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8-18 17: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一、忘怨忘过念功念恩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
不忘。
【译文】
自己帮助或救助过别人的恩惠,不要常常挂在嘴上或记在心头,但是对
不起别人的地方却不可不经常反省;别人曾经对我有过恩惠不可以轻易忘
怀,别人做了对不起我的地方不可不忘掉。
【注解】
功:对他人有恩或帮助的事。
过:对他人的歉疚或冒犯言行。
【评语】
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首先在于待人的恩怨观是以恕人
克己为前提的。一般人总是容易记仇而不善于怀恩,因此有“忘恩负义”“恩
将仇报”“过河拆桥”等等说法,古之君子却有“以德报怨”“涌泉相报”
“一饭之恩终身不忘”的传统。为人不可斤斤计较,少想别人的不足、别人
待我的不是;别人于我有恩有劳应记取于心,人人都这样想,人际就和谐了,
世界就太平了。用现在的话讲,多看别人的长处,多记别人的好处,矛盾就
化解了。
二二、施而无求求之无功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报;利物者,计己之
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译文】
施恩惠给别人的人,不可老把恩惠记在心头;不应有让别人赞美的念头;
这样即使是一斗米也可收到万钟的回报;用财物帮助别人的人,如果计较自
己对人的施舍,而且要求人家的报答,这样即使是付出一百镒,也难收到一
文钱的功效。
【注解】
斗粟:斗是量器的名,十升为一斗。粟是古时五谷的兑称,凡未去壳的
壳粮都叫粟。
万钟:钟是古时量器名。万钟形容多。
百镒:古时重量名,二十四两为一镒。
【评语】
人应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并以之为乐就上升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
操。施恩惠于人而不求回报,而是“为善不欲人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
诚。所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假如抱着沽名钓誉的
心态来行善,即使已经行了善也不会得到任何果报,出于至诚的同情心付出
的可能木多,受者却足可感到人间真情。所以,施之无所求,有所求反而会
没有功效。
二三、谦虚受益满盈招损
歌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这柞缺不处完。
【译文】
敬器因为装满了水才倾覆,扑满由于腹中空无一物才得以保全。所以君
子宁愿处于无争无为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争有夺的场所,日常生活宁可感
到欠缺一些,也不要过分完满。
【注解】
欹器:欹,不正的意思。欹器是古代用来汲水的陶罐,因提绳位于罐体
中部,所以,一旦装满了水就会翻倒,当水满一半时能端正直立,当水空时
就会倾斜。古时帝王把它放在座位左侧。作为规劝警惕的器具。据《苟子·有
坐》篇:“孔子曰:‘我闻有坐之器者,虚则,中则正,满则覆。’孔子故
谓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把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孔子唱
然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扑满:用来存零钱用的陶罐,有人口无出口,满则扑破取出。
【评语】
一个有追求的人,会觉得学问越做越深,真理之路越走越难,所以深信
“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这个道理古今中外的认识似乎有共性,如圣经
中耶稣说“心理贫穷的人是幸福”,意思就是忠告世人要经常虚怀若谷。一
个人的内心如充满的妄想和邪念,心理就会发生障碍而不接受他人的善言。
一个人一旦处于骄狂心态之下,对事物的追求如有一堵墙挡住了他的视线,
使他在自我封闭的圈子里自满。而且一个人一旦有了骄狂态度,就容易招致
