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是很怀念小时候的光阴,记忆中的童年,是一片五彩斑斓的图画中勾勒着几笔淡淡的黑白,在午夜中总是被童年的梦惊醒,然后发现自己泪水已沾满枕巾。在那些梦中,总能看到那只尖耳绿瞳的小老鼠,奶奶和爷爷坐在一起相互聊天的情景,还有童年时引起我无数欢笑和泪水的伙伴们。
我的家乡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叫做宁家庄,和许多靠山的村庄一样,她充满着大自然赋予的奇异魅力,既有被参天大树遮挡的密不透风的树林,也有如云高耸的高山,还有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湖泊,小时候的我和伙伴们在这美境中收获了许多的欢乐,也经历了诸多不可思议的事。现在长大了,村里盖起了许多楼房,我家也拔地而起了一座小楼,但却异常怀念过去的家乡,过去我家那破败的小屋,那个一到下雨雨水就滴滴答答落在我的床上,那个一到阴天屋里就必须亮起灯,那个庭院里坐落着好几颗梧桐的家。
我的奶奶是当地的“妈妈”(读二声),就是那种给村里的人做做法事,谁家的孩子吓着了奶奶去给人家看看,总之村里有什么奇怪的事村民都会找奶奶来看看。奶奶在当时十里八乡都很有名的,许多外乡的人当时来找奶奶,我也经常跟着奶奶去处理一些事情,留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奶奶说之所以她能知晓许多阴阳之事,是因为家里供奉的两位“客”(读kei),是具有大能力的“客”。“客”,也称“保家客”,在我们这一带很普遍,几乎家家都会供养着。通常就是用纸盒子扎一个小屋,“门”,“窗”,都用红纸装饰,再写一个牌位,“某某人所请保家客”放进小屋里。过年过节都会祭祀,拆房动土都要请示“保家客”,并诚信祈求“客”,保佑自家人平平安安。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家家都盖起了楼房,很多人逐渐忘记了这样的风俗,我不知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退步,但我始终觉得,人还是需要畏惧的。
当时还小,对奶奶也很崇拜,对她的话当然深信不疑了。我对奶奶所说的“客”,后来也曾经见过一次。大概是一个盛夏的夜晚吧,村子里停了电,我们全家人都在外面乘凉。正当大家谈的正浓时,突然来电了,急冲冲的我高兴地往奶奶的屋里冲去。在奶奶的屋里,看到奶奶的床上坐着两个陌生人,把我吓了一大跳。惊得我慌不择路得向后褪去,跌跌撞撞的赶到奶奶身边。奶奶问我怎么了,我喘着气把事情告诉了奶奶。奶奶告诉我,那就是我们家的“客”,不用害怕。事后回想起来,那两位客的面貌是黑乎乎的一片,总也无法描述出,似乎是故意不让我看到的。
奶奶对于算卦一事也颇为在行,用手一掐,对村民哪里掉了魂,什么地方曾得罪过“客”,便知七八。我总是好奇的端着奶奶的手仔细观察,看看奶奶的手有什么不一样的,奶奶总是乐呵呵的用她那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小脸,不理我我满脸困惑的表情。
其实,奶奶认为,“客”存在与很多地方,不只是在家里,像桥下,古树上,奶奶认为这些地方也可能存在着“客”,若人不小心冲撞了这些“客”,轻则吓住而掉魂,重则得一些稀奇古怪的病。记得我有一次在一座桥上玩耍,在回来的路上突然脚走不动了,全身好像也无法动弹,吓得我“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奶奶在旁边急忙把我抱住,稍后的我便昏了过去。醒来时躺在奶奶的床上,堂姐小敏在给我喂豆腐脑,我昏昏沉沉的坐起来,问堂姐,“你怎么在这”?姐姐告诉我,我昏倒后奶奶就把我背回了家,奶奶要堂姐来照顾我,还给我买了豆腐脑,说这个吃了对身体有利。我闻了闻,“姐姐,再来喂我”,堂姐“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后来奶奶告诉我,那座石桥,建立好多年了,一直矗立在南门河上,它的下面就住着一位"客",我在石桥上玩耍时,不小心冲撞了他,被惊掉了魂,所以后来出现了走不动的情形,那是魂魄离体太远,且我身体不好,以致比较严重。奶奶已经帮我召回了魂了,并告诫我以后不许在南门桥上玩耍。
奶奶后来不太爱理这些事情了,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照顾爷爷身上。爷爷本来身体很壮的,走起路来大步流星,我的一路小跑才能追上他,后来发生了一件事,爷爷的身体逐渐变坏,最后变成了需要人搀扶的老头,仿佛一瞬间年老了十岁。爷爷扶着我的肩膀时,我总是心情很沉重,觉得爷爷好可怜。而爷爷身上发生的那件事,也间接影响了我的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