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敌潜伏方法及对之搜索要点 敌潜伏方法虽巧妙,但不断地注意其细微的征兆和动向,同时通过对俘虏和居民的讯问,即可搜索到敌人。现将搜索敌人的注意事项列举如下: * T" m9 R' I. o: S% L
# l/ n8 f$ j2 f6 c H
* o/ g& T C0 ^# s1 F
/ Q8 q/ D0 O" X( u) |
, W8 \3 i6 o% _ ^ Q8 K
(一) 敌干部,县政府要人等,一般避开市镇和交通方便的大村,带领少量部下潜伏在偏僻的农户中,通常选择村边的房舍。 6 Q( U) K' {# n" i
_7 e9 [2 l) u! Z' d* F(二) 敌情报员,工作人员都持有良民证,即便在皇军驻扎地附近也敢公开装成良民活动。 7 t9 L- D {/ e* H' Y( Y
" [2 n- I* _3 T(三) 武装匪团在同一地点,最多停留一天,在我方空隙中活动。白天多分散行动,预先定好回合地点,时间等,准时集合。夜间则采取部队行动。
% i% D( J+ G) q0 a3 O0 i( N$ @! K' d7 A- s0 Z4 J6 \. y
(四) 敌遭我军攻击,扫荡,搜索确定无法逃走时,通常扮成农民,携带农具就地假装劳动,如不能伪装时,便潜入房内,仓库,草堆,沟渠等或躺在床上装车工内病人。居民怕有后患,多不敢举报。 * e" O o' J8 U8 ?: u2 k( E) ~ j
6 f; k9 W3 l/ d! K' S' L. v+ Y
(五) 在我部队实施夜袭和拂晓时,应及时派出密探,斥候等。潜入村庄从高处了望,以便发现敌人,如发现村内有灯光和喧闹之处,多半是敌军潜伏的据点。 H) ?% n2 R& |
9 P+ Q6 T! v: x3 ](六) 敌人往往通过收买和强迫良民,加入其户籍,还有潜入治安机关,充当职员或勤杂工,甚至还有的就任乡保长等职。
* O' m& ]3 R- g. j& B L( c2 O# n; ?# Z4 q J) @. \! Y/ M1 W0 u1 R
(七) 在县公所,公安局,自卫团,庙宇,学校,旅馆,村落附近的地隙,谷地,穴洞,民船以及房屋内的顶棚,井内,夹道等,往往有敌军伪装良民潜伏其中。 ) U5 C6 c* {6 q/ D9 K
) C9 K1 i* T3 a1 T& S. Z6 F% l
" B% D3 B2 b; _
0 o. e' a8 k# }. k w! v0 X; Q
% K/ Y( E2 v+ H7 g7 t1 e二,敌根据地设施位置及设备要领 8 l* `! x; K/ I2 X$ X. l
4 F! L! b7 a' J) X" u2 i(一) 敌人平时就有计划地使群众作好“空室清夜”的准备,一旦发现日军要进行扫荡时便及时将武器,被服,粮袜等各种物资,以巧妙的方法隐藏在极难发现的第分 或运到偏僻的地方,以此避免我方的扫荡剔抉。
( ^, l5 M1 L* F3 j% F+ D. v# ?$ ?+ m- u3 ]
敌人占领的地方,即兵营,训练所,学校,医院或各级司令部,行政公署以及其他有重要设施的村庄必定隐藏有武器,被服,粮袜,药材,日用品等。但隐藏地点很少在明显的建筑物内。一般是避开村庄,选在山脊,谷地等来往不便的鼓励房屋,或有两三间房舍的荒废小村,或在离开村庄一定距离的田地以及森林,洞穴等处。 # k( x7 b, l/ q# _
4 `# @- M3 {; Z% f$ o但村庄外的隐藏地点附近,通常有比较明显的目标作标记,另外,附近常有小孩,老人进行监视。
; C; ]+ M, I* t7 W$ \
: D. I# r7 O7 N& z(二) 敌人在战斗中发生死亡时,通常让民兵或民工收回战死者的武器,于战斗结束后归还,如收回和携带武器逃走有困难,便责成附近的村长和有势力的人代为隐藏。遭到日军突然攻击,不能分散逃走时。便依靠当地自卫团,或者送到指定村庄隐藏。
6 o: h2 J8 V; v1 X& z, e
6 n5 n3 E( ^- p3 n5 t5 O7 Y
9 H* m. o A' l( R
1 m3 r! e5 \ c5 {! C$ V/ o: R( E6 P4 J' C
. j$ V B) s3 H/ T& X1 d; b三 ,敌根据地设施的侦察要领 . M' `9 u2 R- q( g) \5 l
9 J. x" J- c$ V. Y6 G(一) 敌人潜伏及隐藏的方法,要贯彻到每一士兵,使之彻底掌握。 $ e3 W. d! _( M& g
9 \' L3 ~) x9 `$ I(二) 为了审讯俘虏及居民,必须有多数的翻译和优秀的侦探同行,让他们只审讯:在战场上的审讯,要通过巧妙的方法,迅速进行审讯,使之迅速招供。在释放时可带到其他地点作适当处理。敌人和附近居民是息息相通的,敌人巧妙的藏匿地点,居民必定是知道的。 0 `' Z( d8 S: q4 a7 p1 U
' g! |' ]& W0 H8 q. z a% p7 ~(三) 检查可以的假坟或者梯田边缘等地点时,每人应携带铁通条(直径一厘米,长一米)
