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643|回复: 1

太乙救苦天尊—拯救生命的甘露大法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7 11: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乙救苦天尊道源概说

   太乙救苦天尊起源甚早,又称东极青华大帝、太一、太乙、泰一、泰皇,是先民对「道」的别称,有“寻声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号,简称救苦天尊。我国古代尚未崇拜三清道祖之前,已将「太乙」视为天界的至尊上帝,也是宇宙一切生命的发源。如郭店楚简中说「太乙生水」;《汉书.郊祀志》记载「天神贵者太乙。」《楚辞补注》在解释〈九歌.东皇太一〉时,也说「太乙,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曰东皇。」甚至原始道教流派之一的太平道,也奉祀「太乙」为主宰神。太乙救苦天尊誓愿救度一切众生,并且具有天界考核群仙、人界寻声救苦、冥界救拔亡魂的三重功能。在《道教灵验记》中,记录了不少太乙救苦天尊显圣的事迹。
救苦天尊、大惠真人﹙智慧﹚、救苦真人﹙慈悲﹚合称「东方三圣」。三救苦天尊与度人无量天尊葛玄仙翁、玄风广化天尊萨守坚仙翁,则并称为「五救苦天尊」。每逢启建各种黄籙科仪、冥阳两利的场品时,都必须奉请以太乙救苦天尊为首的圣班降临斋坛,方能正式行法,足见太乙救苦天尊的职司及尊贵。
    《太一救苦护身妙经》说:汝是吾之气,吾是汝之根,汝知吾知,此是九阳之精,甚灵甚灵。汝可秘之,不可尽述。是时老君闻天尊言,闭目定神,弹指叩头,呪曰:
元元之祖气,妙化九阳精。威德布十方,恍恍现其真。
三九扬风出,徘徊离始青。恭敬生琼液,奉之免渴饥。
万灵当信礼,八苦不能随。积行持科戒,提携证玉京。
由此经文可知,太乙救苦天尊即是元始天尊元元祖气所化的「九阳之精」。
太乙救苦天尊职能简介
  道教中与太乙救苦天尊相关的经典,有百余种之多,撰成年代由六朝至清,各代皆有,而道经《太一救苦护身妙经》着墨最多,本经说太乙救苦天尊可化身于天地人三界;在天居于东方长乐净土、在地狱荐拔亡魂、在人间则寻声救苦,具有此三种神格。太乙救苦天尊的东方长乐净土,类似于佛教的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而地狱荐拔则类似佛教的地藏菩萨;在人间的寻声救苦,则等同于观世音菩萨。所以道教太乙救苦天尊的神格,可以说是佛教阿弥陀佛、观士音菩萨、地藏菩萨等三神的综合体。

太乙救苦天尊是道与德的化身
1.道之化身,道体之显现
   从太乙救苦天尊的神格加以溯源,太一神的出现,和道家的道体论有关。太一原是理体而非实体,介于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器物之间。因此,在理哲上,太乙(太一)为道之动与道之用,是一切生化之源。道虽无形,但它却是真实的存在。如《老子‧二十一章》谈道:「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而《老子‧四十章》则谈到了道体的运转与宇宙万物创生的关联,其过程是由无而有,由一而二,由二而三,而至万物创生。在《老子‧二十一章》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音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太极」和「一」之前则为道体,此段话即是说明「道」能「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据此则是由「道」而后有阴阳未判之「太极」,有「太极」而后有「万物」。而「太极」即是《老子》的「一」,先秦子书中,通常称之为「太一」,《吕氏春秋‧大乐》说:「太一生两仪。」如此则「太极」亦可称为「太一」,或称为「一」。因此,宇宙万物的化生,由道而生太极。