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消除对死亡的恐怖呢?对普通人而言,除了平时要经常念佛,为死亡多做准备外,临终之时,他人的助念和超度也必不可少,有了这样的助缘,解脱的希望会大大增强。藏地也有这种说法:“生前拥有再多财产,都比不上死后一句观音心咒。”
近几年来,在西方,临终关怀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
那木达司曾于1973年创办了临终关怀机构,为癌症、艾滋病晚期患者提供服务。一次他前往旧金山,为即将死去的布鲁斯,传授自己从《西藏度亡经》中获得的教言:“要不逃避痛苦,坦承你的过错,学会宁静和安详,慢慢地认知心的本来光明……”在这段经文的引导下,布鲁斯因痛苦而扭曲的脸,逐渐缓和下来,在安详中缓缓而去……
这样的临终引导,对亡人来讲至关重要。因为在死亡到来之际,一个人若有太大的恐慌,必定会障碍解脱。故汉地有一些法师说,理应心态平静地迎接死亡,把死亡当成出狱、再生、毕业、搬家、换衣、新陈代谢,以此遣除对死亡的过分恐惧。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消除死亡的恐怖呢?对普通人而言,除了平时要经常念佛,为死亡多做准备以外,临终之时,他人的助念和超度也必不可少,有了这样的助缘,解脱的希望会大大增强。藏地也有这种说法:“生前拥有再多的财产,都比不上死后的一句观音心咒。”
尤其死亡之际,身体四大紊乱,心识也非常迷乱,人没有自在的能力,单凭一已之力很难渡过难关。纵然平时修行不错,往往也难以将此转达为道用,这时候,他人的助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印光大师也说过:“临终助念,犹如懦夫上山,自己的力量不足时,幸有旁人前牵后推、左右扶掖,以此之力,便可登峰造极。”
怎么样助念呢?
一个人将死之前,最好先让他躺成吉祥卧的姿势,莲师曾说:“不仅仅是人,即便是动物以吉祥卧而死去,也绝不会堕入恶趣。”不过,亡人若因身体痛苦改换卧姿,也要任其自然,不可强制。
然后,在他的枕边放上转经轮,观想十方诸佛放光加持,子女和亲友在亡人身边,以悦耳柔和的声音,念“南无(na mo)阿弥陀佛”或“嗡玛尼贝美吽”。若实在不方便,也可以放一个念佛机在旁边,让亡者一直听闻佛号。
同时,有条件的话,应于亡人头顶上方,摆设阿弥陀佛的画像、佛经、佛塔,为其供七盏灯,最少也要有一盏。因为亡者步入黑暗恐怖的中阴界后,若有亲人为其供灯,会给他带来光明和安全感。
断气之后,24小时内不要触碰亡者,等身体完全冷却,再去移动或者更衣。遗体最好在3天内不要火化,在此期间,家人应为亡者一直念佛号。若懂得其他的助念仪轨,也应尽量念诵;如果不懂,就一心一意地念佛。
此外,在四十九天内,每天要为亡者做一件善事,如放生、吃素、供灯、念经等。
值得一提的是,亡人在临终时,亲友最好不要在他旁边哭泣,呼喊他的名字。《正法念处经》中说:“闻其悲啼哭泣之声,业风吹令生于异处。”亡人本来可生于善处,若听闻亲人的哭泣声,很容易产生贪恋、失去正念,最终转生于不好的地方。藏地著名的空行母林萨秋吉,在《中阴游记》中,也描写过亲人哭泣对亡者的影响:
有一次,她经历濒死。当离开了肉体后,她看到身体躺在床上。她试图与家人沟通,但他们根本看不到她。
她的女儿在哭泣时,她感觉有“脓和血的雹”全部降在身上,引起她剧烈的痛苦。
当她来到一位为她超度的上师面前,上师安住于心性光明之中,让她感到无比的快乐……
所以,亲人或朋友临终时,一定要知道什么对他有利,什么对他不利。哭泣虽说是人之常情,但按照佛教的观点,这会让亡者深受其苦,若尽量把哭声变成念佛声,这才是对他最大的利益。
附:亡者已逝,请别再给他添苦——索达吉堪布
一个人死后,家人若能为他念经做佛事,这对亡者有极大的利益。反过来说,家人若为他造恶业,比如杀生祭祀,也会增添亡者的负担和痛苦。
佛经记载:一次,佛陀与阿难在河边行走时,看见有五百个饿鬼一边走路边唱歌,特别欢天喜地的样子。
阿难问佛陀原因,佛陀回答:“这些饿鬼的子孙,正在替他们修福,他们快解脱苦海了,所以开心得唱歌跳舞。”
后来,又遇到好几百个饿鬼,很伤心地走了过去。阿难又问佛陀,佛陀告诉阿难:“那些饿鬼的子孙,正在为他们杀生作祭祀。饿鬼身后有火逼迫,所以一直在嚎哭。”
《地藏经》中也讲过:“人命终之后,千万不要为其杀生,拜祭鬼神。此举对亡人无丝毫利益,只能增添他的罪业。假如他原本应往生善趣,也会因为家人的杀业,反落恶道。”
从前,有个姓金的人,吃斋戒杀,非常虔诚。他死后魂识附在一孩子身上,通过其口告诉妻子:“我因为善业不深,没有往生净土,但在阴间已经很快乐了,来去都很自由。”
一天,他突然呵斥妻子说:“为什么在我墓前杀鸡祭祀?今天已有人监视我,不像以前那么自由了!”
由此可见,人死之后,不能以造恶业来祭祀,不然就会给亡者增加痛苦。在藏地,如果父母去世了,孩子去经常杀生、为非作歹,人们就会说:“这家留下了那么坏的子孙,还在不停地造恶业,他们的父母真是可怜!”
所以,有些老父亲、老母亲也要注意了:趁自己还没有过世,尽量要劝孩子多做善事,这样,你的今生后世才会安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