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美两国国防部长正式对外宣布同意建立两国国防部直通热线。历史上,建立军事热线是各国间加强军事互信,减少军事误判的重要手段。美苏在冷战期间建立了首条国家首脑间“即时联系”的军事热线,它多次将两个超级大国从核大战的边缘拉了回来。
+ M$ {3 T# M: m, ^( x( @5 w E; ~3 P! y" r8 H6 W
首脑热线装在囚室里8 R- x9 W5 C# u- \8 X
$ S* [, n" C0 Q; t: v* f
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中程核导弹的动向被美国发现后,美国总统肯尼迪随即宣布封锁古巴周边水域,并准备入侵古巴。莫斯科与华盛顿的关系骤然紧张,世界处在核大战的边缘。危机期间,双方谁也摸不清对方底细,完全处于一片“战略迷雾”之中,即便赫鲁晓夫最终屈服,经苏联驻美大使馆送来关于解决危机的建议信也让肯尼迪难辨真伪,美国情报专家经过12个小时的甄别,才把这封3000字的信件内容分析完毕。危机结束后,白宫高官们觉得如果美苏之间的交流能更快一些,那么危机将更容易解决。
9 y1 E. w; L: q) n' \, e5 Y( D0 S) d' {0 i
1963年6月,美苏在瑞士日内瓦签署《建立直接交流热线的备忘录》,这条直接交流热线是为了建立美苏两国之间的信任,防止因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而导致核大战的爆发。根据备忘录的要求,美苏热线是一条双向电报电路,这条线路途径华盛顿、伦敦、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和莫斯科,其中华盛顿-伦敦段通信联络依靠世界上第一条跨大西洋电话电缆连接。为求保险,美苏两国还另开辟了一条华盛顿-丹吉尔(摩洛哥)-莫斯科的备用无线电通讯线。5 Q1 I2 S; R) x& A) v
0 E) w$ Y. N' G2 L( u, }3 K
首脑热线将白宫和克里姆林宫联系起来。美苏热线在莫斯科的终端被称为“红机”,所谓“红机”其实徒有其名,它没有语音通话功能,更像是一台密码电传机,此举主要是两国元首担心声音传达容易产生误解或误听。“红机”被苏联视为顶级机密,为求保密,苏联向本国以及民主德国的160多家企业下达生产任务,让它们各自生产一部分零件,然后由克格勃第16局(即无线电侦察总局)负责组装调试。为保证安全,机器被设置在克里姆林宫的一间地下囚室里,这里在沙皇时期曾关押过十二月党人。( F4 V, o% e m+ ]
+ ]( \, Q! c3 t9 m5 ] 苏联总理的烦恼/ @( R$ i) x3 F: ~) U. H% ~
, W5 v N l3 N4 R: B* R. } 美苏热线的首次使用是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空军在开战不久就重创了阿拉伯国家的空军。作为阿拉伯国家的盟友,苏联在地中海集结重兵。美国注意到苏军的异动,立即向相关水域派遣了航母战斗群,美国国务卿腊斯克甚至威胁说:“如果苏联敢动以色列一个指头,美国不排除与苏联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
2 }# o/ |2 S2 ^6 R% x0 Y+ T* S# B5 X9 v& q& c( o: b
考虑到可能与美国发生冲突的风险,苏联在最后一刻退缩了。6月10日,受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委托,总理柯西金、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和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走进克里姆林宫地下囚室,首次通过“红机”呼叫美国总统约翰逊。号称“苏联首席翻译”的苏霍德列夫陪同三位领导人来到热线旁,当柯西金发现热线不是一部电话时,立刻质问苏霍德列夫:“为什么没有听筒和话机,我们怎么和美国佬通话?”苏霍德列夫回答:“总理同志,这不是电话,而是一台远程电报打字机。”
; P& h( G1 f" @# Y; x$ T. f) \. \% F, c4 a* N( q4 {
除了安德罗波夫,柯西金和葛罗米柯都对这条热线表现出急躁情绪,两人习惯于在电话前高谈阔论,而不是一个接一个把话说完,然后由口译员把他们的话速记在文件上,再通过密码发送,柯西金抱怨自己就像“在排队买面包”。领导人不满意,负责翻译发报的口译员们也是一肚子怨气,因为柯西金、葛罗米柯长期从事外交工作,嘴里总是充满华丽的辞藻与空洞的修饰语,苏霍德列夫不得不为一句关键的句子等上半天,而自己又不好意思停下笔,只好用外人看不懂的速记符号“画素描”。尽管沟通如此不便,但美苏首脑终于就共同缓和中东紧张局势达成协议,不久,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正式停战。! y) m- Z7 o" I1 U, O
$ m* r/ o! d9 n$ Y* o7 G7 f 经过这次事件,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不再忽视热线的功效。1971年,美苏双方一致同意将军事热线系统提升到更先进的卫星传输模式,由两颗美国国际通信卫星和两颗苏联“闪电-2号”通信卫星担任信息中转任务,这样美苏领导人实现了真正的语音通话。根据勃列日涅夫的要求,克格勃第16局的专家们在其政治局办公室里安装了热线电话,可直接与白宫通话。当勃列日涅夫需要与美国总统通话时,这部电话会自动启动“机密专线”,专线上的声音信号全都经过加密处理,即使被人窃听或捕捉到也不可能还原成原始的声音信号。该电话机没有拨盘,也不用拨号,只有各种神秘的字母按键,至于这些字母的特殊含义,只有勃列日涅夫本人、他身边的秘书以及安全人员知道。