+ k! E+ ]: b2 x1 J- t' h7 {% L# g7 E$ `" `2 i* u, w
(四) 妥善部署扫荡搜索,要无遗漏的地按计划实行。为此,行动时要按规模编成搜索班(轻装),明确指示任务和目标,即便在行军中也应随时进行搜索。 $ O# v S: q2 r+ v/ c7 m" F
0 b" D0 l& k0 }6 B% m* F% J* e2 z j% n! a K- ]
6 n: x: X3 B/ e+ T; T) q) S
7 [+ {1 w1 y ]) ^扫荡,搜索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 | c) `- j. z! C5 l, X& E1 ^+ J, j t, U3 e6 v" E! e4 l
(1) 不论有无敌情,应经常对周围严加警戒,禁止单独行动。过去对此放松警惕,而遭敌人袭击或挂雷,地雷杀伤的,不在少数。 , ]* H) o0 i; M, |
$ T% \& D9 l- w x% i3 D5 C' ]* x! I(2)对指定的村庄进行攻击后,是否立即进行搜索扫荡,要根据情况而定。但在攻击村庄时首先应尽量搜索俘虏和找出村内有权势的人物,进行指导宣抚怀柔等工作,设法使村民自动提供隐藏地点。 5 ~6 s- g6 d# ~- o5 c
1 Y7 {6 G! m Y3 c(3)攻击村庄后,将残留的村民全体集合到一处,首先进行服装检查,找出有权势的人物。然后根据所提供的情报进行扫荡搜索。此时要让集合的村民在原地不动,仅携带提供情报的人进行搜索。搜索时与保安队等中国方面的武装团体合作最为有利,另外在冲入村庄进行扫荡搜索时,一定要对屋内残留的村民(特别是男人)。进行严密的服装检查,然后进行搜索。
- e* P) H1 R9 T0 K1 O7 }; h
8 k3 n1 s! d( u3 Z# q(4)利用中国方面的武装团体的协助,发挥其敏感性,效果极大,但绝对不应使其单独活动。如无日军监视,往往会发生抢掠行为。这样会严重危害与扫荡有密切关系的宣抚,政治,经济工作。 " \3 W. O0 \/ e1 U/ s: a+ O
2 H! T2 Q/ J& p0 ~) O Q(5)为了发现隐藏的地点,除进行周密细致的搜索外,运用所谓的第六感也很重要(利用各种征兆的实例,笔者从略) . P! a9 L, D( D' Z: x. h& ~
6 I! K# {* R7 V/ w
9 z; L/ y" j" m" O2 t/ y& s7 w6 Y) @
$ c: l4 r g" _* _1 z. c" ~. B2 [$ Y* @& N: V
四 民匪分离的要领、
" ^# h- I0 X% w- k" g$ t2 I. p( D% O2 v
5 M! X# ]# d; Z6 F
8 o& \; e3 q0 p% t: f0 B5 W
5 v2 N# W) G# }" J8 o1 }& K! H5 |+ Z: e' Y7 K5 \9 H
扎根群众,善于掌握民心的共军,与一般民众很难分辨,尤其在敌人的根据地内更为困难。现将以前实行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手段介绍如下: ( ?- Z& F- h( I- T
) d3 e0 N8 v( l6 j7 [$ g
, @3 m8 {# q: R) Q$ s) K5 ?
0 m: |& t4 D( s5 r' T, S$ {" v; S2 h8 v6 O, a" c6 c
(一)长期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因此,突然或连续使之操练军队的各种动作,就能区别出是否军人。例如: ' X( ~3 M Y* ?9 x7 {' q
/ ~, P3 j" S6 S/ _; q" h(1)集合民众,连续进行“立正”,“稍息”动作,或在谈话或休息时,出其不意的发出口令,根据其瞬间的动作,便可判明是一般群众还是共军。
1 ^- V2 m* V) A$ J/ s# [9 _2 N9 I; a: E9 i2 z' v t; |0 m" `
(2)凡是听到别人谈话,就有起立或站立习惯的,不是党员就是地方干部。
8 L% J/ M A* x% \( W2 V' V' U% V Z3 }
(3)早晨突然吹共军的起床号,根据其反应可以识破。 6 o @3 O% \* c$ {; { G3 T4 l
2 P i3 S: q5 j
1 ]6 B& d8 N8 m$ V3 c8 f( w! q9 B0 [ t. a, m' |6 D }0 r4 V5 X2 w
7 h8 Y! |9 N) d6 Q, N7 W4 ^7 n4 ^ Y(二)进行身体检查,根据其肌肉发达状况可以辨别。例如,共产党员的肌肉是平均发达的;而士兵肩膀上有扛枪的茧,脚上通常也有;农民的腕部,小货商的肩部特别发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