他人的忌恨,四面楚歌,岂有不失败之理。
二四、阴恶恶大显善善小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尤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虚即是恶根。
【译文】
一个人做了坏事而怕别人知道,这种人还保留了一些羞
耻之心,也就是在恶性之中还保留一点改过向善的良知;一个人做了一
点善事就急着让人知道,证明他行善只是为了贪图虚名和赞誉,这种有目的
才做善事的人,在他做善事时已经种下了恶根。
【注解】
善路:向善学好的路。
恶根:过失和根源。
【评语】
道德修养是心灵的磨炼,而沽名钓誉之辈常以善举来装点自己的形象。
每个人都有良知,作恶而知可耻,惟恐被人知道,还有羞耻之心,就证明他
还不为大恶,因为无耻之耻才是真正耻辱,即所谓恬不知耻。孟子说:“羞
恶之心人皆有之”,有这种羞恶之心乃是维持人性不堕落的基石。但是世俗
的急功近得,往往为伪君子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人际的尔虞我诈则为作恶者
铺平了繁衍的温床。一个正直的人在生活中必须以自己的正气来识别和战胜
这些丑恶。
二五、多喜养福去杀远祸
福不可做,养喜神以为召福之不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
而已。
【译文】
幸福不可强求,只要能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就算是追求人生幸福的基
础;人间的灾祸难以避免,首先应当能消除怨恨他人的念头,才算是远离灾
祸的良策。
【注解】
徼:当祈福解。
喜神:喜气洋洋的神态。
杀机:在暗中下走决心要杀害他人的动机。
【评语】
追求幸福算得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对个人来讲,幸福固然不可强
求,但是谁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把幸福赏赐给你一个人要想追求幸福还须靠自
己奋斗。虽然每个人的幸福念不一样,但追求的期望太高失望就会更大,只
有在奋斗时抱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达观态度才能保持一种乐观。这样即使
不是刻意追求幸福,幸福也会因你的努力而到来。世人对幸福总是争先恐后,
一遇灾祸却都想逃避,可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心存忠厚,多反省
自己,少怨恨别人,才可能远离灾祸。这样虽然不一定有福降临,但也绝不
至于招来祸患。
二六、谨言慎行君子之道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
成则警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无巧。
【译文】
即使十句话能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
会接连受人指责;即使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归功于你,可是其中只
要有一次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所以君子宁肯保持沉默寡言
的态度,绝不冲动急躁,做事宁可显得笨拙,绝对不能自作聪明显得高人一
等。
【注解】
愆尤:过失叫愆。尤,责怪,愆尤是指责归咎的意思。
骈集:骈,与并同,骈集就是接连而至。
訾议:诋毁叫訾。訾议,有非议、责难的意思。
【评语】
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干的不如不干的,说的不如不说
的,因为你做了,你的不足就显出了;你说了,你的思想就暴露;你做得多
了业绩广了,你便成了矛头的目标,因为你的成功妨碍了别人,而有些人专
喜欢说别人的坏话。这种心态有幸灾乐祸,有好奇心也有权威感,总觉得自
己能传播一句揭发他人隐私的消息,才足以显示自己是消息灵通人士,借以
满足自己的权威欲望,所以俗语才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好事所
以出不了门,那是因为人们有嫉妒心,看到你有光彩的事就矢口不提,结果