* O! Y6 A9 e0 f( F: r/ r4 q( o8 v& W8 ~6 M8 M: y3 u* j
电话里的“核大战”
; T( R/ W3 D6 l- K' [" P. p: _3 q2 u8 r' R. D- Y' l. {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一度处于下风的以军在美国卫星情报的帮助下,一举扭转战局,不仅将阿军主力埃及第3军团包围,还计划拿下埃及和叙利亚两国首都。10月22日,美苏共同促成联合国通过阿以就地停火的第338号决议,但占优的以军并不准备罢手,以总理梅厄夫人公开表示:“埃及第3军团的覆灭已不可避免。”埃及总统萨达特紧急致电苏联政府,呼吁苏联派遣部队到中东“强制执行”第338号决议。早就想插手的勃列日涅夫立即派遣苏联运输机向阿拉伯国家空运军火,7个苏军空降师也处于警戒状态,随时准备空运到埃及,苏联海军的7艘驱逐舰和2艘直升机航母也抵达以色列附近的海域。, E L* M5 j+ s9 P4 @% t
. u0 n6 \% |5 F0 X9 c7 p1 @ 这些举动让华盛顿感到非常不安,在美方的一再要求下,10月23日,勃列日涅夫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热线交流。据苏联档案记载,勃列日涅夫只在热线里礼节性地将尼克松称为“尊敬的总统先生”,接下去的措辞就变得异常尖刻而强硬,勃列日涅夫一再强调苏联被美国“出卖”了,苏联保证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会遵守停火协议,但美国却“纵容甚至串通”以色列故意撕毁停火协议,他保留苏联政府和军队采取必要行动的权利。次日,美苏热线再次拨通,勃列日涅夫态度更是恶劣,只对尼克松说了声“总统先生”,连前一天“尊敬的”字眼也被取消。勃列日涅夫大讲最近几小时内以军对埃及和叙利亚发动的“挑衅性进攻”,并用威胁的口气要求尼克松与自己一起制止以色列的进攻行动,否则“以色列作为国家存在的意义将值得怀疑”,并暗示苏联可能用核武器打击以色列。
+ x, \* i. [ B T% f. s: I/ {5 [9 J/ S4 [
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架势,尼克松一面通过热线电话安抚勃列日涅夫,一面决心以实际行动抵制苏联的行动。10月25日,包括战略空军司令部在内的美军各军种全部进入三级战备状态,“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进入东地中海,监视苏联舰队。经过一番幕后斗争,以军的攻势终于停止了,苏联也不再坚持派兵到中东“强制实现和平”了,中东核危机正式宣告结束。
! `# K( ]( }( O" G) S9 _) {* Q! @! C. m* y6 _- U* o- A
20世纪70年代后期,年逾古稀的勃列日涅夫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一些阴谋分子企图抢班夺权,他们向勃列日涅夫呈报美国高官在一段时间的公开及私下言论,这些经过伪造的材料显示美国官员嘲笑苏联领导人个个老态龙钟,“勃列日涅夫应该进养老院,而不是呆在克里姆林宫”。阴谋分子让勃列日涅夫看这些材料的目的是刺激他早日退休。没想到勃列日涅夫看后大骂美国人“多管闲事”,为证明自己身体健康,勃列日涅夫不光要求国家电视台每天以特写镜头展示“亲爱的勃列日涅夫同志卓有成效地为苏联人民和整个人类进步服务”,还多次借热线电话向尼克松表示:“我要比你们所有人都活得长!”。
" o: i- y# ^$ I: P5 O# ]) t; O
8 w* C: X" Z6 b9 Y 1979年底,美国中央司令部发现苏军在阿富汗边境集结军队,似乎有入侵举动。据前克里姆林宫幕僚博拉特斯基回忆,12月26日,美国总统卡特给勃列日涅夫打电话,求证苏军是否打算进入阿富汗,勃列日涅夫故作惊讶地说:“真的吗?我从来没有听过,让我先问问国防部长吧。”勃列日涅夫把头转向博拉特斯基哼哈一阵,故意装作与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交谈什么,然后才回答说:“国防部长向我保证,那里没有发生什么。”次日,苏联军队便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4 E/ r$ A# Z- _6 O7 z( ]; J9 F! f; R/ p) c E" A! w! |
首代“红机”成历史: G) V D e, b4 x8 i
1 Q# s% ^+ A3 C8 W* h
1986年,美苏热线又得到新的技术升级,两国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取代原来的卫星,使热线通话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并增加了高速传真和图样显示功能,这一能力使得两国领导人能迅速交换大量信息,包括地图、图表和表格等。新的热线具有最高级加密防护,其外壳可抵抗最强烈的电磁干扰。而苏联第一代“红机”被作为美苏军事热线开通40周年的礼物,于2003年赠送给美国马里兰州米德堡的国家密码博物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