太极再生天地阴阳两仪,由于太极是生物之始,所以宋世周敦颐在「太极」上另加「无极」二字,以代表道体,若从哲学的观点来探讨,道教三清胜境中之三位道尊,纯属理哲化之神格,元始天尊乃为宇宙生成之源,而道德天尊实为慈悲之神格象征,另灵宝天尊乃为智慧之神格象征,以上三清圣灵也就是所谓的道体,而此应属无极界之道体神格化之化现,对于世间来讲,并无作用,有作用的是由元始天尊所化之太一所形成的道用之身, 也就是《太一救苦护身妙经》所说的太乙救苦天尊。而根据《太一救苦护身妙经》所云,太乙救苦天尊乃为元始天尊之分灵,可救度三界众生,因其愿力而无所不在、无所不住、无所不化,更能无所不度,有大神通能普渡众生,因此,元始天尊即是无极之代表,太乙救苦天尊即是「一」,而「一」即是道,即是道源,即是「动力」。通俗来说:「太乙救苦天尊即是太乙,即是道,即是太极,即是道用。」太乙救苦天尊之任务主要是代替元始天尊(道体)救度众生,行道用之实。
2.道之生命意义
   《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虽然可以被实践,但其实质并非行道之法所能完全囊括。道虽然可以被讨论、命名,然其实质并非言语所能形容。《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者,在「一」之前,所谓「一」,即是所谓的本体论的「本体」、现代西方存在哲学的「存在」,此「一」者,即指万物统一的本质。「一」本身便不可思议,是故「道」是无可思议的判别之理。
由于一般人思维的局限性,所说的道都只是真正道的一部分,并无法深入剖析道的全貌,故无法反映道的本质。
正因为「道」本身是难以言说,所以老子在《清静经》后来写道:「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也就是说,这个「道」字虽然抽象,但老子还是先把这个终极真理叫作『道』。」
    道,是「一」之上,不可言说者,为体。 德,是道所衍生的万物一切,事物的存在规律,为用,而太乙救苦天尊即是道体的作用,道存在于天地之间的生命意义。
3.道之修持原理
    道教修持法门非只一途,而东方长乐净土修持法门实有其根据可行,兹于相关经典所论当修持之依据整理如下:
(1)、若有男子女子慕道求仙。在家出家。养性养命。但当存思念诵圣号。看转此经。便得功行圆满。白日升天。《太乙救苦护身妙经》
(2)、若有善男信女,发心施财,齐戒沭浴,转诵此经,悔过愆尤,即使愆尤永释,人鬼分离,产生无难,母子双全,关煞无刑,生育成人,利益双亲,经力弘深,祈福福至,禳祸祸消。天尊言,雠人冰泮,冤家债主,自消自灭,孤魂等众,九玄七祖,四生六道,轮回生死,出离地狱,即往东极天界,救苦门庭。救苦地上好修行,只有天堂无地狱《三官经》
    道教净土并非只有一途,但最为方便众生修持往生的途经乃是太乙救苦天尊的东方长乐净土法门。太乙救苦天尊愿力广大,化生无量。道教徒在晚课中诵持的《太上洞玄灵宝救苦拔罪妙经》中的十方救苦天尊即为太乙的化身,且每一化身都有一净土。所以道教太乙法门净土有十方,若得往生,便可常持天尊,永不退转,继续修持,最终圆成道果(详见《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关于道教十方净土和各净土天尊名号的描述)。
道教十方净土和天尊名号:
1、东方净土仁爱世界,玉宝皇上天尊。
2、东南方净土慈和世界,好生度命天尊。
3、南方净土礼教世界,玄真万福天尊。
4、西南方净土威范世界,太灵虚皇大尊。
5、西方净土义让世界,太妙至极天尊。
6、西北方净土成化世界,无量太华天尊。
7、北方净土智德世界,玄上玉辰天尊。
8、东北方净土智积世界,度仙上圣天尊。
9、上方净土无量世界,玉虚明皇天尊。
10、下方净土载德世界,真皇洞神天尊。
1、东方玉宝皇上天尊
“位列震宫,尊居卯位,执掌风雷地狱,权衡霹雳之威,行善者作于青篇,作恶者标于黑簿,考察无私。
2、南方玄真万福天尊
“位列离宫,尊居午位,执掌火医地狱,威专烈焰之权,杳杳冥谴,莫破幽之烛,茫茫苦梅,难逢济险之舟,生死殊途,轮目不免。”
3、西方太妙至极天尊
“位列兑宫,尊居酉位,执掌金钢地狱,威司考掠之权,诠量功德,了无毫发之私,报对冤仇,备极再三之间,善篇有记,罪积无差。
4、北方玄上玉宸天尊
“位居坎宫,尊居子位,执掌冥冷地狱,权衡冰雪之威,城峙四同之铁,欲出无门,剑生万树之傍,实观有惧,众生无赖,五苦难逃。