就使这种好事遭受尘封和冷冻,以致永远无法让世人知道。反之,一旦作了
一件坏事,在人们幸灾乐祸心理驱使下,立刻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能让所
有人知道。所以作者才发出了“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并集;
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的慨叹。这里“谨言慎行”固然
是明哲保身的一种方式,但也表明另一种方式,即遇事宜在深思熟虑后一语
中的。
二七、杀气寒薄和气福厚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敌性气冷清者,受享亦凉薄;唯和气热心
之人,其福亦厚,其禄亦长。
【译文】
大自然四季运转,春夏和暖万物就获得生长,秋冬寒冷万物就丧失生机。
做人的道理也和大自然一样,一个性情高做冷漠的人,他所能得到的福分自
然就淡薄;只有那些个性温和而又热情助人的人,他获得的福分不但丰厚,
他的官位也会久长。
【注解】
天地之气:指天地间气候的变化。
性气:性情气质。
冷清:清高冷漠。
受享:所享有的福分。
凉薄:凉与薄同义。
【评语】
一个人的性情是需要磨炼的,待人太热或太冷都不好。但在社会中,古
道热肠毕竟让人愿意接受,和和气气更是持家立业之根本。一个性情过于冷
酷的人就如寒冬一般,使万物丧失了生机,这种人很难得到人的协助。“敬
人者人互敬之,助人者人互助之”。可见社会必须互助合作互相尊重才能进
步。从做事来讲,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大家捧柴火焰高”“合则两利,分
则两害”,人们必须互助合作才有更大力量。假如一个人整天板着冰冷的面
孔自认清高,那谁愿意和他精诚合作创造事业呢?结果这种人只有在离群而
居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度过寂寞的一生,人间的温暖也会由于冷漠而少有。
二八、厚德载物雅量容人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
好洁独行之操。
【译文】
一块堆满了腐草和粪便的土地,才是能生长许多植物的好土壤;一条清
澈见底的河流,常常不会有鱼虾来繁殖。所以君子应该有容忍诵俗的气度和
宽恕他人的雅量,绝对不可因自命清高不跟任何人来往而陷于孤独。
【注解】
水清无鱼:《孔子家语》中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含垢纳污:本意是一切脏的东西部能容纳,此处是比喻气度宽宏而有容
忍雅量。
好洁独行之操:生活中喜欢保持独善其身的态度,操是操守或志向,例
如《新书·道术篇》中有“厚志隐行谓之洁。”
【评语】
一个心地纯真、修养很高的人往往容易有缺乏容人雅量的不足,因为自
己道德自律严,便由己及人。或者太孤芳自赏、自命清高而没有朋友使自身
陷入孤立无援状态,就谈不上事业有所成就。世间并无绝对的真理,而且正
邪善恶交错,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不相联系的。所以我们立身处世的基
本态度,必须有清浊并容的雅量。一个人要想创造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恢宏
的气度,能容天下的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所以凡是一个能创大事业的人一
定有容忍人的度量,容忍小人虽然在实际上很难做到,也为了事业上的成功,
为了照顾大局,就必须有“厚德载物,雅量客人”的胸襟,应该说谦让是美
德,容人同样为美德。
二九、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
有受用。
【译文】
在闲暇的时候不要轻易放过宝贵的时光,要利用空闲做些事情,等到忙
碌紧张时就会有受益不尽之感;当安闲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充实自己的精神生
活,“等到大批量的工作一但到来才会有从中得利之感;当你一个人静静地
在无人处,却能保持你光明磊落的胸怀,既不生邪念也不做坏事,那你在众
人面前、在社会、在工作中就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注解】
