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周敦颐著《太极图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土金木。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无欲,故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周敦颐(1017---1073) 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曾官大理寺丞、国子博士。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后人遂称为濂溪先生。继承《易传》、《中庸》和道教思想,依托道士陈抟的《无极图》,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糸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他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他本人成为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著作有《太极图说》和《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
《太极图说》全文仅二百五十余字,是对所绘的“太极图”的说明。此图乃他利用陈抟老祖师的修炼之图,改为天地万物生成的模式。认为有形有象的二气五行和万物,都出于原始的、绝对的实体“太极”,而“太极”就是无形无象的“无极”,由它产生出阴阳五行和宇宙间万事万物。“万物生生变化而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是一种“有生于无”的道家对世界物质的阐述。后南宋朱熹老祖师作《太极图说解》加以发挥,遂成为程朱理学的理论基础。今传《太极图说》为朱熹整理,他认为文首“自无极而太极”一句,应为“无极而太极”。明代编入《周濂溪集》,清代编入《周子全书》。另有清刻本《太极图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