5、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
“位列艮宫,尊居丑位,执掌镬扬地狱,威张煮溃之权,七情六欲,难逃业境之分明,五体四肢,最苦风月之持掠,死生判注,善恶攸分。”
6、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位列巽宫,尊居幽府,执掌铜柱地狱,威专履足之刑,辩明善恶,如日月之无私,注判姓名,若风雷之莫测。凡有众生,难逃六道。”
7、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
“位列坤宫,尊居泉曲,执掌屠割地狱,威权刀割之刑,无偏无党,赏刑罚于多劫千生,难理难明,辨枉直于四甸九日,死生展转,功德定分。”
8、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
“位列乾宫,尊居阴府,执掌火车地狱,威司运转之权,设衡石而考功过,平等无私,主夙人以判升沉,磨研有当,无私无曲,不顺不逆。”
9、上方玉虚明皇天尊
“敕合乾元,德隆坤域,执掌昔掠地狱,威张炽盛之权,三百六甸之黜陟,事事难明,一十八地狱之经由,人人战栗,凡积愆于平日,必定罪于斯时,九地轮目,三途往返。”
10、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位尊幽都,名尊十帝,执掌罗丰之府,权衡宪法之严,有生有死,两分而入之机,无党无偏,三等幽冥之持,他时所造,此际何逃。”
上述诸天尊的神性职守,已体现出地府冥王的职能。为了治理九幽冥府神鬼之事,十方救苦天尊还化十方冥王、真君。
太乙救苦天尊—拯救生命的甘露大法王

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化冥府一殿泰素妙广真君秉广大王,神居玄冥宫,神诞二月一日。
南方玄真万福天尊化冥府二殿阴德定休真君楚江大王,神居昔明宫,神诞三月一日。
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化冥府三殿洞明昔静真君宋帝大王,神居纠集宫,神诞二月八日。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化冥府四殿玄德五灵真君伍官大王,神居太和宫,神诞二月十八日。
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化冥府五殿最胜耀灵真君阎罗大王,神居纠纶宫,神诞元月八日。
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化冥府六殿宝肃昭成真君卞城大王,神居明晨宫,神诞三月八日。
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化冥府七殿等观明理真君泰山大王,神居神华宫,神诞三月廿七日。
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化冥府八殿飞魔衍庆真君都市大王,神居碧真宫,神诞四月一日。
上方玉虚明皇天尊化冥府九殿无上正度真君平等大王,神居七非宫,神诞四月八日。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化冥府十殿五华威灵真君轮转大王,神居肃英宫,神诞四月廿七日。
太乙救苦天尊之功德
《太一救苦护身妙经》中,元始天尊告诉太上老君有关太乙救苦天尊闻声救苦之事迹。太乙救苦天尊,能随声救苦,化身无数,或在 天宫、或人间、或地狱;或化为仙童玉女、帝君圣人、天尊真人、男子女子等等,「寻声救苦,应物随机」。
并兼及接引天界长生(净土)及地狱荐拔亡魂(度亡),太乙救苦天尊于十方三界,具有无所不在、无所不度、无所不化之职能。
1.无所不在