未雨绸缪;凡事要事先准备。
受用受益:受益,得到好处。《朱子全书》中有“认得圣
贤本意,道义实体不外此心,便自有受用处耳。”
【评语】
做事做人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功德圆满,功成名就的,平时不抓紧时间
积累知识,平时不注意修身养性,指望临时受用不可能有长久的效果。古来
名将驰骋千军万马之中而泰然自若,熟用兵法韬略运筹帷幄,虽说经常出入
于九死一生之中却仍然能悠闲自得毫不仓皇,这就说明“闲中不放过,静中
不落空”的功用,“临阵磨枪”,“临渴掘井”,是不能从容应敌的。一个
人的修省也应如此,应时时处处保持一致。不要认为一个人在深夜独处没人
知道而作些坏事,像鸡鸣狗盗之徒一样夜间蠢动,其实只能欺人于一时,却
不能长久掩饰自己的劣行丑迹,一但事情败露就将永远难以作人。所以一个
君子必须注意平明的磨炼、积累,才会临事有一定之规,做事有一定见识。”
三○、多种功德勿贪权位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公相;士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译文】
一个普通百姓只要肯多积功德广施恩惠,就像是一位没有实际爵位的卿
相受人景仰;反之一个达官贵人只是一味贪图权势,把官职权力作为一种买
卖欺下瞒上,炙手可热,这种人行径卑鄙得如同一个带爵禄和乞丐一样。
【注解】
种德:行善积德。苏拭有“种德如农之种植”的句子。
公相:公卿将相。
士夫:士大夫的简称,因为作者要在文字上和上一句的“平民”对称,
才把士大夫写成“士夫”。
贪权市宠:贪婪权势祈求获得宠信。市是买卖。
【评语】
行善或作恶不在名位高低,在于人的品行;其区别在于有爵之人影响比
平民大些而已。假如一个人热衷于功名利禄贪恋权位又没有品格,那他为了
攀龙附凤获得权位就会阿谀诌媚胡作非为,拉帮结派,招朋呼友,争权纳贿
等无耻行径,也会接踵而致。这种精神上人格上的乞丐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多,
也很可憎。
三一、不怕小人怕伪君子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译文】
伪装善良的正人君子,和恣意作恶的小人没什么区别;君子如果改变自
己的操守志向还不如一个小人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注解】
诈善:虚伪的善行。据《汉书,张汤传》说:“臣固遇忠,
若张汤乃诈忠。”此诈忠也就是诈善。
肆恶:肆是放纵,即怒意作恶。
改节:改变志向。
【评语】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但生活中的暗箭却是防不胜防。许多道貌
岸然的人貌似忠厚的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其实肚子里净是阴谋诡计男盗女
娼。有些自称“虔诚”信教的人,藉宗教名义,施小仁小惠,既不知道《圣
经》耶苏,也不知道释迦牟尼。像这种伪君子假教徒,理应受到社会唾弃。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披着道德外衣的人往往还能得逞于一时,欺世盗名。
由于披上了一层伪装,识别起来更难。
三二、操履不变锋芒勿露
澹泊之士,分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
故不可稍变其操履,亦不可露其锋芒!
【译文】
志远而淡泊的人,一定会遭受热衷名利之流的怀疑;言慎而检的真君子,
往往会遭受那些邪恶放纵之辈的忌恨。所以君子如果处在这种既被猜疑而又
遭忌恨的环境中,固然不可改变自己的操守和志向,也绝对不可锋芒尽出过
分表现自己的才华。
【注解】
澹泊:恬静无为。
浓艳者:指身处富贵荣华权势名利之中的人。
检怖:自我约束谨言慎行。
操履:操是操行、操守,履是笃行实践,操履是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锋芒:比喻人的才华和锐气。例如孟郊诗中有“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
芒”。
【评语】
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又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说明了一个有
