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四七年解放战争开始不久,国民党以绝对优势兵力大举进攻解放区,扬言几个月之内消灭共产党。敌军步步逼压,我军节节后退,战略上处于防御阶段。敌强我弱、敌众我寡,又四面逼围的情况下,孟良崮战役打响了。下面从生产力三个方面来分析这场残酷的虎口拔牙之战:
! m m& R; V% `" j0 a
1 V8 ?/ U+ B+ [; ^4 I$ |3 p3 \4 o4 O9 a! r8 Q
3 P8 ~0 Q5 J1 f* |# ~6 t 1.人才方面。整编74师是国民党的王牌军,官兵久经沙场战功显赫,经验丰富。做为一个整编师要求很高,从师长到下面基层军官,大部分是军校毕业生。下属各兵种如步兵、炮兵、通讯乃至军医都是从专业对口学校毕业。74师指挥官在抗战时被国民党授予抗战英雄,据说过去于共产党交手中从没输过,用现在话讲,既有文凭又有实战经验,人才济济素质高。
8 g! `: b% A) B8 e
9 o4 [5 n, a& X# `* w
) k8 C1 V6 L7 `# h+ H4 h& V
( e4 ~$ m7 G7 d* D 2.资金方面。74师曾是保卫国民党中央政府所在地的首都师、“御林军”,官兵们不愁吃穿,物资充足,供应有保障。该部队实行双薪制,每月所得薪水比当时国民党其它步兵师官兵高一倍,蒋介石宁可饿着别的部队也要确保74师供给,资金实力雄厚。 , w+ J3 V7 _# _) E
& U5 e6 k, v5 I, P9 h
, v# k0 E5 R2 X* Z5 P0 V' p
: j+ i% G0 q+ M' {, a4 @0 O: t* g' I
3.技术装备方面。从上到下清一色的美式装备,按照当时美军标准和编制配置。官兵们在美军顾问团指导下进行训练,机械化成度相当高,用那时世界先进水平衡量也是一流部队。当时美军顾问团团长在南京检阅了出征前的74师之后,竖起大拇指对蒋介石说:有这样军队,中国天下是你的了。 6 X" J$ C; }, g( |
) x+ _" I; }$ F7 z2 a0 Y
$ m) Q9 R; T, ]$ X( A% D* f. H
从人才、资金、技术装备看,74师是国民党军队中最优秀代表,其他国民党军队少有能与之相比。人们从教科书中都学到过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劳动资料(资金和技术装备)、劳动对象。前面二要素已具备,只剩第三要素。下面我们看看与74师作战的共产党部队情况:
( ] v% H+ ?1 J8 |
I+ b: c- i8 J( U8 Y' j% `: w1 K6 t
3 U( b' p0 l4 z- \. B# J( ^ 1.人才方面。当时我军连长、排长中90%不识字,或者说文盲。团长、营长中80%在当兵以前没读过书,多是当兵后通过部队文化教育才认识一些字。军长、师长也大体如此,谈不上博览群书,要找一个专业对口、有毕业文凭的指挥员和其他军事人员可能是凤毛麟角。 ) P R) k/ t; w
6 F4 a! e) w' j& a
9 ]4 B! R' ?% { m- ^ s
+ Z/ s7 F% ^' k6 q0 z7 s* K 2.资金方面。当时部队从最高军事指挥员到下面每一名士兵没有一分薪水,也没稳定资金来源。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到49年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来不发薪水。官兵吃穿很差,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到冬季还穿着单薄的夏季服装,不少人长年累月穿着草鞋奔波,物资供应非常困难,生活十分艰苦。
$ t) [) o1 V( K; \( e8 u( _+ k& n
$ j& V! j: R9 Q, p `* w! i) c
3.技术装备方面。当时自己不能生产武器,也没外国向我们提供,所有装备都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五花八门。有国民党、日本和美国造的,还有其它国家造的;零配件不通用,子弹打完了或零部件坏了只能当烧火棍;常常有枪没弹,有弹没枪,或弹炮口径不一。全部装备要靠人拉肩扛、牛马相助,没一点机械化可言,差别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 [ ^( l4 U8 r& P6 j3 d& p- z) [: S
- F$ d& ?; t! d8 P* L. c/ E
; q0 G9 ]8 j$ D1 i 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编制配置齐全、军规管理严格、战史辉煌、阵容豪华的王牌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事力量占绝对优势情况下,几乎一夜之间在孟良崮上被一群“土八路”消灭干干净净。如果在解放战争中后期被消灭,还有情可原,因为那时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国民党不再占优势。然而,事实似乎跟人们开了个大玩笑,思维方式来个大颠倒,蒋介石没想到,其他人也没想到,如果按照现在的企业管理思路分析对比,前者必胜后者必败。
, ^; W& E$ r) B
h* Z/ ^2 h8 u _/ @ |2 U% Z' v$ z- u5 S- t4 P# W$ ?
) J6 k. @5 \' w# E/ a; h- k- b8 x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和三年解放战争的胜利,乃至整个中国革命在军事上的胜利与国民党在军事上失败,用单纯军事理论解释不清,从人才、资金、科学技术等军事力量上也找不到任何辩解的理由,教科书上生产力的三要素在这里一点作用没有。人们只能从军事关系(人与人关系)上去寻找答案。其实过去和现在世界上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如果有人说,孟良崮战役胜利是偶尔的,那么长达二十二年武装斗争不可能年年偶尔。 - _) E0 ^ I) L4 ^; ]0 ]% K8 [
+ f0 X+ p. g$ c5 o3 D5 g$ ^
+ X" k4 d& i! E; o9 N2 n- m a7 h0 w$ _& W# x6 u6 J
当士兵利益逐一得到满足,并通过政治工作管理体系得到了可靠保障,他们实现了理想,看到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士气高涨带动全军上下斗志昂扬,尽管物质条件非常艰苦,丝毫不影响广大官兵精神面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