《太乙救苦护身妙经》云:「东方长乐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河沙数,物随声应其间。」而在在《青华宝诰》(救苦宝诰)中亦说:「青华长乐界,东极妙严宫,七宝芳骞林,九色莲花座,万真环拱侍,百亿瑞光中,玉清天宝尊,应化玄元始,浩劫垂慈济,大千甘露门,妙道真身,紫金瑞相,随机赴感,誓愿无边,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十方化号,普救众生,亿亿劫中,度人无量,寻声赴感,太一救苦天尊,青玄九阳上帝。」因此,太乙救苦天尊涵盖于万物,亦于万物中体察人间,救度众生。
2.无所不度
道经《太上洞玄灵宝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经》记载:「东极宫宫中,有寻声救苦天尊,大慈仁者,发弘誓愿,普救众生,亿亿劫中,度人无量。但能回向,一念皈依,注想尊容,称扬名号,寻声赴感,应念垂慈,一切苦中,无不救护,是故名号救苦天尊。」

3.无所不化
    太乙天尊有无限化身,四处救苦救难。据《太乙救苦护身妙经》说:「东方长乐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或摄群邪,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或为天师道士,或为皇人老君,或为天医功曹,或为男子女子,或为文武官宰,或为都大元师,或为教师禅师,或为风师雨师,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 《漂放莲灯集‧放生咒》曰:「天罗神,地罗神,慧剑出鞘斩妖精,一切灾难化为尘,寻声救苦解救罗网苦辛,太乙救苦天尊救苦救难度众生。」
    另外,太乙天尊誓愿广渡亡魂,使其往生太乙天尊所居的「东方长乐世界」,故业障深重地狱亡魂,咸求「太乙天尊」超度。相传民间的《拔度血湖宝忏》即是太乙天尊传授。

东方长乐世界
   依道经《三官感应妙经》〈净土篇〉所言,东极天界救苦门庭有一「长乐世界」,此间只有天堂之境,无地狱之声,乃是众生救苦地上修行之处,能脱四生六道生死轮回,出离地狱,永离苦难,径往人天,超生净土,快乐无量,来去无挂无碍。此地即道教徒灵命修习归根复命之处-「东方长乐净土-东极妙严宫」,亦为自古至今道教修行者精神或灵魂寄托之所在。
    道教称为东方之教,始于「日出东方,草木逢春,生生不息。」之意涵,东方乃万物生发之机,顺应自然之衍变,周而复始,运行不殆,这也是道教徒对生命的一种看待,藉由修习太乙救苦天尊法门,将灵性与之契合,进而超越生死无常,永得精神信仰的寄托,在此之际,大惠与救苦二位真人亦担负协助太乙救苦天尊救世之职责,除此之外,如欲进入「东方常乐世界」,亦必先修习与天尊相应之悲智双运法门,进而与道契合,并能发扬天尊「利而不害」之精神。

经典依据:
1、若有男子女子慕道求仙。在家出家。养性养命。但当存思念诵圣号。看转此经。便得功行圆满。白日升天。《太乙救苦护身妙经》
2、若有善男信女,发心施财,齐戒述浴,转诵此经,悔过愆尤,即使愆尤永释,人鬼分离,产生无难,母子双全,关煞无刑,生育成人,利益双亲,经力弘深,祈福福至,禳祸祸消。天尊言,雠人冰泮,冤家债主,自消自灭,孤魂等众,九玄七祖,四生六道,轮回生死,出离地狱,即往东极天界,救苦门庭。救苦地上好修行,只有天堂无地狱。《三官经》
3、过此境界,东极宫中,有寻声救苦天尊,大慈仁者。发弘誓愿,普救众生,亿亿劫中,度人无量。但能回向,一念归依,注想尊容,称扬名号,寻声赴感,应念垂慈,一切苦中,无不救护,是故名号救苦天尊。广劝众生,勤加礼念。复次三洞经典之中,济苦拔亡,然灯为上,五方八极,地狱幽牢,存阴极之乡,长夜之境,死魂囚闭,不见三光。冥闇之间,经诸拷掠,宜造一灯树,然九巵灯,自初终亡,至於七七,灯光相续,下照九幽,覩此光明,即当解脱。又以缯彩,造迁神宝磨,长四十九尺,或作小旛七首,悬於长竿,任风飞颺,万罪皆灭。又纸墨缣素,书写此经,散施学人,流传读诵,亡魂超度,地狱宁闲,福善所资,庆延后世。其有珍玩服饰,平昔资财,广施寒栖,济恤贫乏,此之功德,亦类於前,黑籍落名,地司除简,神升净土,随愿往生。利佑子孙,断绝殃疰,巍巍福善,难可称量。是故应当勤心谛受,宣行付嘱,普度人天。《太上洞玄灵宝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经》
