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231|回复: 5

最远古的足迹---史前人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 18: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九六八年,业余化石专家米斯特在美国犹他州发现踩在生活于六亿年到二亿多年前的三叶虫上的鞋印。



鞋印放大后,看见左上方有只三叶虫。




一九六八年的一个夏天,一位美国的业余化石专家在位于犹他州附近,也是以三叶虫化石闻名的羚羊泉敲开了一片化石。这一敲不但松动了一百多年以来现代人类所笃信的进化论,更替人类发展史研究敲开了另一扇门。  

这位名叫威廉·J·米斯特的美国人在敲开这片化石之后,赫然发现一个完整的鞋印就踩在一只三叶虫上,这个鞋印长约二十六公分,宽八·九公分。从鞋印后跟部分下凹一·五公分来看,这应该是一双和现代人类所穿的便鞋类似的鞋子,也就是说这只鞋子的主人是生活在一个有一定文明下的环境。令人纳闷的是,三叶虫是一种生长于六亿年前至二亿多年前的生物,换句话说,在这久远的历史时期之前,是不是有着和我们一样的人类文明存在?  

这样的疑问其实早在十九世纪就存在了,一八二二年的《美国科学杂志》卷五上,清楚地描述了由法国探险家在圣路易南,密西西比河沿岸所发现的一连串脚印, 每一个脚印都清晰的显示人类脚掌底部的肌肉曲线。就在同一地点还发现有一道很深的压痕,长二英尺,深一英尺,似乎是由卷轴或纸卷筒所形成的(参考一八八五年《美国古文物研究》卷七,P.364-367),而这两个遗迹都是存在于距今有三亿四千五百万年前的密西西比纪石灰石上。这样的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在上亿年前除了有人类存在的可能性之外,当时的人很可能也具有造纸技术等文明。  

另一个类似但是更为有趣的发现,是一位美国业余地质学家在美国内华达州的Fisher峡谷内,发现了一块带鞋印的化石。这个化石是由于鞋跟离开地面时所带起的泥土造成的,鞋印的保存出奇的好,并且这块化石的年代可以追溯到二ܮ二五亿年前的三叠纪石灰石。化石被发现的时间是一九二七年,不过当近期的科学家以显微摄影重现这个遗迹时,才发现鞋跟的皮革由双线缝合而成,两线相距三分之一寸平行延伸,而这样的制鞋技术在一九二七年是没有的。加州奥克兰考古博物馆荣誉馆长Samuel Hubbard针对这个化石下了这样的结论:“地球上今天的人类尚不能缝制那样的鞋。面对这样的证据,即在类人猿尚未开化的亿万年前,地球上已存在具有高度智慧的人……”而中国一位著名的化石专家海涛在新疆的红山也发现了奇特的类似人类鞋印的化石,距今约二亿七千万年。鞋印的印迹全长二十六公分,前宽后窄,并有双重缝印。鞋印左侧较右侧清晰,印迹凹陷,内呈中间浅两端深,形态酷似人类左脚鞋印,由于这个脚印与美国Fisher峡谷的发现相似,被人称为新疆的“奥帕茨之谜”(意为不符合那一地层时代的出土物)。海涛在《地理知识》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说,这种“奥帕茨”现象预示着地球上生命、文明演化轮回可能性的存在。  

伴随着上亿年前人类足迹出现的,除了纸卷筒遗迹之外,还有恐龙化石脚印!这些足迹发现于一九七○年,地点在美国奥克拉荷马州的克里佐山谷,年代介于一·五五亿年到一亿年之间。其中一个鞋印前后距离还长达五○·八公分,左右宽约二○·三二公分,而在离这些鞋印不远处竟有几个恐龙脚印。这样大的脚印也在其他地方被发现,如美国的维吉尼亚州发现的长三十六公分的脚印、以及在堪萨斯州巴克斯塔矿区砂岩中发现的巨型足迹,长约九十公分等。这些脚印的尺寸都远大于我们一般现代人的脚印,而且年代都在一亿年之前。  

这几个脚印化石,一下子把人类存在的可能性拉到上亿年前,强力地撼动了进化论的框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发表于 2008-1-23 20: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叶虫到底是啥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22: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三叶虫.....  



三叶虫属于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仅生活在古生代的海洋中,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出现,在二叠纪末的地质灾害事件中全部灭绝。

三叶虫的虫体外壳纵分为一个中轴和两个侧叶,故名三叶虫,由前至后又可分为头、胸、尾3部分。三叶虫全属海生 ,多数营游移底栖生活 ,少数钻入泥沙中或漂游生活。寒武纪早期出现,种属和数量都很多,到了晚寒武世发展到高峰,
奥陶纪仍然很繁盛,进入志留纪后开始衰退,至二叠纪末则完全绝灭。






【特征】   

从背部看去三叶虫为卵形或椭圆形 , 成虫的长为3~10厘米,宽为1~3厘米 。小型的6毫米以下 。三叶虫体外包有一层外壳,坚硬的外壳为背壳及其向腹面延伸的腹部边缘 。腹面的节肢为几丁质,其他部分都被柔软的薄膜所掩盖。一般所采到的三叶虫化石都是背壳。三叶虫背壳的中间部分称为轴部或中轴,左、右两侧称为肋叶或肋部。三叶虫壳面光滑。或有陷孔、瘤包、斑点、放射形线纹、同心圆线纹、短刺等。头部多数被两条背沟纵分为三叶,中间隆起的部分为头鞍及颈环,两侧为颊部,眼位于颊部。颊部为面线所穿过,两面线之间的内侧部分统称为头盖,两侧部分称为活动颊或自由颊。胸部由若干胸节组成 ,形状不一,成虫2~40节 。中间部分为中轴,两侧称为肋部。每个肋节上具肋沟,两肋节间为间肋沟。尾部是由若干体节互相融合而形成的 , 1~30节以上不等。形状一般半圆形,但变化很大,可分为一中轴和两肋部。肋部分节,有肋沟和间肋沟。肋部可具边缘 ,边缘上亦常有边缘刺。三叶虫腹面的节肢极少保存为化石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发现节肢化石的只有19个种。

