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469|回复: 2

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8 1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李世民是很会当皇帝的,尤其在君臣关系上十分老到,凌烟阁一事就是例子。不过也不能说那只是个政治手段,当时李世民也已是个老人,老人总爱怀念往事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啊,相信他把他那些老部下绘入凌烟阁,其中的真情也不会少。这二十四人的姓名与事迹如下: 5 n2 W: p' w" Z/ M+ E5 g, y+ U
* w/ [$ Z4 M6 e; S! I' c
    赵公长孙无忌第一。 % o! N2 f5 V4 g# V2 R! s

5 O7 N2 h7 t) s' h1 c# U    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去世后,受遗命辅佐唐高宗。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后来被诬陷谋反,自杀。
4 B' {4 a! J7 S8 S7 j! v) r
; ^! y$ }1 m6 o* ?    赵郡王李孝恭第二。 ) I) m, l- Z) L

9 g5 m: v0 Q* f2 @; P1 p) t7 E    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李世民登基后,退出权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 W2 Z4 v/ o9 @# y9 C# l
5 y% b' L1 Z5 \8 l5 Y$ B; K
    莱公杜如晦第三。 , o; O$ E1 H5 Q$ |. a% h

, O1 |! b1 y  a1 G6 x8 [    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渊攻克长安时投靠李世民,得房玄龄推荐而受李世民重用,为十八学士之首。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但于贞观四年病故,年仅四十六岁。其死深为李世民痛惜,死后极尽哀荣。
" Y: `( d& b. D
% g) B( f8 x, R    郑公魏征第四。
; m" |' m  a' d+ O2 M: ]$ W  L
2 Z- h& O( V; x    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世绩。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终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说贞观之前辅佐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之后以魏征第一。贞观十六年病故。 6 ], H' J# Y$ i/ `' }% l
! M8 k  B& @1 ?% q& j$ H, E  ~# H
    梁公房玄龄第五。
9 F. O5 G/ W! J1 o
( t! U/ J, I. s/ i1 F( y  c! s    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李渊起兵后派李世民进攻渭北,受温彦博推荐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被比为汉之萧何。贞观年间负责行政,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丽时被委以留守重任。贞观二十三年病故。
! z+ ?5 F& p% ~
. z$ }" |3 [3 _+ w+ L    申公高士廉第六。
! ]9 V- K% m; e  k/ n% @& V# [
- L* y+ M/ |- Z' A/ F) f6 P    李世民长孙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实际由高士廉抚养。高对李世民极为器重,以至主动将长孙后许配给李世民。因得罪杨广,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绝在外,直到李靖灭萧铣南巡时才得以回归。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 o1 e8 {) U' K5 ]

: ~1 I% G+ }+ `/ V3 D, O    鄂公尉迟敬德第七。   y  }& |$ c: K# s/ u2 Q1 C4 K
" D4 l% r- n" V4 N- s7 c
    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李世民坚持起用他。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角色,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础。天下安定后无用武之地,晚年闭门不出,最终得享天年。 & ~% ]. w2 A+ G* A% N

3 B; j# M/ K4 V2 R4 _. e    卫公李靖第八。
& X7 G, v+ S7 J* i# e) T- a2 I. N6 h* N" Q+ `% d
    是“使功不如使过”的典型,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后来戴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佑,被李渊评价为“萧、辅之膏肓”。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负责抵御突厥,成功地消灭突厥政权,战功无人可及。后来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因军事能力过高遭人疑忌,屡次被诬告谋反,为免嫌疑,主动退休闭门不出,直到老死。 + k  y! f7 a+ f& u/ T/ F5 W

8 \5 n& U5 B2 d    宋公萧禹第九。 ! I: s5 f( N9 P" l8 j
) I# ?$ S- D% J1 G9 p* t+ C
    隋炀帝萧后之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因反对出征高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举进攻,奋力抵御。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善行政,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从不“改过自新”。后来李世民评价其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楼主| 发表于 2007-8-28 17: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褒公段志玄第十。 % x. Y' t; \/ Y; r

5 ~- ]# y# c* ~/ i    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首义功臣。参加李唐历次重要战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并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其人治军严谨,李世民评价为“周亚夫无以加焉”。贞观十六年病故。
: o+ h- q6 ]6 @1 I: @: p
+ E0 f/ h5 e! k8 z1 I$ q* E    夔公刘弘基第十一。
' N) U7 p1 D. I0 e$ L
6 Q) y$ ^, L5 I    游侠,隋炀帝征高丽时,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之战阵斩隋主将宋老生,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力尽被擒,李世民灭薛氏后获救。又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时战败被俘,侥幸自己逃回,随后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歼灭宋金刚。因唐朝与突厥关系恶化,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贞观年间曾随李世民征高丽。唐高宗时病故。 0 |! `* H2 Q7 b5 c5 \/ K
- {, ^2 v2 w! @2 p( ^3 x
    蒋公屈突通第十二。
- Q1 E) ^4 s' Q  M& i, b* }% U) q# {4 q6 k6 `6 B! }5 w9 ^
    原为隋朝大将,历仕杨坚、杨广,战功赫赫。杨广南巡江都,委以镇守都城长安的重任。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后参与唐朝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后被委派镇守洛阳,于贞观元年病故。
/ t/ [& A+ S7 V* n0 m# v
$ h" m: Q3 C6 Y9 \4 Q    郧公殷开山第十三。 ; Q/ ]6 `. ?. @