4、若有众生,心中悟解,一心正念,护净受持,善行读诵此经者,及为存亡远行,疾病一切,举心回向,彼此灭罪万劫。梦想之中,常见三宝,逢善知识,在处受生,恒值快乐。《太上洞玄灵宝往生救苦妙经》
5、若当来男女,临终之时,先当忏悔一生已来无量重罪,次为受诚,设斋行道,造像写经,及诸功德,布施常住,供养出家,各随分力,唯多为佳。闭眼之日,即生净土,不入三涂。《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
6、道言:十方诸天尊,其数如沙尘,化形十方界,普济度天人,委炁聚功德,同声救罪人,罪人实可哀,我今说妙经,念诵无休息,归身不暂停,天堂享大福,地狱无苦声,火翳成清署,剑树化为骞,上登朱陵府,下入开光门,超度三界难,迳上元始天。《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
7、太上道君曰:今日男女,受戒毕已,持是戒根,转神入妙,生清净国,坐大莲花,观听法音,永无退堕,证成真道。《太上洞玄灵宝转神度命经》

太乙救苦天尊—拯救生命的甘露大法王

东方三圣之职能
   《上清灵宝大法》卷三十三第七页,全名为「太乙救苦天尊迁神回黄旛」,旛正面中央所书神名为太乙救苦天尊,右为救苦真人,左为大惠真人;此乃招引亡魂径往东方长乐世界所用。其灵幡文字及神祇全称:灵幡中央主幅为「东极天中长乐世界大慈仁者寻声赴感太一救苦天尊」,右长条为「大慈大悲救苦真人」,左长条为「大慈大悲大惠真人」,中央主幅下分二条,右书「太微回黄旗,无英命灵旛」,左书「摄召长夜府,开度受生魂」;又于南宋,金 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三十二〈升度符诰品〉中记载三圣者云:「东极天中,金楼玉殿之中,见太一救苦天尊衣九色云霞羽服,乘九头狮子玉莲宝座,左执甘露碧 玉净瓶,右执空青枝,从大惠、救苦二真人,青玄童子、八十一灵官,顶中出白毫相,光如刀剑,在赤日圆光中,一一分明。」由相关文献所载,此三圣尊者实为接引众生,令众生长生于东极长乐界,而道教又称为「东方之教」,依此而论,三圣称谓「东方三圣」,以体现道教神道观、生命观之精神,「东方三圣」之圣号乃依此而生。
悲智双修,与道契合
  综观东方三圣,太乙救苦天尊、大惠真人﹙智慧﹚、救苦真人﹙慈悲﹚等三位一体的济度功能,可谓是道的体用显现。亦是吾人修道的准则。
在道藏三洞四辅十二部经中,每言到接引、拔度、超渡之事皆要仰仗太乙救苦天尊,因祂是元始祖旡所妙化之九阳之精,故元始天尊谓老君曰此圣最尊最贵,最圣最灵,可说得到并具有最无上之道心,其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最能代表道之真心,真慈真仁,以大慈悲心、平等心来救度众生得以离苦得乐,令他们凡有所求,必能如愿,如求健康长寿,得健康长寿,求官得官,求子得子,求福得福,求定得定,求道得道,求仙得仙,求度得度,只求你能诚信,必有灵验。  
   只要众生持念,思念太乙救苦天尊圣号,自然以心印心与太乙道力相印,实时感应,始万邪不入,万祸不侵,万难不生,诵之万遍,福禄绵延,吉祥萃泰,寿命永保遐年。在世能抱自己之一与太乙救苦天尊之一相印,即能化娑婆世界为莲花邦,清静无染,因心净而国土净。临终前不忘思念太乙救苦天尊,则实时被接引往生「东极长乐世界-东极妙严宫」,永脱生死轮回之苦。
利而不害之大爱精神
  「齐同慈爱,异骨成亲」一语出自道教的《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所谓「齐同慈爱」,就是「物我兼容」,对自然万物和所有人类有着同等的慈爱之心;而所谓的「异骨成亲」,就是将对亲人的爱扩大到无血缘关系的他人身上,即亲其亲以及人之亲,此乃太乙法门所要强调的重点,这就是太乙救苦天尊大悲、大智,无量慈爱精神的终极精神。《道德经》的「天道无亲」观点亦与此相融,而此精神也就是儒家的忠孝仁义伦理纲常、墨家的「兼相爱」思想,与及大乘佛教「自利利他」、「普度众生」的精神。佛教重视慈悲,并把它解释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说:关爱他人,对他人慈悲,不一定只是因为他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把他人的身体等同自己的身体那样悉心照料和爱护。这其实和基督教提倡的「爱人如己」精神是相通的。道教太乙救苦天尊所展现出来的的「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理念,也体现了道教特有的尊重生命、善待他人乃至万物的大爱精神。