修养的人往往善待人生,往往注重自我修省,以为修省并不干他人之事,却
不想正是由于自己品德高尚了就衬出了小人的心性,而必然遇到忌恨和攻
击。所以一个深才高德的人,处在这种招忌的恶劣环境中,最聪明的办法就
是不要锋芒太露。可是很多人不明白这种道理,尤其是奋发向上的年轻人,
往往会由于表现得太好,而遭受忌恨,被造谣中伤。所以一个有为的人其处
世节操不可变,待人方法须讲究。
三三、彻见心性天下平稳
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
侧之人情。
【译文】
心中把万事万物都看得美好,天地间的事也就毫无缺陷;
宽大为怀心里总处在平衡状态,也就不去体会人事倾轧人间邪恶了。
【注解】
险侧:邪恶不正。
【评语】
不平则争,不满则怨。可对一个孩子来讲,世界总是那么美好,孩子的
心里纯洁天真,不知道什么叫恨。只有人进入了社会,有了利益、地位、权
势等等,纯真的赤子之心才开始不平、不满,争竞之念才时时充溢,彻见心
性何其难也。如果一个人的待人接物总是保持一颗赤子之心,那展现在眼前
的便是一片平和美满的天地。
三四、事留余地便无殃悔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
分便无悔。
【译文】
可口的山珍海味,多吃便伤害肠胃等于是毒药害人,控制住吃个半饱就
不会伤害身体;称心如意是好事,其实有一些引诱人们走向身败名裂的媒介,
所以凡事不可只求心满意足,保持在差强人意的限度上就不至懊悔。
【注解】
爽口:可口、快口。
皆烂肠腐骨之药;强调山珍海味足以伤害肠胃。
【评语】
什么事都要适可而目,但人往往经不住诱惑。很多人一遇到香甜可口的
美味,就不顾一切的拼命多吃,结果把肠胃吃坏,受病痛之苦。聪明人必须
注重养身之道,营养不良固然不行,吃得大多也绝非好事。欲罢不能说明不
懂养身之道。养身如此,做人同样如此,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
些看起来令人得意洋洋的事,或许正酝酿着走向失败的因素,人在春风得意
时一定要保持精醒才是。
三五、直躬人忌无恶人毁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无善而致人誉,不若无恶而致人毁。
【译文】
一个人与其委屈自己的意愿去博取他人的欢心,实在不如以刚正不阿的
言行而遭受小人的忌恨,使人们能赞同其品行;一个人没有善行而接受他人
的赞美,还不如没有恶行劣迹却遭受小人的诽谤。
【注解】
曲意:委屈自己的意志。
直躬:刚正不阿的行为。
【评语】
每个人待人做人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曲意迎合,不明确表达
意愿;有的人喜欢直言不讳,光明磊落。对小人来讲听到刚正不阿的言语当
然忌恨;而曲意者,要么是图人喜欢,要么有所乞求。人人都受听好听的话,
小人和当权者尤其如此,而正的人则很看不惯那种阿庚像。一个个根本没有
恶行的人而遭受诽谤,这种诽谤虽然都是出于无知者的攻击,但却能博得有
识之士的同情。因为一些自己不求上进而自甘堕落的人,在心理上很不平衡,
他们看到正直善良的人就不顺眼,于是就造谣生事进行底毁,妄想使自己不
平衡的心理能得到某种补偿,这种人可悲而又可恨。
三六、爱重成仇薄极成喜
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身之感,盖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也。
【译文】
价值千金的重赏或恩惠,有时难以换得一时的欢娱,一顿粗茶淡饭的小
小帮助,可能使人一生不忘此事永远心存感,激回报之心。这或许就是当一
个人爱一个人受到极点时很可能会翻脸成仇;平常不重视或者淡泊至极的一
些人,给予一点惠助,就可能转而对你表示好感成为好事。
【注解】
一饭竟致终身之感:据《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韩信穷困的时候,
没有人瞧得起他,可有一漂母看他饿,就给他饭吃。韩信当然说些感激的话,
这老太太很生气地回答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不过同情你小伙子,
谁指望你报答?”韩信以后显贵发达始终记得这一饭之恩。
【评语】
人的感情不是用钱可以买到的,助人要在人最需要人助的时候像韩信“一
