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6-23 14: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经所说十种往生法,不是凡夫想象那么简单,核心是“观身正念之正念”,如下经文之观身法,为“正真观身之法”,即是正念。如是正念观身,即得解脱,即得往生。
经云:“佛告阿难:夫观身之法者,不观东西、不观南北、不观四维上下、不观虚空、不观外缘、不观内缘、不观身色、不观色声、不观色像,唯观无缘,是为正真观身之法。除是观身,十方谛求,在在处处,更无别法,而得解脱。
佛复告阿难:但自观身,善力自然、正念自然、解脱自然,何以故?譬如有人精进直心,得正解脱。如是之人,不求解脱,解脱自至。
阿难复白佛言:世尊,世间众生,若有如是正念解脱,应无一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也。”
《佛说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
失译人名 出周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其名曰:摩诃迦叶、摩诃阿那律陀,皆如是等,而为上首。
又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一切皆住不退转位,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其名曰:妙吉祥菩萨、无能胜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如是等诸大菩萨,而为上首。
复有释提桓因、堪忍界主、大梵天王、四大天王,如是上首,百千俱低那庾多诸天子众,及阿素洛等,为闻法故,皆悉来集,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成道已来,于广敷演大乘经典,一切众生解脱之法中,宣说西方极乐世界,微妙最胜清净庄严,阿弥陀佛本誓重愿不可思议功德,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之法。我等谛听,信受修行,未闻观身之法,其事云何?唯愿说之。
佛告阿难:夫观身之法者,不观东西、不观南北、不观四维上下、不观虚空、不观外缘、不观内缘、不观身色、不观色声、不观色像,唯观无缘,是为正真观身之法。除是观身,十方谛求,在在处处,更无别法,而得解脱。
佛复告阿难:但自观身,善力自然、正念自然、解脱自然,何以故?譬如有人精进直心,得正解脱。如是之人,不求解脱,解脱自至。
阿难复白佛言:世尊,世间众生,若有如是正念解脱,应无一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也。
佛告阿难:世间众生不得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皆由多虚少实、无一正念,以是因缘,地狱者多,解脱者少。譬如有人,于自父母及以师僧,外现孝顺内怀不孝,外现精进内怀不实,如是恶人,报虽未至,三途不远,无有正念,不得解脱。
阿难复白佛言:若如是者,更修何善根,得正解脱。
佛告阿难:汝今善听,吾今为汝,说有西方极乐世界十往生法,可得解脱。云何为十?
一者观身正念,常怀欢喜,以饮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阿弥陀佛国。
二者正念,以甘妙良药,施一病比丘及一切,往生阿弥陀佛国。
三者正念,不害一生命,慈悲于一切,往生阿弥陀佛国。
四者正念,从师所受戒,净慧修梵行,常怀欢喜,往生阿弥陀佛国。
五者正念,孝顺于父母,敬奉于师长,不起憍慢心,往生阿弥陀佛国。
六者正念,往诣于僧坊,恭敬于塔寺,闻法解一义,往生阿弥陀佛国。
七者正念,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斋戒不破一,往生阿弥陀佛国。
八者正念,若能斋月斋日中,远离于房舍,常诣于善师,往生阿弥陀佛国。
九者正念,常能持净戒,勤修于禅定,护法不恶口,若能如是行,往生阿弥陀佛国。
十者正念,若于无上道,不起诽谤心,精进持净戒,复教无智者,流布是经法,教化无量众生,如是诸人等,悉皆得往生阿弥陀佛国。
尔时十方世界,六种震动,雨珍妙华,他方佛国,一切诸菩萨,来集此会,一心听法。大会中,有一菩萨名山海慧,白佛言:世尊,彼阿弥陀佛国有何妙乐胜事,一切众生皆愿往生彼?
佛告山海慧菩萨:汝今应当起立,合掌正身向西,正念观阿弥陀佛国,愿见阿弥陀佛。
尔时一切大众,亦皆起立,合掌共观阿弥陀佛,尔时阿弥陀佛现大神通,放大光明,照山海慧菩萨身。尔时山海慧菩萨等,即见阿弥陀佛国土,所有庄严妙好之事,皆悉七宝,七宝山、七宝塔、七宝坊、七宝楼阁,水鸟树林,常吐法音,彼国道场,树高四十万由旬,树下有狮子座,高五百由旬,阿弥陀佛日日常转法轮。彼国人民,不习外事,正习内事,口说方等语,耳听方等声,心解方等义。
尔时,山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睹见彼国胜妙利益不可思议,今我愿一切众生,悉皆往生,然后我等亦愿生彼国。佛记之曰:正观正念,得正解脱,皆悉生彼。
佛告山海慧菩萨:汝今欲度一切众生,应当受持是经。
佛告大众:于我灭后,受持是经,八万劫中,广宣流布,至贤劫千佛,使诸众生普得闻知,信乐修行,说者听者,皆得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有如是等人,我从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萨,护持是人,常令是人无病无恼,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卧,无问昼夜,常得安稳。若有众生,深信是经,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普贤菩萨、法自在菩萨、狮子吼菩萨、陀罗尼菩萨、虚空藏菩萨、德藏菩萨、宝藏菩萨、金藏菩萨、金刚菩萨、山海慧菩萨、光明王菩萨、华严王菩萨、众宝王菩萨、月光王菩萨、日照王菩萨、三昧王菩萨、自在王菩萨、大自在王菩萨、白象王菩萨、大威德王菩萨、无边身菩萨,是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佛又告山海慧:是经名为《睹阿弥陀佛色身正念解脱三昧经》,亦名《度诸有流生死八难有缘众生经》,如是受持。众生未有念佛三昧缘者,是经能与作开大三昧门,是经能与众生闭地狱门,是经能与众生除害人,恶鬼殄灭,四向悉皆安稳。
佛告山海慧:如我所说,其义如是。
山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顶受尊经,不敢有疑。然于今世及未来世,诸有众生,多生诽谤,不信是经,如是之人,于后云何?