太乙救苦天尊—拯救生命的甘露大法王

太乙救苦天尊是生命符号的象征     
    其一,在生成论层面,太乙救苦天尊象征着元气。道教认为元气是万物的本质结构、变化动力、生成机制,为道之用,"通天下一气尔。道既是万物生化的根源,也是万物运化所必然遵循的规则。所以,万物皆是道生气化的必然。作为道教生命观中的一种生命形态,神仙的来源与构成也遵循着道生气化的生成原则。道经中有关先天之神、后天仙真、道教民俗神的由来都说明了这一点。
      太乙救苦天尊的来源与形质构成也遵循着道生气化的原则。在本质上,太乙救苦天尊源于道。《太乙救苦护身妙经》借元始天尊之口称:虽然万物万灵遵道而生,各有示现,有形之相似乎不同,但他们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为道所化生,与道同体。太上老君、太一救苦天尊等先天尊神,都为象征道的元始天尊所化生,是道之别名,不同处在于各有所司。在形质上,太乙救苦天尊象征元气。经文中,元始天尊告诉太上老君:"此(太乙救苦天尊)是九阳之精,甚灵甚灵。"天尊则元气是也,法身无相,积气成真,为天中之尊。聚则成形,散复为气。"可见,太乙救苦天尊以先天至阳元气为形质。道教中,元气是混沌状态,阴阳两具,自身具备生化之能力,为造化之基。因此,太乙救苦天尊具备了化生各种形象的形质上的理论依据,其"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或摄群邪,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或为天师道士,或为皇人老君,或为天医功曹,或为男子女子,或为文武官宰,或为都大元帅,或为教师、禅师,或为风师、雨师,神通无量,功行无穷。郑所南也以为:"然则太一天尊,非实居东方也。东方乃天地之生气,托言东方为现化之境,以溥生生之恩焉。
      其二,在形神论层面,太乙救苦天尊象征元神。道教生命观的形神论认为,个体生命由形与神组合而成,形神之间是形宅神主的关系。神可分为元神与欲神。"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
?   元神是生命的本质。它表现为先天一点灵光,人之个体生命降生之际,"灵光入体,与母分离"?,婴儿才具有生命活力。婴儿除食母乳,别无所知,为元神用事,这正是含真抱朴的状态。但伴随生命成长,元神渐渐被欲神所覆盖而不显,日常用事均为欲神主事,生命流程相应循环在生老病死中。如果能将欲神拂去,换以元神主事,人就把握住了生命的本质。"元神见,则元气生",生命体形神相依,健康长寿乃至得道成仙。道教养生,重在养元神,魏晋道经《西升经·邪正章》说:"伪道养形,真道养神,真神通道,能亡能存。"?并提出"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我不视不听不知,神不出身,与道同久"?的理念,道教生命论中主体性的问题得以彰显。
      太乙救苦天尊在个体生命中相当于元神。"世人惑于形像,泥于高远,谓太一天尊必在九霄之上东极宫中,殊不知,太一天尊即是自己元神。《藏经》云:自己天尊,何劳仰望;自己老君,何劳外觅。《救苦经》云:空中何灼灼,名曰泥丸仙。其泥丸仙者,即太一天尊也。非居我顶上之一元神谁欤?或者不悟,竟指我即是太一天尊,均成证缪。"这段解说表明:太乙救苦天尊就是元神的别名,以身中神论,则为泥丸仙。元神、泥丸仙必须在生命体处于清虚状态时才能通感。正是基于对元神与泥丸仙的这些认识,在主奉太乙救苦天尊的炼度仪式中,郑所南根据高功自身修炼境界,将祭炼分人为祭炼与天然祭炼,"人为祭炼者,大役于众则游乎纷华之场;天然祭炼者,泥于一则归于造化之根,若达于天然祭度者,则不度自度"。天然祭炼正体现了马西沙教授所言的道教炼度仪式"有炼有度"的特点,也体现了内炼元神能达致的一种生命境界。
