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403|回复: 3

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转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7 16: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字狱,是反动统治者为了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的反抗,故意从作品中寻摘字句,罗织罪名而构成的冤狱。文字狱自古就有,而以清朝最为严重。 ! w' ?5 A# m9 q) @0 Y/ u* m
: O9 \$ M+ L1 n) {
) L5 r0 j4 ^; |! G- W4 S
清王朝是满族贵州掌权,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防范、控制极严。尤其是清朝前期,只要是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满,或是统治者疑神疑鬼,认为文字中人触犯群权和妨碍自己的内容,必兴文字狱,动辄株连数十人乃至数百人。清朝最早的较大的文字狱,是康熙时的庄廷?(long龙)刊刻《明史》案。
! U" x: H0 F+ k- _( p9 W) I& S# }+ n! |

3 n- r( p6 q* a1 n浙江湖州富户庄廷?刊刻《明史》,书中有指斥满人的话,1663年(康熙二年)被人告发。当时庄廷?已死,仍被刨棺焚尸,庄氏全族和为此书写序、校对刻字、印刷,甚至卖书、买书的人等,共有七十多人被杀,还有几百人充军边疆。 , t2 c- M3 l9 }) Y" L! V
' d7 B- @' |2 u8 u" r4 y' m

# k( T+ k. j3 e; ]; ]. U- T, O雍正时文字狱更甚。例如,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帝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 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流放。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 v0 `7 I$ y1 f; ?
5 `: o6 T+ t" t5 N  L$ [, X# B( I
4 \8 G6 Q: G1 U& F' ]
乾隆即位后,文网更加严密,文字狱更加频繁。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有个叫徐述夔(kui葵)的人,著有《一柱楼》诗集,其中“明朝期振翩,一举去清都”二句,被乾隆帝定为“大逆”,理由是借朝夕之“朝”读作朝代之“朝”,“要兴明朝而去我本朝”。结果不但把已死的徐述夔及其子戮尸,徐的孙子和为诗集校对的人也全都处死。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 \' S/ x9 B/ J5 g( {* J

! y% W2 D$ F2 C7 L: u: v1 A2 E: w; B
清朝前期屡兴文字狱,总计有一百多次,而且处刑极为严酷 ,搞得人人自危,无所措手足。在这种文化专制主义的统治下,许多知识分子不敢涉及政治,只能埋头考订古书。当时有个叫梁诗正的老臣,总结出这样一条处世经验:“不以字迹与人交往,即偶有无用稿纸,亦必焚毁”。
, d" B/ E+ L+ `* X- o4 {9 {) X
3 g7 C: T# v  @1 a; [1 c5 T, F
* _- k: _3 ^9 t- i+ m清朝的文字狱,是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树立君主专制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它禁锢了思想,堵塞了言路,影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万马齐喑(yin音)的极其黑暗的政治局面。
发表于 2007-8-18 12: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文化控制下的狠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8 20: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1 21: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冤枉了多少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4-17 23:59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