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战场30发子弹、7枚手榴弹毙伤一个鬼子
4 A7 x X. E8 Z 0 ]" u/ L/ X* @0 @ G; w, h
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参加八路军时,发现每支枪只有5发子弹,行军时为了不暴露弹药奇缺,战士们只好将高粱秆掰成一段段装进子弹袋使其显得很满。这一情况,在整个抗战期间的敌后战场是普遍现象。八路军出师到抗日前线时,据统计,3万多部队只有1万多支枪,还有些人扛着长矛,每支枪平均只有30发子弹,随后因耗多补少还普遍达不到这一数字。 8 V/ Y$ _# Z; K8 c: p
全面抗战3年后,八路军发展到50余万人,国民党当局却不供给武器,前3年每年只给几十万发子弹,平均每个战士一年只有一两发,真是杯水车薪!
- k+ ^. ^; }1 p8 ` 1940年以后,国民党当局彻底断绝了对八路军、新四军的弹药供给,解放区枪支弹药的来源主要靠战场缴获,真正是名副其实的“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但由于日军极为凶悍,即使被包围也往往会顽抗到最后一枪一弹,战场缴获不易,只有打伪军时缴枪子弹才多一些。后来解放区兵工厂也生产少量子弹,但主要是靠拾回的弹壳复装,其质量很差,只有手榴弹、地雷能依靠自产保障。 ( s0 s2 y: ?& K9 E* S
抗战期间敌后各根据地分散作战,弹药随缴随补随耗,没有准确统计,不过通过各战略区向中共中央的报告,可概略估算出八路军、新四军的子弹消耗约在3000万4000万发、手榴弹约800万枚(当时火炮极少可忽略不计)。按杀伤52万日军和同样数量伪军的战果统计,平均每毙伤一名敌军消耗约30发子弹、7枚手榴弹。这样少的弹药消耗比例,在当时世界上是罕见的,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平均毙伤一名敌军需消耗子弹2000发以上。 8 ]8 g* g0 Y2 h
八路军、新四军进行的一些主要战斗统计,也证实了这一消耗量估算基本准确。
0 H h0 W. [3 F5 Q& ~ 如1940年八路军百团大战的上报统计数字是共消耗子弹70万发、手榴弹12.6万枚,毙伤日军2万、伪军5000人。 7 }0 ]2 g4 v4 ~, i) [' d
新四军歼灭日军最多一仗——车桥之战的统计是:毙伤日军465人和伪军48 3人,共消耗子弹9993发,平均杀伤一敌只消耗12发子弹。 5 x2 I$ W! r# k% e& Y x. I$ z, }
国民党军在八年全面抗战中因有统一的供应机构,消耗弹药统计还比较全面。据战后统计,战时共耗用子弹17.09亿发、炮弹959万发、手榴弹和枪榴弹2359万枚。国民党军抗战取得的战果,按蒋纬国在《抗日御侮》这一战史书中统计是共毙伤日军85万人(国民党军基本不同伪军作战)。国民党军消耗弹药中有少量用于同共产党军队的摩擦和内部训练,不过杀伤日军也有一部分又是中美联合空军所为,两相抵消大致可算出平均消耗子弹2000发、炮弹12发、手榴弹30枚才能毙伤一敌。战争是精神的较量,更是物质的对抗。日本当年敢于猖狂侵华,依仗的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军事力量。近代中国的腐败落后和积贫积弱,招致了落后挨打的悲惨局面。 3 y$ C! |9 B/ [5 }. _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按金额统计日本工业产值为60亿美元,中国为16亿美元,相差似乎还不太悬殊。若再仔细分析,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即伪“满洲国”的工农业产值也归其支配。日本又有配套的重工业,年产钢580万吨,年产弹药可达50万吨。 ) x8 e% N' |% P6 p$ Q. Z( `
旧中国的工业产值主要由外国在华设立的轻纺工厂和手工业创造,没有重工业基础,年产钢不过4万吨,年产弹药几千吨,武器主要靠进口。 9 A; {1 N) Z) e5 r) {7 C' r1 k' H
淞沪抗战头一个月,国民党德式装备的中央军火力与日军相差不多,随后因希特勒有意拖延供应,加上中方运输能力差,日军便占了上风。 6 J9 t5 `# x& T4 j
1 K- v0 S. c+ J$ Q' J4 s/ h 太平洋战场3吨弹药毙伤一名日军
6 h V' j5 A h0 F3 g
1 E- L2 ?+ ]; R, X G 美军除了进行太平洋海战外,直至战争结束前一年才投入较多陆军参战,在参战的各大国中以最小的人员牺牲(战死29万人),取得了控制西欧和整个太平洋这一最大的战争收获。
