前很难买到原版书,我最近花了200块才在旧书网买到)。通过这个书名即可知道,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文学、建筑、科技、艺术、语言等各领域都产生了惊人的影响。作者以外国学者冷静客观的视角进行观察后,心中感慨万分,落笔之时,不得不用到“征服”一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其方面之多,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实在是其他任何宗教都不可比拟的。只不过如果没人专门点出,恐怕始终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到如今,让一般人能够深切感受到的,语言这方面应该算是一个典型。这影响到底有多大?我若说假如没有佛教,中国人几乎都不知道怎么开口说话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来,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1、爱情:这个词儿谁敢说陌生?几乎整个地球充斥着这两个字的“阴魂。没办法,谁让这个词儿关系着地球人这个物种之繁衍呢?你一定想不到,这个词来源于佛教。古代“爱”与“情”每个字就是一个词,各有其单独且完整的意义,而两字连用成为一个词,则最先见于古代某佛教大师所作《维摩诘经》变文的一个敦煌文献,原文如下:“为凡夫,声色媚,虚变攀援逐矫伪,万种歌中悦爱情,三春境上迷真性。”这里的爱情还不是现在语汇中的意思,而是指一切状况下人对人或物的喜爱、爱惜的感情。后世《五灯会元》等佛教书又常引用此词,以致一直延用至今。现代汉语承用了这个词,但词义却缩小到专指男女之间互相爱慕的感情了。

2、表白:这个词也是源自佛教,本义是指佛教仪式中启口、唱导的过程。去过寺院的人肯定有印象,每日午斋毕,僧值师手擎一张红纸表堂,唱(或者念)道:“敬白大众……”这就是最原始的“表白”。“表”和“白”本是不同意义,后来延用至今,成为生活中常用的固定词组,词义也大大变化了,成为了“述说、说明”之意,当然也包括男女之间申明感情的一个用词,甚至在现代人的脑子里,看到这个词首先想到的便是谁和谁表白了……

不单这两个词,“爱心”、“爱染”、“爱护”、“爱河”、“爱憎”、“恩爱”、“性欲”、“表示”等也都源于佛教,就不一一详说了。看看吧,假如没有佛教,中国人都不能愉快地谈恋爱了!

3、食欲:佛教中本意为贪吃美味的欲望,为四欲之一。(四欲为情欲、色欲、食欲、淫欲。)《法苑珠林》中说:“食欲:欲界众生多于美味、饭食起贪欲,谓之食欲……”到中古时期,这个词的词义就已经转变为人对食物的基本摄取要求了,现代汉语词义与中古时期同。

4、食堂:这词也是最先见于佛典,《佛国记》云:“入食当时,威仪齐肃,次第而坐。”本是指僧众集体进餐的地方,现代词义当然不局限于此。

另外,“牛奶”、“酥油”、“家常茶饭”、“芭蕉”等都源自佛教。由此看来,假如没有佛教,吃货们都不能愉快地聊天啦!

5、观念:也是源自佛教。“观”和“念”本是两个独立的词。在古代,两词连用其实是一种动词用法,是特指佛教中对某事物或义理,一面观察,一面思维的状态。大家一定记得善导大师的一部著作——《观念法门》,这里的“观念”即是此意。而现代汉语中,这词已转成了一个名词,是指人们对事物或义理在头脑中的固定认识。

6、功课:这词本意是指佛教修行的课目,如早课、晚课等。《六祖坛经》中云:“ 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嫠(máo)牛爱尾?”现代意思显然早已改变原意了,泛指学生学习的功课。

另外,“精进”、“摸索”、“讲演”、“人才”、“导师”、“开题”、“讲义”、“讲座”、“恍然大悟”、“记忆”等这些词儿也都源于佛教。看起来,假如没有佛教,中国人都没法愉快地学习了!