饭之恩终身不忘”,而且帮刘邦打下天下后,也始终记住刘邦的过去而不背
叛汉王。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恨之事也是常有的,有句谷话叫“身中福中不
知福”,往往被爱包围着的人却不自知,而一点不如意便会反目成仇的例子
却很多,爱与恨的反反复复交织在人生的全过程。
三七、藏巧于拙寓清于浊
藏巧于拙,用晦不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
窟也。
【译文】
做人要把智巧隐藏在笨拙中,不可显得太聪明,收敛锋芒,才是明智之
举,宁可随和一点也不可太自命清高,要学以退缩求前进的方法。这才是立
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三窟。
【注解】
一壶:壶是指匏,体轻能浮于水。《朝冠子·学问》篇中就有“中流失
船,一壶千金”,此处的一壶就是指平时并不值钱的东西,到紧要关头就成
为救命的法宝。
三窟:通常都说成狡兔三窟,比喻安身救命之处很多,出自战国时代孟
尝君的故事,据《战国策·齐策》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
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评语】
说一个人不要锋芒太露,不是教人伪装自己,而是办事要分清主次,讲
究方法。常言道:“大智若愚”,是说一个人平时不咄咄逼人,到紧要关头
自然会发生功效,这就是“中流失船,一壶千金”的含义吧。一个人一生要
做的事很多,不可能件件都要劳心伤神,只有碌碌无为的人才会整天为琐事
缠身,在世俗面前夸耀自己的才华。一个人要想拥有足以藏身的三窟以求平
安,第一直藏巧于拙锋芒不露,第二还要有韬光养晦不使人知道自己才华的
修养功夫。而且办什么事都应当留有余地才是。最关键的是在污浊的环境中
保持自身的纯洁。不露锋芒,韬光善晦并不影响洁身自好,相反,洁身自好
是前二者的基础。
三八、毋攻短处化诲顽固
人之短处,要曲为弥逢,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
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
【译文】
别人有缺点过失,要婉转地为他掩饰或规劝他,假如去揭发传扬,是在
证明自己的无知和缺德,是用自己的短处来攻击别人的短处;发现某人个性
比较愚蠢固执时,就要很有耐心地诱导启发,假如生气厌恶,不仅无法改变
他的固执,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愚蠢固执,就像是用愚蠢救助愚蠢。
【注解】
曲:含蓄、婉转尽力。
弥缝:修补、掩饰。
顽固:愚蠢之处。
暴而扬之:揭发而加以传扬。
济:救助。
【评语】
人进入社会以后,最烦恼的莫过于被闲言碎语是是非非所缠绕。常言道: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看到长舌妇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很让人讨厌。
但关键还在于自己的修养,自己对是非抱什么态度,是不是自己也卷了进去
还不自觉呢?万一有人向我们打听某人的作为,我们应本着“隐恶扬善”的
态度相告,因为一个喜欢揭发人家短处的人,就证明他自己的为人一定也有
问题,所以在旁人看来也只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况且“已所不
欲,勿施于人”,既然不喜欢人家说你的坏话,那你又为什么要在他人面前
搬弄别人的是非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习惯,有些习惯不一定为别人所
接受,一个善于处世的人,应该本着尊重别人个性习惯的原则去适应化解,
而不是讨厌;不能接受别人的人说明自己也有许多不好的习惯,应学会由人
及已的方法。
三九、阴者勿交傲者少言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译文】
假如你遇到一个表情阴沉,默默寡言的人,千万不要一下就推心置腹表
示真情;假如你遇到一个自以为了不起又固执已见的人,你就要小心谨慎尽
量少说话,
【注解】
沉沉:阴险冷酷的表情。
输心:推心置腹表示真情。
悻悻:生气时忿恨不平的样子。此处比喻人的傲慢、固执已见。
【评语】