4 p4 N7 l# \% q1 n# X, v    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在进攻刘黑达时,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
! ~6 J4 Q" N3 \+ e+ e" x8 i
, F: f3 Y+ T% f/ m9 o1 k6 E    谯公柴绍第十四。
& L* \  Q/ `' O/ V, T  I: F
  ^- i) u0 z% @& o- R+ l1 B    李渊之婿,娶平阳公主。李渊起兵时身在长安,侥幸逃脱追捕前往太原。参与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梁师都。贞观十二年病故。
' C3 g% W) A8 d3 _% L' x9 d" v' Z) m: c0 w
. ]% B2 d8 P  `  @) L2 ^    邳公长孙顺德第十五。
3 l) \5 c; I" V, m  a
. X# J, n9 B+ m( e( c    李世民长孙后之叔,外戚。隋炀帝出兵高丽时,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与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时,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此后功劳不显。玄武门之变充当打手角色。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贬官而已,病故。
) ?- `; H: h- _( z. A. D8 M+ P" N( Q  _/ z4 H, J- U/ l; p0 _( j
    郧公张亮第十六。 7 N& r( d" {, D, l1 c; _

3 D: q: l& {( \! O    原为李密部下,隶属李世绩,随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世绩推荐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派其到洛阳招募私党,被元吉告发而下狱,张拒不招供掩护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贞观年间,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又揭发侯君集谋反、随征高丽而立功。但其后因好巫术而逐渐名声败坏,贞观二十年被告谋反,受诛。 + ^" U  e1 T) y2 [: C+ Y) A2 S6 K

6 Y4 x3 R0 s  |    陈公侯君集第十七。 8 e  N( ?) o9 S* f2 Y0 n

: k. B. Q" _( h, Q" [/ A1 H) N1 e+ U    李世民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战利品而被弹劾,为此怀恨在心。李世民诸子争当太子的斗争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图谋杀李世民拥立承乾,事泻被杀。
" `9 x! y' O3 P0 z+ Z1 D2 _0 |* S6 C( w9 b
    郯公张公谨第十八。
3 G2 Z/ D" o1 F& X5 g% U( @5 p6 Z, d" a2 ]4 r* ]
    原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荐进入李世民幕府。因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谋划而得到赏识,又在事变时充当主要打手,功劳很大。李世民登基后,以其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协助李靖灭亡突厥。次年病故,仅三十九岁。
( z) X" K4 u1 |* r( \7 E! W( G3 X+ T
    卢公程知节第十九。 % q% e# D6 R. i. L; [( m/ S9 j

; q) q$ K5 X! o: }: g, z: j& |    本名程咬金,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唐高宗时出征贺鲁,屠杀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后病故。 ' K2 g8 G- A' a

% I( u! E7 E4 k/ k+ R+ o3 j/ ^/ D3 R    永兴公虞世南第二十。 " a# L3 _) C8 [1 u6 n! Y

; K. _0 d; p9 h    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化及江都兵变后被裹胁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尽心辅佐李世民,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贞观十二年病故。 * |) _# C$ B4 t5 r+ L- M7 E

: j! g" i7 P3 V$ H( s$ t    渝公刘政会第二十一。
; D' D9 t9 v& z; P! j# r( }0 }$ \
, N; Z- Q) }: i) j    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曾担任刑部尚书,贞观九年病故。 5 R( @) D* }# E0 q! x2 q

$ F  [4 `" F. X0 ?    莒公唐俭第二十二。
- G- a+ i; A# [4 z  J) h
( C* |6 J; c( o# O$ s    唐家与李家均为北齐大臣,有世交之谊,唐俭亦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为首义功臣。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负责与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谋害”,竟奇迹般逃生。后来任民部尚书,因怠于政事贬官。唐高宗年间病故。
0 Z) H6 Z; ?! H0 w- m1 |& X* i) d" `
    英公李世绩第二十三。 ' t9 ?* H! s( A' u) d8 D( U

, l( }# |- X# l. O; q/ c5 i    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遭窦建德进攻后,因父亲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密谋暗杀窦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达,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佑。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进攻高丽。李世民死后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丽,终于将高丽灭亡。唐高宗重画其形象于凌烟阁。灭高丽后次年病势。
& b  }. d: p7 r
' D5 }( i/ V% B' c" L    胡公秦叔宝第二十四。
! C* m8 w8 s3 c2 o2 ?
! h+ B6 x! X; e6 _' x. J& f    本为张须陀部下勇将,张死后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为瓦岗军大将。在李密与宇文化及童山之战中立下大功。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程知节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每战必冲锋在先。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后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贞观十二年病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9 15: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L, u0 E8 e7 V! h/ {0 @5 R4 a* ^) q: g2 f
知道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4-17 23:59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