7、刹那:佛教传入中国前根本没有这个词,是梵语音译过来的。所以毫无疑问是源自佛教的。佛经中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看来这个词原义并不是象征性的对时间描述说法,而是有其极其精确的定量时间单位。

8、从今以后:最初源自禅宗语录《祖堂集》中:“从今以后,第一不得行此事……”本意是从今天到以后,现在则泛代为以后的时光。

和时间有关的词还有:“从古至今”、“从前”、“经年累月”、“来世”、“亘古”、“电光石火”、“电影”(本意是闪电之光,喻指虚幻无实,稍现即逝,现在早变成了别意)、“等候”等等,都源自佛教。

假如没有佛教,中国人都没法指代某一个时间了,那可真是彻底没法愉快地聊天了。

对于咱念佛人来说,耳熟能详的《往生礼赞》和“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其中的“礼赞”、“旷劫”本都是佛教用语,现在都被赋予了其它含义了。

类似这样源自佛教用语,却同时被中国人每天高频度运用的词汇,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佛教中使用的很多词语,原本都是充满着浓重的宗教色彩的佛教专门用语,然而随着佛教在民间的广泛普及和流布,宗教色彩逐渐被弱化、淡化,相当数量的专门术语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社交和语言表达中,失去了原有的宗教含义,演化出与现代生活相关的意义。只是绝大多数人,即使是佛教徒,都很可能不知道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只知其现代意义和用法。

以前赵朴初前辈就十分重视这样的佛教文化普及工作,曾组织人编过一本《俗语佛源》,可惜的是还没编完,赵老就去世了。

最初,我在知道这么多日常用词竟源自于佛教——这个我终生归依的宗教之时,内心是多么的震惊,同时也是多么的自豪!一刹那间,对佛陀的伟大超胜,祖师的智慧无伦产生了无比的信心与归仰之心。

想来,也只有佛教可以如此深广、久远地影响中国。人类的语言,其中的某些词汇能否流传延用,首先取决于它的生命力,换言之,即是取决于有没有人使用它、有多少人使用它、在多长时间内使用它。

假如一个词汇无人用了,也就等于死了,绝对不可能传到后世。比如之前甚为流行的“神马”、“给力”、“有木有”等词汇,还没过多久就被大众觉得很过时了,其生命力何其微弱。

而古代的佛教,用章太炎先生来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人不能不信。”而源自佛教的深刻、精准、生动、传神的词汇,更令社会上层之士大夫喜引佛语写诗作文,甚至写进传世著作;同时可以令下层不识一字的百姓们在日常生活中喜用、乐用,广泛传播。

曾经的佛教专用词汇,通上彻下,超越时间空间,成为了全社会共用的词汇——不仅共用,而且长用,不仅长用,而且在用的过程中深入国人的骨髓,塑造着国人的性格。

再往深处探究,佛教对中国人的影响还不仅仅是几个词。 要知道,中国最早白话文学等就是在佛教广泛传播的推动下产生的。换句话说,假如没有佛教,中国人普遍运用白话的进程不知道还要推迟多长时间呢!对此,历史学家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因为译经的缘故,佛教对中国文化,有划时代的影响,中国不但吸收新思想——士大夫仍然在清谈,但已改变了内容,从前是谈老庄,现在则谈佛。而且迫使中国的方块汉字,第一次暴露出它的缺点:字汇贫乏和音节单调,梵文表达出来的很多事物,包括思想和意境,汉文往往不能表达。于是大量新创的字汇产生,如“菩提”、“涅槃”、“刹那”之类,纯是梵文的音译,为汉文注入新的血液。

因译经而创造出的新文体,即半文言半白话的混合体,对中国文学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使得六世纪之后,白话文终于脱离文言文而单独出现。若干高僧不能书写,只能口述,一些没受过官僚专用的文言文训练的门徒,将他们的谈论,用朴实的文体记载下来,遂成为一种格言式的“语录体”。这种语录体以后被儒家学派广泛采用,它的妙处是,只需要片段的言语就可造成一个学者,不必辛苦地去建立思想的和逻辑的谨严体系。

在言语上,中国人受方块汉字的局限,不能向多音节发展,而单音节必然地产生大量的同音字,大量同音字的汉字,只宜于用来书写,不适合用来宣读,而佛经是需要向听众宣读的。形势促使他们改用白话文外,又必须在音调上补救。

前面所提到的那位为保卫士大夫第而战的沈约和他的朋友,根据梵语的启示,为中国的的方块汉字,定出四声——平上去入,中国言语在音调上遂比以前丰富。”

假如中国没有佛教,假如中国没有这么多生动传神的词汇,假如国人还在使用文言文读书,假如学习只是社会极少数人的专利,你真觉得中国人还能愉快地聊天吗?注:本文中引用词汇资料均引用《佛源语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07年版)

本文由李岩师兄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9-23 03: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