3 `' \) [5 a- x0 n 自1880年起,美国的工业生产总量便居于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其工业产值已占世界总量的40%,相当于德国的3倍多和日本的10倍,科技水平也占据首位。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之初,美国向交战双方出售战略物资以盈利,1941年12月珍珠港遇袭后才对日、德两国宣战。日本军部以远逊于山姆大叔的实力敢捋虎须,一是错误地估计了德国的牵制能力,二是自以为美国人贪欢而怯战。不过也有人自感不妙,如奇袭珍珠港成功的消息传来,面对周围狂欢的参谋,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便哀叹道:“我们只是惊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 Z D, _. e/ S q0 E 美国进入战时状态后,最大的工业基础马上形成了最强的军工生产能力。世界最大的福特汽车厂转产飞机后,全国年产量便马上达到10万架,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飞机产量的总和。在三年半的时间里美国还生产了3000万吨舰船,占同期世界生产总量的70%,超过其海战主要对手日本的10倍。 3 f/ \- O+ W2 n1 p* B; o; \: k% v
由于美国在欧洲参加大战为时不到一年,亚洲太平洋战场的作战规模又不算太大,消耗弹药总量不如苏联、德国,却也有690万吨。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共毙伤日军110万人。耗费弹药约300万吨,平均3吨弹药毙伤一名日军。美军这一消耗量远超过苏军以0.8吨弹药毙伤德军一人的数字,在当时世界上是最高的,这也是由于财大气粗不吝惜弹药所致。
! x5 {2 M8 _3 [ 在太平洋岛屿攻击战中,美军的火力强度往往高于日军几十倍,一般都是将敌方阵地炸成火海后才发起攻击。
2 I$ z$ b& @% q3 A v6 I2 O1 m- D 美国对日本本土采取的以燃烧弹为主的火攻消耗了16万吨航弹(不含两枚原子弹),炸毙炸伤平民120万人(死亡40万人),平均0.12吨弹药便可杀伤一人。造成这一战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日本民防设施较差,特别是木结构建筑难防燃烧弹,多数毙命者是被烧死的。 . M o; s. `! J' q+ i, R7 C
在战争中人的意志作用非常重要,不过物质力量毕竟还要靠物质力量来摧毁。德日意侵略者被最终击败,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军事上被反法西斯阵营的物质力量特别是强大火力所压倒。中国作为一个缺乏军工生产能力的农业国,在这场战争中能以苦斗长期拖住日本,显示了非凡的战斗意志。但历史证明,靠着精神动员和勇敢精神,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弥补物质力量的不足,不过要真正使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还是要靠实力的增强。 + v1 D8 \2 Z4 z
: |+ G" [" v1 @6 \8 c& D
苏德战场死伤德军70%是被苏军炮火所炸
# o, Q$ `8 L1 I/ }0 |% ~; O p ; Z; r$ b. d- \- X1 I
纳粹德国在欧洲发动战争时,其经济和军事实力比不上英、法、苏这几个对手的总量,希特勒便采取先稳住一线打另一线,以各个击破的方式达到速战速决。
T- }9 n0 V6 z" T: q p, U 德军闪击西欧时,陆军和空军对英法总和相比已略占优势,加上战术狡诈,一个半月便击败法国结束西线陆战。
9 _7 T$ {" Y2 K7 y2 ^: f2 [ 1941年6月德国攻苏前夕,本国和所占领区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苏联一倍,钢产量是3400万吨对1800万吨。按希特勒的如意算盘,消灭了苏联并掠夺那里的资源后便可轻易占领英国。届时德国经济实力将超过美国而居第一,整个世界就可以由他任意玩弄了! 1 F; `4 K2 J' B; w; h. z
出乎希特勒的预料,“闪击战”不仅未能在两三个月消灭苏联,这个巨人反而超乎寻常地全面动员起来,在有钢铁意志的斯大林领导下,苏联人民勒紧裤带并全力奉献,以不足德国一半的生产力造出更多的飞机、坦克(这也包括美英援助之功)。
' e0 Z- x& k' T+ x( p 据苏德战后统计,战时苏联制造并消耗了1000万吨弹药(包括680万吨枪炮弹和320万吨炸弹),同期德国的产量只是780万吨。
, C# o' ~$ O6 K8 X 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军火力还略强于苏军,在1943年以后便被压倒。据朱可夫回忆,1945年4月16日,即苏军向柏林发动进攻的那一天,便有9.8万吨弹药倾注在不足百公里宽的德军阵地上,爆炸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5倍。纵深10~15公里的德军阵地上终日不熄地形成一片火海,几乎所有火力点都被压制。苏联人民的仇恨连同全部工业生产能力一起砸到了法西斯巢穴上。 + ^- S, K6 n2 [1 a- _2 A/ T
在4年卫国战争中,苏军向德军倾泻了4.2亿发炮弹、170亿发子弹、1.21亿颗手榴弹,还有近300万吨航空炸弹,共毙伤德军1300万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伤者中因有人多次负伤重复统计)。苏军平均毙伤一名德军,要耗费炮弹30发、子弹1300发、手榴弹9枚和航空炸弹230公斤。中国抗日战场上炮火不强,日军死伤有60%是枪伤所致。苏德战场上德军伤亡中炸伤却占了70%,苏军炮兵是名副其实的担负主要歼敌任务的“战争之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