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748|回复: 2

中国最后一场科举考试原题,你会做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1 17: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场,史论5篇: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分析:藩镇问题。周朝和唐朝藩镇势力强大,中央政府的向心力较小,而秦朝和魏晋则正好相反,中央政府相对集权,诸侯和藩镇势力较小(以秦朝的郡县制为代表)。请问考生分析其各自有何优缺点?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分析:边疆问题。贾谊对匈奴持分化瓦解,利诱结合军事慑服的态度。 “五饵三表之说”,五饵指五种对匈奴的诱饵,三表者指三种征伐之表,主要内容是反对和亲政策,以厚利麻痹腐化其上层,进而以大军讨伐。虽然班固对其不以为然,但是秦穆公用此策略独霸西戎,成为西戎伯主(穆公采用西戎降臣由余的计策,厚币美色迷惑其国主赤斑,进而趁其不备,一举讨平,西戎其他小国震惊之余纷纷遣使来朝,遂为西戎伯主,为秦以后的向东发展扫除了障碍),汉朝的匈奴名臣中行说(此人在《汉武大帝》连续剧里出现过多次)当时也多次告诫匈奴单于不可堕于此策,看来这个策略也未尝不是有效的啊。试论述之。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分析:举贤问题。治国策略评述,也是改革问题。申商是指战国时的法家牛人申不害和商鞅。申商之术主张“法”“术”“势”“名”“实”之说。术就是御下之术;名指君臣名分,上下名分,制度化之后,也就是“法”;“势”是统治者所拥有的优势或特权;一切“术”“法”和“势”,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实”,也就是富国强兵。题目说,诸葛亮治国只用了一些申商的御下之术,但只为保住自己的地位,而失去了申商之术富国强兵的精髓。王安石运用了申商之术的精髓,却讳于名分,最终变法失败。试论述之。(这篇文章对诸葛亮评价一般,比较符合真实历史。)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分析:变法问题。裴度是中唐名相,曾主持攻灭蔡州藩镇吴元济。这个题目主要是说,裴度上奏,宰相应该招延四方贤才,在自己的私邸建立幕府讨论政事。试论这样做是否合适?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分析:以夷制夷问题。亦即国际战略问题。北宋时期,宋徽宗遣使与金国约定,宋金联合击辽,宋军攻打燕云,金军攻打中京,灭辽后,燕云地区归宋,宋给辽的岁币转送给金,是为“海上之盟”。但后来,宋朝军队居然被辽打败。所以灭辽后,金国不愿将燕云十六州交给宋,反而在灭辽之后,把进攻矛头指向北宋。
  同样,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12月,蒙古遣王戢使宋,提议与宋结盟,议定灭金后以河南地归宋。蒙宋结盟后,宋与蒙古合攻蔡州,次年正月,蔡州城破,金哀宗自杀,金亡。但金亡后,窝阔台违背将河南归宋的诺言,只以陈、蔡东南一隅归宋,同时任刘福为河南道总管。宋廷不得已接受这一改变后退兵。
  远交近攻是非常正确的策略,但是运用的唯一条件是在攻势条件下,自己的力量比别人强大,又暂时需要别人的配合时。否则,远交近攻的就成了别人,而自己则沦为被远交近攻的对象。不能不说靖康之耻、南宋灭亡与此国际政策的失误有关。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分析:教育问题。教育有三个主要目的:一是陶铸国民,使国民都懂得五讲四美三热爱,有基本文化素质(可以视为基础教育)。二是造就人才,着力培养政治、经济、法律、外交等各方面的精英,来为中华民族的百年大业而奋斗(可视为精英教育,或者高等教育)。三是振兴实业,培养农学、工科等技术学科的人才,好大力发展经济(可视为职业教育)。试问考生,哪个教育目前是最紧急的……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分析:西方的殖民地政策分析。泰西就是指西欧各国列强。题目说,西方的殖民地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的名义,而榨取实际的经济利益。(资本主义,资本才是王道啊……)可否列举他们近百年来的历史来证明他们的这种政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分析:对外开放的策略问题。日本最开始变法的时候,聘用外国人,国家日渐富强。而埃及人用外国人,导致失去了财政权,国家不振。试详细分析两国政策的得失利弊。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分析:农业问题。三农问题是中国的核心问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最近各国研究农业,都不大谈气候(这个比较小农经济),而说“土地”、“资本”和“劳力”(这个,不是萨缪尔森的三要素嘛……)。而能把这三者搞好,实在需要智慧和见识的。现在我们改革了学制,把农业经济学列为必修课。希望能够从中得到帮助。试陈述我国农业问题的发展政策,如何引导农民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面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分析:侨民问题。美国法规禁止华人非法务工,到现在马上十年期满了。该如何援引国际公法,驳斥美国的不合理条约,来保护我国侨民?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分析:《大学》开篇首句。这个基本可以算送分题了。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分析:语出《中庸》。“中立而不倚,强哉矫”。简单翻译过来就是,为人处世,始终有自己坚持的原则,不偏不倚。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分析:语出《周易·系辞》。原句“ 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大致是在描述古代社会商品交换的景象。
发表于 2015-5-21 17: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这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9 16: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9-23 11: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