      其三,在心性论层面,太乙救苦天尊象征中和。在道教文化中,数字作为文化符号,常常带有象征寓意,它不仅用以计数,还表征事物的某些特征。道经记载,太乙救苦天尊的诞辰为农历十一月十一日。如果我们对这两个十一数码进行符号剖析,会发现它内涵生命寓意。首先,十一月在中国古代历法中为一年之始。《史记》卷25《律书》说:"十一月也,律中黄钟。黄钟者,阳气踵黄泉而出也。"18这是说,十一月如同代表阳律的黄钟,其时阳气聚于下,阴气盛于上,万物萌聚于黄泉之下,它象征十一月物候与气象刚刚开始萌发的自然规律。在中国传统干支纪月法中,每个月的纪月地支均固定,其中十一月为子。子位于十二地支之首,代表一年之始。故而,太乙救苦天尊诞于十一月有表征生命之始的意义。其次,太乙救苦天尊还诞于十一日,十一为五、六之合数。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1: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乙救苦天尊是“德”之所化
  太乙救苦天尊之所以具有拯济生命之"苦"的功用,其秘诀正在于此。人生诸苦来自与德不一特别是成年后的生命处于心有所念、动有所著、昼有所想、夜有所梦的状态。"一日一夜,万死万生,驱役魂神,不闲一息,此乃处世之人,生身受罪于无间地狱,溼沦泊没,无有出期,苟非得道,孰能免离,若此罪人,实可哀也。"也就是说,道经认为人之欲神陷溺于身形感官羁绊中的生命状态,无异于身处地狱,而太乙救苦天尊能拯济这一切苦。如:"火翳者南方地狱之名也。众生常为欲火焚心而色翳目,故曰火翳。触目动心,地狱即现。既悟真诠,性天朗澈,一念湛然,所谓火翳者,皆化为清净之域也。""剑树乃地狱名也。众生竞名利,争人我,与物相刃相摩,交谈如矛戟,对面如寇仇,见受剑树之狱也。至人体道,含洪光大,为而不争,胸中之荆棘悉化玉树骞林也道教以为,地狱为一种心理幻化之相,"认幻缘而有狱"。开悟正性,坚持与德为一就不存在地狱这一幻相。
      太乙救苦天尊用无上大德度脱死之能势。死亡本是生命的一种形态,是精气神耗散完毕后的生命解体。但如果坚持与德为一,精气神可逆化为先天元气,并不断积累而成为生命解脱时的能势,最终生道相保。鉴于此理,道经提出:众人之死是最大的罪与厄,"一切罪莫大于死罪,一切厄莫大于死厄",并以人们在死亡时的不同身心反应为对比,说明与德为一和与德不一之间的区别。道经称,圣人是身内生身、阳神脱质之人,其死称为"神仙"。贤人是在世间时,能够明心达性、性无所著、不与物交之人,他们以生为寄,以死为归,死亡对他们而言是复归生命之本,其死称为"复"。这两种人都坚持与德为一,他们身心悠然自在,即便贵为君王,也不及其乐。而众人在世时则是与德不一,魂梦念想,常与物交。这样的人死亡时,由于能势不足,精气神无法顺畅分离,就好像生龟脱壳、螃蟹入汤,非常痛苦。而且死亡之后,境界黑暗,如同半夜里的禽虫飞鸟,不知所归。他们往往跟随日常用事的习性在不自觉中化生,"盖心之所化而不得不化也。亦犹至暴者化为猛虎,或为傍生六畜禽虫之类,及再得为人,皆谓之物也"。基于这种理解,众人之死被称为物。郑所南认为太乙救苦天尊能救苦的根据在于:"人之生也,耳驰于声,目驰于色,念念之间,以万事分其天真之一,故众生死而为长夜之魂。悟万化,还其天真之一,故太一天尊能救幽魂之苦。"
      正是由于与德为一的养生功用如此显著,所以《太乙救苦护身妙经》称:"在天呼为太一福神。在世呼为大慈仁者。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在外道摄邪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渊帝君。"经文所述太乙救苦天尊的别称,也可理解为其养生功用的展现。如果我们坚持与德为一,就能成仙得道,所以太乙救苦天尊"在天呼为太一福神";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坚持与德为一,就可以化解诸多困难,所以太乙救苦天尊"在世呼为大慈仁者";当生命沦滞于地狱时,如果坚持与德为一,就可以获得元气而如同阳光照耀冰冻,复其本真,所以太乙救苦天尊"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当人们被不正确的思想左右时,如果坚持与德为一,会如同听见狮吼一般消除妄见,所以太乙救苦天尊"在外道摄邪呼为狮子明王";在人们遭遇疫疠怪病时,如果坚持与德为一,可以辟除病魔,所以太乙救苦天尊"在水府呼为洞渊帝君"。所谓洞渊,为道教中瘟部神名。如斋醮中有洞渊斋仪,主要与治魔辟邪有关。正因为太乙救苦天尊蕴含有济生度死的养生功用,无怪乎道教称其为"救苦天尊"。