人的表情往往是内心世界的反映,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个性,表现
出来的方式也不一样。一个人生存在社会上,必须处处多加提防,当然不要
察言观色,阿庚奉承,但把各种表情习惯分分类,以在接人待物时有把合适
的尺子。不然一但遇到心地险恶的歹徒,就会深受其害,所以观察人是非常
重要的。一般来说,一个年纪比较大的人。见多识广,饱经风霜,对于观人
之行都有几分心得。由于人际的复杂,人在处世时,学学观人本领是很必要
的,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莫要全抛一片心。”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
察,是看不出一个人品性好坏的,也就很难决定交往的程度,说话的深浅。
没有心理评判,只凭观察表示是不够的。
四○、戒流于虑警伤于察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化戒疏于虑者;宁受人之欺,毋逆
人之诈,此譬伤于察者;二语并存精明不尽而浑厚矣。
【译文】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用来劝诫在与人交往时警觉
性不够思考不细的人;宁可忍受他人的欺骗,却不事先拆穿人家的骗局,这
是用来劝诫那些警党性过高想得太细的人。一个人在和人相处时能把上面两
句话并存警诫,才算是警觉,性高又不失纯朴宽厚的为人之道。
【注解】
逆:预先推测。
察:本意是观察,此处作偏见解,有自以为是的意思。据《庄子·天下》
篇:“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评语】
古人总结人生体验有很多耐人寻味的话。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
心不可无”这句话出处的《曾广贤文》堪称大全了。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不同
看法。人之所以不能有害人之心,是害害人人家也会害你,“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还有一种人由于心地非常坦荡,总觉得自己所言所行没有
什么不可告人的,于是,不分轻重,不看对象,结果为此反而授人以把柄,
这种人就犯了太相信人的不足。但防人是有前提的,对坏人,小人、俗人,
是非防不可。如果人人防,事事防,人便成为“套中人”了。同样忍让也是
有前提的忍让,小事忍,自己利益忍,决非事事处处忍。防之太甚不好,没
有人生经验同样不适于社会。
四一、亲善防谗除恶守密
善人未能急亲不宜预扬,恐来谗谮之奸;恶人未能轻去不宜先发,恐遭
媒孽之祸。
【译文】
要想结交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必急着跟他亲近,也不必事先来宣扬他,避
免引起坏人的嫉妒而在背后诬蔑诽谤;假如一个心地险恶的坏人不易摆脱,
绝对不可以草率行事随便把他打发走,尤其不可以打草惊蛇,以免遭受报复
陷害等灾祸。
【注解】
急亲:急切与之亲近。
预扬:预先宣扬其善行。
谗谮:颠倒是非恶言诽谤。
谋孽:借故陷害人而酿成其罪。例如《汉书·李陵传》中有:“随而嫖
蘸其短。”注:“媒,酒教;孽,曲也。谓酿成其罪。”
【评语】
君子之交是道义之交,君之交淡如水,靠爱好、情趣、学识为纽带来建
立感情这个过程,是个渐进的相互观察了解的过程。和善人交,与君子游是
人所愿也。但道不同不相为谋,小人与善人,奸滑之辈与君子从各个方面部
格格不入。显出想与君子善人急于交往而过分亲密,小人很可能因为被冷落
而忌恨生出破坏的念头。与君子交,做君子难,远小人不易。人们讨厌小人,
但小人由于擅长逢迎,往往可以得到有权势者的赏识而很有市场;如果当权
者是好邪之辈,得罪了就更加困难,想送瘟神非得等待时机。如果你是个企
业家,手下有小之辈要解雇,同样要周详考虑其生存的市场,要一举中的才
不会有后遗症。不论是亲贤亲善远小远奸,首先是自己须光明磊落大公无私,
这样才不惧奸诈小人的恶意报复。这是交游做事的基础。
四二、不夸妍洁谁能丑辱
有妍必有丑为之时,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法嘱有污为之仇,我不好
洁,谁能污我?
【译文】
事物有美好就有丑陋来对比,假如我不自夸美好,又有谁会讽刺我丑陋
呢?世上的东西有洁净就有肮脏,假如我不自好洁净,有谁能脏污我呢?