佛告山海慧菩萨:于后阎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若男若女,见有读诵是经者,或相瞋恚,心怀诽谤,由是谤正法故,是人现身之中,得诸恶重病,身根不具。或得聋病、盲病、喑病、哑病、失阴病,鬼魅邪狂、风冷热痔、水肿失心,如是等诸恶重病,世世在身。如是受苦,坐卧不安,大小便利,亦皆不通,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或乃至死堕于地狱,八万劫中受大苦恼,百千万世,未曾闻水食之名。久后得出,生在人中,作牛马猪羊,为人所杀,受大苦恼。后得人身,常生下贱,百千万世,不得自在,永不闻三宝名字,为谤是经故,受苦如是。是故无智人中,莫说是经。正观正念,如是之人,然后与说。彼此不敬是经,堕于地狱。彼此敬重,得正解脱,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经,爱乐是经,劝导众生,说者听者,悉皆往生阿弥陀佛国。是故有信者,我灭后受持是经法,正法、像法、末法,浊恶世中,广宣流布,是人即为真我弟子,现身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诸大声闻及诸比丘,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十往生经辨别真伪
《十往生经》全名《佛说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
翻译自南北朝时期的北周,那是个战火纷飞年代,导致此经失译者并失旁证纪录,
后人便以为此经不可靠,《开元释教录》列入疑伪部。
然而净土历代大德祖师,皆判定此经是真,今无土试举如下:
=================================
道绰(562-645),净土宗大师,上承昙鸾,下启善导。
道绰身经北齐、北周、隋、唐四个朝代,那是四百多年大分裂之后终于统一的时代,也是中国佛教趋于成熟的时代。他少年出家,不久便逢北周武帝灭佛,深感佛法之末世已经来临。他以悲天悯人的胸怀在纷纭复杂的佛教各派中寻求济世度人的良方以及佛教的出路,到48岁时才选择到昙鸾的净土学说,从此皈依净土。
道绰大师《安乐集》中:
“故知念佛利大,不可思议也。《十往生经》、诸大乘经等,并有文证,不可具引也。”
“更有《十往生经》一卷。诸余大乘经论,指赞处多。”
“第十二大门中,有一番:就《十往生经》为证,劝往生也。如佛说生阿弥陀佛国,为诸大众说观身正念解脱。《十往生经》云”
多次提到并引用《十往生经》内容。
=========================================
善导 (613—681),净土宗二祖,永隆二年(公元681年)三月十四日,示寂长安,神返净土。身体柔软,容色如常,空中异香妙乐,久久方歇。大众悲仰,倾城哭送,哀别之盛,闾里空巷。其弟子怀恽等,葬大师遗骸于终南山麓神禾原,立十三层“崇灵塔”,并于塔旁建香积寺,作为永志之所。高宗皇帝及武后常往敬礼,大兴供养。历代被尊为阿弥陀佛化身。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偈》中:
“《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 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善导大师《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中:
“依无量寿经一 依十六观经二 依四纸阿弥陀经三 依般舟三昧经四 依十往生经五 依净土三昧经六 ”
“即如十往生经云。佛告山海慧菩萨。汝今为度一切众生。应当受持是经。佛又告山海慧。是经名为观阿弥陀佛色身正念解脱三昧经。亦名度诸有流生死八难有缘众生经。如是受持。众生未有念佛三昧缘者。是经能与作开大三昧门。是经能与众生闭地狱门。是经能与众生除害人恶鬼殄灭。四向悉皆安稳。佛告山海慧。如我所说。其义如是。”
多次提到并引用《十往生经》内容。
==============================================
印光 (1861-1941) 年幼时随兄长读儒家书籍,二十一岁出家。博通经藏及各宗教法,但力倡念佛。复建天台宗江苏灵岩山寺,教人以伦常因果为基础,念佛生西为归宿。在苏州创办弘化社, 印经布施, 广结善缘。 晚居灵岩山寺, 改成净土专修道场,与近代高僧虚云、太虚、谛闲等大师是均为好友,弘一大师更是拜其为师,世传为大势至菩萨化身。
印光大师《增广文钞卷一》中 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十往生经》,乃《观经》初首三种净业之流,刻以传世,亦无不可。已与蔚如言之。而其错字等未暇标示,当将原经寄去。古字虽不错,亦不宜用。至言观身不观一切,“唯观无缘”。“无缘”者,即《随自意三昧》谓空无所有性。既无所有,故无从用其攀缘。若不从根本上一刀两断,则心缘纷纷,何能解脱?此数语简略之极,而意义宏深。祈与蔚如言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