太上护国祈雨消魔经




尔时
元始天尊 与诸天大圣 妙行真人 及诸天龙鬼
 神天仙飞仙神仙 天童玉女 太上二师 在玉
 京山说法 广大济惠 是时 天雨宝花 地皆
 金色
天尊 放大光明 遍照十方无量世界 上至三十
 六天帝诸宫 下至幽冥无数地狱 悉令普遍 
 救摄众生 令得安稳 受诸妙乐 天香普薰 
 饥餐玉粒 渴饮金浆 饿鬼众生 皆得饱满 
 速得离苦 面见
天尊 生于清净长乐界中 常居法会
 尔时 下方有一真人 名曰月光 乘白鹤 手
 拎玉英 来至法会 整理衣冠 恭敬礼拜 长
 跪稽首 白
天尊 言 我今修行 欲得救治一切众生 而无
 神通方便智慧 我见下方阎浮世内 种种诸恶
  或被水漂 或遭火难 或遇饥馑 或有劫财
  或有疫疾 或遇大旱 草木焦然 五谷不熟
  国界不安 人民惊惧 如何救援 唯愿
天尊 广说方便 救护众生 令免斯厄 尔时
天始天尊语 月光真人曰 善哉善哉 子今能为
 大地众生 作大利益 至诚救护 我有无量天
 丁力士 妙行真人 慈悲真人 玉清真人 皇
 洞真人 百千万众 玉清童子 二十万众 天
 灵赤官 功曹主簿 长生司马 韩君丈人 以
 百千万众 天仙飞仙 二十万众 威剑神王 
 大力神王 摄毒神王 消魔神王 食邪神王 
 碎魔神王 掷火神王 洒水神王 **神王 
 收瘟神王 孩仙神王 百千万众 禁戒三师 
 云雷八部 常居世间 救诸厄难 若遇水火 
 当转此经 若有劫贼 当转此经 若遇时疫 
 亦转此经 若遇炎旱 亦转此经 国界不安 
 亦转此经 五谷不收 亦转此经 若能书写 
 王心转读 获无量福 是诸恶毒 悉皆消灭 
 是诸劫贼 悉令破散 是诸疫毒 自得除灭 
 水火灾患 自然止息 国界不安 当得安帖 
 四夷归奉 异国来朝 疫病速差 口舌磨灭 
 官事枷锁 速得解散 复连断绝 魔邪不兴 
 疫毒远去 
 尔时 月光真人 又白
天尊言 天下及诸方外 国时遭炎旱 始此苦恼
  作何法事 即得雨水调和 五谷令得丰熟 
 人民饱满
天尊语月光真人曰 受吾教于阎浮之内 或在聚
 落 或在高山 或在水岸 或在洞穴 或在清
 净之处 建立坛场 安置尊像 挂诸幡盖 烧
 香燃灯 香汤沐浴 著新净衣服 转读此经 
 广为众生 设诸花果名香 随时供养 广设斋
 馔 上献
十方无量天尊 三十六天帝君 天功父母 及诸
 神仙 一切龙神 及诸灵圣 作大利益 天帝
 当遣八部大龙王 云雷雨师 兴动云雾 旋绕
 世间 须夷之顷 即付江河溪涧 上下田畴 
 付得雾霈 草木丛林 一切花果五谷之类 悉
 皆生成 枝叶茂盛 于是月光真人 礼谢
元始天尊 以偈赞曰
 北云昙昙至 西云呼啸来 南注江流水
 东方九神灵 中央真龙王 救济诸众生
 五龙一时下 飘飘太上京 天降开大雨
 荫盖昆仑山 吾以此经教 永得共兴行
 尔时 月光真人 重启
天尊 曰 我从无量劫来 希见难遇 今日得闻
 妙经典 及大医王 一切圣众 种种变化 不
 可思议 是经 当何名之 我等如何受持 
天尊曰 此经名曰天功护国祈雨消魔经 子好宣
 传恭敬顶戴 若有愚人轻贱 当随恶道 长夜
 受苦 坐中天人龙梵仙众 皆悉信受 作礼而
 去 稽首奉行  

太乙救苦天尊的主要经典包括:
《太一救苦护身妙经》、
《太上三生解冤妙经》、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救苦拔罪妙经》、
《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
《慈尊升度法忏》、
《太上青玄太乙救苦拔罪法忏》、
《太乙救苦天尊济度锡福宝忏》、
《太上青玄慈悲太乙救苦天尊宝忏》、
及其他各式黄籙科仪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17 07: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