【注解】
妍:美好。据陆机《文贼》说:“妍蚩好恶,可得而言。”丑我:丑当
动同用。
【评语】
事物是相对的,从发展变化的观点看,相对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
生变化。美与丑,洁与污以及善恶、邪正、阴阳、长短等等是相互转化并相
互制约的,有善就有恶,有美就有丑。假如没有恶与丑可能就没有善与美,
因为美丑善恶是比较衬托才看出来的。明白这样一种现象的内在变化条件,
那么人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就要用超然的态度,把事物看成一个相联系的整体
而不要就事论事,对任何事情采取一种极端看法做法都是有害的。要在精神
上能超越美丑洁污之上,对此无所偏好,人们也就难于有所毁誉。人固然会
有许多癖好,一个有修养的人必须自省其所好的道德水准,看看和志向一致
否。
四三、富多炎凉亲多妒忌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贪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
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
【译文】
世态炎凉冷暖的变化,在富贵之家比贫穷人家显得更鲜明:嫉恨、猜忌
的心理,骨肉至亲之间比陌生人显得更厉害。一个人处在这种场合假如不能
用冷静态度来应付这种人情上的变化,用理智来压抑自己不平的情绪,那就
很少有人不陷于如日坐愁城中的烦恼状态了。
【注解】
冷肠:本指缺乏热情,此处当冷静解。
烦恼障:佛家语,例如贪、嗔、痴、慢、疑、邪见等都
能扰乱人的情绪而生烦恼,在佛家来说这些都是涅粱之障,故名“烦恼
障”。《佛地论》:“身心恼乱不成寂静,名之为烦恼障。”
【评语】
人在没有得到一种东西以前便会以这种东西作为奋斗目标,而有了这种
东西便有了利益之争。“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富贵之家往往为了争权夺
利而父子交兵或兄弟阋墙。汉武帝、武则天、唐太宗等等无不为了权力而曾
骨肉相残,二十四史中这样的事例随处可见。残暴的隋炀帝,已经被册立为
太子,可是为了早日当皇帝竟谋杀亲父隋文帝而即位。人往往是有了钱还要
更多些,有了权还要更大些;以至生活中终日钻营处处投机的小人,像苍蝇
一样四处飞舞,个人的私欲总处于成比例的膨胀状态。如此现实,的确需要
人们提高修养水平,用理智来战胜私欲物欲。否则亲情何在,富贵不保。
四四、阴恶祸深阳善功小
恶忌阴,善忌阳,故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善之显者功小,而隐
者功大。
【译文】
一个人做了坏事最担心的是不容易被人发觉,做了好事最不宜的是自己
宣扬出去。所以坏事如果能及早被发现那灾祸就会相对小些,如果不容易被
人发现那灾祸就会更大;如果一个人做了好事而自己宣扬出去那功劳就会变
小,只有在暗中默默行善才会功德圆满。
【注解】
阴阳:阴指事物的背面,这是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阳指事物的正面,
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地方。
【评语】
人不能做坏事,做坏事而损人利己,会让人憎恶,有的事不论对他人或
自己都会造成极大灾祸。一般来讲,做在明处的坏事人们看得见或许还可以
预防弥补,做在暗处的坏事更讨厌,让人防不胜防,这种阴坏的危害更大。
一个人从哪个方面讲都不应做坏事,而是应该抱着为善不求名的态度。行一
点善而做好事不是为了宣扬吹捧,至于别人宣扬是为了推广这种精神,自己
宣扬则失去了做好事的目的。这种好事方客观上是有益的,在主观上过分宣
扬则表明是动机不纯;从做人角度看,等于伤害了受惠者自尊心,反而表现
出一种沽名钓誉的卑鄙心理。帮助别人应是全身心投入,默默地奉献。
四五、警世救人功德无量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
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译文】
明理达义的人,虽说家贫不能用财物来救助他人,可是当遇到有人感到
迷惑而不知如何解决时,能从旁边指点一番使他有所领悟,或者遇到急难事
故能从旁边说儿句公道话来解救他的危难,也算是一种很大的善行。
【注解】
济物:用金钱救助人。
痴迷:迷惑不清。
功德:佛家语,通常指功业和德行。
【评语】
人们有一种传统的习惯,仿佛救助别人要么做事,要么助钱,要么出力,
很重视有的形东西。对于出个点子,指点迷津,用道理劝诫一番等等无形的
东西往往忽视。仿佛只在读书层中才,重视常识广、境界高的人出的点子和
讲的道理的价值。古代社会,文武重巨往往有自己的幕僚等等为自己出谋划
策。随着社会的发展,给人帮助的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无形的东西如知识、
智慧和经验日益受到重视,出点子服务逐步走向一般民众,走向有序、有偿、
有效的轨道。知识和经济金钱挂勾,可以按照时间计量,如请律师为你分析
一个案情,让能者为自己的公司出一个促销策略。尤其在商品经济下市场竞
争中,更需要的是人的智慧,有用的点子、即人才被越来越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