从奥陶纪到
泥盆纪末的一些三叶虫(比如裂肋三叶虫目)进化出了非常巧妙的脊椎似的结构。在摩洛哥就发现了这样的化石。此外在俄罗斯西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也有带脊椎结构的化石被发现。这种脊椎结构可能是对于鱼的出现的一种抵抗反应。

【体型】

三叶虫的大小在1毫米至72厘米之间,典型的大小在2至7厘米间。最大的三叶虫Isotelus rex是1998年在加拿大哈得森湾边上奥陶纪的岩石里发现的。

【感觉器官】

多数三叶虫有眼睛,它们还有可能用来作味觉和嗅觉器官的触角。三叶虫的眼睛是由
方解石碳酸钙,CaCO3)组成的。纯的方解石是透明的,有些三叶虫使用单晶的、透明的方解石来组成其每只眼睛的透镜。这与大多数其它节肢动物不同,大多数节肢动物使用软透镜的、由甲壳素组成的眼睛。三叶虫坚固的方解石透镜无法像人的软晶状体的眼睛那样来调节焦距。但是有些三叶虫的方解石组成一个内部的、复合结构,这个结构可以降低球差,同时提供极好的视觉效果。

典型的三叶虫眼睛是
复眼,每个透镜为一个拉长的棱镜。每只复眼内的透镜数不等,有些只有一个,有些可达上千。在这样的复眼中其透镜一般排列为六边形。

【分类】   

三叶虫为雌雄异体,卵生,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周期性蜕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很大。一般划分为3期:幼虫、中年期 、成年期 。是分类的重要根据之一。三叶虫纲可以分为7目 :
球接子目莱得利基虫目、耸棒头虫目、褶颊虫目、镜眼虫目、裂肋虫目及齿肋虫目。

【习性】   

三叶虫与海生的
珊瑚海百合腕足动物、头足动物等共生。大多适应于浅海底栖爬行或半游泳生活,还有一些在远洋中游泳或漂浮生活。它们以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腕足动物的尸体或海藻等细小生物为食。

【生长发育】

从卵中孵化出来的幼虫被称为原甲期(protaspid),在这个阶段里所有环全部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盔甲。在此后的生长期里在每次蜕皮时在尾部前会增加新的胸部环。此后在蜕皮时环的数目不再增加。对三叶虫的幼虫阶段人们的认识很丰富,它们为研究三叶虫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起源】

三叶虫的祖先可能是类似于
节肢动物的动物,如斯普里格蠕虫或其它隐生宙埃迪卡拉纪时期类似三叶虫的动物。早期三叶虫与伯吉斯页岩和其它寒武纪的节肢动物化石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因此三叶虫与其它节肢动物可能在埃迪卡拉纪和寒武纪的交界之前有共同的祖先。

【演化】   

三叶虫发展迅速,在寒武纪晚期达到繁育高点的时代。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形态演变多种多样。有的头、胸、尾三部分大小相等,壳体缓平,头、尾都缺少明显的装饰,如大头虫 (BUMASTUS):有的头部既宽且大,前缘被一条平阔的围边所环绕,其上还排列着整齐的瘤粒,如隐三瘤虫(CRYPOLITHUS);有的为了免于受害,在胸、尾装饰着尖长的针刺,如裂肋虫(LICHAS);有的壳体还能够卷曲成为球状,如隐头虫(CALYMENE)。奥陶纪还出现了另一类节肢动物,即介形类。

【灭绝原因】

三叶虫灭绝的具体原因不明,但是志留纪和泥盆纪时期两腭强大,互相之间由关节连接的鲨鱼和其它早期鱼类的出现与同时出现的三叶虫数量的减少似乎有关。三叶虫为这些新
动物可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此外到二叠纪后期时三叶虫的数量和种类已经相当少了,这无疑为它们在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中灭绝提供了条件。此前的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虽然没有后来的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那么严重,但是也已经大大地减少了三叶虫的多样性。

【化石分布】

在远古海洋中三叶虫的生活环境从浅海到深海非常广。偶尔三叶虫在海底爬行时留下的足迹也被化石化了。几乎在所有今天的大陆上均有三叶虫的化石被发现,它们似乎在所有远古海洋中均有生存。

今天在全世界发现的三叶虫化石可以分上万种,由于三叶虫的发展非常快,因此它们非常适合被用作标准化石,地质学家可以使用它们来确定含有三叶虫的石头的年代。三叶虫是最早的、获得广泛吸引力的化石,至今为止每年还有新的物种被发现。在英属
哥伦比亚纽约州、中国德国和其它一些地方发现过非常稀有的、带有软的身体部位如足、鳃和触角的三叶虫化石。

中国三叶虫
化石是早古生代的重要化石之一,是划分和对比寒武纪地层的重要依据。主要的三叶虫化石品种有:蝙蝠虫(Drepanura)、四川虫(Szechuanella)及副四川虫(Parasxechuanella)、湘西虫(Xiamgxiia)、王冠虫(Coronocephalus)、沟通虫(Ductina)。

[ 本帖最后由 尹木 于 2008-1-29 23:0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0 12: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类似下水道里面那个

新闻播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0 16: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悬乎,真悬乎

不是外星人就是史前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4 19: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叶虫曾繁胜一时
但也难逃灭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2 15: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