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607|回复: 2

彗星:千古奇冤一朝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 18: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披头散发”的彗星是那么与众不同,很难让人把它与晶莹闪烁的星星等量齐观。因此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天文学家拒之门外,连一向被世人称誉为“古典世界中最博学者”、“古代知识集大成者”的亚里士多德也武断地认为:“上苍的运行,产生了多种撞击力,并聚成一个火团……恰好这时位于它下方的是十分稠密的蒸发物,于是就形成了一颗彗星,它完全是按照蒸发的形式显现的。”所以它只是地球大气中的某种燃烧现象,是灾难性气候的先兆。亚里士多德的这种不实之词让西方天文界对彗星漠然置之达千年之久,使他们从来不把它放在心上。甚至像哥白尼这样“把天文学彻底翻过来”的伟人也不承认彗星姓“天”,他错误地认为“希腊人所谓的彗星,诞生在高层大气。”

  为彗星洗刷这个千古奇冤的是丹麦皇家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1577年这位被后人尊为“星学之王”的贵族子弟刚届而立之年,为了不辜负国王的赏识与器重,第谷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番。正好一颗大彗星不期而至,第谷对它进行了认真的观测与记录,而更幸运的是,就在第谷以南400多千米处的布拉格,有人也正留下了有关这位“不速之客”的详尽的记录。第谷惊喜之余,亲自赶赴过去,对两地的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

  首先从两地所记的位置看,这颗大彗星在星空中的位置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这颗彗星没有通常的“视差”。由此第谷进一步算出,它当时离地球的距离应当在100万千米之外!——比月球还远得多,显然是名副其实的天体。尽管具体的数字大可商榷,但这结论却从根本上动摇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念。

  可惜的是,第谷的科学结论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连他的唯一传人,有“天空立法者”之称的开普勒也回到了原先的泥潭中,1607年,天空中又来了一颗明亮的大彗星(实际就是哈雷彗星),开普勒也做了认真的观测,可能是开普勒的眼睛不好,更可能是没有另外的异地资料,所以他得出了“它在做直线运动”的错误结论,并由此推断,彗星就像水中的鱼,是有生命和意志的东西,可能是地球所发出的“精气”……

  第谷之后又过去了一个多世纪。1680年24岁的哈雷正在法国旅游,正当他在巴黎天文台会见台长卡西尼时,让人惊恐万分的、极为明亮的1680Ⅰ彗星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无独有偶的是1682年哈雷新婚不久,天上又出现了一颗大彗星,这使他感到此生与它有缘,于是他决心把好友牛顿无暇进行下去的彗星轨道研究深入下去。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他从1337年~1698年所载的361颗彗星中精心挑选出24颗,因为它们有相关的位置记录,可以进行比较详细的轨道计算。

哈雷花了整整10个春秋,才写出了世上第一部彗星专著:《彗星天文学论说》。哈雷真是个有心人,他在整理计算时还能总结归纳,他发现1531年、1607年(即开普勒所见的)与他新婚所见的轨道如出一辙,于是他大胆地联想,它们是否会是同一颗彗星的3次回归呢?他继续向前追索,果然,在1456年、1378年、1301年、1145年直到1066年,在历史学家、文学家、星占家的记载中也都有彗星出现的记录。由此他在书中大胆地宣布:1682年曾让人惶惶不可终日的大彗星将于1758年再度出现在天空中!因他自知他不可能活到102岁,所以他诙谐地在其著作中还加上了一笔:“如果彗星最终根据我们的预言,大约在1758年再现的时候,公正的后代将不会忘记感谢这首先是一个英国人发现的……”

  尽管当时不少人揶揄说哈雷只是做了个“最稳妥不过的预言”,但彗星还是按时回来了。1758年圣诞之夜,德国的一个农民天文爱好者捷足先登,成为世上最早见到它回归的人。
发表于 2008-1-11 18: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在这里不合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9 21: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板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2 05: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