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9 t5 }( @- y" ]6 T# F
( ]/ M3 D6 A+ f& {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7 `; r5 w0 B8 c) _! z5 i9 G1 s$ u4 L; F
3 a# g% C2 h' W0 b& @( |, O- C9 y) h# g
王献之《中秋帖》5 K/ k* W% Z0 {. y
' o7 y; J: X4 r b+ W/ [# B" E$ x, V' r6 C5 V6 I
0 F( ^1 g; ^0 t) a' r) e# F
王珣《伯远帖》
$ U1 [& h \8 R
2 D1 N7 M, l2 ]0 W- J: o% e
$ o' X+ G; r: P+ J! w1 @ f. _8 P清高宗乾隆皇帝尽收天下珍秘,最为珍爱的莫过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乾隆十一年,这三件惊世骇俗的晋人墨迹被看做第一稀有之物,另藏于养心殿西侧的暖阁中,供乾隆日常把玩。这个暖阁,就是天下闻名的“三希堂”,王氏一门的这三件墨宝从此也就被称之为“三希帖”。
% x7 B. \$ D- Z
* @. I# O9 t! @
e& T1 R% W9 A1 @8 C4 f 关于《快雪时晴帖》
; d3 X. R2 D! ^. ]0 T+ ^; q# p5 g! n" d: g
! S" x+ o. Q0 R
1924年11月5日下午,末代皇帝溥仪被迫迁出清宫。当他经过神武门时,军警人员盘查。震惊天下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在溥仪的包袱中被搜出。此时,清宫的工作人员已经下班,库门紧锁,国宝一时无处安放。时任古物保管所所长徐森玉等人立刻到市面上买了一个保险柜。国宝放置其中,两名警卫寸步不离,直到第二日。《快雪时晴帖》在神武门西值房度过一个古今罕见的夜晚。
* A7 `" q7 b4 }6 k; p. K4 \6 O" y- [; r- Y M7 s
0 _; b% Y8 ] ^; m0 {7 O
+ s* I5 s1 L( b7 ]3 p 中国书法史上,论影响之大、名声之隆,《兰亭序》之外,当属《快雪时晴帖》。此帖纸本,纵23厘米,横14.8厘米。内文为: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实际上是大雪之后向友人通候的一封书简,全书28字,字字珠玑,后世誉为“二十八骊珠”。元明以降,为其配画、题跋的名家不可胜数,乾隆皇帝更是顶礼膜拜,在帖前题写“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复题“神乎技矣”四个大字。此作笔法圆劲古雅,意态闲逸,点画勾挑圆融劲健,不露锋芒,结体平稳匀称,无丝毫矫揉造作之态,在轻松闲逸、不激不厉的挥洒之中,流露出质朴内敛的典雅意韵,通篇或行或止,如江流宣泄,堪称千古典范。/ g7 D3 [4 f. a2 q6 n% }
& [. |7 N7 x0 v
5 x/ j4 Z$ t- k) v( v 尽管有无数人将其奉为圭皋,一生顶礼膜拜。虽然乾隆称其“天下无双,古今鲜对。”终究不能掩盖《快雪时晴帖》的真实面目,它并非王羲之真迹,与《兰亭序》一样,同为唐代摹本,勾摹的线条略显生涩,浓重的填墨也不免呆板,此说在古代已有定论,不少著录典籍都称其为唐代摹本。即便如此,也丝毫不能降低它的珍贵程度,这件流传了1300多年的复制品,为我们撩开了王羲之的神秘面纱,它比《兰亭序》更接近王羲之的庐山真面。: z B" i+ C# l% g; m& H7 x: [
. C& h9 T7 a; Y! Y
9 c' y5 u5 R" R* K! r2 Y1 t- P6 d' n
抗战爆发,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随大批文物南迁,辗转南京、郑州、宝鸡、汉中、成都、长沙、贵阳等地。那志良、杭立武、庄严……用生命捍卫文物的尊严,为后世保存住中华文明的精魂,这些文物,一件也没有损坏!+ R) L( o/ [5 z! j2 W/ m! M
. ~& z. F2 t$ l4 J+ Q! h) S7 M* r$ ]1 }5 O
关于《中秋帖》、《伯远帖》
) J ]1 H. j) P7 I# q! [
8 u/ |7 A$ C! P' \
, R8 i ?" L3 p O/ ~7 c 三希堂另外两件珍宝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的命运,较之前者,更是离奇诡谲。早在溥仪未搬出清宫之前,二帖就被瑾妃盗卖出宫。当时有名的古董商铺集中于正阳门外琉璃厂,而三希堂帖名声太大,只得售与后门的小古董铺品古斋。品古斋得到这两件珍宝之后迅速脱手,数年后为收藏家郭葆昌先生所得。年事已高的郭葆昌曾多次与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古物馆馆长徐森玉等人交涉,希望三希帖能重聚一堂,终因国难当头、财力不济未能实现。郭先生去世后,其子将二帖携至香港待价而沽。1950年11月5日,周恩来总理得知此讯后,亲自给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马叙伦等人写信,以重金购回。两件旷世罕有的珍品历尽坎坷最终得以重回故宫博物院。
8 f" P/ t3 f4 s" A/ _. n
2 G. i ` i9 {1 g& }
5 t# |+ E7 i! k! t. ` 《中秋帖》相传为王羲之之子王献之所书。《书断》中说它:“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故世称“一笔书”。此帖用竹料纸书写,行书3行,共22字,无署款。竹料纸在东晋时尚未能制造,约到北宋时方出现,故历代藏家认为它是宋代临本,清代吴升在《大观录》中说:此迹书法古厚,墨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又因其体式连绵与宋代米芾颇为相近,很多人把它认定为是米芾仿造。* q; [) g7 _1 h$ ^8 u+ }$ I
* G W+ W$ z" l/ C5 E1 Q E. P4 Z4 E
9 z! ~; n/ k# b, l. K5 S k( E' y: B* Y, g4 i
王珣《伯远帖》是三希堂帖中唯一的晋人真迹。王珣才学文章受知于孝武帝,累官左仆射,加征虏将军,并领太子詹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迁尚书令,加散骑常侍,寻以病卒,终年52岁,谥献穆。此帖为纸本,5行共47字,纵25.1厘米,横17.2厘米。也是王珣写给友人的书信,因起首有伯远二字,遂名《伯远帖》。此帖流传有序,书法笔力遒劲,仪态萧散,妍媚流变之气纵横驰骋于方寸间,是晋人书法的典型风貌。董其昌评价它: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伯远帖》与其他二帖同入三希堂,乾隆皇帝爱如眼目,前后题跋有五次之多,更书“江左风华”四个大字于卷首,并将其作为临池范本,朝夕不离,可见倾慕景仰之至。
- D( w; X# d: \6 `% l2 f$ I
( Y, |, O4 c- L8 b7 ]& [0 Y& C2 A1 }
晋人风流虽如云烟幻灭,我们依然可以在这三件法帖中觅得些许踪迹。点点流美飘逸的墨痕,映照着中华民族最为洒脱俊迈的精魂,穿越古今,交织出瑰丽奇境令人摇荡心胸,如痴如醉,似听松风啸谷,如临皓月当空。三希堂帖离散近一个世纪之久,不知何年何月能再聚一堂,我们翘首期盼!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